首页 > 穿越架空> 生于1984

生于1984 第417节

  早在吕莉萍参加金马之前,孙海鹰就说了‘如果吕莉萍没有得奖,那就说明金马奖不真实……’

  情商低到爆表的一演员,最熟知的角色就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

  按说老艺术家就应该被人捧着,他偏不,有了微博之后,隔三差五各种抨击娱乐圈之怪现状。

  言辞很有愤青的味道!

  今年五月,在某话剧节上,他直接放话:“中国总有那么两三个人在蹦跶,冯晓刚他装什么洋蒜——当然了,他不是艺术片导演,是导娱乐片的,而中国已经是娱乐片的沙漠了!”

  冯晓刚倒也挺大度,或者是觉得孙海鹰毕竟是成名已久的老戏骨,还是不要这么正面撕逼的好,咱又不是小花旦……

  “孙海鹰同志很可爱,不喜欢我直接说出来很好嘛,比心里恨我阴着不说、见面还夸我的人强多了。”

  孙海鹰顺着杆子继续往上爬,“我看得上你,觉得你确实应该出好作品,我才指责你一下。”

  卧槽,这就不能忍了,你丫有什么资格这么装逼?真当我冯晓刚还是当年的‘冯裤子’,直怼了回去:“真把自己当石光荣了,走哪都敬礼。不打仗难受是吧?太平盛世容不下你是吧?不看中国电影你当什么中国演员呀?好莱坞演戏去呀。看不起商业片,真清高你演戏别收钱呀。别冒充道德良心了。”

  直接抢占了圈子里的各种目光。

  只能说好在这时候不需要明星站队表态,否则,就尴尬了。

  金马这么大风波,冯晓刚炮轰,按说这时候,斗士孙海鹰应该起身回应两句,人家却好像学乖了,一声不吭……

  总之,今年的金马注定了喧嚣尘上。

  ……

  作为华语电影票房保持着,许辉肯定也被一堆记者问到了有关金马的事情。

  去年的《那些年》没有拿到最佳导演、最佳剧情片提名,可以理解,毕竟那是一部青春片,可是《黄飞鸿》呢?

  对,《黄飞鸿》是一部商业片,可是扒开了看,里面也有人性的描写啊,更别提它还拿了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结果唻,也特么没有提名!

  事实上,金马提名颁布的时候,就有不少粉丝私信许辉,问他的想法。

  他能有什么想法?

  憋屈呗……

  当然,回答记者的时候,他显得特别谦虚,毕竟已经在电影圈混了快三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很懂:‘金马奖毕竟是台弯电影金马奖,我在电影圈完全就是新人,连金鸡奖都没拿过……’

  嗯,很谦虚……

  还有两更,待会上传……

  第一百七十八章 姜闻

  从08年到10年,炮辉已经从刚入行的菜鸟导演成了华语电影圈最大的BUG!

  华语电影影史票房榜单,前五名,他的电影占了其中三项!

  作为导演,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当然很想有奖项的肯定。

  炮辉毕竟只是普通人。

  连烂片女王都想做表演艺术家,炮辉畅想一下金鸡、金马怎么了?

  华语电影圈三大奖项,金马、金像、金鸡,炮辉从来没说过他不在乎奖项之类的论调,只是很少有人关心这些罢了……

  从电影诞生之初,奖项和票房,就被默认为两种评价系统,野生在电影史的暗处。

  奖项通常都自带有艺术的光环,圈养了和票房看似截然不同的态度。它对仪式感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红地毯、晚礼服、红酒、闪光灯、眼泪、获奖感言等等,构成了另一种更加威严的电影评论标准。

  这些许辉看似跟许辉的电影没有关系。

  因为他拍的是商业片!

  很多人坚定不移的认为拿了奖的电影才是好电影,或者说,有了奖项支撑的导演、演员才是好导演、好演员,某种程度来说确实如此,但这帮人明显选择性忽略了电影的另一项因素,观众口碑!

  到目前为止,炮辉还没有拍过烂片。

  这在整个华语电影届都很稀奇。

  难道这样的导演不值得给个奖项鼓励一下?

  当然,他之所以直言不讳的表达自己的不满,除了因为内心深处确实觉得这一届的金马确实让人失望,更主要的,《男儿当自强》还有一个月就要上了……

  提前打打嘴炮,宣传一下……

  媒体们显然GET到了他的想法。

  于是一堆的通稿出现在各大网站上。

  “许辉炮轰金马奖,认为其太过本土化……”

  “奖项和观众,许辉认为电影奖项应该适当的考虑观众的意见……”

  热闹得很,可惜,这些新闻很快就被压制住了,因为一部足矣改变大众对华语电影固定认知的电影,《让子弹飞》上映了……

  ……

  《让子弹飞》很吊。

  被称之为两千年之后华语电影最牛逼的一部。

  很多观众坚定不移的认为《让子弹飞》就是最好的华语电影!

  抄一段白白大人对于姜闻的评价:“桉叔说:电影有几个要素,思想,感情,运气,技术,最后是个性。而姜闻的电影,全特么的是个性!

  这种个性,强势到让人不能不在他的逻辑中去理解作品,在他的方式中谅解了《让子弹飞》的不合理硬伤。

  因为他信奉的东西,久远而经典,有枪有酒,有英雄有美人,有快意有恩仇,悠悠荡荡豪豪壮壮。这些,在我们的血液里沸腾过,以为是天经地义。”

  冯晓很了解姜闻,两人93年就认识了,《北京人在纽约》,姜闻是演员,冯晓刚是导演,冯晓刚在《淤出来的聪明》里说姜闻:我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达到好的标准,姜老师则不然,他的问题是如何能够节制他的才华。对于他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淤出来的聪明。

  所以,姜闻拍商业片,冯晓刚很喜欢,甚至还客串了一把……

  冯晓刚的眼光有多毒?

  瞅瞅有他出场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功夫》、《我是你爸爸》、《让子弹飞》、《老炮儿》……

  当然,《我是你爸爸》那是朔爷的电影,没能上映……

  ……

  16号,《让子弹飞》上映。

  姜闻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提到电影里有一段戏是客串演出的许辉拍摄的,直言不讳的表示许辉的表演还有导演水准确实不差!

  许辉在微博写下了一段话,算是隔空回应了姜闻的喊话。

  “《子弹》上映了,三大影帝同台彪戏,如果不是实在走不开,我肯定要到现场支持一下的。姜闻哥绝对是国内最有才华的导演之一,甚至这个之一都能删去,电影导演没有最好之分,每个人的评价标准都不一样,在我看来,只有好导演,厉害的导演,牛逼的导演!姜闻就属于最后,牛逼的导演,这三种分类不分高下,张一谋就属于好导演,李鞍就属于厉害的导演,拍一个电影不拿奥斯卡,金熊,金棕榈,金狮都不好拿出手,而姜闻,昆汀,就属于牛逼的导演,这类导演都是另类,而且牛逼哄哄的,拍出来的作品你不服都不行。另外,我想把自己归类到好导演那一类,可惜,我的电影拿不了奖……”

  好吧,顺便替自己抱屈一下。

  不过直接把姜闻摆在这么高的位置确实挺让不少不了他的观众意外。

  话说《子弹》之前,那个观众知道姜闻?

  除了一堆沉浸在90年代的老影迷,拜托,主流的观影群体都是些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好嘛!

  《子弹》会后,才有了一大批影迷开始热捧姜闻,甚至把他摆在了内地四大导演的位置……

  其实对很多观众来说,《让子弹飞》就是一喜剧电影,看完之后,除了激动不已的心情,能记住的台词恐怕就一句‘算逑!’,啊,不对,还有一句‘大哥,你是知道我的……’

  至于各种隐喻啥的,只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过,这部电影确实取得了很好的商业性。

  首映当天,直接拿下了3200万的票房,然后一路走高,到了18号,甚至单日拿下了6200万的票房……

  首周直接狂飙1.9亿票房,差点把《黄飞鸿》毙了。

  当然,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整个贺岁档跟着高潮了,接下来的《非诚勿扰2》,影迷们仿佛等到了电影盛世!

  呵呵,等广告大片《非诚勿扰2》上映了,观众们又该清醒了,这才是中国式商业大作最正常的打开方式……

  贺岁档本就是全民观影的档期,一旦一部电影踩在了观众的G点上,李可,电影的影响力就起来了,紧跟着就是爆棚的票房!

  当然,《让子弹飞》跟许辉的关系不大,即使他在里面出演卖米粉的孙守义,还导演了其中的一幕。

  可惜,大众的所有目光都集中了姜闻身上——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爷们、荷尔蒙爆棚的作品出现在中国银幕上了!

  还有一点,《让子弹飞》的热映,直接导致了《我的黑色小礼服》关注度骤减……

  妈蛋,我真没有存稿……12点之前还有一章,我先吃点东西,饿死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年关又至

  《小礼服》12月3号上映,截止12月15号,拿下了接近3.5亿的总票房,作为一部投资不到4000万的电影来说,绝对是黑马一般的成绩。

  虽然随着上映时间的增加,电影的口碑在不断下降,由上映之初的7.9分下滑至了7.1分,很多男性观众愤怒的表示完全看不进去,不晓得导演要干嘛。

  “一把好牌打的稀碎,真不如让小姐姐们泡澡!”

  “才知道原著居然是韩国小说,许辉是编不出来故事了吗?居然用棒子的故事滥竽充数,还是他本来就是棒子?”

  呃,炮辉至今被人攻击他的韩国团队出身……

  愤青嘛可以理解!

  麻痹,整部小说跟韩国有个毛的关系?你是愤青,所以你不看?我做愤青的时候,你丫还不知道在哪!——针对《生于1984》的评论……

  《小礼服》上映的时候,整个宣发团队包括薛小路都心知肚明,这部电影就是典型的女生向电影,赚的就是女生的票房,能拿下3.5亿的票房成绩,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

  所以,网上的评价,自动忽略不计……

首节 上一节 417/8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1979

下一篇:拜师九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