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生于1984

生于1984 第218节

  经常一天能拍摄七十到八十个镜头。

  上午,要拍摄片头吴景领着民团训练的场面,也就是一群赤果上半身的肌肉男整齐划一打拳的镜头。

  原版的黄飞鸿,李莲杰没有显露上半身,大概是因为90年的李莲杰上半身的肌肉线条不怎么明显,所以,徐老怪就允许他穿了衣服。

  这段镜头咋一看觉得蛮不错,细看监制漏洞百出,民团的一堆演员大概是跑龙套的,身材稀疏平常也就算了,关键打拳的镜头也有点敷衍,仔细一瞧,好几个龙套压根没有跟上节奏。

  咱们国人可是最重视这玩意的。

  你想想大学军训之后的汇报演出,都会把不合格的首先剔除队列!

  许辉一定要做到尽善尽美。

  所以,这次的片头拍摄,许辉特意找了首都武术队,也就是吴景的母校,让他们提供了300人的队伍。

  这伙人职业素养没的说。

  清晨六点,剧组开工。

  必须要赶上红日初升的时刻拍下这一段场景!

  话说徐老怪可真有想法,怎么就想到拍摄这一段呢?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再配合林梓祥那强劲有力的《男儿当自强》,直接就把《黄飞鸿》的主题表达了出来!

  后辈之人只能仰望!

  当然,现在这个经典镜头属于许辉独创了!

  真正拍摄的时候,尴尬了。

  海边的日出虽然耀眼,可是压根就没有‘红日’!

  这玩意一旦换了其它颜色的太阳就会显不出其中的蕴意。

  剧组工作人员等着导演的决断。

  “这样吧,咱们先拍,后期让特效补上这一段。”

  炮辉从来就不是那种坚定的实景拍摄党,既然客观条件不允许,那就后期用特效合成呗。

  整个剧组为了今天的拍摄都已经筹备了好几天,总不能让大家在灰溜溜的滚回去吧。

  再说了,谁知道哪天的天气适合拍摄这段画面?

  ……

  十月一号,国庆到来。

  六十周年大阅兵,即使上辈子许辉已经看了好几遍,今生依旧难掩内心激动。

  热血沸腾!

  祖国强大了!

  拥抱盛世中华!

  炮辉是在结束了一天的拍摄之后,窝在酒店房间看的这一段。

  当然,佟丽丫也坐在他身上……

  网上很多人热烈讨论着一件件新式的武器,总有人泼冷水,说什么比较起美国的武器,中国的实在太垃圾了,或者说中国这是想搞事!

  得了吧,这帮人也就只能在网上帮他们的美国爹摇旗呐喊一番了。

  国庆六十周年,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骄傲自豪的日子,你丫挑这种时候说一些谁得知道,可是谁都不想提的话题,是不是找喷?

  很多美分喜欢拿数据碾压五毛,通过各种数据摆事实讲道理,压制五毛的逆袭。

  可是,咱们中国真正发展的时间才几十年而已啊。

  就好像中国电影,真正的市场化是从2002年开始的,还不到二十年……

  第一百零四章 陆续杀青

  十月二号,电影《风声》全国公映。

  即使《建国大业》热度不减,可是许辉、周讯、李兵兵、黄小明是个人的人气实在太旺了!

  公映当天,以百分之三十二的排片量直接拿下了两千九百万的票房,直接把占据百分之三十五排片量的《建国大业》压在了身下。

  当天,《建国大业》的票房报收一千四百万,逆势增涨百分之六十!

  也对,国庆到了,机关单位也应该组织手底下员工感受爱国主义教育了。

  三爷大抵是没想到公众的反弹力度居然这么大!

  你想想,连续半个月院线排片超过百分之六十,甚至还有好几天全过院线就只能放映《建国大业》这一部电影的特例。

  “在中国,看一场自己想看的电影都这么难!”

  无数网友各种讽刺三爷和《建国大业》。

  闹不明白三爷整这一出是为了啥。

  造成的结果就是十月三号,《风声》的票房达到了三千两百多万。

  当然,这跟《风声》本身质量过关有很大关系。

  华艺兄弟乐的找不着北,看这趋势,《风声》很有可能创造4亿票房!

  然后,第三天的票房就让他们傻了眼,十月四号,《风声》票房报收一千六百万……

  这悬崖式的暴跌是几个意思?

  然后,调查结果出来了:“为什么老大(许辉)不是主角,这不是骗人嘛!”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华艺习惯了借势,经常会故意模糊一番、二番,这次《风声》的宣传也是这样,明明许辉所饰演的白小年就是个短命鬼,小配角,偏偏享受到了一番的待遇。

  张贴的海报,甚至连电影宣传册都把许辉的名字写在了黄小明前面,这尼玛就是典型的欺骗观众!

  许辉的粉丝怎么可能答应?

  刚开始宣传的时候,还有网友说许辉耍大牌,居然缺席了那么多次的宣传,等电影上映了,才晓得许辉的出场镜头真的是以秒计算!

  这么小的配角,50万的片酬,凭什么要求他陪着你们华艺戏耍观众?

  再加上周讯、李兵兵这两人有关华艺一姐的争夺,两人很少同时出席一场宣传活动,颇有种王不见王的感觉。

  一系列的负面消息,王忠磊焦头烂额……

  ……

  《黄飞鸿》的拍摄进入倒计时。

  演员们也陆续杀青了。

  恺恺王是10月8号离开的剧组。

  回想这次的《黄飞鸿》拍摄,恺恺王过得很充实。

  学到了不少东西。

  许辉第一眼见到他就告诉他,‘喜剧不是演的,是浑然天生的台词加上动作,千万不要刻意咯吱观众!’

  这是他上辈子看了邓朝的‘邓氏喜剧’之后,得出的结论。

  话说朝哥也是好演员,从来不毁别人的电影,光是这一点就值得称赞!

  恺恺王虽然不太明白许辉话里的意思,但他依旧努力的按照导演的指点,关键组里的前辈也教他……

  这让王恺有点受宠若惊。

  第一次感觉拍电影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从进组第一天开始,吴景就领着他跟剧组一堆演员混熟了。

  整个剧组除了邓朝还算有点名气,其他都是些没怎么混出名堂的小演员、老演员。

  恺恺王跟姜朝还有邓朝的对手戏最多,都是朝字辈的!

  王恺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跟邓朝搭戏。

  梅县梁宽前往宝芝林拜师黄飞鸿,然后碰到了牙擦苏,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开拍当天,排演的时候负责讲戏的是副导演路洋,当然许辉也站在旁边。

  恺恺王很惊奇的发现,演员可以跟导演互相因为一个角色的某一个动作讨论半天。

  “我觉得应该多滚几圈,这样才能体现梁宽是有武术功底的。”

  “不用了吧,这段表演主要就是介绍梁宽的性格,还有引导出你们几个人物……”

  对了,扮演凌云楷的演员叫陈初河,演技不咋地,但是为人很不错。

  下了戏经常领着恺恺王一起去逛佛山,才两个月,恺恺王惊奇的发现自己居然有了小肚腩……

  原本王恺有点看不起姜朝,不只是王恺,现场很多演员对姜朝都有点轻视。

  都知道姜朝是谁,李大嘴嘛,《武林外传》那个,可等他进入角色了,举手投足之间将一个杀猪匠演绎的到位十足,关键此君台词功力不俗,演起师徒情深的戏码,吴景很多时候都接不住!

  永远不要小看了不太出名的演员,谁也不知道他们身上蕴含了多大的潜力!

  ……

  2009年的国庆档参与角逐的电影很多,《窈窕绅士》《麦田》《皇家刺青》《狼灾记》当然还有《风声》,其中最大的赢家毫无疑问是《风声》,截止10月8号,《风声》豪取1.8亿票房(比原时空多了3000万),占据大盘百分十四十八!

首节 上一节 218/8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1979

下一篇:拜师九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