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400节

 “切,你不愿意生,有的是人愿意给我生就是了,有能耐将来你就不生。”
 “你敢找别人生!”
第五百四十八章 什么叫死皮赖脸
 关于生孩子这个问题还太遥远,现在没必要讨论,等到将来万峰回来的时候,北辽这一带已经开始实行晚婚晚育了。
 不知是国家的政策问题还是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反正沿海这一带人们结婚的年龄越来越大,九十年代中期竟然出现结婚年龄普遍在二十八九岁左右,不是城市里而是农村,这在全国大概也是比较罕见的了。
 “门前栽几颗树要花树,到了夏天满树鲜花多美,将来我还要在门前开一块地种香瓜,到时候躺在家里就能闻到香瓜的香味。”
 栾凤转眼就把万峰找别人生孩子的问题忘了,开始忙着做梦。
 “切!你要是种一片香瓜,那些小孩可有事儿干了,说不定连瓜秧都能偷个干干净净。”
 这个问题栾凤显然没考虑,有点茫然地眨着眼睛,过了半天才说道:“那我再养两条狗,谁敢来偷就咬谁!”
 万峰懒得搭理栾凤这些空中阁楼般的计划:“走了!别做梦了。”
 栾凤跟在万峰的身后絮絮叨叨:“我干什么就做梦了?我的想法多么朴实美好,就你老打击我。”
 “呵呵,我要是不老打击你,你早像风筝一样飞上天了。”
 栾凤紧走几步,在万峰身后飞起一脚:“谁要上天了?”
 被早有防备的万峰闪身躲过。
 “不许躲,让我踢一脚,男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
 宽广的胸怀不等于老老实实地挨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白求恩都不一定肯这么干。
 “说的对,男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才能拥抱更多的女人。”
 栾凤傻眼继而勃然大怒:“啥?你个该死的小坏蛋,你还想拥抱更多的女人?我让你拥抱更多的…别跑!”
 不跑?白痴才不跑!
 万峰跑得像风一样自由,转眼就消失在屯子里,气得栾凤在后面猛烈跺脚,跺了几脚后噗呲笑了。
 别说小混蛋接得句子倒是挺完美的,这货的脑袋是怎么想出来的?
 但是仅仅局限于想想,想拥抱更多的女人,哼!除非老娘死了。
 看看栾凤没有再追自己,万峰也就不跑了,优哉游哉地穿过西沟里来到了鞋厂。
 鞋厂里工人们紧张地忙碌着,第一批出徒的工人正在带第二批新工人,再有几天这些新工人就出徒了,到那时鞋厂就可以增加夜班。
 有了两班倒,鞋厂的月产量就能达到万双的规模了。
 可惜人员还是紧张,否则再加一条生产线就好了。
 销售部门前有十多个人在拿货,这些都是上午赶集市的鞋贩子。
 由于周围集市的增多,一些不种地的人就变成了职业赶集人,他们在鞋厂拿鞋或者在服装厂拿服装专门赶各个集市,一双鞋赚个三毛五毛的,一天也能赚个三块五块的。
 这些小商贩一次性拿的货并不多,一个样式拿十多双,通常就是五六十双。
 万峰静静地看着这些商贩兴高采烈地拿货离开。
 “大舅,一天这些赶集的能拿多少货?”
 负责销售的是万峰的未来岳父栾长远,打从生产队解散了以后,栾长远就被张海安排到鞋厂负责销售,栾凤的姥爷就成了鞋厂把大门的。
 “咱们现在一天生产的产量大概在二百三十双左右,也就勉强够这些商贩拿货了,几乎没有多少富余的。”
 没有富余?
 这可不行,产品不能老在低端市场转悠,老这样这得什么时候能成为名牌?必须要进入大城市的市场,但是现在的产量似乎连本地市场都维持不了,根本就没有富余的产品进入大城市的商场。
 必须得再开一条生产线,趁着现在人们还没明白做生意的重要性把牌子闯出来,在人们的理念里形成品牌意识,将来就是和那些国外的大品牌竞争心里也才有底气。
 万峰转身进了技术部。
 说是技术部里面也就一个来自梨房的退休师傅,其余的那些来自梨房的培训人员的师傅在这些人能独立工作后就撤离了,就这个姓洪的老师傅觉得这里挺有朝气的就留了下来,管一些技术层面的事情。
 鞋厂一个月给他开四十元的工资,已经算是最高档的工资了。
 “洪师傅,当初这些制鞋机是从什么地方买的?您老知道吗?”
 “机器上不是有铭牌吗?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万峰一拍脑袋,聪明反被聪明误。
 于是进了车间,在一台裁断机上找到了一个有点模糊不清的铭牌。
 机械的制造厂在申阳。
 八十年代以前,国家的工业机械产品超过一半都是东北三省生产的,因此当万峰看到制鞋机是申阳出品的一点没感到奇怪。
 “当初买这条生产线你们花了多少钱?”
 洪师傅摇头:“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公社投资的东西哪里轮到我该知道的。”
 万峰看了看这条生产线上的好几种机器,估计怎么也得个万八千的。
 这条生产线上来,万峰准备做一些上点档次的产品,主要是为了进入大城市的商场。
 上档次的东西自然价钱也就要高一些,万峰心里暂时制订的价位是出厂价格在四元左右,零售价格在五到六元。
 万峰从产品铭牌上抄下了该厂的电话号码,准备到大队去打电话。
 小队应该按一部电话了,没电话实在是不方便。
 可是现在自费安一部电话要五六千元,张海舍得花这笔钱吗?
 要是能让公社给安一部就好了,这个应该鼓动张海到公社去要,说不定就要来了呢。
 “你小子又琢磨啥呢?”
 正在出神的万峰耳边响起了张海的声音。
 “嘿嘿,张海舅,你说咱们现在有两个厂子了,但是却连一部电话都没有,这要是联系个业务什么的也太不方便了,你说公社是不是应该给咱们安个电话啥的?”
 张海想了想点头:“确实不方便了,有点什么事儿总不能老往大队跑吧。”
 “我认为你应该拿出死皮赖脸的精神找梁书记要电话,现在你的任务就是去要电话,争取在入冬前给咱们装上。”
 “你小子说话能不能好听点,什么叫死皮赖脸?咱这是光明正大的需求,我明天就去公社要,梁书记要是不给我就上他家吃饭去。”
 这特么还不叫死皮赖脸?
第五百四十九章 肖军养车
 万峰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儿,是昨晚小舅无意中念叨的。
 “我听说二建也管咱们要砖瓦了?”
 “是有这么回事儿,他们主要是要瓦不过砖也要,现在的砖瓦都涨价了。”
 “噢!涨了多少?”
 “红砖现在五分一块了,瓦涨到了一毛钱。”
 这样来说砖和瓦就有意思了,起码利润能达到对半了。
 “没说他们能要多少?”
 “来谈判的人说以后的瓦都用咱们的,砖也需要一部分,外甥,咱们的砖瓦厂需不需要再扩大一次规模?”
 经过一年的生产和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调整瓦的制作配方,洼后砖瓦厂生产的瓦不但表面的光洁度好而且还非常的结实。
 红崖在今年夏天就开始开放新开路了,就是从二百到客运站这趟长度约有四里地的大街。
 因此县城的几个建筑公司从夏天开始各种建筑任务排得满满的。
 万峰更是知道这新开路开通后,未来几年这条路周围会建起很多的商店百货大楼学校宾馆酒店什么的,后期客运站都倒地方搬迁到郊区去了。
 砖瓦最低有十几年不愁销的黄金期。
 有这种先决条件,砖瓦厂再扩大一次规模也不是不可?
 万峰算计了一下砖瓦厂附近的粘土情况,现有的粘土按照现在的生产规模估计能用十五年,现在砖窑一年出砖一百四十万,十五年也就是能出两千万块红砖左右,再加上南岭和东岭的交界处再挖一下估计还能出五百万红砖。
 如果再扩大一下,扩大到二百万的年产量,也可以干十二年。
 十二年后就是九三年,那时候红崖遍地大大小小有几十个砖厂,洼后的砖瓦厂也正好没有粘土就可以直接转到水泥砖上。
 “可以,那地方还能扩六孔窑吧?”
 “也就那样吧,顶多还能扩一次。”
 “那就安排人扩吧,也不怎么耽误生产,顺便把制瓦车间也扩充一下,一天能扩大出那怕五百片的规模也行。”
 张海马不停蹄地去找人扩窑去了。
 干劲冲天这四个字没经历大跃进时代的人大概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
 就是万峰也没理解过,他出生的时候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尽管不知道大跃进时代人们干劲冲天是什么样子,但是万峰却在肖德祥等人的身上理解了这种精神的含义。
 昨天快到中午的时候下达的生产任务,今天万峰就看到了成品,两台四轮子拖拉机的拖车。
 一下午的时候机械厂就造出了两台拖车,这让万峰使劲地揉了半天眼睛,他以为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
 拖车正在喷漆,那种蓝颜色的漆。
 “肖叔,你们这拖车造得特太快了吧?”
首节 上一节 400/18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透视小乡医

下一篇:乡村小郎中(妖刀屠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