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小农民 第219节
,为您。
泡上一壶茶
三个难得一聚的老友,坐在金丝楠木茶几旁,一边品茶,一边回忆那些年当知青的日子。
虽然那时很艰难,特别是杨老和王老,初中还没毕业,就到了偏远的山村做知青,两人作为城里孩子,哪里干过农活,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老是完不成任务,经常被小组长批评。
而依依的爷爷就是当地的农村孩子,当时也只有十七八岁,因为从小就干农活,那时已经成了家里的壮劳力。
由于对城里的好奇,柳老爷子就开始与两人接触,渐渐的三人就成了好朋友,在柳老的帮助下,王老和杨老的农活也干的越来越有起色,最后犁田打耙几乎样样精通,丝毫不比土生土长的农民差,从那以后两人的生活才好过了起来,终于融入到了农村的生活中。
因此王老和杨老对柳爷爷一直都很感激,要不是柳老的帮助,他们的知青生活肯定会更加难过,真不知道能不能熬到运动结束。
“唉,现在想起那时候的事情,就像是在昨天一样!”杨老眯着眼睛,望着远方,心里浮现出知青时的一幕幕记忆,依旧清晰无比。
“呵呵,我还记得那年第一年的时候,咱们俩分到的粮食只有一百多斤,才勉强支撑了三个月,当时要不是老柳时常接济,还教咱们捕鱼,估计咱么俩已经冻死饿死了!!”王老想起当时的艰苦条件,依旧嘘嘘不已,那个年代能够温饱已经非常了不起,每年冬天都会有许多人冻死饿死。
“是啊,我记得和咱们同一年下乡的小张,不就是因为缺衣少食,在那年冬天活活饿死在宿舍的吗??”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几个老人都无比的悲凉,眼里都隐现着泪花。
当年大家都怀着激情,相应号召,青春飞扬、激情蓬发的来到农村接受改造,可惜最后不知有多少人倒在了地上,没有坚持到曙光的到来。
“呵呵,咱们不说那些了,还是说说一些那时好玩的事情,大家都还记得七二年的秋天吧!”
“这哪能忘,不就是野猪进村的事情么?当时还是我们几个提着锄头,打死了那头野猪,最后我和老王还分到了一只后腿,咱们吃了整整一年,记得那一年的春节过得才像个样,现在想想腊肉炒折耳根,都会忍不住流口水。”
“哈哈哈,现在听你这么一说,我都嘴馋了呢,我看老柳家里就有腊肉,咱们再去村口挖点侧耳根,晚上做一个侧耳根炒腊肉怎么样??”想起当年的美食,王老也蠢蠢欲动,真想回味那种特别的味道,
现在大家的条件都很好,即使吃着山珍海味,鱼刺龙虾,依旧找不到当年那种酣畅淋漓,那种令人满足的滋味。
“呵呵,没问题,晚上我亲自下厨,咱们仨也好好的喝一杯!”侧耳根炒腊肉也是柳老爷子的最爱,还是家乡的美食令人回味。
“走走走!!咱们赶紧挖侧耳根去!!”杨老已经坐不住,嚯的一下站了起来,拉着这两个老人,就准备出发。
看到三个老爷子兴冲冲的向村口走去,张峰笑着摇摇头,赶紧拿着菜篮子和小锄头跟了上去,要不然几个老爷子到了地方,没有工具还不得干瞪眼。
………………
侧耳根学名鱼腥草
在青山当地是非常有名的野菜。
侧耳根炒腊肉,这是当地人都喜欢的美味,哪家办喜酒几乎都有一盘,深受大家的喜爱。
侧耳根不仅是炒腊肉好吃,就是凉拌也香脆可口,特别是到了夏天,用盐和辣椒简单的拌一拌,就能当做下饭菜,香辣开胃,村民们都特别喜欢。
此外,侧耳根还是一种常见的草药。
它不仅可以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甚至对支气管炎等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侧耳根一般都生长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比如水沟、边田坎上,或者湿润的山脚,而月亮湖水源充足,因此村外的田间地头,几乎随处可见侧耳根的身影。
“看看!多好的侧耳根啊!”看着水沟边长得水嫩嫩的侧耳根,茂盛的叶子,杨老开心的笑着说道。
“嗯,这里的侧耳根长得真好,小峰你们村的人怎么不挖去卖?这在城里已经也要五六块呢!”王老好奇的问道。
“以前也经常有人挖去卖,现在大家都忙着侍弄田里的蔬菜,卖侧耳根的人就更少了!”张峰笑了笑解释道。
听到张峰的话,几个老人都点点头,大家都知道田里的这些蔬菜有多值钱,一斤就能卖五六块,这还是在原产地,要是到了城里的疏果店,少说也要十多块一斤,到了餐厅了,那价格就更高了,随便一个清炒小白菜,那也要三五十块。
即使村民们将蔬菜卖给合作社,每斤只有五六块的收入,但一亩地少说也有七八千斤蔬菜啊,这就是三四万的收入,而且这些蔬菜每两个月就能种一茬,一年能种四五季,也就是说,一亩地一年就能给村民们带来十多万的收入。
现在村民们每家每户的种植面积都有两亩左右,每年光是种菜就能有三十来万的收入,既然种菜这么赚钱,大家哪里还有时间去挖侧耳根,这么点小钱,大家也看不上啊。
“这里的侧耳根真多,小峰把锄头给我!”看着水沟边茂盛的鱼腥草,杨老爷子撸起袖子,就准备下手。
“老杨,你小心点儿啊,别挖到别人家的田坎!”王老笑着打趣到。
“去你的,你以为我还是刚下乡的时候,啥都不懂??”杨老翻了个白眼。
在农村,要是破坏别人家的田坎,肯定会被骂娘,因为田坎坏了就不能保土蓄水,而且破坏了重新夯实也比较麻烦,因此在农村大家都不会挖田坎上的鱼腥草,即使长得再好都不行。
由于田里的鱼腥草很多,不一会儿,三人就挖了整整一篮子,张峰全程都是看客,一边看着老爷子们兴奋的挖掘鱼腥草,一边听老人诉说当年的趣事。
“好了,老王老杨咱们回吧!”看着满满一篮子侧耳根,老爷子笑呵呵的说道。
“好,咱们打道回府!”杨老大手一挥,三人迈着步子就向村里走去。
张峰微笑着跟在后面,望着有说有笑的三人,觉得这样的日子也不错,虽然平淡,但只要自己喜欢就好。om,。
第三百六十四章惊人的分红
,为您。
“好了,老王老杨咱们回吧!”看着满满一篮子侧耳根,老爷子笑呵呵的说到。
“好,咱们打道回府!”杨老大手一挥,三人迈着步子就向村里走去。
张峰微笑着跟在后面,望着有说有笑的三人,觉得这样的日子也不错,虽然平淡,但只要自己喜欢就好。
………………
晚上老爷子亲自下厨
红彤彤的腊肉炒侧耳根,整个屋子都弥漫着浓浓的香味,味道这熟悉的味道,杨老也王老相视而笑,感觉就像回到了当知青的年代。
“嗯嗯,好吃,好吃!!”
“嗯,老柳做的不错,真有那么点当年的味道。”
“呵呵,那是,你们也不看看是谁做的!”柳老爷子笑呵呵的说道。
“老柳没想到你还是这么不要脸!!”
“哈哈哈…………”
在来落日的余晖中,三个老人坐在院子里,一边吃着美味的菜肴,一边喝着酒,觥筹交错,追忆年轻时的趣事,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友情和幸福。
……………………
转眼间五六天的时间过去
今天一大早
整个村子就沸腾起来
几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集中到了村口,早早的就等候在村委的大门口,等待着合作社发放这个月的收入。
今天村民们都兴奋不已,大家都红光满脸,满脸笑容,站在村委的大院里,大家有说有笑,就像过年一样高兴。
看到大人们高兴,村里的小屁孩们也光着屁股到处跑,在人群中你追我打,玩的不亦乐乎,
可以说每月一号,就是大家的节日,因为每月的这一天,都是合作社发钱的时候,在这一天,合作社将会结清所有的账款,将前一个月村民的蔬菜钱和卖松露的钱都结算给大家。
“哎,哥们你们村今天怎么这么热闹!”看到村口挤着这么多人,有游客好奇的问道。
“呵呵,今天是合作社发钱的日子,当然热闹了!”被叫住的村民也很高兴,笑呵呵的向游客解释到。
…………
“张义,这个月你家有多少??”另一边,二牛叔和张义也在闲聊。
“呵呵,也没多少,也就十三四万!”张义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脸上都笑开了花,一个月就能有这么多收入,这让他如何不高兴。
“我去,十多万你还嫌少,我家才有七八万呢!”二牛叔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
“这个月因为有了松露,收入当然要多一些,但我家的松露估计也挖不了几天了,下个月肯定没这么多!”张义笑着解释道。
“不会吧,我家都还能挖十来天呢,怎么你家这几天挖的太狠了??”二牛叔好奇的问道,因为松露的生长周期长,每年的十二月到一月都可以采挖,因此根本没有必要现在就挖完啊。
“唉!谁让我哥他家的小黑太给力,只要它一进山,每隔几十秒就能找到一处松露,而且像我这样的强迫症患者,只要找到了松露,要是不挖出来,就会感觉全身难受啊!”张义摊摊手,苦笑着说道,不知这算不算幸福的烦恼。
“呵呵,理解!理解!!!”二牛叔笑了笑,拍了拍张义的肩膀,有些幸灾乐祸的样子。
…………
“大家让一让,让一让……”到了上午九点,一辆运钞车,拉着满满一车钱就来到了村里。
看到运钞车,村民们纷纷避让,不一会儿,运钞车就停在了村委院子里。
几百万钱币很快就搬到了桌上
“好多钱啊!!”村民们激动的惊呼。
“我的天,老头子活了七十多岁,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哩!!”二大爷也震惊不已,亲眼看到这么多钱,真是无比的震撼。
“嘻嘻,发钱咯!发钱咯!”村里的小屁孩们看到桌上堆积如山的毛爷爷,惊喜的拍手大叫,又蹦又跳兴奋无比。
…………
“哎,老乡,这是你们村今年的分红吗?这怕不得有七八百万吧!”看着村委前面堆积如山的钱币,城里的游客都震惊不已,于是好奇的向村民问道。
“啥呀,这是我们村上个月的分红,不是一年的!”被拉住的村民自豪的说到,心里喜滋滋的,说不出的激动。
听到这只是一个月的分红,游客的表情无比夸张,眼珠都快凸出来,惊骇的张大了嘴巴,一时间话都说不出来。
“这……这真是你们村这个月的分红???”游客不敢置信的再次问道。
“那是当然,我们村一个月分一次红。”村民抬着头,骄傲的说道,说话都无比的硬气。
一二三游客,默默的数了数,大概估算了下,眼前的现金不下七八百万,再根据刚才村民的介绍,月亮湖村一共也才七八十户人家,平均算下来,每家都能分到将近十万块。
这是十万块啊!
而且还是一个月的收入,这令城里来的有了都目瞪口呆,惊骇的无法言语。
泡上一壶茶
三个难得一聚的老友,坐在金丝楠木茶几旁,一边品茶,一边回忆那些年当知青的日子。
虽然那时很艰难,特别是杨老和王老,初中还没毕业,就到了偏远的山村做知青,两人作为城里孩子,哪里干过农活,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老是完不成任务,经常被小组长批评。
而依依的爷爷就是当地的农村孩子,当时也只有十七八岁,因为从小就干农活,那时已经成了家里的壮劳力。
由于对城里的好奇,柳老爷子就开始与两人接触,渐渐的三人就成了好朋友,在柳老的帮助下,王老和杨老的农活也干的越来越有起色,最后犁田打耙几乎样样精通,丝毫不比土生土长的农民差,从那以后两人的生活才好过了起来,终于融入到了农村的生活中。
因此王老和杨老对柳爷爷一直都很感激,要不是柳老的帮助,他们的知青生活肯定会更加难过,真不知道能不能熬到运动结束。
“唉,现在想起那时候的事情,就像是在昨天一样!”杨老眯着眼睛,望着远方,心里浮现出知青时的一幕幕记忆,依旧清晰无比。
“呵呵,我还记得那年第一年的时候,咱们俩分到的粮食只有一百多斤,才勉强支撑了三个月,当时要不是老柳时常接济,还教咱们捕鱼,估计咱么俩已经冻死饿死了!!”王老想起当时的艰苦条件,依旧嘘嘘不已,那个年代能够温饱已经非常了不起,每年冬天都会有许多人冻死饿死。
“是啊,我记得和咱们同一年下乡的小张,不就是因为缺衣少食,在那年冬天活活饿死在宿舍的吗??”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几个老人都无比的悲凉,眼里都隐现着泪花。
当年大家都怀着激情,相应号召,青春飞扬、激情蓬发的来到农村接受改造,可惜最后不知有多少人倒在了地上,没有坚持到曙光的到来。
“呵呵,咱们不说那些了,还是说说一些那时好玩的事情,大家都还记得七二年的秋天吧!”
“这哪能忘,不就是野猪进村的事情么?当时还是我们几个提着锄头,打死了那头野猪,最后我和老王还分到了一只后腿,咱们吃了整整一年,记得那一年的春节过得才像个样,现在想想腊肉炒折耳根,都会忍不住流口水。”
“哈哈哈,现在听你这么一说,我都嘴馋了呢,我看老柳家里就有腊肉,咱们再去村口挖点侧耳根,晚上做一个侧耳根炒腊肉怎么样??”想起当年的美食,王老也蠢蠢欲动,真想回味那种特别的味道,
现在大家的条件都很好,即使吃着山珍海味,鱼刺龙虾,依旧找不到当年那种酣畅淋漓,那种令人满足的滋味。
“呵呵,没问题,晚上我亲自下厨,咱们仨也好好的喝一杯!”侧耳根炒腊肉也是柳老爷子的最爱,还是家乡的美食令人回味。
“走走走!!咱们赶紧挖侧耳根去!!”杨老已经坐不住,嚯的一下站了起来,拉着这两个老人,就准备出发。
看到三个老爷子兴冲冲的向村口走去,张峰笑着摇摇头,赶紧拿着菜篮子和小锄头跟了上去,要不然几个老爷子到了地方,没有工具还不得干瞪眼。
………………
侧耳根学名鱼腥草
在青山当地是非常有名的野菜。
侧耳根炒腊肉,这是当地人都喜欢的美味,哪家办喜酒几乎都有一盘,深受大家的喜爱。
侧耳根不仅是炒腊肉好吃,就是凉拌也香脆可口,特别是到了夏天,用盐和辣椒简单的拌一拌,就能当做下饭菜,香辣开胃,村民们都特别喜欢。
此外,侧耳根还是一种常见的草药。
它不仅可以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甚至对支气管炎等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侧耳根一般都生长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比如水沟、边田坎上,或者湿润的山脚,而月亮湖水源充足,因此村外的田间地头,几乎随处可见侧耳根的身影。
“看看!多好的侧耳根啊!”看着水沟边长得水嫩嫩的侧耳根,茂盛的叶子,杨老开心的笑着说道。
“嗯,这里的侧耳根长得真好,小峰你们村的人怎么不挖去卖?这在城里已经也要五六块呢!”王老好奇的问道。
“以前也经常有人挖去卖,现在大家都忙着侍弄田里的蔬菜,卖侧耳根的人就更少了!”张峰笑了笑解释道。
听到张峰的话,几个老人都点点头,大家都知道田里的这些蔬菜有多值钱,一斤就能卖五六块,这还是在原产地,要是到了城里的疏果店,少说也要十多块一斤,到了餐厅了,那价格就更高了,随便一个清炒小白菜,那也要三五十块。
即使村民们将蔬菜卖给合作社,每斤只有五六块的收入,但一亩地少说也有七八千斤蔬菜啊,这就是三四万的收入,而且这些蔬菜每两个月就能种一茬,一年能种四五季,也就是说,一亩地一年就能给村民们带来十多万的收入。
现在村民们每家每户的种植面积都有两亩左右,每年光是种菜就能有三十来万的收入,既然种菜这么赚钱,大家哪里还有时间去挖侧耳根,这么点小钱,大家也看不上啊。
“这里的侧耳根真多,小峰把锄头给我!”看着水沟边茂盛的鱼腥草,杨老爷子撸起袖子,就准备下手。
“老杨,你小心点儿啊,别挖到别人家的田坎!”王老笑着打趣到。
“去你的,你以为我还是刚下乡的时候,啥都不懂??”杨老翻了个白眼。
在农村,要是破坏别人家的田坎,肯定会被骂娘,因为田坎坏了就不能保土蓄水,而且破坏了重新夯实也比较麻烦,因此在农村大家都不会挖田坎上的鱼腥草,即使长得再好都不行。
由于田里的鱼腥草很多,不一会儿,三人就挖了整整一篮子,张峰全程都是看客,一边看着老爷子们兴奋的挖掘鱼腥草,一边听老人诉说当年的趣事。
“好了,老王老杨咱们回吧!”看着满满一篮子侧耳根,老爷子笑呵呵的说道。
“好,咱们打道回府!”杨老大手一挥,三人迈着步子就向村里走去。
张峰微笑着跟在后面,望着有说有笑的三人,觉得这样的日子也不错,虽然平淡,但只要自己喜欢就好。om,。
第三百六十四章惊人的分红
,为您。
“好了,老王老杨咱们回吧!”看着满满一篮子侧耳根,老爷子笑呵呵的说到。
“好,咱们打道回府!”杨老大手一挥,三人迈着步子就向村里走去。
张峰微笑着跟在后面,望着有说有笑的三人,觉得这样的日子也不错,虽然平淡,但只要自己喜欢就好。
………………
晚上老爷子亲自下厨
红彤彤的腊肉炒侧耳根,整个屋子都弥漫着浓浓的香味,味道这熟悉的味道,杨老也王老相视而笑,感觉就像回到了当知青的年代。
“嗯嗯,好吃,好吃!!”
“嗯,老柳做的不错,真有那么点当年的味道。”
“呵呵,那是,你们也不看看是谁做的!”柳老爷子笑呵呵的说道。
“老柳没想到你还是这么不要脸!!”
“哈哈哈…………”
在来落日的余晖中,三个老人坐在院子里,一边吃着美味的菜肴,一边喝着酒,觥筹交错,追忆年轻时的趣事,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友情和幸福。
……………………
转眼间五六天的时间过去
今天一大早
整个村子就沸腾起来
几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集中到了村口,早早的就等候在村委的大门口,等待着合作社发放这个月的收入。
今天村民们都兴奋不已,大家都红光满脸,满脸笑容,站在村委的大院里,大家有说有笑,就像过年一样高兴。
看到大人们高兴,村里的小屁孩们也光着屁股到处跑,在人群中你追我打,玩的不亦乐乎,
可以说每月一号,就是大家的节日,因为每月的这一天,都是合作社发钱的时候,在这一天,合作社将会结清所有的账款,将前一个月村民的蔬菜钱和卖松露的钱都结算给大家。
“哎,哥们你们村今天怎么这么热闹!”看到村口挤着这么多人,有游客好奇的问道。
“呵呵,今天是合作社发钱的日子,当然热闹了!”被叫住的村民也很高兴,笑呵呵的向游客解释到。
…………
“张义,这个月你家有多少??”另一边,二牛叔和张义也在闲聊。
“呵呵,也没多少,也就十三四万!”张义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脸上都笑开了花,一个月就能有这么多收入,这让他如何不高兴。
“我去,十多万你还嫌少,我家才有七八万呢!”二牛叔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
“这个月因为有了松露,收入当然要多一些,但我家的松露估计也挖不了几天了,下个月肯定没这么多!”张义笑着解释道。
“不会吧,我家都还能挖十来天呢,怎么你家这几天挖的太狠了??”二牛叔好奇的问道,因为松露的生长周期长,每年的十二月到一月都可以采挖,因此根本没有必要现在就挖完啊。
“唉!谁让我哥他家的小黑太给力,只要它一进山,每隔几十秒就能找到一处松露,而且像我这样的强迫症患者,只要找到了松露,要是不挖出来,就会感觉全身难受啊!”张义摊摊手,苦笑着说道,不知这算不算幸福的烦恼。
“呵呵,理解!理解!!!”二牛叔笑了笑,拍了拍张义的肩膀,有些幸灾乐祸的样子。
…………
“大家让一让,让一让……”到了上午九点,一辆运钞车,拉着满满一车钱就来到了村里。
看到运钞车,村民们纷纷避让,不一会儿,运钞车就停在了村委院子里。
几百万钱币很快就搬到了桌上
“好多钱啊!!”村民们激动的惊呼。
“我的天,老头子活了七十多岁,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哩!!”二大爷也震惊不已,亲眼看到这么多钱,真是无比的震撼。
“嘻嘻,发钱咯!发钱咯!”村里的小屁孩们看到桌上堆积如山的毛爷爷,惊喜的拍手大叫,又蹦又跳兴奋无比。
…………
“哎,老乡,这是你们村今年的分红吗?这怕不得有七八百万吧!”看着村委前面堆积如山的钱币,城里的游客都震惊不已,于是好奇的向村民问道。
“啥呀,这是我们村上个月的分红,不是一年的!”被拉住的村民自豪的说到,心里喜滋滋的,说不出的激动。
听到这只是一个月的分红,游客的表情无比夸张,眼珠都快凸出来,惊骇的张大了嘴巴,一时间话都说不出来。
“这……这真是你们村这个月的分红???”游客不敢置信的再次问道。
“那是当然,我们村一个月分一次红。”村民抬着头,骄傲的说道,说话都无比的硬气。
一二三游客,默默的数了数,大概估算了下,眼前的现金不下七八百万,再根据刚才村民的介绍,月亮湖村一共也才七八十户人家,平均算下来,每家都能分到将近十万块。
这是十万块啊!
而且还是一个月的收入,这令城里来的有了都目瞪口呆,惊骇的无法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