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执掌阴阳 第73节
此刻,阳卷生死簿在包拯手里,这个任务当然就落在他身上了。
“先收好,以后再慢慢研究!”
包拯将生死簿收了起来,放在系统中,准备进宫主持殿试事宜。
天已大亮,公孙策早已命人备了轿。包拯乘了轿,展昭亲自护阵,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压轴,展昭跟在包拯身后,缓缓进宫。
王朝四人原地候着。
此时,考生已陆续进了考场。
因包拯和庞太师同为主考官,而试卷乃是包拯亲自命的题目,只有皇上知道题目,加上大宋科举实行的是糊名法,庞太师想作弊也断然不可能。
因此,不少想走捷径的考生也没了门路,庞太师也没了“收入”,心里能好受才怪。
包拯命人逐个搜身,考生上到七十岁,下到十六岁,有官宦子弟,有寒门士子,形形色色,各色不一,一一进场,还没发试卷,平时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就开始叫苦起来。
“哎,他娘的,看来今年是半点希望也没有了!”
“就是啊,还以为可以抱一下庞太师的大腿,能中个探花什么的,现在看来是没戏了,只怕落个榜上也无名。”
一边说一边摇头,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失去了庞太师这个靠山,神马都是浮云,包拯哪里想走门路?想都不敢想,谁敢去,那是自寻死路。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什么用,哈哈,真是皇恩浩荡啊,竟然是包大人主考。”一名考生很是得意,不过穿着并不光鲜,一看便是寒门子弟。
“哼!看你那穷酸样,一看就是个乡巴佬,能有什么真才实学,得意什么?”
“好了,时辰已到,请各位考生肃静,现在开始发卷,希望各位学子沉着应对,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说话的是礼部侍郎,也是金科考试的监考官。
将试卷发在考上的手里之后,考生们开始笔走龙蛇。
(推荐《主宰三国》,易痕老作者的书)
【求鲜花……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求自动订阅……】.
第一百零四章 新科状元
“大人,学生交卷。”
原本考试的时间是两个时辰,可是还不到半个小时,一名考生已经潇洒自如,大摇大摆的走上去交卷。
大宋朝的题目范围无非经史子集,说白了就是写文章,曹丕有言,文章乃经国大业,而在天朝古代,事实的确如此.
文章写得好,就是牛逼的代名词。
看着走上台去的考生,众人纷纷抬起头来,无不大惊。心中也开始慌了,只觉得这个考生的速度也太匪夷所思了!
要知道,才过了一半的时间,多少人还在审题,都没能动笔呢!没想到居然有人已经答完了。
人才啊!
而更令那些纨绔子弟十分不爽的是,第一个答完题的人,正是那个貌不惊人的穷酸儒。
这人究竟是谁?
“这位考生,你确定你已经答完了么,要不要再仔细审阅,你可知这试卷一交,代表了什么?”主持监考的礼部侍郎郑重的看着那考生道。
“不用了大人!”那考生将卷起的试卷放在礼部侍郎面前,便得意洋洋的出了考场。
礼部侍郎略微的摇了摇头,看着学生并非官宦子弟,却这等含糊其事,心中不禁感到惋惜。
只是,他作为监考,无权阅卷,也只好将试卷放好。
两个时辰将尽,考生此刻也陆陆续续的交卷了,只是每个考生的神色都千差万别,或胸有成竹,或垂头丧气,或面若止水,或唉声叹气。
考试时间一到,还有尚未答完的考生如丧考姆一般,直接就当场哭了起来。
然而,考试就是这么残酷,没有任何重来的机会。所谓十年寒窗,旨在今日,是成龙成凤,还是成蛇成鸡,都在这短短两个时辰中定格。
为了防止作弊,这试卷还需由礼部重新誊抄一份,这几百名考生,单是誊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包拯和庞太师正式阅卷的时候已然是第三天的事情了。
其中阅卷的还有一人,那就是礼部侍郎金宠。
“这些都是什么狗屁文章?”试卷审阅到一半,并未发现可圈可点的锦绣文章,庞太师也是没来由的气,其实倒不是真的气没有人才,而是包拯一同主考,他丝毫没捞到好处。
往常的话,他知道题目,事先就将考题卖了,自然不用劳心劳力审阅,一切都按部就班,顺理成章的将“好文章”交给皇上钦点即刻。
而今年,就算花都少心思也是徒劳。
“哎,人老了,才一会儿功夫就累得不行。”庞太师阴阳怪气的抱怨道。
包拯却依旧仔细审阅,将庞太师的话当屁一样的放掉。
“哎哟,好文章!好文章!”就在这时,礼部侍郎金宠忽然兴奋起来,“太师您看,这文章当真是绝了。”
“给包拯吧,他才是主考,老夫乏了!”庞太师眯着眼睛,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
金宠无奈,口称“是”,将试卷递给包拯。
包拯想看了题目:《刑赏至论》。
“唐太宗有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水不深,不足纳江河……”
包拯看罢,脸上也是一喜,所谓文章,无非论时政,谈社稷,逼格够高就行,而文章治天下的大宋朝,在包拯看,《刑赏至论》无疑是逼格最高的一篇了。
“看来金科状元非此子莫属!”
文章的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大家风范,包拯读了也觉得很是舒心,只不过糊名法就是为了防止作弊,包拯自然也不知道这考生是谁?
先将试卷单独放在一旁,金宠和包拯继续审阅。无论如何,也得选出状元、榜眼、探花来,大宋重文轻武,可以说是文人的天堂,才子自然不会少。
很快,经过包拯和金宠的精挑细选,三分最好的文章挑选完毕,是为三甲;其余尚可一读的文章依次按名次标定,是为进士,金榜题名;未能标定的,金榜无名,是为名落孙山。
阅卷完毕,庞太师、包拯和金宠一同进殿觐见。
“皇上,这三甲文章选定,试卷在此,恭请请皇上御览。”金宠捧着试卷道。
高座龙椅上的赵祯也松了一口气,道:“三位爱卿辛苦了,朕身体有些不适,待会再审阅,钦点三甲乃国之大事,明日朝堂之上再议。”
为什么三甲要让皇上钦点,而非以往让主考官来选?这就是帝王之术了,点中的人是为天子门生,感恩戴德,为天子效命,而不是将主考官视为恩人,形成党派,反而让皇上落了个空。
因此,无论再累,皇上对科考都相当重视,尤其是三甲文章。
陈琳将试卷放案牍上,庞太师、包拯和金宠告退。
包拯批阅了一上午的卷子,说不累有点假。
回府衙,柳金蝉早已烧了水,伺候包拯沐浴,美美地睡了午觉。
一日无话,第二天,金殿升堂,百官上朝,文武百官以王延龄、庞太师为首,分列两旁,三呼毕。
赵祯比往常显得要高兴一些,嘴角挂着笑容,道:“太师、包卿和金卿不负朕望,替朕选了这么好的状元郎,朕自有封赏。”
“皇上,但不是状元郎是谁?”司马光出列问道。
赵祯笑道:“状元郎姓陈,名世美,朕早已迫不及待的想见他了。”
百官听了陈世美的名字,均表示不知,想是寒门子弟。
而包拯的眼睛却是一亮,脑袋想是被闷棍狠狠地打了一棍。
陈……陈……世美?
状元郎居然是陈世美!
你大爷的,确定没开玩笑?
陈世美的名声当真是烂大街了,包拯怎么可能不知道啊,而且还是自己亲自批阅的卷子。
“宣新科状元陈世美觐见!”
“宣新科状元陈世美觐见!”
“宣新科状元陈世美觐见!”
一浪一浪的宣召之声,从金殿之上一直往外面传出去,犹如噩梦一般在包拯的脑海里萦绕,这个薄情寡义的过街老鼠居然上演了。
如果不是包拯主考,包拯或许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剧情重演,将陈世美问斩,可陈世美能当状元,多多少少也有包拯的一点功劳。
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不是包拯主考,陈世美一个寒门之子,别说是中状元,就算能上金榜也是祖坟冒青烟了。
然而一切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发生,可以说让包拯没有一点准备心理。
如果一切真如戏剧般上演,那包拯岂不是就成了杀韩信的萧何。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
(推荐《主宰三国》,易痕老作者的书)
【求鲜花……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求自动订阅……】.
第一百零五章 秦香莲寻夫
“学生陈世美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世美得知自己中了头名状元,春风得意,早已换了一身绸缎衣服,越发意气风发。
只是令人想不到的是,这头名状元,居然会是最早交卷的那个寒门仕子,委实令人瞠目结舌,大开眼界。
“平身!”赵祯见陈世美果然仪表非凡,欣喜之色溢于言表.
“谢皇上!”
“状元郎,朕读了你的文章,有气吞山河之势,读来令朕心旷神怡,爱不释手,可见你**通今,朕有意将御妹昭阳公主许配于你,将你招赘为驸马,状元郎意下如何?”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三千亿颗世界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