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包青天:执掌阴阳

包青天:执掌阴阳 第33节

  “大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也杀了人,难道包大人就会放过你?”

  “你……你如何得知?”大国舅蓦地一惊,本还想痛痛的教训一顿,哪知兄弟居然想堵住了自己的嘴。

  “大哥不用担心,我知道你一切都是为了小弟,我自然是不会告发你的,不过以后小弟如何做,我希望大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小弟就感激不尽了。”

  大国舅听后,如临深渊,如堕冰窟,长叹一声道,“都怪我平时对你太溺爱,才会做出这等事情,我一世清明……悔之晚矣!”

  二国舅却不以为意的笑道:“大哥就不要再悲世伤怀了,只要我不说你不说,你以后还是那个洁身自好,百姓敬仰的曹国舅,而小弟我自然也可风流快活,何乐而不为?”

  “好了!小弟就不奉陪了,小弟今日又物色了一个青春女子,生的十分美丽,如今正在小弟的房间,只怕早已迫不及待了。”

  “你……你给我把她放啰!”大国舅只气得脸色铁青,他以前只以为弟弟只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因为父母早逝,所以也就放纵了一些,没想到却做出这等勾当。

  “大哥,刚才不是说好了吗,你自做你的曹国舅,小弟自作自的纨绔,难道你还想插手小弟的事,把这个姑娘也给杀了?”

  大国舅面如土色,作声不得,而二国舅却满脸得意的甩手出门去了。

  这不就是“我爸是李刚,我怕谁?”的气势么!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送两朵鲜花。欢迎留言评论。).

第四十四章 简直是变态

  “公孙先生,你这么快便回来了,查到了些什么?”.

  包拯探了两位国舅的口气后,心中已有了几成把握,回到开封府,不想公孙策也已经在堂内等候。

  公孙策一脸的不悦,回道:“大人,学生今日所见,只怕大人也难以相信?”

  “什么事情,令公孙先生如此震惊?”

  “大人让学生去民间暗访两位国舅的口碑,大国舅倒是并未听出有什么劣迹,只是那二国舅就完全相反了。不单霸占土地,强抢民女,还纵容属下抢夺民财。这简直就是强盗所为,开封的百姓见之犹如恶鬼。”

  “这一点本府业已料到。”包拯面色沉静的回道。

  在曹府所见所闻,自己堂堂开封权知,二国舅都不放在眼里,做出这些事情也就没什么意外了。

  公孙策接着道:“二国舅犯下的种种罪行,使得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避寒,方才学生见到一对年老夫妇,竟穷得只有一条裤子,谁出去干活的话,就由谁来穿。大人,这曹国舅犯下的罪行,真是天理难容。”

  “竟有这等事,那公孙先生所看到的年老夫妇,现在何处?”

  公孙策道:“大人放心,学生已从府衙取了银两,给那一家两口购置了衣物,而且还让衙役带到了府衙。”

  包拯道:“好,公孙策果然想得周到,待会让他们来见本府,本府有话要询问。”

  “是!”公孙策回了一句,又问包拯去曹府,有何结果?

  包拯道:“大国舅倒是礼贤下士,恭敬待人,只是那二国舅盛气凌人,虽对所犯罪行不置可否,但始终摆出一副国舅爷的气势,本府也不好多问。”

  公孙策失望道:“如此说来,大人想从他口中问出什么,是不可能的了?”

  “无妨!”包拯成竹在胸的说道,“等见过了那对年老夫妇之后,本府自有理会,请展护卫将他带来大厅见本府。”

  “是。”

  公孙策应了一声,去了。

  不一会儿,那对夫妇已经走进了大堂,“草民刘中参见青天包大人!”

  深受二国舅迫害的刘中老两口,面黄肌瘦,说话也显得十分无力。

  包拯看到两人,心中又是一阵触动,庄重道:“刘中,听公孙先生陈述,你二老深受曹国舅迫害,竟衣不遮体,可有此事?你二人且如实道来,本府会替你们做主。”

  “多谢青天大老爷。”两人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谁不知包青天的名号,如今也只有把伸冤的希望放在包大人的身上了,一五一十的说了起来。

  “大人,草民本有一子,二十岁了,家中也七八亩良田,日子也算过得去。然而一年前,曹国舅带着几人到了草民家中,强行霸占了草民的土地,我儿反抗之下,还被打了一顿,差点没被打死。本来民不与官斗,但小老儿一家三口就指望那几亩土地,不得不告到开封府。”

  “那府尹怎么说?”包拯问道。

  “还能怎么说,自古官官相护,那府尹只说我儿诬告,根本不接状纸,小儿也被赶出了官府。”

  “哦,那你儿子今在何处,想必是另谋出路去了?”包拯关切的问了起来,民以食为天,土地就是生命,没了土地,又告不了官,当然只能另谋出路了。

  “大人!”刚一听完,夫妻两顿时大哭起来,声泪俱下,道,“我儿并非另谋出路,而是被曹国舅活活喂了狗。那曹国舅见我儿去告了官,当天便派了七八个人抓了我儿,绑在村中的树上,一刀一刀,活活将我儿的肉割下来,直到我儿活活痛死。”

  “畜生!”包拯只听得火冒三丈,本以为二国舅被酒色财气迷失了本性,谁想竟如此丧心病狂,“刘中,你说你儿子被活活杀死,你如何得知?”

  “大人,这是草民亲眼所见,如何会有假,求大人做主啊!”

  “刘中,本府如今已接手了此案,定会替你一家逃回公道。不过,公堂之上,二位少不得出面指证。”

  “多谢青天大老爷,只要能为小儿报仇,草民死也情愿。”老汉神色凄厉,但心中却是一阵感动。

  “张龙赵虎,先将两位老人家带下去,好生照看。”

  “是。”

  两人应声去了。

  王朝忽然站出来,迫不及待的说道:“大人,此案已证据确凿,应该可以抓捕两位国舅了吧!”

  王朝最是嫉恶如仇,心中自是恨不得早一点给百姓讨回公道。

  却见公孙策摇了摇头,“王朝,你有所不知,大人虽执掌开封,却无权到曹府抓人。”

  “什么,包大人无权抓捕,这是为何?”王朝脸上浮现一丝失望之色.

第四十五章 包拯诈病赚国舅

  “朝廷自有体制,凡皇亲国戚,及朝中大臣犯了案,也只有刑部或大理寺才能提审,开封府若贸然插手的话,必经得皇上允可。”

  看着愤怒的王朝,公孙策解释了一番。

  “公孙先生,这王朝就不解了,吏部尚书桃杌也是朝中一品大员,大人为何又擅自让我等抓捕,难道就是因为曹国舅是皇亲,因此……”.

  王朝虽没说下去,但一番话像是一把利剑一般,透着一股凌厉的寒光,更是像是在质问包拯一般。

  前方窦娥一案,抓捕梼杌也并无圣旨,如今碰到的是国舅爷,难道包大人就认怂了不成?

  “这个……”公孙策也一时语塞,良久后才道,“我了解你的心情,你先不要着急,大人想必已有了主意,大人一向秉公执法,你难道还不相信大人。”

  说完,转过头来,看着脸色有些阴沉的包拯,“大人,此事是否要禀明皇上,让皇上定夺?”

  “不必!”包拯略一思索,“王朝说得不错,虽然曹国舅是皇亲,但伤天害理,就该受到律法的制裁。本府虽无权去曹府抓人,但若能够将两位国舅诓骗至开封府,然后再请出原告,届时,此案便是开封府分内之事,本府自然就有权查办。”

  “大人,这恐怕不妥,若大人私自审理,难免有欺君之嫌。”

  大宋朝有十大诛灭九族的罪行,第一是谋反,第二便是欺君,只不过这欺君嘛要看这么解释,也得看皇上的心情,就有些不好定论了。

  这一点,作为穿越者的包拯,难道会不知道?所以嘛,“欺君”之论就看到时候怎么解释,还得看在朝堂中的人脉了。

  “无妨!”包拯不假思索的笑道,“此事暂且先不要透露出去,等设法抓捕了两位国舅之后,再通知皇上,届时将两位的罪行一一禀明皇上,众目睽睽之下,皇上乃是明君,必不纵容。”

  公孙策微微点了点头,也想不出什么好点的法子来,只是依旧觉得有些不妥,担忧道:“可如何才能将两位国舅骗到开封府,大人有何妙计?”

  包拯沉吟了一会,也正在为这件事情苦恼,“不知公孙先生有何良策?”

  “学生暂无好计,大人素来很少和百官往来,让国舅爷主动到开封府,只怕有些困难。”公孙策摇头道。

  “大人,”王朝却早已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迫不及待的道,“大人,属下忽然想到一个办法,无需如此周折。”

  包拯和公孙策都眉头一展,看向王朝,以为真是什么好主意来着,却听王朝道:“若以王朝一个江湖人的身份去抓捕两人归案,既可以让两人认罪伏法,又不会牵连到大人。”

  “不可。”一言才毕,包拯正色道,“你这么做,岂不是又触犯了国法,你可知,以后还有多少贪官污吏等着查办,为了曹国舅,你便要辞官,归隐江湖,岂不是有负你投身朝廷的初衷。”

  “这……”王朝当即无话,脸上愤愤道,“难道就真没有什么办法让罪犯伏法了?”

  “有了!”包拯思索了一会儿后,脸上忽然露出了笑容。

  “大人,你想到什么办法了?”

  包拯笑道:“公孙先生,你即刻放出话去,就说本府忽染风寒,病体入微,就连公孙策你也素手无策,须遍访名医诊治。”

  公孙策一听就明白了包拯的意思,“大人难道想诈病?”

  “没错,本府正是此意。”包拯笑了起来,身为朝廷三品大员,又深受皇上宠幸,若百官得知自己生病,为了表示百官和睦,一定会来探望,何况他谎称病体入微,遍访名医,百官更没有推迟的理由。

  “这个计策虽好,只是难免兴师动众,皇上知道后,也不好交代。”

  “事急从权,除此之外,公孙先生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

  公孙策“这……”的一声,默然无语,他虽才高八斗,但面对眼前的局势,也是束手无策。

  “既如此,那好!”包拯道,“就按照这个计策行事,还有,为了把戏演好,开封府内,不可让其他人知晓。”

  “学生这就去办!”

  ……

  “什么?包卿感染风寒,无药可治?”

  公孙策刚一放出话去,第二天,整个朝廷也都知晓了。

  御书房内,王延龄早已将包拯生病的消息向皇上奏明,赵祯听后,也是心中不安,他一心想做明君,少了包拯这样的肱骨大臣,绝对是大宋朝的一大损失。

  “是的皇上,今早老臣一大早便和八贤王前去探望,包拯病入膏肓,就连公孙策也徒呼奈何,只怕……”

  “为什么不早告知朕。亚父,快,快传御医,说什么也要治好包卿,朕也要亲自去看望,即刻摆驾开封府。”

  赵祯神色焦虑的吩咐太监陈琳,须知包拯不仅是治世能臣,更是他的救命恩人,当年襄阳王篡位,正是包拯破了大案,解社稷安慰于倒悬,赵祯的江山才安如泰山。

  包拯如今一病,赵祯如何不着急。

  原来,公孙策已在包拯身上动了手脚,所以御医替包拯把了脉后,只是摇了摇头,把赵祯也瞒过去了。

首节 上一节 33/4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三千亿颗世界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