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包青天:执掌阴阳

包青天:执掌阴阳 第240节

  当然,他并非是针对包拯,针对的乃是朝中的奸臣。

  不过,梁山走到今天的地步,既然已经领了招安圣旨,也就也没了其他的想法,只是心中对朝廷还存有芥蒂罢了,当下并未表示出不满之言。

  只见宋江朝着包拯拱了拱手,“既然如此,宋江不敢苦留。今日尽此一醉,来早拜送包大人下山便了!”

  宋江乃是一个识时务的人,而且曾经也是郓城的小吏,看得清朝中之事。

  眼看平生夙愿即将达成,自然不希望在这个节骨眼上再生什么枝节。

  于是,又苦留了包拯一日。会集大小头领,尽来集义饮宴,一直饮至傍晚方散。

  次日早晨,梁山安排了车马,晁盖和宋江亲捧一盘金珠递给包拯,只说是小小敬意,要包拯在朝堂之上,多多周旋。

  看到金光灿灿,足有万两之多的银子,梁山各小喽啰一个个都眼放金光。

  不过,包拯却只是笑笑,坚决不肯收,对宋江所托的事情,包拯让他们放心就是。

  宋江将包拯不肯收银两,心中甚是过意不去,而梁山众人看在眼里,对包拯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当下,开封府打叠衣箱,拴束行李鞍马,准备起程。

  宋江对让了乐和、燕青护送包拯回京师,梁山泊大小头领,金鼓细乐,相送开封府的人下山,渡过金沙滩,俱送过三十里外,众皆下马,与包拯把盏饯行。

  此时,梁山的命运可以说已经掌握在了包拯的手里,宋江对包拯更是殷勤不已,当先执盏擎杯,再三嘱托道:“包大人回见天子,望善言保奏。”

  包拯道:“义士但且放心,只早早收拾朝京为上。军马若到汴梁,可先使人到我府中通报。本府先奏闻天子,使人持节来迎,方见十分公气。”

  宋江道:“包大人容覆:小河水洼,自从王伦上山开创之后,兄长晁天王上山,及至今日,已经数载,附近居民,多有侵扰。

  宋江愚意,今欲竭我梁山财物,买市十日,收拾已了,便当尽数朝京,不敢迟滞。亦望包大人将此愚衷,上达天听,以宽期限。”

  包拯点头应允,别了众人,带了诏书,开封府一干人马,自投济州去了。

  求鲜花!!!!!!

  求打赏!!!!!!

  求月票!!!!!!

  【推荐《主宰三国》,老作者易痕的书】.

第四十七章 宋江的号召力

  宋江一直看着开封府的队伍走远了之后,这才转身。

  不过,他只是见晁盖的脸色显得十分沉重,便问道:“晁天王,如今大局已定,只等包大人回京面奏了天子,我梁山兄弟往后便是朝廷朝廷众人,兄长又何须烦恼?”

  其实,宋江太清楚晁盖的心理了,一直以来,晁盖都是不愿意诏安的,可以说都是被宋江逼上招安这条路.

  只见晁盖叹息了一声,又看了宋江一眼,只是苦笑,但却没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么,只是对宋江道:“贤弟,你一心为我梁山考虑,这份心意愚兄能体会,只是朝廷局势复杂多变,为兄恐怕咱们这般兄弟一旦离开了梁山,便是不归之路了!”

  宋江听了之后,不由得笑了起来,他对诏安以及诏安之后似乎的态度倒是很乐观,道:“晁天王多虑了,当今天子并非昏君,只是被小人蒙蔽,倘若他知道我梁山的忠义,又岂能辜负?再者,朝中还有包大人替咱们梁山兄弟周旋,难道晁天王对包大人的为人还放心不过吗?”

  晁盖叹了口气,没再说话。

  当下,两人回了大寨,到忠义堂上,鸣鼓聚众;

  大小头领坐下,诸多军校都到堂前。

  晁盖高座在正中央主位上,两旁是宋江和卢俊义,其次是吴用、东孙胜……大小头目依次坐定。

  宋江站起身来,说道:“弟兄在此,自从王伦开创山寨以来,而后晁天王上山建业,已经数载,如此兴旺。今日喜得朝廷招安,重见天日之面,早晚要去朝京,与国家出力。晁天王有令,我等众人,但得府库之物,纳于库中公用,其余所得之资,并从均分。

  我等一百八人,上应天星,生死一处。今天子宽恩降诏,赦罪招安,大小众人,尽皆释其所犯。我等一百八人,早晚朝京面圣,莫负天子洪恩。

  堂下的兄弟,有自来落草的,也有随众上山的,也有军官失陷的,也有掳掠来的。

  而今,我等受了招安,便是朝廷之人。如果兄弟们有愿意去京城的,作数上名进发;如不愿去的,就这里报名相辞。我自会给大家分发盘缠下山,绝不阻拦。”

  宋江号令已罢,让裴宣、萧让拿着名单,照数上名。

  号令一出,当下也有不愿意去替朝廷卖命的,都辞去了,约莫有三五千人,宋江都一一赏钱物,算是对他们为梁山这么多年奋斗的犒劳。,

  而愿随着充军的人,作数报官。

  到了第二天,宋江又令萧让写了告示,差人四散去贴,遍告临近州郡乡镇村坊,表达对临边州郡乡里的歉意。

  抢了钱的,都如数奉还,抢了女儿的,也依旧放回去,打死人的,寻得父母亲人给以抚恤款项……

  钱库的钱,按功劳大小分发给头目和三军,其余的,均要作为上国进奉。

  宋江此举,瞬间打响了梁山的名望,四方居民,无不欢喜。

  不出十日,处理完梁山大小适宜,宋江这才命大小头目吩咐下去,准备收拾赴京朝觐天子。

  求鲜花!!!!!!

  求打赏!!!!!!

  求月票!!!!!!

  【推荐《主宰三国》,老作者易痕的书】.

第四十八章 梁山阵容

  晁盖当下传了将令,教各头领当即收拾,整顿军士,火速起身,一百零八人,打着旗号,浩浩荡荡来到济州,谢了太守张叔夜。

  张叔夜大喜,当即摆下宴席,犒赏三军人马。

  随后,晁盖辞了张叔夜,出城进发,径投东京来。

  先令戴宗、燕青先去开封府报知.

  包拯见说,也不由得大喜过望,当即命备了轿,到宫里奏知皇上,说晁盖江等众军马朝京。

  赵祯闻奏大喜,命包拯以及御驾指挥使一员,手持旌旄节钺,出城迎接。

  当下,包拯领圣旨出城来。

  梁山军马在路上,浩浩荡荡,军纪严明,一路上更是对民秋毫无犯。

  前面打著两面红旗,上书各自写着“顺天”“护国”四个大字,以表示梁山招安的诚意。而其余众头目都是戎装披挂,惟有智多星吴用羽扇纶巾,活脱脱的诸葛孔明再世。

  公孙胜鹤氅道袍,鲁智深烈火僧衣,武松则是头陀的模样,其余头目无不是战袍金铠,威风凛凛。

  十万大军,迤逦前行,不日来到京师城外,很快便逢着御驾指挥使,持节迎著梁山军马。

  晁盖闻知,领众头领前来参见包拯已毕,把军马屯驻新曹门外,下了寨栅,听候圣旨。

  包拯以及御驾指挥使,晁盖和宋江见了后,当即转入皇城,回奏皇上,说晁盖等军马,已屯在新曹门外,听候圣旨。

  赵祯听了,大喜过望,再三嘉奖包拯的功劳。

  包拯也少不了说一些恭维的话,并没有在这个节骨眼上邀功。

  当下,赵祯解除了一个心腹大患,当下表示道:“寡人久闻梁山泊晁盖等有一百八人,上合天罡地煞之数,听说他们一个个英雄勇猛,乃是侠义之辈。既然已经归降,大军到了京城,寡人来日引百官到宣德楼。可让晁盖等人,尽皆披挂戎装,休带大队人马,只将三五百马步军进城,自东过西,寡人亲要观看。也好教大宋军民,知道梁山英雄豪杰,为国良臣。然后再让他们卸其衣甲,除去军器,都穿朕所赐锦袍,从东华门而入,就文德殿朝见。”

  御驾指挥使得了圣命,当即至行营寨前,口传圣旨,与梁山知道。

  第二天,晁盖便传下号令,叫铁面孔目裴宣,选拣彪形大汉,五七百步军,前面打著金鼓旗,后面摆著枪刀斧钺,中间竖著顺天,护国二面红旗,军士各悬刀剑弓矢,众人各各都穿本身披挂,戎装袍甲,摆成队伍,从东郭门而入。

  只见开封府的百姓军民,听说朝廷已经诏安了梁山,一个个都扶老携老,万人空巷,都抢出来观看,就仿佛看到了天神下凡一般。

  此时,赵祯引秦桧、王安石、包拯等文武,大小官员百人,在宣德楼上,临轩观看。

  见前面梁山军马摆列金鼓旗帜,枪刀斧钺,队伍极是整齐。

  又看到中军打起「顺天」、「护国」两面六尺长宽的大红旗,四周罗列二三十骑骏,马上随军鼓乐。

  要知道,梁山之中,可谓人才济济,各色人等皆有,园丁有之,医算有之,匠作有之,船工有之,浪子有之,和尚有之,行者有之。还有太保、军师,郡马,孔目,郎将,先锋。

  赵祯同百官在宣德楼上,看了梁山这般整容,龙颜大悦,啧啧称奇,当即命殿头官传旨,教晁盖等各换御赐锦袍见驾。

  百官也无不是啧啧称奇,但也有不少人暗暗捏了一把汗,梁山的整容虽然比不上朝廷的禁军,但如果和梁山开战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求鲜花!!!!!!

  求打赏!!!!!!

  求月票!!!!!!

  【推荐《主宰三国》,老作者易痕的书】.

第四十九章 封侯拜爵

  当下,殿头官领了皇上圣命,传旨晁盖得知,梁山军马向东华门外脱去金盔铁甲,穿了御赐红绿锦袍,腰间带金银牌面,穿了朝廷的衮龙袍和朝靴。

  惟有入云龙公孙胜穿道袍,鲁智深穿僧衣,武松则是穿一身行者的长衫。

  晁盖,宋江,卢俊义为首,吴用,公孙胜为次,引领着梁山一百号头领,从东华门而入。

  当日,皇城内整肃朝仪,陈设鸾驾,到了辰牌时分,赵祯驾升文德殿。仪礼司官,引晁盖等依次入朝,排班行礼。

  殿头官赞拜舞起居,三呼万岁,赵祯欣喜不已,当即宣晁盖等头目上文德殿,照依班次赐坐.

  又命按排御筵,在光禄寺摆下宴席。

  赵祯亲御宝座陪宴。到傍晚时分,方才上散去。

  晁盖等谢恩已罢,在西华门外,各自上马,回归城外。

  次日入城,礼仪司引至文德殿谢恩,赵祯见晁盖等人也并非传言一般,尽是杀人越货之徒,也甚至宫中礼节,心中大为欣慰,当即表示要给来梁山一百零八名头领加官进爵,命晁盖等来日受封。

首节 上一节 240/4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三千亿颗世界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