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包青天:执掌阴阳

包青天:执掌阴阳 第109节

  这一点,公孙策早就发现了。

  如果只是开封府的案件,公孙策自认难不倒他,不过涉及到怪力乱神,他就抓瞎了。

  “江湖的恩恩怨怨,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化解得了的,本府现在最担心的,还是辽国。”

  看着公孙策近来都是打酱油的,什么事情都处于懵逼的状态,感觉都使不上力,包拯见他也是可怜得很,虐得惨兮兮的,也就没隐瞒。

  一经提醒的公孙策立时恍然大悟:“大人原来是为这事。”

  “嗯,这是其一。其二,本府收服三大门派,朝中必然有人以此落井下石,说本府私自招兵买马,意图谋反。本府若不回去,难保皇上心生猜疑,届时必然前功尽弃。”

  大宋朝自太祖皇帝赵匡胤黄袍加身以来,对武将就相当忌惮,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交由文官手里。

  而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仁宗皇帝赵祯虽然对包拯足够信任,不过这不代表他能容忍开封府私自调兵遣将。

  听到这里,公孙策和展昭倒捏了一把汗,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既然大人知道了,为何不事先通知皇上?

  一连串的疑问滔滔不绝的涌出脑海。

  “相公,皇上如果知道此事,会不会对相公不利。”李盈盈秀美的脸色浮现一点苍白。

  “没事的夫人!”包拯拉着李盈盈的无骨的手,又看着开封府众人,“你们都放心,本府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言罢,回开封府。

  李盈盈和柳金蝉乘轿,包拯这次却选择骑火耳马,沿途顺便瞻仰一下大宋大好山河。

  途中,公孙策和展昭又忍不住问起“追魂鞭”和“鬼打墙”一事,包拯却缄口不言,只说:“此事你们还是不要知道的好,等时机到了,你们自然会明白。”

  阴阳有别,他不想在阳间透露阴间的事情,这很有可能让开封府的人惹祸上身。

  赶了半日,午牌时分,早到开封。

  京城百信以为包拯这次出巡,少说也是一年半载,没想到就去了一天,心中欢喜不尽,敲锣打鼓,夹道欢迎。

  回府邸!

  包拯不曾稍息,当即换了朝服,进宫面圣。

  赵祯似乎也还不知包拯收服三大门派的事情,见他这么快变回来,还道是除了什么事故。毕竟这次包拯是当着百官的面夸下海口,要整顿江湖势力,为朝廷所用。

  心中自然不会想象,一天的时间收服三道门派。

  听完了包拯的一番叙述之后,赵祯不由得大奇,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听四大二人伏法,慕容复夫子图谋不轨,亦死于铡刀之下,心中大喜过万。

  然而,才听包拯说到江湖豪杰只听开封府调遣,不愿意归附朝廷,心中顿时就不乐意了。

  “包卿,三派既然答应归顺,就当由兵部调遣,开封府负责京畿治安,如何调兵遣将?”

  “回皇上,江湖人我行我素,以武犯禁,缺乏约束,一时之间归顺朝廷,断然不可能。臣这么做,无非是想给他们一个适应的过程,待时机成熟,江湖人知法守礼,自然归顺朝廷了。”

  “臣本待再去收服其余江湖势力,一来怕皇上对臣有所猜疑,二来朝中奸臣必然落井下石,说包拯私自召集兵马,图谋不轨,因此赶回京城,禀奏皇上。”

  赵祯听了,心中不觉有些惭愧,包拯究竟是什么人,他心中其实比谁都清楚。

  “包卿言重了,你公忠体国,天下皆知。朕岂能对你有所猜忌?既然包卿有信心让江湖各派归顺朝廷,朕便给你这个权利。”

  “谢皇上!”

  “那包卿何时再出巡?”

  包拯顿了顿,道:“皇上,辽国亡我之心不死,臣若在此刻出巡,京畿重地,难保不出乱子。”

  “包卿事事为国着想,朕实是欣慰!”赵祯心中一阵感动。

  就在这时,只听太监报:“启禀皇上,庞太师求见。”

  “庞太师?”赵祯心中一凛,似乎想到了什么,与包拯对视了一眼,而后道,“宣他进来,朕想听听他怎么说?”

  “是!”

  “宣庞太师觐见!”

  (推荐《主宰三国》,易痕老作者的书!!!)

  【喜欢的朋友,不求打赏和月票,只要送两朵鲜花就好,最近鲜花太少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囚禁萧峰

  “老臣庞吉,参见皇上!”

  “太师,见朕有何要事?”赵祯明知故问道。

  “启奏皇上,老臣听报,开封府府尹包拯昨日私自收服江湖各派,意图谋反。”.

  庞太师多少次栽在包拯手里,每次都让他化险为夷,这次逮住机会,巴不得一次性将包拯弄死。

  赵祯故作震惊地“哦?”了一声,道:“太师怎知包拯意图谋反?”

  “皇上,江湖人眼中全无朝廷,想收服谈何容易,偏偏包拯一出马,人人归顺,说明包拯与江湖草莽早有勾结,谋反之意显而易见。”

  “是吗?”赵祯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包拯,你出来吧!”

  包拯转出后堂来,倒把庞太师吃了一惊:“包……拯……你怎么会在这里?”

  “包拯为什么不可以在这里,包拯要是不在这里,岂不是就成为反贼了?”包拯哂笑一声。

  庞太师不由得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道:“皇上,老臣所言千真万确,包拯图谋不轨,只怕是想要行刺皇上。快来人,将包拯拿下。”

  “够了!”赵祯狠狠地拍响桌子,“庞太师,包拯若不和朕事先说明,朕今天只怕要被你蒙蔽。你除了结党营私,陷害忠良,还会做什么?”

  庞太师吓得腿都软了,扑通便跪了下来,眼看小命不保,哪还有心思去弹劾包拯,“皇上恕罪,老臣冤枉啊。”

  “好了,若不是见你年事已高,朕今日就要你身首异处。”赵祯冷声道。

  其实,包拯看得出来,皇上所谓的“年事已高”,不过是借口罢了,庞太师怎么说也是当朝太师,国丈,庞娘娘又是宠妃,单凭这一点,他岂能这么轻易便死。

  “滚下去!”赵祯又骂了一句。

  “是!是!老臣告退!”

  庞太师也知道他没这么容易死,只是此时此刻,不但没扳倒包拯,反遭一顿批评,心中一股恨劲越发狠厉。斜了一眼包拯,脸色扭曲的可怕,眼珠子像饿极了的斑斓猛虎,嗜血般可怖。

  “包拯,你等着,老夫不会放过你的。”

  临走前,他还不忘警告一声。

  赵祯看在眼里,也不好说声,毕竟庞太师恨包拯也不是没有缘由。

  “臣告退!”包拯也无事可奏,告退出去了。

  开封府几日间倒也无事。

  没几天,大理国镇南王段正淳亲自赴宋,表达邦交之意,同时向宋称臣,每年纳币十万两。

  段正淳表示,辽国倘若南下,大理国愿意为后援。

  说是为后援,其实也不过是自保之策。

  国与国之间,大抵如此。

  对大宋来说,只要大理国不在背后捅一刀,能誊出手来一心御辽便已是万幸,别无他求。

  再说辽国。

  辽帝得知大理国倒向宋朝,心中虽有所忌惮,但也心知大理必然是以观望者的姿态观看好戏,绝不会插手两国之间的事情,倒也没放在心上。

  南下之意已定,绝无更改。

  和《天龙》原著一样,萧峰带着燕云十八骑回到辽国之后,辽帝便要他率领三十万兵马开赴边关,却被萧峰断然拒绝。

  原因很简单,萧峰长于大宋,有着对大宋掰不开的情感,要他攻打大宋,岂不是就真成了忘恩负义之辈?

  辽帝一怒之下,将他打入天牢。自己亲率三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往雁门关而来。

  “包大人说得没错,辽帝野心勃勃,对大宋山河志在必得,丝毫不念我与他的结拜之情。”萧峰此时想起了包拯曾经说过的话。

  原本,以他的武力,他大可轻松逃之夭夭,绝不至于被辽帝幽监。不过,如今大宋朝,除了丐帮对他仍念旧情肯收留于他,其它江湖各派,谁还容得下他?

  他现在多担心的是,两国一旦兵戎相见,又不知有多少百姓罹难,不管是哪一国的百姓遭难,都不是他所愿看到的。

  开封府!

  花厅!

  “大人,辽国南院大王萧峰被囚禁,辽帝调集三十万兵马,准备开赴雁门关,大宋岌岌可危。”公孙策得知消息后,急得不行。

  边关告急,屡屡吃败仗的大宋朝,人人自危。

  “嗯,枢密院已经调集二十万禁军到雁门关支援,料想一时无大碍。”

  包拯似有所思,“萧峰被囚禁,辽帝南下”,这一幕和《天龙》世界简直就是如出一辙。战争还没开始,虚竹和段誉便生擒辽帝,逼迫他定下有生之年不能南侵的协议。

  呵呵,辽国不是很嚣张的吗?这金庸老前辈看来也没少黑化他啊。

  包拯心中不由得想笑,目光忽然看向展昭:“展护卫,你持本府令谕,速去传唤虚竹、丐帮以及少林三大派,解救萧峰。”

  “去救萧峰?”

  展昭听了皱眉不止,萧峰可是辽国的南院大王,武功高强,乃是大宋的一心腹大患。

  当初大雄宝殿升堂的时候,他就没弄明白,为何不以萧峰作为筹码,就算不是他也该囚禁开封府,让辽帝有所忌惮。

  萧峰既然被辽帝囚禁,辽帝便失去了左膀右臂,何以倒要去救他。包大人究竟在想什么,脑袋不会是被驴给踢了吧!

首节 上一节 109/4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三千亿颗世界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