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 第132节
正常来说,东镇抚司的锦衣卫,除非休息,工作时间,都是要留在东镇抚司候命的。
当然,人嘛,总是会有特殊的类型。
他和姜云就属于只要没有任务,爱上哪上哪,上司韦怀安也懒得管。
等走出客栈以后,姜云才朝身后看了一眼,小声的对许小刚问:“你在教坊司有关系吗?”
许小刚一楞:“你想去教坊司坐坐?那你可算问对人了,我爹可是教坊司的大金主,每年可要给教坊司送上不少银子。”
“教坊司上上下下,谁不知道我爹许鼎武的大名?”
一方面,是镇国公有这方面的爱好。
另一方面,许鼎武身为边境统军将领,不宜和朝中大臣走得太近。
若是有事,也不便到朝中大臣的家中商谈,而教坊司则是一个绝佳场所。
许鼎武见过什么人,见了多久,最终都会送到陛下的御书房中。
京城别的地方不敢说,但教坊司那个地方,自己爹肯定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二人走在大街上。
姜云低声说道:“刚才我屋中那个姑娘,你也见到了,叫玲珑,你帮我查一查,是不是从教坊司中逃出来的。”
“恩?”
许小刚闻言,低声问:“教坊司逃出来的姑娘?”
姜云简单将昨夜所发生的事情,简单说出。
听完姜云的描述,许小刚皱眉:“你怀疑那个叫玲珑的姑娘有问题?”
姜云摇了摇头:“是不是真有问题,我还不能确定,但小心一些总是没错。”
许小刚思索一番后,点了点头,说道:“成,我现在就去问问。”
随后忍不住问道:“你真要回东镇抚司?”
姜云白了他一眼,反问道:“我像那么牛马的人吗?”
“我去长心寺一趟,转一转。”
……
京城昌平远正正在自己府邸内的客厅,接待着来往的宾客。
今日早朝,陛下宣布了自己升为户部尚书后,来访的宾客络绎不绝,忙得不可开交。
无奈之下,昌平远也只能让府内管家守在门口,若是从三品以下的官员,就不要进来了,实在是接待不过来。
京城六部,还有各种实权部门的大人前来祝贺,他也只能一一接待。
总算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宾客,坐下喝茶,刚准备休息一会。
管家从屋外快步走进客厅,来到他身旁,低声说道:“大人,锦衣卫指挥使,李大人来了。”
“恩?”听到这,昌平远赶忙从椅子上坐起身来:“快快有请。”
很快,锦衣卫指挥使李望信便大步从门外走了进来,脸上也带着笑容:“哈哈,昌大人,祝贺啊。”
昌平远身为户部尚书,若是其他正三品的官员前来,他自然得摆摆架子。
户部情况特殊,各个部门,每年所需要的银子,拨款,都需要昌平远点头。
不管你这个部门做什么的,总不可能和财神爷对着干吧。
这也是户部权力极大的原因。
但锦衣卫自然是特例,原因无他。
六部,或是其他部门的人,不一定是陛下的亲信,兴许是有能力,被陛下欣赏,所以被提拔上来。
又或者送的钱足够多……
但锦衣卫指挥使,那绝对是陛下信任的人。
李望信也足以算得上是根正苗红,祖上跟着太祖打天下,赐封护国公。
而李望信,从小和当今陛下一起长大,伴读,修炼武艺后,又被赐封为当时的太子亲卫首领。
陛下登基,他又成为禁军统领。
这些年来,总有邪人想害陛下,许多针对,谋害陛下的活动,都被李望信顺利解决。
后又到锦衣卫指挥使。
既掌握北镇抚司,监察百官,又掌握东镇抚司,处理妖魔邪事。
两大权力握于一手。
李望信五十岁左右,国字脸,面色坚毅,穿着一身锦衣卫赐服,进入客厅后,昌平远也迅速迎了上去。
看着李望信手中,还亲自提着礼品,脸上露出笑容:“李大人真是客气,人过来就行了,还带什么东西。”
“快坐。”
二人坐到上座,管家亲自进来斟茶,李望信笑呵呵的说:“不来坐坐不行啊,其他各部主官可都来了,我要是不来,明年饷银若是缺了,我那些手下,怕是要指着我鼻子骂咯。”
昌平远连连摆手:“李大人这是什么话,在下缺哪的银子,也不能缺了你们锦衣卫的啊。”
当然,这句话今天,昌平远已经和所有来客都说过了。
到时候真缺银子,那户部也变不出银子来。
李望信随意闲聊,问:“马上年关就要过了,朝廷去年的税收,大概有多少?”
“两千五百万两白银。”
李望信闻言,呵呵一笑:“不错啊,陛下听说了,恐怕得大喜。”
昌平远尴尬苦笑一声,有些话不好当着李望信说。
这两千五百万两白银,里面还差着三十万两白银的窟窿。
这是他之前就知晓的事。
只不过他此前主管物资,此事与他无关。
可现在自己成了户部尚书,到时候这个大窟窿,得自己想办法去补。
三十万两白银啊!
这得怎么补啊。
只能是想办法疯狂捞一批油水往上面填。
昌平远眼珠转了转,笑呵呵的说道:“刚好李大人过来,本官倒是有个事情,想请你帮帮忙。”
李望信看了他一眼,沉声问道:“但说无妨。”
“户部又有一批银子,需要护送。”
“我听说你们东镇抚司有一位年轻俊杰,名叫姜云,不妨由他带队?”
第125章 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李望信听完,眉毛微微皱了起来,沉声问道:“让咱们锦衣卫的人护送银钱?”
“这种事情,不是由京兆府,或户部亲自组织人前往吗?”
护送银饷,可绝对是一等一吃香的好活,譬如送往边境的军饷。
一万两银子,等到了地方,恐怕已经只剩下七千两。
中间运送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耗’。
譬如不小心掉下悬崖……
也别管为啥护送粮饷为啥会经过悬崖,反正掉下去一批……
又或是突然有大批劫匪路过,交了买路钱。
也别管为啥护送军饷的队伍,为何会遭遇劫匪,还得给劫匪交买路钱……
总之,报备上来,各种各样亏损理由,千奇百怪。
甚至还有人声称,银子掉到地上,就遁地消失不见呢。
久而久之,形成默契,护送队伍拿走一部分银饷,仿佛成了约定俗成的事情。
这种好差事,户部往常都自己做,想到这,李望信微微皱眉,开口问道:“我记得昌尚书此前,专程到过我们南镇抚司一趟。”
“就是想对付这个叫姜云的小孩?”
大内的冯公公,亲自到了一趟南镇抚司,要走一个人。
李望信对这件事自然是印象深刻。
他有些困惑的看着昌平远,随后露出笑容:“昌尚书该不会给这叫姜云的孩子,挖了个坑吧?”
“李大人这可多虑了,这次运送的是足足十万两白银。”昌平远摸了摸下巴,说:“专程运往北境军中。”
“是镇国公军队的军饷。”
“拖了好长一段时间。”
上一篇:边关签到十年,女帝跪求别造反
下一篇:我有一座天庭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