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血条的我,选择打爆世界 第77节
“我家幼弟痴迷武道,奈何家中名额耗尽,无缘启灵
我想着行灵演武宜早不宜迟,不如我动一动为他争取几年时间
所以我便向家主求了灵试名额,看能不能摆脱家族供养,让吾弟去吃那份灵食”
“崔兄仁义,必能如愿”
对于崔鸿的刻意交好,周元照单全收
他这成绩不是留京培训,便是出任地方,多结交些他州俊杰,也能方便以后
在并肩作战、相互示好的基础上,周元与崔鸿逐渐熟络了不少
等入丰京西城门时,两人都约好过几日在何处聚会同饮了
由于阳辅县到京城的距离,需快马奔走一个半时辰
所以周元一行人返回演武宫时,恰好是午时五刻,十二点15分左右
在禁军将领的带领下,一行人齐入宫中将营向大魏储君复命,得到了储君的称赞与慰问
“诸君来的正是时候,宫中内侍刚送来吃食,劝我抚慰肚肠
可诸君因我将令在外征战,我怎能安心用餐,见诸君安然无恙,我这心中便畅快多了”
“来,皆坐吾左右,我等同桌共食”
大魏储君起身先拉两位禁军将领入座,然后伸手虚引,示意周元他们同坐共食
这场景着实有点刺激,弄得众人不知如何是好,一个个仿佛黑僵尸气入体般木讷僵硬
“愣着作甚,我为主帅、你等为先锋勇将,何必顾虑重重
可是担心那太祝丞以礼问罪,放心,管礼仪的官吏皆被我派去布置晚宴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众人还能说什么,纷纷入席安坐、谨慎用餐
期间,大魏储君还与周元、崔鸿聊了两句
言周元年少有为、英武不凡,问崔鸿岐州军政如何,百姓生活是否安泰
直到此时周元才知道,大魏储君的王号是‘岐王’,名义上封国正是岐州
此举弄得崔鸿坐立不安,直言自己常居家制符、少有游历,不明州内各郡县之情、不敢乱言
大魏储君只是笑笑,没继续聊敏感话题,而是问起了秘境攻伐的情况
当听闻周元三星连珠、催爆魔首时,还拍手说了声好
等用餐结束后,第二队参试者才姗姗来迟,他们就没周元一行人的待遇了,被储君亲卫引入了偏殿用餐
大约等到下午八点钟,才有七支小队返回演武宫,剩下的六支小队注定无缘新元晚宴了
晚宴开始前,大魏储君先赐了胙肉
“此肉为三牲肉,为今日新元国祭所供之食
诸君新元之日尚为国征战,当为国士、享国礼,请共用国祭之食”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大魏储君赐国祭胙肉为食,此礼不可谓不重
但胙肉这东西,说白了就是白水煮肉,各类调料、盐糖一概不放
再加上大魏以脂为贵,赐予新元参试者的胙肉,皆是大半肥小半瘦的白肉块
那滋味,一口下去不仅油腻糊嘴,还有着一股羊肉自带的膻腥
不过,在这种时候,别说是无味胙肉了,就算大魏储君赐的是国祭五谷,众人也能把生五谷嚼吧嚼吧咽下去
等众人吃完胙肉,大魏国君才举起酒杯
“诸君苦战,为我献新元凯歌,吾不胜感激,还请诸君胜饮”
“谢大王赐食,谢大王赐酒”
三轮共饮之后,大魏储君又面带忧虑的说道
“能与诸君相聚本是幸事,然世上无完美之功、亦无不散之局
今日过后,朝廷当拟定功成名单,诸君不可全胜,亦有心悲返乡之士”
“此乃天时人力共定,诸君切不可颓
若有心绪难安不愿返乡者,可去京师八营谋一职位,再战朝廷公试”
“可能相约否?待朝廷公试时,本王于这演武宫中等返乡诸君再来”
第94章 功成榜魁
储君相约,哪有能不能的道理,自然是皆可
“大王宽心,若我等落选归乡,定勤奋锤炼武艺,共赴大王之约”
大魏储君听闻此言,才忧虑尽去,高呼诸君胜饮
对他来说,安抚落选者比褒奖胜选者更重要,概因过了今日,胜选者自会享尽荣誉
而那些落选者,将再无机会等到朝廷高层的慰问,只能黯然归乡
另外,在此时褒奖胜选者也会激发怨气,远没有安抚落选者,展示朝廷仁德,来的划算
不过储君的安抚是有度的,再多便是怜悯了,也有违大魏一贯的武威之风
因此,后续的宴会全程高歌载舞,再无一丝忧虑气氛
有意思的是,宴会开启后回宫的参试者,也会被第一时间引入宴席
他们衣甲未换、手持武备,身上甚至有血迹污秽
如此一来,为整场晚宴增添了不少铁血悍勇之气,也汇成了一副将士畅饮图
直到深夜子时四刻、零点时分,铜钟敲响后,这场晚宴才曲终人散,同时也代表新元灵试彻底结束了
那些没能赶在最后一刻入场的参试者,不仅错失了一场晚宴,也错失了登榜功成的机会
这对一些有能力、运气不好的参试者来说,肯定是不公平的
但朝廷要的就是配合有序、能征善战的将士,而非相互掣肘、无法克服突发情况的下属
因此,他们只能深夜归宫,草草歇息了
不过,这个夜晚有人睡的比他们更晚,那便是作最终评审的大魏储君与九卿卫尉、两镇将军
“殿下,这便是各支参试小队的公录文书,我等拟定了名次,您看是否需要调整”
大魏储君先将公录文书看了一遍,才拿起九卿卫尉拟定的汇总名单
周元的名字赫然在上,不过并非头名,而是榜单第二
“周元祖居怀州尚乐县桥西村,百姓良家、天资横溢、血战悍勇,朝廷需要他成为榜首”
“殿下所言极是,其才实至名归,只不过缺了一份家族抚照
但能在底蕴如此浅薄的情况下,力压勋贵子嗣、豪门后裔,实乃天资卓越”
“我原想压他一压,使其锋芒有度,莫失了安稳之心
不过,既然朝廷需要他成为榜首,展现国貌风骨,那便让这良家少年彻响京师吧”
得到九卿卫尉的肯定后,大魏储君在周元的名字后,写了一段批注
“天资不凡、身家清白,良家出身可增国风,悍勇年少可堪培养
儿臣公心进言,请父皇定夺”
写完批注后,储君还顺手将榜首的勋贵子嗣改成第二名,并将公文名录交给自己的宿卫亲将
“连夜送入宫中,父皇多半还在等这份名录”
“诺”
大魏储君猜的很对,公文名录送入宫中时,年过五旬的大魏皇帝还未休息
他拿着名录仔细看了片刻,便用朱笔将周元的名字圈了起来,然后在第十八名下画了一道红线
再而批注,大魏宏业十四年新元取士十八,榜首靖安周元
“一百三十二人参选,取士十过其一,恩赏已足”
这朱笔一挥,新元灵试便有了定数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演武宫外便来了一队禁军甲士,于宫墙三试红榜上张贴了一张黄绢
十八个名字附带籍贯信息,依次陈列
早已等待多时的随从仆人,立刻围上前去,相互拥挤着焦急查看
“诶,我家少爷榜上无名,这次老爷估计要发怒了”
“诸位出了件稀罕事儿,榜首竟是有官身的良家子”
“这是哪来的猛士,莫不是生有异相、上映星宿的豪杰”
早早起床上工的京城百姓也爱凑这份热闹,纷纷上前瞄上几眼,记下榜首或前三的名号后,便满意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