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穿越:从青云寨山贼头子开始

穿越:从青云寨山贼头子开始 第166节

对于王重阳,可是说的出安排的到的。

说让种地就种地,若是真让去喂猪了,以后王重阳的脸面在江湖上还往哪儿放啊?

嗔怪地看了张道一眼,娇哼道:“坏庄主哥哥,你给我说说,你为什么让王伯伯去种地?”

张道拉着不情不愿的黄蓉,将她拦在怀里,一脸冤枉道:“蓉儿这可是冤枉我”

“呵!我冤枉你?那我看到的王伯伯种地,也是假的么?”黄蓉被张道的话气的转过头去。

张道急道:“是啊!我那是为了劳动改造你王伯伯,他的思想有些落后了!我是为他好!”

黄蓉明显吃不透张道的词语,“什么什么改造?还落后?休要狡辩!”

“不是,你听我解释!”

于是,张道急忙将王重阳与林朝英的故事说了一遍。

众人听闻林朝英苦等一生竟被如此辜负,皆是有些感伤。

黄蓉也是如此,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看着张道,“对不起,我误会你了。”

“嗨!没事,都是一家人,什么误会不误会的!”张道颇为洒脱地拍了拍黄蓉的脑袋。

哪知黄蓉却是突然道:“庄主哥哥,我们不要让王伯伯继续挑粪种地了好不好?”

张道微笑着点头道:“好啊,想来他也是改造的差不多了,待会儿我就重新安排他,正好山下的俘虏大营缺一个高手坐镇呢。”

黄蓉摇了摇头,娇俏的脸蛋儿满是忿忿不平道:“不行!他竟然那样对林朝英女侠,种地喂猪太便宜他了。让他去收夜香好了!”

张道:“……”

……

酸枣县衙。

傍晚时分,灯火初上。

月色下,一道黑烟自北面而来。

近前之后,才发现是一支近万人的铁骑队伍。

惊吓的一众路人百姓,还以为是元人打来了,纷纷躲回家中紧闭房门不出。

就在这支骑兵快到城门口之时,县城城门忽然紧闭。

城门之上忽然出现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月光下须发飘飘,夜色映衬之下宛如仙人。

老者正是先前被张道打晕了的黄裳。

看到黄裳之后,铁骑为首的将领一抬手。

整支近万人的铁骑队伍逐渐减慢了速度,停在城门前。

见到装备精良如此令行禁止的骑兵,黄裳也是微微点头。

而后,运起内力出声道:“敢问可是隋国皇室一行?”

第216章 再次病发

“不错!”

为首的骁果军将领打马上前几步,拱手抱拳回道:

“我身后正是大隋皇帝陛下皇姐,以及公主殿下!”

黄裳微微点头,朗声道:“奉太上皇之命,命在下于此接待隋国皇室。”

而后目光扫了一眼其身后的大军,“还请大军暂驻城外,皇室马车请随我入内!”

骁果军将领明显有些不乐意,正欲出声,忽听闻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如此也好,就让老奴护送几位贵人入内好了!”

不知何时,一道突兀的身影忽然出现在大军面前。

只见说话的,是一个同样须发皆白牙都快掉光了的老者。

那老者看上去都快八九十岁了,其眼窝深陷,脸上沟壑分明,皱纹堆积的如同老树上的枯皮一般。

若不是大军在前,怕是任谁晚上看到这一幕,都会以为是见了鬼。

一身蟒袍的老太监,便如此众目睽睽之下骤然出现,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到的。

然而他一出现,骁果军的将领顿时不再多言。

冲着老者郑重抱了一拳,而后便调转码头指挥着大军就地休整。

见到此人,黄裳也是颇为诧异道:“没想到你竟然还活着!”。

“哼!你还没死,杂家又怎能放心坐化?”老太监冷哼了一声。

黄裳面色凝重道:“没想到,隋帝竟然将你这老古董都搬了出来,看来此次护送的人物十分紧要啊!”

“哼!这就是宋国的待客之道吗?竟让贵人们城外等候?”

老太监冷哼一声,显然不想在这个话题上过多提及。

黄裳也不再多问,随即命人打开城门。

城门缓缓打开后,黄裳警惕地看着城门下的老太监。

然而老太监并不在意,依旧镇定自若地站在原地。

很快,骁果军的骑兵自中间分开,一辆华丽的马车出现在众人眼前。

待马车近前后,老太监对着马车微微拱手。

而后转身,抬头看了一眼城门上的黄裳。

这才率先迈步颤颤巍巍地踏进城门,仿佛一阵风便能将他吹倒一般。

然而,在场众人,却人敢小觑这,仿佛随时便要倒下的老太监。

骁果军将领下达休整的命令后,众军开始生火做饭。

一个青年小将凑在将领身前问道:“将军,那来太监是谁啊?”

将领瞪了那小将一眼,“休得放肆,该你知道的,你自然会知道!”

见小将还赖着不走,斥责道:“还不赶紧吃口东西,说不得,今晚还得继续连夜赶路呢!”

……

果然,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

老太监便颤颤巍巍地带着那辆华丽的马车,自城门走了出来。

骁果军将领急忙上前抱拳。

还未开口,老太监已是幽幽说道:“传令全军,连夜赶往开封!”

“是!”骁果军将领郑重抱拳领命,而后转身安排去了。

待那将领退去后,老太监微微回头看了一眼马车。

而后,重重地叹息了一声。

马车中,雍容华贵的杨丽华早已哭的眼睛红肿。

她身旁的如意公主,也是眼眶通红。

二人皆是紧张地看着马车内,正额头上满是大汗的医女孙婧儿。

此刻她手中捏着一把银针,在杨丽华两人惊骇的目光中,将一根根足有五六寸长的银针,在年仅九岁的李静训身上不断落下。

昨日,杨丽华在馆驿中得到了杨广转交过来书信,说是宋皇赵佶有书。

言说,青云山的上仙会出现在酸枣县,让杨丽华直接带人去酸枣求医即可。

杨丽华闻言顿时大喜过望,立马便命队伍连夜直奔酸枣。

当然,至于条件之类的,自然是赵佶与隋帝杨广去谈。

杨丽华却管不了那么多,直接便带人来到了酸枣。

然而距离太远,紧赶慢赶,到了酸枣已是这会儿时间了。

哪知才一到宋皇赵佶的临时行宫,便得到了青云上仙已在上午便回去了的消息。

这让本是满怀希望的杨丽华,顿时如遭雷击。

好在得知明日开封皇宫之中,可以见到那位神通广大的青云上仙,杨丽华这才稍微恢复了些平静。

哪知就在此时,李静训的疾病再次发作,脸上的血色全无,只如同白纸一般,气息也是几近于无。

杨丽华只得让医女孙婧儿,再次为李静训医治。

看着一根根渗人的银针,在小孩稚嫩的身躯上落下,杨丽华只觉得自己的心都揪成了一团。

不一会儿,随着孙婧儿手中的银针全部落下。

杨丽华急忙问道:“怎么样了?小孩现在的病情稳住了吗?”

孙婧儿略皱眉头道:“按说是可以撑到明日此时的!不过一路颠簸,怕是……”

“怕是如何?”杨丽华急道。

首节 上一节 166/2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西游:刚成永生之门,你说是西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