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长生:我在教坊司千秋万载

长生:我在教坊司千秋万载 第170节

“你可以从大晋朝开始发展,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甚至上千年……”

“我不管你用多长时间,但我希望将来真正启用的时候,蜂巢可以成为一个,能覆盖整个修仙界的庞大情报组织。”

赤云子闻言,心中暗暗倒抽了一口冷气。

他头一次发现,眼前这位看似与世无争的紫薇道门执事,似乎隐藏着超乎想象的野心。

毕竟既然想组建,能够覆盖整个修仙界的情报组织,那么所图谋的事情必定不小。

赤云子苦笑:“大人,我的修为有限,做这种事情恐怕会有困难。”

“我看中的是你的品性和能力,至于修为……”

赵牧淡淡道:“蜂巢组织前期只会在大晋朝发展,你的修为完全足够了,至于将来,我会帮你解决修为不足的问题。”

“好,既然大人信任,那这件事贫道必定全力以赴,绝不会让大人失望。”

赤云子郑重保证道。

赵牧却笑了笑:“呵呵,你也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记住,往后行事一切都以稳妥为主,我有的是时间,等得起。”

“是,大人,贫道明白了。”

之后一些天,蚩惑正式成为大晋朝国师,接手了斩魔司的事情,开始按照赵牧的谋划重新整肃。

而另一边,赤云子也着手开始重立蜂巢组织。

一切,都开始按照赵牧的计划,有条不紊的展开。

这里也就暂时没有什么,需要他操心的事情了。

于是他就离开京城,前往大晋朝各地,开始了对八十一座阵基的改造。

他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万流归海阵的布置。

三生禅院。

过去禅心堂内,真如禅师坐在莲花佛台之上,宝相庄严。

在莲花佛台下,站着一男一女。

那男子一身袈裟,看上去二十多岁的年纪,光头无发,唇红齿白,眉心一点佛心痣,给人一种佛性和邪魅并存的怪异感觉。

而那女子一袭白衣,头戴轻纱,手捏莲花印,浑身沐浴着佛光,大慈大悲,神圣而不可侵犯。

真如禅师看着两人,开口道;“百年后,那大晋朝的国运大劫将起,届时各大宗门都会派遣弟子前往历劫,我三生禅院也不能例外。”

“上真,到时候我禅院弟子就由你率领,记住,万不可落了我三生禅院的名头。”

“是,尊者。”

上真和尚竖掌,口宣佛号应诺。

“孙妙娘。”

“弟子在。”

“到时候,你作为上真的副手,随他一起前往大晋朝,记住,一定要得到国运加持,那对于你往后的修行极有好处,明白吗?”

真如禅师嘱咐道。

“是,弟子必定不让尊者失望。”

孙妙娘柔声回应,浑身佛光仿佛更胜了。

“很好,你们两个下去吧,这百年的时间好好修炼,争取百年之后更进一步。”

真如禅师挥手。

两人行礼,缓缓退出了过去禅心堂。

上真看向孙妙娘,嘴角泛起一抹温和的笑容:“孙师妹,师兄上次跟你说的事,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孙妙娘看了他一眼,俏脸上不近不远的拒绝:“师兄,妙娘修的是观音禅,与你的欢喜禅实在不契合,所以你还是找别人吧。”

“孙师妹,别忙着拒绝,欢喜禅有什么不好?”

上真脸上的笑容有些虚假:“与我同修欢喜禅,能让你修为提升的速度至少快十倍,这么大的好处,师妹真的不动心吗?”

“大家都是修行者,有些事情没必要像凡人那般扭捏,我等为了修行,应该摒弃一切凡尘杂念,孙师妹你觉得呢?”

“阿弥陀佛,师兄不用说了,妙娘只想一个人安心修炼,感悟我佛大道,至于其他的不曾考虑。”

孙妙娘依然不为所动,再次拒绝后,转身就往自己的禅房走去。

看着她美好的背影渐渐远去,上真和尚脸上虚假的笑容,忽然变得意味深长:

“天生观音骨,这等资质实在难得一见,若是能得到她同修欢喜禅,贫僧的修为必定能突飞猛进。”

“孙师妹啊,你为什么非要拒绝师兄呢,难道你的心里还在惦念别人不成?”

“若真如此,贫僧还真想看看,你惦念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呵呵,你是逃不出师兄掌心的,咱们来日方长。”

上真双手合十,意有所指的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同样也转身离开了。

第187章 再临天苍山

日上中天。

天苍山脚下。

袅袅炊烟在村子各处升起,诱人的饭香弥漫飘散,让人肚子里的馋虫都犯了。

田间。

忙碌了一上午的村民们,都陆陆续续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吃饭。

大家三三两两的并肩而行,或是扛着锄头,或是用草帽扇风,疲惫的脸上泛着笑意。

村口。

一块偌大的石碑竖立在路旁,碑上撰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村民们走到村口,忽然看到了一个奇怪的人。

那是一个青年道士,手中拿着拂尘,正站在村口外面,遥望不远处的天苍山。

近百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修士前来大晋朝,施展手段帮助百姓们降妖除魔。

所以如今在大晋朝,百姓们见到和尚道士,一般都会比较尊崇。

村民们相互对视一眼,其中一个看上去颇有威望的中年人走上前,恭敬询问:“见过道长,不知道长如何称呼?”

“老乡有礼了,贫道玄诚子。”

赵牧转过身,微笑着回礼道。

“原来是玄诚子道长。”

中年人犹豫了一下,问道:“道长来我们村子,可是附近出了什么妖魔邪祟?”

“呵呵,老乡放心,贫道只是云游至此而已,这里并没有邪祟。”

赵牧不以为意。

这些年,大晋朝出现过太多妖魔作乱的事情了,所以村民们问出这样的问题很正常。

“哦,那就好,那就好。”

村民们松了口气。

中年人憨厚的继续道:“道长,可是还没有吃饭?正好家中饭菜已经做好,道长如果不嫌弃,不妨来家中吃上一些?”

“多谢老乡了,贫道已经吃过。”

赵牧看向天苍山:“贫道只是站在这里,看看那天苍山而已,呵呵,这也算是故地重游了,只是故人却早已不在。”

他摇了摇头,指了指旁边的石碑:“老乡,不知这石碑是何人所立?”

那石碑上记载的,赫然是当年明元帝兵败,带领叛军仓皇逃入天苍山,欲要斩杀皇后宇文飘絮稳定军心的事情。

其中还着重笔墨,仔细描写了毒医突然出现,于数万大军之中,救走皇后的事情。

赵牧感觉,立碑之人当初很可能就在现场,因为碑文上描述的很多细节,若非亲眼所见,应该是不可能知道的。

“是我们村子的祖上所立,距今已经几百年了,道长可是对这个故事有兴趣?”..

“算是吧,贫道也听说过当年的事情,只是没想到居然还有人,会为了当年的事情立碑。”

“呵呵。”

中年人笑道:“道长有所不知,其实我们这个村子的先祖,就曾是那明元帝麾下军队的一位将军,当时可是亲眼见过,那位毒医的绝世风采。”

“当年毒医救走皇后宇文飘絮的事情,对于明元帝麾下大军的军心打击极大,事后很多人意识到,跟着明元帝根本没有前途,所以就都偷偷的逃走了。”

“而我们村子的先祖,就是在那个时候偷偷留在天苍山的,他和不少同僚在这里开枝散叶,渐渐就形成了我们如今的村子。”

“后来晚年的时候,先祖依然忘不了,当年所见的毒医风采,于是就在村口立下石碑,把当年的事情记录下来,传承后辈知道。”

“原来如此。”

赵牧微笑道:“但有所行,必有回响,恐怕那位毒医也没有想到,当年自己做的事情,居然还会有人记载下来吧,不知他若是知道了,会不会心中悸动?”

“谁知道呢,毕竟都是几百年前的人了,骨头恐怕都化为了黄土,什么立碑不立碑的,人家才不会关心呢,这些不过都是给后人看的罢了。”

首节 上一节 170/4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斗罗之开局觉醒猩红诡眼

下一篇:洪荒:我东王公,稳健仙帝斩天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