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从吞噬补天石开始 第339节
就大商这风气,他若死了,王后岂能独活?势必要为他殉葬,与他一同飞升!
所以,王后根本没理由,也不可能行刺他。
“行刺纯妃……”
“大王莫要开玩笑,姜王后何等身份,乃后宫之主,天下之母,她要杀纯妃,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来,何必行此见不得人的事?”
“所以,此事有鬼,姜王后势必是被冤枉的,还请大王尽早放出姜王后,以安天下之心。”
见帝辛还在避重就轻,敖丙不由加重了语气。
别说姜王后不可能刺杀纯妃,就算她真的做了,此事也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可能的私下解决,而不是把事闹大。
第347章 九尾狐带来的消息:羲皇陨落地
大商经不起和东伯侯翻脸的损失,所以,无论姜王后做了什么,帝辛都只能忍。
不然呢,真要逼反了东伯侯这个天下最强诸侯,大商距离灭亡还会远吗?
与东伯侯爆发战争,赢了元气大伤,输了直接灭国,无论输赢,都没什么好结果,如何能打?
“予知晓了!”
“这就命人放出王后!”
帝辛显然不想轻拿轻放,但在敖丙面前,他失去的理智好似恢复了几分,强迫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还有,两位王子受此事影响,在有心人的挑唆下,已经自朝歌出走,往东伯侯那里奔去。”
“我已命黄侯派人去追,但此事造成的影响,显然不是把两位王子追回来就能解决的。”
“故而,还请大王立王子郊为太子,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不理帝辛的反应,敖丙继续说道。王子出走,此事影响太大,很容易导致天下动荡。
故而,为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也是为了表态,帝辛当立长子王子郊为太子。以告知天下臣民,天家父子关系和睦,并未如传言中那般反目。
“予正值壮年,现在就立太子,未免太早了吧?”
出于本能的,帝辛拒绝道。他不想这么早就立太子,因为太子也是君,一旦过早确立,与他争权是必然的。
“这不是早不早的问题,而是给后世立规矩,更是给天下臣民做表率。”
“我大商创建之初,继承制是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并行。如此混乱的继承制度,没过多久,就导致了九世之乱的爆发。”
“宗室子弟为争夺帝位,互相杀戮,不停的内耗,以至于天下诸侯皆不再向大商朝贡。”
“至此,大商由盛转衰。”
“九世之乱结束后,后人吸取教训,逐渐完善继承制度,废除兄终弟及,只保留父死子继。”
“但这仍不够,因为父不止一子,众子争位,仍不利于稳定。”
“对此,先帝以大智慧,开创了立嫡立长制度,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大王并非先帝长子,却自小就被先帝定为太子,便是因为,大王乃王后所出,为嫡长子。”
“如今王子郊也是王后所出,乃是与大王一般无二的嫡长子。”
“大王若想后世传承有序,不再爆发类似九世之乱的惨剧,那就该遵循先帝立下的规矩,立嫡立长,立王子郊为太子!”
“而大王乃天下之主,四方诸侯之表率。”
“大王确立立嫡立长制度后,天下诸侯都要跟著效仿,在选定继承人时,遵照立嫡立长的规矩。”
“如此一来,从今以后,那些因嫡长子身份而上位的诸侯,皆要发自内心的感谢大王,拥护大王,拼尽全力的维护大王的统治。”
“毕竟,他们的统治法理,皆是来自于大王。反大王,就是反他们,他们当然要尽心维护。”
敖丙知道帝辛心中不愿,但此事由不得他。
因为立王子郊为太子,不仅是为了安抚天下臣民之心,更是为了确立立嫡立长的制度。
诚然,立嫡立长是周礼的根基,为周公所制定。但周公制礼,也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总结前人的经验。
周公的前人是什么?是大商啊!
周礼,就是周公吸取大商灭亡的教训,特意总结出来的经验。很多制度,都能在大商的身上看到影子。
如立嫡立长,这点,从帝辛以嫡长子的身份继位就能看出,大商在末期,确实开始施行这个制度了,只是没有确切的名字。
在继承制度上,大商是真的吃了太多亏,这方面比周朝有经验多了,发展出立嫡立长的制度并不奇怪。
总之,立嫡立长这个制度,确实有利于稳定。不然,后世中西方的统治者也不会都选择这个制度,并持续很多年。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立长,为天下做表率……”
帝辛似乎有些被震住了,将敖丙的话反复重复数遍,越说眼睛越亮,最后更是惊叹道:
“相国之言,总是发人深省,我大商能得相国,何其之幸。”
“既然此事对大商有利,那便听相国所言,待郊儿回来,便封他为太子。”
想通了其中的关窍,帝辛就不再反对了。毕竟,若真能为天下诸侯做表率,那无疑能给他带来巨大的好处。
做出的贡献越多,历史评价就越高,死后飞升火云洞时,得到的好处就越多。这种对自己有利的事,帝辛岂会拒绝?
“姜王后之事,到此,就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大王能否为我解释一下纯妃的事?”
“云中子定然不会在妖魔的事情上撒谎,他既然说纯妃乃九尾狐所化,那纯妃就肯定是九尾狐。”
“大王应知,九尾狐不是善类,对大商包藏祸心。既如此,为何不将她击杀,反而留她在宫内作乱?”
说完了姜王后的事,敖丙就纯狐一事,朝帝辛质问道。
“此乃予的私事,相国就不要问了。”帝辛心虚的说道。
“天家无私事!”
敖丙硬邦邦的回道。
“纯妃虽是妖狐,但绝非恶类,她是抱著诚意而来,愿率众投效大商。”
帝辛无法,只得实话实话道。
“诚意?”
“妖魔之属,最善操弄人心,何来诚意?大王不要被其所迷惑,应尽快将其诛杀。”
敖丙无语,觉得帝辛是在敷衍他。
“相国莫要轻视予,是否有诚意,予还是看得出来的。”
“予知相国想说,就算九尾狐真心率众来投,可她名在招妖幡上,生死不由自己,如何确保忠诚?”
“对此,纯妃已经解释了,这就是她投诚的条件,请天皇出手,为她这一族削去留在招妖幡上的印记。”
“如此一来,他们就能重获自由,再不受妖族掌控。”
“至于他们为何要背叛妖族,投靠人族。纯妃也解释了,实在是妖族欺人太甚。”
“她们这一族,最适合作为鼎炉,所以妖族高层视她们为提升修为的工具,族中强者与天骄,尽数沦为鼎炉,被妖族强者采补。”
“她们不堪受辱,这才选择背叛妖族,转而请求人族的庇护。”
知道敖丙不信,帝辛把九尾狐的诚意说了出来。
“妖狐之言,不足为信!”
听著是挺像那么一回事的,但九尾狐所言,敖丙一个字也不信。就算是真的,他也不信。
“为表诚意,纯妃特意说出了一个她意外从妖族高层那里探知的情报,古天庭羲皇的陨落之地。”
见敖丙还是不信,帝辛咬了咬牙,终于说出了实话。
“嗯?”
“确定是羲皇的陨落地吗?”
敖丙来了兴趣,古天庭羲皇,全名伏羲,天地至阳之气孕育的先天神圣,同时也是女娲娘娘的兄长,人族天皇伏羲的前世。
虽然他已经陨落了无数年,但他陨落前,乃是古天庭的第三号人物,半步混元的修为。
这份修为,别说放在以前了,哪怕放到现在,也是天地间第一梯队的存在,真正屹立在天地顶峰。
换个说法就是,现在的顶级强者,昊天、镇元子、冥河等人,也才堪堪达到羲皇陨落时的水准,其强大可想而知。
另外,更重要的是,羲皇虽然转世成人族天皇了。但为了与过去做切割,他并未收回前世的力量,而是选择从头再来。
这也就是说,妖族若真找到了羲皇的陨落地,那里面绝不会是空的,最少也会残留著部分一尊半步混元强者的本源。
无论是身份,还是地位,羲皇都比东王公高多了。而只是东王公的陨落地,都能让人疯狂,何况是羲皇的陨落地。
九尾狐若真拿羲皇陨落地的消息当诚意,那这份诚意,确实非常的大,完全足以取信人族。
也难怪帝辛会支支吾吾,不肯明说了。确实,若非被逼到没办法,这种事怎好明说。
那可是羲皇的陨落地啊,价值超乎想像,比大商上下加起来的价值还大,帝辛肯定存了将其独吞的心思。
正如敖丙得到紫府线索时那般,想尽办法的隐藏,不愿让外人得知。
此乃人之常情。
至于隐瞒这个消息之后,能不能得到羲皇陨落地中的机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能得则得,不能得,再与其余人分享也不迟。
总之,自己先试试,之后再决定,是否要与外人分享。
上一篇:综武:我以朝廷镇江湖
下一篇:金榜倒一:始皇让我入赘武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