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仙长身份被戳穿?开局请雷公助我

仙长身份被戳穿?开局请雷公助我 第34节

  本就靠厮杀争斗得名的他们,面对着手无寸铁的百姓们,没有丝毫怜悯,遇到负隅顽抗的便挥着屠刀将之斩杀。

  这些武道门阀里,以家族血脉彼此维系的许阀,便是其中顶尖的存在。

  在成立武阀之前,许家就是在大乾传承已久的武道世家。

  名为《玉春功》,传闻习练之后就能延年益寿,甚至活到三百六十五岁的功法,就是许家每代家主才能学到的功法。

  在武阀造反之后,先帝派人前去镇压。

  面对着大军的镇压,只靠个人强横武力取胜的武者自然难以抵挡。

  但武者们也不是傻子,知道不能在战场上和军队硬刚。

  便以平民百姓、军卒至亲,以及士族亲属作为要挟,试图逼退军队。

  虽然手段无耻,可军队的确投鼠忌器,面对着没有道德底线的武阀只得步步退让。

  在双方拉扯的期间,死在武者们手下的百姓不计其数,被他们掳掠虐杀的女子更是数不胜数。

  面对着这种残忍局面。

  许阀阀主的独女做出了令整个大乾都为之震动的事情。

  在一次众多武阀阀主相聚,召开名为“武乾歃盟”的隐秘大会上。

  许阀阀主独女将大乾精兵引来,并让悲怒交加的军卒们将这里团团围住。

  同时设下了再强的武者也难以逃脱的天罗地网,最终将这些阀主镇压杀死。

  武阀没了实力最强的阀主。

  一些利欲熏心的原阀主手下便纷纷争夺阀主之位,一下子就将协力抵抗军队的共识破坏掉了。

  接着,武阀势力便不出意料的被军队镇压,凡是涉及造反之人无一例外,尽皆被处死,决不姑息。

  而那引来大乾精兵的许阀阀主独女,便是当时的皇后,现在的太后。

  说起来,很不可思议的是,为何当时被一众武阀警惕防备的太后,会得知“武乾歃盟”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要知道,那次会盟是武阀阀主们通过特殊手段,彼此交流过后才确定下来时间地点的。

  因此,只有阀主才知道会盟在何时何地召开。

  有人说,是太后得了仙人传法,可以施展千里眼、顺风耳这种神通。来探听消息。

  也有人说,是许阀阀主表面上与嫁给先帝的独女切断父女关系,可实际上仍然与女儿保持着联系。

  毕竟许阀阀主虽然是大乾的一代宗师,实力强横,即便在众多阀主当中也难寻敌手。

  可由于青梅竹马相伴长大的妻子,生下女儿的时候难产死去,他便将情感双倍寄托于女儿身上。

  因此,表面上为了女儿安全,他作为阀主还要维持家族利益,不得不明面上与女儿断绝关系。

  可实际上却一直与对方有着联系。

  或者就连“武乾歃盟”,让女儿引来大乾精兵……都是他默许后的行为。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许阀阀主的心思到底如何已经无从知晓。

  “武乾歃盟”的那日,武阀阀主们面对着精兵的围剿,抵死不降,将在场所有人都拉着陪葬了。

  期间,或许许阀阀主与大乾精兵一同作战,镇压其他阀主们,也或许自刎而死……这一点,除了太后外,无人可知。

  不同于其他自我分裂的武阀,失去了阀主之后的许阀,由于是靠家族血脉维系。

  立刻便有其他与阀主同辈的嫡系顶上来,成为新一任阀主。

  新任阀主环顾局势,最终没有再留在大乾,而是举族迁徙,前往了对江湖势力管控宽松的大宋。

  想来大宋使臣之所以会来大乾要《玉春功》,就是听了许阀的话,对这门传闻能延年益寿的武功动了心思。

  毕竟《玉春功》是代代阀主的秘传家学,唯有阀主可以学习,当时的许阀阀主是临时继位,自然没有这门武功。

  于是无论是大宋,还是许阀,都将目光投到了唯一可能保存《玉春功》的大乾,或者说是大乾太后身上。

第36章 所谓延寿《玉春功》,不过世人欲望之虚言

  “大宋君臣……脑子都是不正常的吗??”

  女帝此刻只感觉心中怒火不断翻涌。

  想要直接去大宋朝廷,给宋帝赵佶和他那些个臣子一人一个大嘴巴子!

  如果大宋是动了贪念,想要《玉春功》,那倒也在理解范围内。

  人生而有欲。

  大宋君臣作为权贵,享受了无数的荣华富贵,将贪婪的视线投向延年益寿、延续自己的寿命来继续进行享受,这很正常。

  可问题是,他们难道就不看看现在局势如何吗?!

  大宋之富饶,天下皆闻。

  大宋之武力孱弱,世人皆知。

  面对着这块没什么反抗之力的肥肉,那些强盛大国可能还把持得住。

  但对于凶残蛮横、生存环境恶劣的金国来说,便根本无法抵挡这种诱惑了。

  虽然金国刚结束部落制,建国时间不过十数年。

  但在那位可称“雄主”的完颜阿骨打统治下,国力飞速提升。

  金国好似金铁,又胜似凶兽。

  只要有着曾对群臣说出“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不坏”的完颜阿骨打的指挥。

  即便面对着军力比己方强横无数倍的敌人也能战而杀之。

  大宋便是最好的例子。

  也是最闻名天下的例子。

  二十万带甲兵士的宋军,在宋帝宠臣、亦有“大宋军神”之称的童贯将军率领下。

  竟然被五千名金国军队活活坑杀,绝大部分宋军尸骨无存。

  唯有童贯带着千名亲军慌不择路之下,跑到大乾,见金军没再攻来,方才提心吊胆的回到宋朝。

  而大乾的地理位置很是微妙,正好处于大宋与金国之间的缓冲带上。

  如果是之前尚且处于部落制时的“金国”,无论是大乾还是大宋,都不会放在心上。

  但当完颜阿骨打建国,率领军队以少胜多坑杀近二十万宋军后,两朝便都对其重视起来。

  按理来说,大宋如果不想直面凶猛的金国大军。

  就要将大乾培养起来,提供各种支援,让其缓冲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暂时抵抗住敌军。

  因此,搞好两国关系极为重要。

  而前朝宋帝就是这么做的。

  可不知为何,到这位名为赵佶的宋帝,大宋上下君臣的脑子就好像被金国马蹄踢傻了。

  为了一门武功而威胁大乾,而且还是在有金国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做出的这项决定。

  女帝完全想不到在威胁大乾不给《玉春功》便说要“铁蹄压境”的大宋君臣,是在何种精神状态下做出的决定。

  难道宋帝赵佶和他的臣子们就不知道“唇亡齿寒”这个道理吗?

  而且若是把他们大乾逼急了,直接跳到金国阵营,便绝没有大宋好果子吃的!

  不过说起来,这种可能性比较小。

  因为金国太过凶残蛮横,从先帝时期到女帝执政期间,都曾数次派人来挑衅。

  虽然只是试探,可也对边疆百姓造成了不小伤亡。

  况且金国宛若豺狼,即便你投靠他们,也会被当作不反抗的肥肉吃掉。

  所以大乾倒也不会乖乖投靠金国。

  朝堂上,自得知大宋使臣即将前来的消息,君臣俱是沉默了许久。

  直到……

  “陛下!”

  “《玉春功》一事暂且不提。”

  “倘若大宋派兵施压,那便战上一番又何妨!”

  站出来说话的,为一名身形高大健硕、皮肤黝黑粗糙的壮汉。

  正是太尉周荣。

  此刻,他那留有一道狰狞疤痕的脸上,再无半分憨厚,唯有浓郁的坚毅之色与眼底那深深的战意浮现。

  “大宋的军队数量的确庞大,这是不争之事。

  可他们的军队上到统帅童贯,下到吃军饷喝兵血的军官,都对战争迟钝至极。

  既然先前金国都能将他们驱之如赶狗,为何我们便不行?”

  女帝闻言,脸上露出一抹笑意,“太尉之意,朕已知晓。”

首节 上一节 34/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七侠镇放映风云,吓傻黄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