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人道永昌

人道永昌 第224节

  直白点说,就是步子迈得太大,已经扯到蛋了……

  那么问题来了。

  这么浅薄,但凡有点学识、有点消息渠道的人都能看出的道理,太平道的高层自己看不出来吗?

  他们当然很清楚!

  但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不然呢?

  停下脚步,稳扎稳打的深耕已经占据的地盘?操练已经拉扯起来的大军?

  他们倒是想。

  可问题是大周朝廷答应吗?

  等到等大周朝廷组织起百万大军去攻,他们拿什么去挡?

  所以他们只能不断的抢地盘、不断的扩充军队,以攻代守!

  屠睢军北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种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战法,大体上是没有错的。

  初期也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短短两三个月内,就连取四州之地,拉扯起百万之众!

  直到大周朝廷终于反应过来,开始调兵遣将平乱时,这种打法的致命缺陷,才终于暴露出来……抛开异峰突起的陈胜军不谈,青徐两州七十万黄巾军,围攻只有十万府兵郡兵守卫的兖州月余,竟都未能攻入兖州腹地!

  但这就和做大生意一样,越是资金短缺的时候,却是不能漏了怯!

  不但不能漏怯,还必须得比往常更大手大脚、更挥金如土!

  太平道眼下的处境,就是这样。

  他们明知眼下最重要的,是稳住既有的地盘、整军练军。

  而不是继续浪费粮秣,拿人命去给吕政和赵佗等人刷功绩。

  却还不得不绷着头皮,继续和吕政、赵佗他们对线……

  今岁的大雪。

  着实是将他们从进退维谷的泥潭之中,解救了出来。

  他们不但可以名正言顺的撤军,稳固大后方。

  还不必担忧,他们稳固大后方的时候。

  大周朝廷会举兵讨伐他们。

  连被打光的扬州黄巾分支,都可以趁此机会,重新拉扯起一直兵马来!

  这口喘息之机,对于已显疲态的太平道而言,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而对于陈胜和吕政等人而言,却意味着,明年将要面对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

  这种明明就快将敌人给弄死在线上了,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敌人快乐的回家补血出装的境遇,何止是叫愤懑。

  ……

  “哎……”

  陈胜叹息着,将手中记载着宋义部退回临淄的帛书,扔进身旁的火盆里。

  殿下的范增、李斯、王雄等人,显然也知陈胜在叹息什么。

  范增揖手道:“君上不必过多忧心,今岁的大寒虽给了太平逆贼喘息之机,但也给个朝廷反应的时段,待到明年开春之时,朝廷当有大动作才是!”

  李斯紧随其后:“是啊大人,您常说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今大人已为抗击黄巾逆贼立此不世奇功,九州莫不以大人为楷模,也该给朝中的衮衮诸公们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了!”

  说到后边,殿内的众人都笑了起来。

  陈胜也笑了笑。

  他没有去反驳李斯的观点,与他讨论什么叫做“覆巢之下无完卵”。

  而是转而问道:“各县月报都传回来了吗?今岁的防寒抗冻工作,如何?”

  李斯起身,捏掌一揖到底,高声道:“下臣正要回报,大人所施仁政,惠及十万民,纵遇此百年不遇之寒潮,郡中冻毙者仍未有百,大人之功德,可比古之圣贤矣!”

  “不到百人吗?”

  陈胜心下亦大感喜悦,当即说道:“李公不必将功劳全部归于我身,我做了多少工作,我心中有数,郡中百姓能渡此艰难之时,应该感李公之恩才是!”

  他没有吝惜自己的称赞,此事他只是做了大体的布置,其余事务,皆是是李斯一手操持。

  以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和行政体系,遇到这种百年不遇的寒潮,能将工作做到这个份儿上,的确非常不容易!

  话音落下,殿内的范增、王雄、周章以及李由、王擒等人,纷纷面带羡慕之色的看向李斯。

  陈胜很少这么称赞一个人的。

  李斯亦是惊喜交加,连忙说道:“大人谬赞,下臣所为皆乃大人所命,若有寸功,也该归属于大人才是,下臣何德何能,敢得万民感念!”

  “好了!”

  陈胜微笑着摆手:“有功便是有功,有过便是有过,功过都不分,何以治万民!”

  李斯心悦诚服的一揖到底:“谢大人!”

  陈胜:“不过此事还得劳烦李公多多花些精力盯着,眼下才刚进腊月,最冷的时候才刚刚开始,须得多多督促各县县衙,切不可松懈!”

  李斯:“唯!”

  陈胜点了点头,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请他坐下,而后看向王雄:“王公,煤矿的运转可还正常?”

  王雄起身揖手道:“回大人,一切正常,得梅花山庄几位巧匠之助,改进了几种开矿工具,产量比之以往还略有增长!”

  陈胜笑着遥遥揖手道:“很好,今岁郡中防寒抗冻工作,就全仰仗王公与李公大力支持了!”

  二人连忙回道:“本分也!”

  陈胜向王雄按了按手,示意他落座,目光最后看向范增:“范公,项氏的粮秣到哪里了?”

  范增起身道:“回君上,据项氏回报,后日晌午左右,他们就该入城了!”

  陈胜略一沉吟后,问道:“军中的粮秣还够吗?”

  范增颔首:“足够支撑到项氏的粮秣运抵。”

  陈胜略微松了一口气,“如此便好!”

  说完,他左右看了看,起身笑道:“罢,今日无甚要事了,就此休衙吧!”

第一百七十三章 扩军

  “大兄回来啦,大兄回来啦!”

  “哪呢哪呢……”

  马车驶入陈家大院外,还未停稳,陈胜就听到院内传来一阵嘈杂的呼喊声。

  他会心一笑,起身走出马车,就见一大群高高壮壮的青年挤在自家门前,嬉皮笑脸的望着自己。

  这些家伙的来意,陈胜心知肚明。

  谯郡战役结束之后,他从蒙城带回了近六万降卒,加上双锁山一役后收拢的那一万充作民夫的降卒,他手中的降卒已经超过了七万!

  这么多的降卒,如果全部用作垦荒建设的民夫,那无疑是太浪费了!

  但扩军是个技术活。

  怎么扩、扩多少,都是有讲究的。

  陈胜思虑再三,最终决定借着此次扩军,彻底实行新军军制!

  他计划组建两个师。

  一个师二万五千人,由五个四千人的加强团、师直属弓箭营、师直属骑兵营等等单位构成。

  一师由跟随陈守转战梁郡、谯郡的红衣军第一曲、第二曲为班底组建,师长当然依旧由陈守担任。

  二师由跟随陈胜讨伐屠睢军的红衣军第三曲、第四曲为班底组建,陈刀将从郡兵曲调任二师任师长。

  至于郡兵曲,就地改编为加强保安团,下辖五千人,赵山将从红衣军第三曲调任保安团团长。

  先前要不要彻底改军制这个问题,陈胜一度很犹豫。

  旧军制有旧军制的好。

  新军制有新军制的妙。

  至少在固定思维上,旧军制更省力,不需要陈胜去过多给麾下将士解释,千百年的传承,令他们上到了某个位置上,自然而然的就会明白自己的权力和职责。

  而新军制,陈胜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给麾下的将士解释,什么叫营、什么叫团,营长该做什么,团长又该做什么,而他们也会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适应。

  如今能下定这个决心,却是因为谯郡一战之中,他直观的感受到了两种军制的优劣。

  在先前追击屠睢军的过程中,陈胜曾同时指挥红衣军第三曲和第四曲两支兵马,对屠睢军发动袭击。

  严格的说,第三曲和第四曲都是新军,成军时间上,第三曲的时间还早于第四曲。

  但给陈胜的感受,他指挥第三曲作战的时候,远不如指挥第四曲时得心应手。

首节 上一节 224/7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武:从杀鸡开始横推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