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轮回模拟:我能逆天改命

轮回模拟:我能逆天改命 第395节

  这第一次的追本溯源,便已告终结束。

  古韵神秘的守藏室,与那盘膝老人一道,随着这追本溯源的虚幻空间破碎,便尽数化作云烟消散。

  待到季秋再睁眼时。

  他已经,回到了他在稷下的那张卧床之上。

  “这道经果然玄奥。”

  摊开眼前从李耳那得来的竹卷,看着那枚硕大神秘的‘道’字,季秋于床榻盘膝,不觉一声赞叹。

  追本溯源,虽没有追溯到什么浩大神秘的场景,不过只是一间陋室,一道人影,以及一篇经文而已。

  但已是叫季秋静静聆听之后,受益匪浅了。

  这,才是真真正正的返璞归真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

  口中默念着一句从那道经闻得,并且参悟透彻的寥寥数言,季秋对于法则与道韵的感悟,已是更加深刻。

  法相,本就是基于修士对于天地的感悟,继而生出的境界。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天地自然,法则与道的领悟越发高深,那么在终极一跃之时,修者便是越发水到渠成。

  而不必像是神霄门祖师张守一那般,直到临终之际,才最终参悟出雷霆生灭的道理,堪堪证得法相,中途险象环生,只差一步,就险些万劫不复。

  要破境,当是以十成把握突破,自然最好。

  少年念及至此,提起一口心气,随后便把目光重新放在这竹简之上,就准备细细参悟,方才博闻强记下来的道经。

  要知道,李耳给他的这古老竹卷上,可只记载了一‘道’字而已。

  若无追本溯源法去参悟,去身临其境的感悟源头,哪怕季秋资质绝世,悟性超群,这洋洋洒洒五千字,他想来也是难以尽悟。

  更不知,会在其中蹉跎多少时间。

  不过这一下,却也是大大节省了进程。

  但。

  当季秋屏息凝神,脑海慢慢回想方才记下的那篇数千经文之时……

  他的神海,却突然一片空白起来。

  除却那被他彻底领悟的寥寥数言之外,剩下分明被他牢牢记住的文字,竟尽都好像是不曾存在一样。

  “这……”

  季秋有些诧异,随后眉头轻挑了下。

  “有些意思。”

  “若不能得悟,便就是‘不存在’吗……”

  对着那枚竹卷上的‘道’字加以揣摩,季秋眸子渐渐露出了思考的神色。

  难怪,李老先生会言,这一篇道经数遍如今道家上下,除他之外,便只有一人悟透。

  这样看来,若是没有追本溯源法的话,可能季秋也会对其失之交臂,更莫说是他人了。

  不过……

  “第一日,我便已记录下了其中寥寥精要。”

  “那么,即使洋洋洒洒,足有五千余字的文章再是精髓,大不了再多用上个一年半载时间,我也依旧可以,参悟透彻!”

  “不过是或早或晚罢了。”

  “须知道,我眼下最不缺少的,便是时间了。”

  眼见得如今一日入门不成,季秋轻笑一声,也不再多纠结,随即,他便从这床榻之上盘膝而起。

  三月讲学过罢,稷下的日常,一便是阅览百家经籍,以添自身薪柴,二便是传播道理,静待时机。

  那血脉深处传来的呼唤,随着他实力的增长,越来越频繁。

  但季秋却是晓得。

  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便贸然开启曾经沉没的青铜古城‘朝歌’的话。

  他将面临的……将是来自这片土地,最为‘至高无上’的周天子降下的神诏围剿。

  机遇,往往都伴随着风险。

  而季秋既选择站在了凡民与人族的阵营,意图颠覆这个神血治世的时代,并且彻底隔绝神圣的注视。

  那么便万不能操之过急。

  这一世很特殊,他有可能在这一世,获取到不可想象的成就与实力。

  如今东荒时局动荡,东海群妖叩边,又有妖圣亲临,猖獗至此。

  他必须获取到足够的实力,并且能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才能主掌自己的这一盘棋。

  为了这一个时代。

  也为了自己的道途。

  见识到了天高海阔,昔日遥不可及的所谓金丹真人,如今再抬眼看。

  也不过就是大一点的蝼蚁而已。

  因此。

  切记戒骄戒躁,还需继续努力。

  就这样。

  季秋在这稷下,度过了相对较长的一段岁月,足足有近一年之久。

  在这段时间里。

  他提出的‘太平’学说,以及对于超凡道路的主张与见解,引起了一批学士的狂热追捧,哪怕是在这偌大临淄,乃至于小部分齐地。

  都享有了不小的名气。

  与此同时,于稷下存身的百家诸子,他也大都熟络了起来。

  不谈孟轲墨翟等学说领袖,只言曾与他争鸣堂论道的荀况,以及来自法家,以神血后裔的身份,去追寻规则与尺度,名为韩非的青年,也都与他相交莫逆。

  稷下的学风依旧。

  夫子虽回齐地,却仍旧未曾停留,仍在游走各处,体悟天心民意;李耳紫气东来,却还是参悟道理,深居简出,难见其面。

  孟轲坐镇稷下,墨翟游走市井。

  百家的风貌,好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但是,作为齐王都的临淄,以往大力扶持稷下,让得其地位超然的王室……

  却对于稷下的态度,有了些微妙的改变。

  齐地临淄,位于这齐国核心的九家上卿,不再和以往一般,对于稷下的学士不闻不问。

  他们仿佛又回到了稷下建立最初时,对于这些凡民之中走出的超凡者,抱以无穷恶意的时代。

  高大的神血车辇,常常驶过稷下的门庭,他们如同一点墨水,将这张本来素白纯净的纸张,渐渐搅的浑浊。

  而在此时。

  那少时著书立传,声名响彻一方的季秋,也在这一世,度过了十八岁。

  【道经(镇世):入门。】

  季秋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

  每每追本溯源,听得李耳讲道,入耳千百回,次次体悟其中一二,经过了足足数百次的追溯,这篇道经,才终于算是被他给参悟出了几分门道。

  不同于补天经被补天至尊砍去了本源。

  这李耳所著的道经,全篇上下洋洋洒洒五千余字,尽数都充斥着李耳对于道的感悟。

  但……却又不尽然。

  因为这篇道经,它,竟是活的。

  一年时间里,季秋曾因这卷道经,请教过李耳一次。

  当时那老人含笑,亲口告诉了他,道经虽未完善,但却已有道韵。

  它,是活的。

  每一个能够将其参悟,并且入门的人,都能在其中看到不一样的道理。

  季秋不清楚李耳看到了什么。

  但他,却在其中看到了一点微弱的薪火,最后奋飞不辍,继而燃尽了整片天地。

  这正是他曾经在第二世,也是求得了太平道意,奠定了大道基础的那一世时,所结成的一颗道果。

  也是他从道经之中,照见本我,领悟出来的道。

  名为‘太平’的大道。

  道经入门,季秋回首半生,才终于彻底开悟。

  本来其实,季秋的心中还尚有疑虑,那就是他若成就法相,能够产生的法相究竟为何?

首节 上一节 395/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万物模拟:开局铜皮铁骨

下一篇:综武:开局掏空马夫人小金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