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轮回模拟:我能逆天改命

轮回模拟:我能逆天改命 第387节

  还有兵家流派的领袖孙武,以及纵横学派鬼谷门下传人……

  林林总总,凡是如今正于稷下学宫修行的诸子学派的高人,已是尽数到来。

  而在最中心的主案坐席。

  则有一布衣少年,神情自若,安然盘膝落座。

  他,就是今天这场‘百家争鸣’的发起者。

  当满堂目光,都如同聚光灯一般,聚焦到了他的身上之时。

  季秋两耳不过微微耸动,便能听得不少远处传来的窃窃私语:

  “这……就是今日于争鸣堂内,要成一家之言,继而开馆授徒的那位先生?”

  “是否,太过年轻了些!”

  有人看着面容白净,不过少年模样的季秋,略有些质疑。

  “虽说闻道者不分先后,皆以学术高低而论,乃达者为师也。”

  “然而,这位在这个年纪,当真能论道诸子否?”

  “要知道,纵使是儒家的荀况,也是年近而立之时,才做到这一步的吧!”

  不少人发现,这数年一见的争鸣论道,好像和自己想的有些不一样时,不免有些失望。

  但对此,当事人却只是哂然一笑,也没在意。

  秋风未动蝉先觉。

  当逆天改命,到了此世,将一身天赋加载之后,以季秋这一身气血与炼气的程度,像是这般话语,他自是听得异常清晰的。

  可那又如何。

  流言入耳,不过掀起些许微风罢了。

  当他真正展现出,属于自己的学说与超凡之后,这些现如今的质疑,自然就会转化为之后的震惊与钦佩。

  毕竟无论在哪。

  只有怀揣着真材实料的人,才会受人敬畏。

  除此之外,都是虚无。

  而他季秋到了此世,第一次扬名的地方……

  便当是这,稷下学宫了!

  孟轲此时看着眼前神态自若的布衣少年,自有一番宗师风度,不禁微微点头,随后起身开宗明义,语气悠长:

  “我稷下学宫自建立以来,凡于百家学术有所见解,自开流派之辈,皆能开馆授徒,为天下凡民,授业之师!”

  “今日争鸣论道,专为季秋先生所设,其虽平素无名,却曾与夫子论道,儒墨兵道,皆有涉猎。”

  “因此凡我稷下之学士,今日皆可见证季先生,是否有名列诸子,开经讲学之资!”

  孟轲声音缓缓道出,传遍整个广场上下,正待继续,却见那场中突有人高声打断:

  “孟先生,流程我等自是明白,烦请莫要讲着这些冗长的序文,直接请季先生开道吧!”

  那是一面容年轻的文士,此人站起身来,毫不拖延,直接在那遥遥之外的石阶席位上,对着季秋,就是俯身一拜:

  “请季先生开道!”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连锁反应。

  虽说有人因季秋年岁之故,觉得他尚且年轻,未必就能有自己的学说与见解。

  但稷下之风,乃是这数十年如一日养成的。

  莘莘学子,诸多散士,从来只以学问与道路来论高低。

  纵使季秋看上去年岁虽小。

  可要是他当真有着惊世学说傍身的话,满堂学士,又怎会不对其表示信服?

  “请季先生开道!”场中哗啦啦一片,接连有人起身。

  对此,那季秋前方席位之上,一位位诸子都没有表示。

  不过他们的目光,此刻都汇聚在了一人身上。

  眼下在这一刻。

  天下最负盛名,最为鼎盛的稷下学宫,其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一处。

  而那少年,也未拖泥带水。

  只见他拍了拍身上的布衣,毫不露怯,站起身来,便环视四顾:

  “诸位学士客气。”

  “如今天下,百家争鸣,诸子皆为先驱,以开我人族万世之道。”

  “我季秋虽年岁尚浅,但自认于儒、墨、兵、道四家之上,各有三分见解,或是觅得了从未有过的超凡前路。”

  “是以,今日踏上稷下,一为扬名百家,二为开馆授徒,以为我人族再开一流派,使得百家之学说,更加繁荣昌盛!”

  “谈不上开道,只是阐述见解而已,至于是否能叫诸位认可,还须之后才知!”

  说罢,拱了拱手,一席话讲的是振振有词,慷慨激昂,顿时博得满堂应声:

  “好——!”

  “彩——!”

  喝彩之声与鼓掌一同响起,虽众目睽睽之下,这少年还未曾开始展现。

  但只这份风采,便已是叫不少人刮目相看了。

  稷下,从来不缺对于有学之士的赞赏与肯定,更不会缺少掌声与认同!

  哪怕是闻得论道古钟响,依次而来的百家诸子,也是不由微微点头。

  那儒家捧着竹卷的青衫儒士,更是站起了身:

  “既如此,那我荀某人便博个头筹,来与季先生论一论吧。”

  儒士名为荀况,为儒脉诸子之一,于稷下风头正盛,颇得学士效仿。

  如今的诸子百家,还没到了后世与神血后裔,周天子以及七国剑拔弩张的程度。

  是以不少人,还是以觅得超凡学说,并且由此步入国政,施展一身抱负为目标,意图改变这个时代。

  但荀况,却秉持着人定胜天之念,对于神血贵族,敬而远之。

  他的学说,自强不息,不仅保持着对于夫子见解的肯定,同时更坚信凡民的未来,将比之所谓的神圣与神血,更加辉煌!

  这种毫无保留的态度,于眼下还是比较超前的,自然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拥护与共鸣。

  “先生自称,于儒学有着三分见解,那么荀某且问,不知先生修文,所为何求?”

  拱了拱手,荀况神情稳重,率先问出。

  他这一问,最是广泛,但往往能问出其人对于儒法最为坚定的见解。

  当然,也不乏含糊其辞,不得精要,但那种却是平庸无奇之辈才会糊弄。

  像是眼前这位,荀况能够感觉得到,这少年一颗文心天成,有诸子之姿,其见解,也当不会与凡俗平庸者,相提并论。

  果然,随着他话语声落,季秋毫不犹豫,吐词清晰,便不假思索道:

  “夫子周游列国,孟子走遍天下,当晓世事如何。”

  “如今世道,礼乐崩坏,凡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在下认为,若是修儒道者,当以复兴我人族前路,以为先驱,才是所求。”

  荀况听后,轻轻点头,只继续道:

  “季先生讲的有理,儒生墨者辗转各地,也都是为了寻求这样一个答案。”

  “他们对此,也都有着各家见解。”

  “那不知道,先生以为,如何才是济世之良策?”

  方才那些话,充其量也就算是开篇点题。

  题点出来。

  后面的,才是直指核心。

  对此,季秋坦然回答:

  “儒家修文气,养浩然正气于吾身,读书养性,乃大道也,而我辈既得大道,当传播大道,广撒于天下,而不必困于一地之所。”

  “只有将超凡的种子,将读书的学问,播撒到整个天下,才是济世之良策。”

  “比如夫子与门下大贤,走遍这七国九州,便是这个道理。”

  这中心处的论述,经过声音加持,扩散到了整个广场内外。

  闻得之人,不禁再次鼓掌喝彩了起来:

  “彩——!”

  此时,作为执掌这次争鸣的孟轲,也是不由点了点头。

  开篇至此,已是不错。

首节 上一节 387/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万物模拟:开局铜皮铁骨

下一篇:综武:开局掏空马夫人小金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