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轮回模拟:我能逆天改命

轮回模拟:我能逆天改命 第381节

  如果季秋没有猜错。

  正是他第二世轮回,所参悟的文道源头,是他太平治世,天下大同的根基。

  诗,书,礼,易。

  合古之典籍,成一家之言,而开后世之学,万民之道,流传千古。

  当敬畏也。

  是以,少年拂袖,隔着遥遥距离,便拜了一拜,只温声道:

  “季秋,见过儒家夫子。”

  温润随和的声音,如徐徐风过,叫得夫子稍稍回神,后看着那少年毫无意外的眼神,不由微微一怔。

  这不像是个少年。

  在他的眼中,好像事物的变迁,旁人的注目,都引不起他的分毫注意一样。

  他的眼神深沉如渊,又澄澈如水,叫人难以琢磨,猜不出其心中所想,究竟为何。

  就与某些存世多年的老狐狸一样,但这少年身上透露的气息,却又是那么的令人琢磨不清。

  而且,他还是玄商的后裔。

  带着颜子渊,夫子慢慢踱步,与那粗布少年碰面,随后同样迎面一拜,礼节周全,并未因身份或是其他,便行怠慢之举。

  “小先生有礼。”

  儒衫中年人,身形高大,异常魁梧,看上去并非像是研究学问的人。

  但一行一动,皆含礼数,叫人颇有如沐春风之感。

  一侧的颜子渊,随夫子的动作,亦是一拜,而季秋回以一拜之后,夫子的声音慢吞吞的,便道出了声:

  “季先生,是如何知晓,我乃儒家夫子的?”

  夫子面色含笑,双手揽于袖中,静静的看着眼前的少年。

  他想和眼前的少年聊聊。

  因为,他身上有太多太多的事物,叫他感兴趣了。

  看着与模拟轨迹不同的一幕,季秋心知。

  原本的轨迹,从这一刻开始,已是变得不同。

  “桑榆树下,一场讲道。”

  “夫子从今往后,终于算是将自己的学说彻底践行,为诸子之中的顶尖了,纵使是称上一声圣人在世,也无不可。”

  “普天之下,像是似夫子者,可还能有第二人?”

  将眼前这位儒圣的半生轨迹尽数窥视之后,季秋自是了如指掌,是以便兀自笑道。

  但他知道,他面前的这两位儒家大贤,却是不知其中底细。

  为随侍夫子的门徒之首,儒圣座下诸子大贤之一的颜子渊,听得这少年一席话,心中顿时吃了一惊:

  “莫非夫子所言,当真为真?”

  “这少年,不像是个少年!”

  不谈其心中如何作想。

  此刻。

  夫子听到季秋的话,目光却是变得更亮了。

  他并非是因季秋话语里的恭维而舒服,他所感兴趣的,其实是少年那双眸子。

  桑榆树下他是有所悟道。

  但距离今时今日,也不过只过去了一天而已!

  虽有异象,但其余无关之辈,又岂能尽知其中奥妙?

  更何况,不过为一少年尔,竟能从中看出几分,这岂不正彰显了他的不凡!

  “果真有所神异!”

  夫子的眼神中,带着浓郁的兴趣:

  “小先生一双慧眼,可将大千看破,不知这等神异之力,是以何等学说为基,又是借助何等道理推演而来?”

  “我辈,可能请教一二否!”

  这就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特色。

  诸子百家的学说公诸于世,各家无有藏私,所有的超凡与奥妙,都蕴藏在了那学说经籍之中。

  哪怕是贵如诸子,乃至于封得圣名的人物,也不会因为身份之见,便绝了不耻下问之心。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这正是夫子极力倡导的道理。

  听到夫子单刀直入,便问询出声,即使是季秋也是一怔,似是没想到他竟如此直接,继而摇了摇头:

  “夫子言重了,我岂能有那等伟力。”

  “在下不过是根据夫子的来历,以及血脉带来的几分神异,这才能窥视些许只鳞片爪而已。”

  “谈不上请教,更不可能以这些模糊的见解,便强为人师,糊弄夫子,如此,岂非班门弄斧?”

  季秋说的诚恳,夫子见状,略略有了几分遗憾,不过想起眼前这少年的神秘,也是瞬间将遗憾一扫而空,便道:

  “哦?是这样么……”

  “不过,也是极为不错了。”

  轻轻颔首,夫子似在赞叹。

  毕竟,在少年这个年纪里,能做到这般出彩的,天下亦是寥寥无几。

  此等人物,又有所学傍身,再加上出身齐地,合该于稷下开设一门学问,与百家诸子,共同探讨前路!

  心中正当想着,却见少年又道:

  “若谈请教,我才应当请教夫子才是。”

  “夫子为儒脉扛鼎人物,又能为当世圣人,而在下所学与志向,与夫子亦是相仿。”

  “是以趁着今日见面,我倒是想问道夫子。”

  “不知,先生可否为学生讲述一二,何为天下大同?”

  季秋拱手,面容正色。

  而夫子,一时心下震动:

  “你才多大,竟……就接触到了这般境地?”

  他的一双眉头跳动,举止难掩震惊,而他身畔的颜子渊,亦是如此。

  “闻道者不分先后,当朝闻道,夕可死矣。”

  “是以,请教夫子。”

  淄河川流不息,波涛汹涌不止,少年人退后两步,一拜求道。

  见得此幕,夫子难掩复杂。

  他并没有直接开口,而是等了良久,方才一声长叹:

  “今日来此,未曾来错。”

  “好一个闻道者不分先后,朝闻道,夕可死矣!”

  “季小先生,未来当也是大才先贤也!”

  “这天下大同,若是在数日之前,我或可为你讲解一二,但如今……”

  夫子的思绪飘飞,话语飘忽不定:

  “我带着数十弟子,周游列国,看清了这个时代,与周天子的天命,以及七国的模样。”

  “大同之治,我还需思考,还需思考……”

  前半生,夫子在齐地,与儒脉先贤思索,以为辅主政者而君天下,内圣外王,缔造盛世,以仁德为本,授予凡民以知识。

  最终经过时代的演变,叫得他们与神血并列,都能有名列公卿士族的机会,便是所谓的‘大同’。

  但当他目视了这片大地的满目疮痍之后。

  他觉得,或许这些东西,已经并不能假借神血后裔之手了。

  西秦之主腐朽,垂垂老矣,统御的治下凡民麻木,与神血后裔泾渭分明。

  三晋之土,赵王善战疯癫,刑法残酷;韩氏穷就巫术,国内大疫弥漫;魏主神血自封,久未露面,公卿地位超然,执掌大权。

  南楚称王做祖,视凡民如蝼蚁;燕君更是无道,行奴隶祭祀,终日想要上天再降荣光,痴心妄想的铸造登神长阶,妄图与天比高。

  而那座周王室的都城镐京,祭天台高高在上,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彰显所谓的凡民,不过只是神圣目光下的牧羊而已。

  哪怕是齐地,哪怕是稷下,还能在姜齐之主的维系中,做到表面的平衡。

  可这终归,也不是长久之计。

首节 上一节 381/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万物模拟:开局铜皮铁骨

下一篇:综武:开局掏空马夫人小金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