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轮回模拟:我能逆天改命

轮回模拟:我能逆天改命 第154节

  “以往他们看着皇帝,是会带着奴性去看的,但我希望未来,他们看向太平道的道主时,目光不再是带着奴性,而是带着敬意。”

  “我觉得人的膝盖,总得来说,还是应该值钱些的,这是一个种族发展的过程之中,所必须要具备的一点。”

  “修行之道,首重修心,无论哪道,皆是如此,而启迪民智,便是修心。”

  “我如此说,你能懂吗?”

  “到了那个时候,可还会有人愿意,有个站在最顶点的人,去奴役他们?”

  “想来,应该是不会再有了。”

  “我没见过什么天下大同与太平盛世,但想来我想象力所能创造的极限,便应是如此了吧。”

  寒风凛冽,已至年末,自外界吹入楼阁。

  即使是温热的茶水,也渐渐泛上了几许凉意。

  但是道人口中言语,却足以使寒风流逝,瑞雪消融。

  那其中所包含着的温和与胸襟,隐隐叫郑修大为震动,只觉视野开阔,茅塞顿开。

  他之目光,不过放眼一朝一代,当下时局。

  但自己教出来的这弟子,却是将目光放在了久远之后的未来,以及成百上千年之后的大世!

  其中差距,岂是一点一滴可以形容的。

  不过就算没有想到这一层,但当郑修听闻之后,却也是不由自主的便发起了深思。

  “世道若当真如此……”

  “莫说是什么皇帝,就算是你这掌天下权柄的太平道主,恐怕也将化作历史的风沙了吧……”

  灰衣文士惊叹一声,觉得有些可惜,然而对此,季秋只晒笑一声,便紧接着摆了摆手:

  “不必不必。”

  “自众生之中来,复又归于天地之间去。”

  “我所传授的道统,只需要与我一同去看住这世间百年,便足够了。”

  “至于剩下的,就交给这苍生自己去做吧。”

  “毕竟我张巨鹿不是俯瞰天地的仙,不过只是一道基而已,能开百年所谓太平,便已是极限了。”

  “斩了大炎气数,纵使我有所受创,但以我气数与实力,再活上个甲子,当不难也!”

  “以法为本,扫清不平;以文为基,以开民智;以教为名,将往日里那些束之高阁的知识,分层次的授予这天下诸民。”

  “凡是革天下之变局,无不是从动荡与流血开始。”

  “肯定会有人不愿意接受改变的,但在那之前……”

  道人谈笑间,看着楼阁之外的寒风呼啸,语气轻吐,蕴藏寒意:

  “我会将他们,一一除去。”

  “借此,成我大道!”

第149章 主沉浮,伐世家,平动乱!

  三年春秋去。

  太平道道主张巨鹿,以莫大法力,统筹麾下大军,北平凉州之乱,南定荆襄之局,定鼎天下,扫平不服。

  自此,四海升平,中原一十三州百废待兴。

  春风拂过万乘疆域,眼下青冀等州,时而仍有旱灾降临,但随着季秋主掌江山沉浮后,起码卖儿鬻女,百姓生生饿死于街头之貌,是再不复存了。

  太平道以民为基,留下了大炎朝的大概框架,仍以州郡下辖各地,然而中枢机构,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季秋斩皇帝位,以太平道主为精神领袖,坐镇一十三州,下设六司,分别以法、文、政、兵、工、民为基,执掌各地政务。

  同时,令麾下经过严格筛选的太平道修士,以修为品行高低,去往各处州郡县立下道宫,作为督查与行走,考核和监管各地县令与郡守。

  此并非世袭与常驻,而是以三年为任期,三年时间一到,便凭借六司主官巡视定夺,最后决定这些官吏们的下一步去处。

  到时是赏是罚,是升是降,皆由数位不同职责的高官前来主持任免,严格杜绝以权谋私,贪欲生出之状。

  如此以来,就算仍有瑕疵,但长此以往有季秋坐镇,这千疮百孔的江山,终归还是会慢慢往着好的方向改善的。

  待到数十年过去,人们慢慢熟悉了这一套循环,纵使季秋回归主身,他亲自授予道法传承的初代弟子与门徒们,也会继承他的意志,为他继续守住这套理念。

  人们都说百年是一道门槛儿,过得去与过不去,其中差距极大。

  而在季秋眼中,人心纵使腐化,但自己立下的道统一旦能坚守百年不变,这天下起码千载之间,便不会再有那前朝末期,满目疮痍之相生出!

  以一人之力,开千载太平!

  此,难道不能当得上一句圣人乎?!

  又过五年。

  昔年太平道主张巨鹿开天下民智,将经文策论,以州郡县为三级,于地方设置学院,教授天下万民文武之道与知识。

  从最基础的学识与修行开始,经过层层筛选之后,这八年时间里,天下大才几如过江之鲫般,接连不断涌现!

  而他们所要面临的最后学府,便是曾经大炎朝都城泰安之中的,太学。

  如今的太学,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最高学府,有教无类,而不再只是曾经只有权贵子弟的玩具了。

  眼下记录了天下文脉的四十六道文碑,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功在千秋!

  大日悬挂于空,熠熠生辉。

  自州郡县层层筛选,最后成功脱颖而出,可谓是千里挑一的学子们,终于来到了这天底下最后的知识宝库。

  由太平道主张巨鹿亲自建立的,全新的,只为了替天下人启迪心性与前路的……

  泰安,太学!

  而那前朝曾经统御兵马,文武双全的九卿之公卢直,此时正与一侧老友郑修,于这太学门前驻足。

  他们的目光望去,只见此地文脉诸碑,与十年之前相比,依然是学子人头攒动,络绎不绝。

  但其中较于以往,却是有着明显的差别。

  那就是,往来之间已不再是只有乘车而行,仆役无数的世家门阀子弟了。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众手捧书卷,身披简单青衫,一身单衣的学子身影。

  这些学子的目光明亮,其中透露着的,尽都是对于碑文之上知识的敬仰。

  他们对于那些知识的渴望与尊敬,远胜于昔年物质满足的权贵之流。

  身为老师,若是要传承自身所学。

  看着近十年前与眼下的状况作一对比后。

  想来究竟该如何抉择,此刻这前朝的大儒卢直,也算是能够想明白了罢。

  “卢兄,你视看今日之天下,与当年大炎执政之时,到底有何不同?”

  郑修指着那前方人来人往,谈笑之间,发人深思。

  而卢直听后怔然不语,似是在忆及当年往事,待到良久之后,才不由一声长叹:

  “古往今来,却是也只有一个张巨鹿了,也只有他一人,才能叫这天下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可就是不知道,他到底能够做到哪一步。”

  “如今近十年改革,天下世家门阀,又岂能甘心沦为时代陪衬?”

  “就是不知道,他们会如何前来应对了。”

  那早已赋闲于家中,不再过问政治之事的文士,此时话语中带着隐忧。

  既大炎已亡,若再生动乱,于这天下万民而言,都将不是件好事。

  尤其是这已定的秩序,若再生波折,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否会毁于一旦。

  但对此,郑修却是笑而不语,只摇了摇头看向远方,眸中意味不明。

  片刻后,他才复而开口:

  “这点,卢兄就不必担心了。”

  “前朝已沦为风沙,彻底化作过往云烟,那么试问今日之世家,又岂能逃脱得过这个轮回否?”

  “我那弟子成长至如今,早已有了自己的一套完善想法。”

  “君且看着便是。”

  “另外,可否愿意暂且留于我这太学之中,为这莘莘学子,讲讲经要?”

  “此举不论政事,只是出于老友的邀请,就当是为了这崭新的天下,谋一谋福吧,如何?”

  郑修自灰色长袖下探出手臂,伸向了一侧的卢直。

  听到郑修的邀请,这文士先是愣了愣,随后神情略带着几分意动。

  末了,才失声一笑:

  “若能如此……”

首节 上一节 154/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万物模拟:开局铜皮铁骨

下一篇:综武:开局掏空马夫人小金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