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轮回模拟:我能逆天改命

轮回模拟:我能逆天改命 第142节

  随后,恭敬躬身一礼后,这才匆匆离去。

  只剩下卢直愣神,片刻看了看手中信封,这才发现自己为郑修担忧,不过是杞人忧天而已。

  其人呐,招呼都不打一声,却早已离泰安而去了。

  再加上他的家小都在荆襄之地,更是偏远,此身既已离去泰安,也算是自此无忧。

  想来,也不算差。

  “罢了,去了就去了吧。”

  “离开这是非之地,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啊……”

  卢直面色复杂。

  他又何尝不知,如今的大炎都城泰安,早已是成了龙潭虎穴。

  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自己效命于大炎半生,侍奉天子也曾官至九卿,又怎能背信弃义,抛弃大炎四百年江山于不顾?

  至于太平道张巨鹿……

  卢直面色挣扎不已,良久后他摇了摇头不欲去想,打开了手中信封。

  普普通通的信件上,记载着熟悉的字迹:

  【卢兄,见字如会面。】

  【首先留此信聊表我之歉意,想来我若向你请辞,你应当会阻罢?因此我倒不如先行离去,倒是也省得你来劝阻了。】

  【以上只是玩笑之言,其实我此次离去,也是深思熟虑已久。】

  【张巨鹿是吾徒,我亲自教出来的弟子,是何性情,所做为何,近十年以来,我对他的关注比起你对他的关注,其实可谓只多不少。】

  【你身居庙堂之高,放眼所见未免一叶障目,即使赋闲在家看遍诸地苦楚,但心中的念想,想来也是希望这大炎能再出雄主,整肃山河重拾旧日盛况罢?】

  【以往我潜心研究学问,对此并不多做关心,亦是如你这般所想。】

  【但待到我收了张巨鹿为徒,这十年以来,我扪心自问,始终都忘却不了那小子曾与我提过的几句话。】

  【短短几句,却是如春雷乍响般,每每令我午夜梦回,都难以忘却,甚至致使文心受动。】

  【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世上当真能有人至此乎?若能至于此,岂非是古圣人,百家诸子临世!】

  【我不知吾徒张巨鹿,是否如此。】

  【但,我想我应该去做点什么,为这片天下,也为了我心中那点尚存的不忍念想。】

  【此去不知归期,望公珍重。】

  【郑修,留。】

  一封信函寥寥百余字,却是叫卢直久久难以回神,半晌才有轻叹之语道出:

  “郑修啊郑修,你若欲去,我怎会拦?”

  “只是这一场卢直我啊,却是不得不去,不能不去!”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为何如此两难?!”

  良久后,他才终罢手离去。

  只是神情间,却是难掩寂寥。

  ……

  汝南,袁氏!

  作为豫州最盛的门阀士族,其于大炎之威望,可谓名声昌隆。

  四世显赫,三公于四代之间接连而出。

  多少杰出子弟,皆以师出袁氏为荣?

  由此便足以见得,这袁氏名声之盛。

  但今日,门庭显赫的袁氏,却是迎来了一位客人。

  在与这位客人谈论之时,袁家家主袁恒一张老脸都是黑的。

  他看着那对坐气息如渊,儒道浩然之气浓郁,近乎自成一家,隐隐有文心念头化为浩浩大日,不可度量的灰衣文士,不禁心中骇然。

  这于泰安蹉跎岁月半生的老东西,怎得短短数载不见,就能突飞猛进至于此?!

  若不是晓得此人是郑修,恐怕袁恒还以为是哪一位再开千古文脉的诸子,秉承天命出世了!

  他当然不知郑修为何会能再有突破,成为当世真正的文脉第一修。

  但郑修知道,他是托了自己徒弟的几分缘法。

  或许将目光放在浩瀚经学上,本就不全对。

  只有知行合一,才是正果啊。

  敲击着眼前的案桌,灰衣文士的语气淡然:

  “不知袁公,可是想要起门庭之势,清剿吾徒太平道于豫州之众?”

  看着眼前的袁恒正欲回答,这文士未等他开口,又加重了语气道:

  “我知袁公门庭显赫,可公,还是要好好想想才是。”

  “毕竟四世三公遍布天下的偌大门庭,若是成了那门可罗雀之状,岂非是太过悲凉否?”

  郑修话语状似无意,但是他指尖敲击案桌的那一瞬间,袁恒却是身形猛地一晃,随后面露茫然,半刻才略有回神。

  而待到他回神之后,袁恒只觉浑身上下都遍发寒意。

  他……也是二境文心大儒!

  但,却在方才的那一瞬,被这灰衣文士给影响了?

  这怎么可能?!

  念及至此,袁恒又惊又忌,当即拍案而起,怒道:

  “郑修,你这是什么意思?!”

  “莫不成你也要助那太平乱党,逆我大炎天数?!”

第137章 五十万士齐披甲,不破大炎终不还!

  袁氏之中。

  郑修随意在一侧取下本书卷,稍稍往下一压:

  “袁公,什么是天数?”

  “天行有常,不为刘存,不为张亡,所谓顺应天时,不过是顺应大势罢了。”

  “我郑修于太学治经,研究古儒诸子百家经纶,成自身一家之言,纵使如此,也只觉前路如水中月,镜中花,那怕耗费数十年钻研,亦是蹉跎难有进展。”

  “直至我收下了张巨鹿,教导他文道后,我才若有所悟。”

  “今日我出泰安,并未知会过我那弟子。”

  “而我眼下之所以前来见袁公,想来袁公也应晓得我的来意。”

  这灰衫文士语气淡然,他的念头纯阳至盛,直叫对面袁恒心头冷汗直流。

  凝聚文心的大儒,再往上进一步,就是不亚于古代诸子的功业。

  要是这郑修真能成了那等地步,怕是一个念头下去,就能叫他直接精神泯灭!

  虽说其如今成就,远不及诸子功业,但他今日所展露的冰山一角,却仍然是叫袁恒心中震撼至极。

  放眼天下走文道的文士,能将念头转化纯阳,几乎如浩浩大日般无暇无漏,就算是远比不上那传说中的诸子,但也当能镇压他们这些普通大儒了。

  袁恒只听闻那张巨鹿道法通玄,破山伐庙,门下能人异士不在少数,正思量是避是敌,却不想,这郑修竟是不声不响的登门而来。

  这一下,他说不得是要给出一个答复了。

  深深思量其中利弊,足足过了半晌,袁恒才沉声开口,道:

  “看来郑大学士,是执意如此了。”

  “既如此,我袁氏并不会与太平道兵锋碰撞,多作为难。”

  “但作为数百年门阀士族,吾辈不会轻举妄动,然而底下的小辈们,却还是需要放两手准备的。”

  “他们扶炎庭报效家国,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至于宗族这边,我看在郑学士的面子上,可以给张巨鹿一个机会,甚至我袁氏还会于豫州,为太平道平息后顾之忧。”

  “至于他究竟争不争气,那就要看他自个儿的了。”

  “不知如此,可否?”

  袁氏门庭遍布天下,祖地存于汝南,根基在于泰安。

  两地,都有掌舵者执掌时局,保门庭不衰。

  今日郑修来此,袁恒道出了这一番话语,其言外之意,就是要准备开始入局下棋了。

  起码他汝南祖地这一支透漏出来的意思,是要暂且居于局外,稍稍偏靠太平道一些的。

首节 上一节 142/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万物模拟:开局铜皮铁骨

下一篇:综武:开局掏空马夫人小金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