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轮回模拟:我能逆天改命

轮回模拟:我能逆天改命 第139节

  “如今太平贼子于各地掀起烽烟,再加上往日经营名声,底层的泥腿子平民还有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也都愿意跟随,一时间幽州四处动荡!”

  “那些呼风唤雨,使着符箓与术法的太平妖人,还有平民组成的大军洪流四处劫掠,致使郡县沦陷,眼看就要危机州城!”

  “是以还请将军速速发兵援助使君,不然一旦枢纽被断,幽州陷落,我等后路被掐,必将危矣!”

  那下方文士面带怆然,说到痛处更是言辞恳切。

  不过对此,公孙胜却是不以为然。

  幽州刺史出身大炎宗室,为王侯贵胄,在自己未曾站稳脚跟前,对于自己颇有不屑。

  眼下他遭了难,坦白来讲公孙胜巴不得那老匹夫去死。

  但时局紧迫,到底去还是不去,他心中一时也难有决断。

  太平道,张巨鹿。

  这个名讳与名字,他这十年来可谓是耳熟能详,而且自己曾与其游历数月,看遍了此人的作风与行为。

  公孙胜清楚张巨鹿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只是不愿去想,究竟是面临到了怎样的境遇,才能叫这一心只为天下治病救疾的有道高人,去吹响了那苍天已死的号角。

  难道大炎朝在他眼中,真就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么?

  “好了,你先下去吧。”

  “此事,本将自有决断。”

  片刻,公孙胜闭眸冷声道。

  待到那文士退去,半晌后他才睁开眼,看向大营帐外:

  “阁下于外等候多时,也该现身一谈了。”

  敲击着臂膀下的椅柄,公孙胜眸光平静。

  果然,随着他的话语道出,一道头戴黄巾身披道袍的年轻身影,很快就显出了踪迹。

  “公孙将军,久仰了。”

  张太平目光有神,被勘破之后也不恼怒,只温和行了一礼。

  看着这神似那张巨鹿的年轻道人,公孙胜从他的面庞轮廓,依稀可以看出,这小子就是当年随侍于季秋身畔的弟子。

  却不晓得这么多年过去后,此子竟能有了此等造化。

  难怪别人常说名师出高徒,此言果真不差也。

  “你老师叫你来的?”

  “他叫你带了什么话,尽管说吧。”

  “看在曾经的交情上,本将今日可以不与汝动刀兵,但尔等太平道既篡权谋逆,那就是大炎之敌。”

  “若是日后战场相见,我公孙胜必不会顾念昔日旧情。”

  看着一侧的长枪锋芒,公孙胜收回了目光,语气斩钉截铁,泾渭分明。

  对此,张太平称了声‘谢’,随后神态认真且从容道:

  “公是公,私是私,这点老师早就嘱咐过我。”

  “因此今日我奉大贤良师之命前来,并不是为了叫将军为难的。”

  说到这里,张太平微微一笑:

  “幽州刺史与将军不和,这点老师也是知晓。”

  “将军于域外纵马杀伐,后方粮草辎重都是个问题,长年累月下来,你又岂能心中无恨?”

  “我太平道于幽州举旗起义,为的就是将这些贪腐之官吏尽数扫清,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早年之间,我就听闻过老师称赞公孙将军威名,直言将军志向广大,乃是大炎四百年难得一见之将才,若非必要,实在不忍与将军为敌。”

  “不怕告诉将军,今我太平道二境高手大都坐镇幽冀二州,足有双掌之数,有心算无心之下,大势当在我。”

  “区区幽州城,那刺史连二境都未成就,放眼望去不过只有一尊金刚掌兵,这般武力,岂能胜我太平道数十万雄狮战将否?!”

  “大贤良师特地派遣我来规劝将军,即使不弃暗投明,也应当暂且先按兵不动才是。”

  “不然战场相逢,恐难善了啊!”

  张太平眸光明亮,言辞恳切,看起来句句属实。

  至于其中究竟有几分真假,那就不知了。

  不过目的达到了,便成。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公孙胜果然沉默不语。

  张巨鹿曾评价公孙胜,此人好胜之心极强,重情谊言必诺,又有骄纵自傲,有仇必报之性情,虽可为一时枭雄,但终究难成大业。

  张太平耳濡目染下,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只听见眼前的银甲将军默了半晌,缓缓开口:

  “我知你们道主所为究竟为何,本将曾与他言,我等非同道之辈尔!”

  闭了闭眼,公孙胜长叹一声,又道:

  “本将还曾言,待我自沙场凯旋后,当与他促膝长谈畅饮一番,只可惜如今这酒水尚且未饮,实乃憾事。”

  “你回去吧,告诉你的老师。”

  “幽州北境,我公孙胜要了,这本就是我公孙氏长年累月打下来的疆土,至于幽州刺史刘宗那匹夫,他爱死哪里死哪里去,随太平道怎么杀!”

  “若是张巨鹿当真成器,真能易鼎功成,我公孙胜二话不说,当即投诚,为他麾下战将。”

  “若得兵败如山倒之局面,那就休要怪做兄弟的不讲义气,重新靠拢大炎朝了。”

  “我公孙胜生于天地间,一言既出,当不改矣,张巨鹿知我,你小子尽管将其中细节告知。”

  “他若答应不犯我兵马,我当谨守承诺,直至时局明朗,他若不愿意,便也只能兵戎相见了。”

  “是否愿意,你们自个儿定夺。”

  “可懂?”

  公孙胜话语说的直白。

  而张太平听后,则是轻轻颔首。

  “老师当真是将这位公孙将军给算死了啊……”

  张太平心中崇敬,有些感慨。

  在自己前来幽州布置之时,季秋就曾预料到过公孙胜的反应。

  其说出的话语,与眼下相差仿佛。

  “将军所言,老师早已料到,若将军可无视我太平道义军,我太平道未平大炎之前,亦不会与将军为敌。”

  “他借我之口告诉将军……”

  讲到这里,年轻道人露出笑容,随后语气充满自信,似是胜券在握道:

  “请将军,拭目以待罢!”

第134章 平定东西,直取泰安!

  川蜀,益州城。

  张陵于偌大川蜀经营数十载名声,他若是一朝举旗谋反,或许无法席卷天下,但乘势而起,先破川蜀,继而东进司州,直逼泰安城而去,却还是绰绰有余的!

  本身正一道就是不少达官贵人的座上宾,张陵借着讲法名义,携带诸多手段,最后布下了天罗地网,几乎并未废上多少功夫,就将半壁川蜀,尽皆握于掌中。

  在其他州郡还陷入战火之际,川蜀是最先平定的。

  而待到二教麾下的兵卒东进出川,往司州泰安攻去,与季秋形成东西两面,直逼泰安城而去,就将大势已定!

  天下动荡,皆出于广宗。

  而此时,季秋以大法力虚空踱步,号令四方,不过短短时间,就将冀州一十三郡的形势,尽皆都掌控了住!

  作为太平道深耕的疆域,冀、青、幽三州有着季秋百般后手,待到尽皆浮出水面开始,多少曾经布下的暗棋,都产生了效果。

  冀州城内。

  大炎官兵,大势已去。

  执掌偌大冀州的刺史杨珣,此时满面苦涩之意,隐于宽袍大袖之下的手掌紧握成拳,似乎是在权衡着什么。

  他看着那杀伐而来,连破数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取代了冀州城守军的太平道兵卒,还有那御空而行,符箓纷飞呼风唤雨,宛如仙神般的身影,终是叹了口气,大步向前踏去:

  “张道主,还请下来一见!”

  “我杨珣自知今日无力回天,特此卸下冀州刺史之职位,今日只以弘农杨氏之名,想要与道主你谈论一番。”

  “不知,可否?”

  四姓七望,顾名思义,就是当今天下最为显赫的四大姓,七大家。

  而弘农杨氏,便是其中一支,虽近年来论及名望或许不及袁氏显赫,但甲子前,其门庭却有族人接连担任三公之职,发展至如今,天下杨氏官吏,不在少数!

首节 上一节 139/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万物模拟:开局铜皮铁骨

下一篇:综武:开局掏空马夫人小金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