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宋求长生 第349节
“呵呵,就算你想催生也站不住脚。”杨明东笑道,“你们也是三十了才有长安的,又有什么理由让他们同意早生啊。”
“所以,我早就想好了。”李远山笑道,“小真这么好的儿媳妇,自然要让他早早抓在手里。要是拖着最后便宜了别人,那还不后悔得拿脑袋撞墙!至于生孩子,可以慢慢来,现在三多四十岁生孩子的也不少。还可以趁他们年轻没孩子,多学点东西。要是有了孩子,时间精力都被小家伙占据了,那就学不成了。”
“呵呵呵,现在年轻一代流行晚婚晚育。”严红笑道,“哪像我们以前那时候,要不早点娶媳妇,年纪大了可就得打光棍了!现在只要有钱,四五十岁也能娶个年轻漂亮的。”那时候大家都穷,年纪大的谁嫁?娶了媳妇,孩子就顺理成章的来了。想想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甚至电费都交不起,晚上自然早早睡了,又没有避孕措施,没孩子就不正常了。除了像李远山他们能控制的,那就是身体有问题。
一场酒席,年纪大的在聊孩子婚事,聊酒席档次,聊李远山甚至春天坪多么有钱。而年轻的聊的就只有一件事喜服。
长安那件喜服还不怎么样,周明真的喜服就太吸引人了,不但样式美,上面的刺绣更美,还有头饰,女孩们谁都渴望有这么一套嫁衣。
男孩也突然觉得,这样的喜服才是喜服,之前流行的婚纱,也显得不那么好看了,甚至有些难看起来。
宾客里有两个年轻姑娘,不但想着自己也该有一套这样的嫁衣,更由此起了开店的心思。
古装,尤其是汉服这些年虽然在国内有所流行,网上也时有报道,但这股古装风还没有刮到在九龙镇。镇里没有一家做古装的店铺,往常也没人穿过。
两人发现了商机,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准备起来。首先自然是要购买材料,然后找人试制成衣。
年轻人不会针线,但六七十岁的老奶奶还是有一些针线活做得好的。其中一个姑娘运气好,寨子里就有几个针线活做得特别好的老人。当年刘显世还在做贵州高官的时候,她们的女老祖可是去刘家专门做衣服的。虽然款式不同,但是手艺是相通的。
找到手艺过硬的人,试制成功后,店很快就开起来了。另一个姑娘见有人先走一步,上门探查取经,很快聊得火热。对于开店的看法也一致,开两家店不如合伙,这样实力更强,更有前途。
为了宣传她们的汉服店,她们不但在店里穿着汉服,还经常上街,成了镇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蓉姐,订单太多了,她们肯定忙不过来,得继续找人了。”
“当然得找!”蓉姐说道,“另外也得从外面进一些成衣回来,赚不赚钱不重要,得把他们抓在手里,培养成我们的客户。”
“对呀!还是蓉姐想得远!有了一套之后,他们感受到了汉服的魅力,后面还会继续买。就算平常不买,也会买结婚的喜服!”
“是啊!李长安结婚的时候要是能拍照就好了,要是店里挂上他们的照片,定喜服的人肯定多得踏破门槛!”
ads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现金点币等你拿!
第306章、第二条奇经经脉
第306章、第二条奇经经脉
尤其是新娘子那身喜服,虽然当时隔着十几米,没能看个仔细,但想想人家是嫁到春天坪,公公是春天坪的领头人,就知道那套喜服不一般,尤其是跟喜服搭配的那套头饰,那可是凤冠!
整体金黄,那不可能是黄铜,只能是黄金。上面还有几颗红色点缀,中间那颗尤其大,那应该是红宝石!
那样一套头饰,全国能买得起买得起的人就不多,买得起又舍得买的就更少。而且就算舍得买,那也买不到!就最大的那颗红宝石,想买也没处买去!
“实在漂亮得没法形容!当时我就看呆了,脑子里出现的是自己穿上那套衣服的情景。”蓉姐说着当时感受,眼睛里冒出向往的色彩,再次陷入幻想之中。穿上那套衣服的情景,自然是结婚的时候。
过了好一会儿,她艰难地把不切实际的幻想赶出脑海,叹了口气说道:“这辈子是没机会了,所以,我才想到开一个汉服店。”
另一个女孩小梅说道:“可惜我早生了一年,要不然,穿上那套嫁衣的就是我了!”都是一个镇的,镇里又只有一个中学,她只比长安高了一届。
“你?谁给你的自信说出这话?”蓉姐笑道,“第一,你读书不行,我记得你初二是在二班,后面大学读的也是三流大学;第二,说到漂亮,你也算出挑的,但跟那个周明真比也……算了,不打击你了;第三,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漂亮的外表,不如有趣的灵魂。你一个被一套漂亮衣服就迷得发痴的人,能入得了人家的眼?有时间想这些没可能的,不如想想怎么把这个店经营得更好。”
小梅笑道:“刚才眼睛冒光的也不知道是谁,说话声音那叫一个柔软,脸上表情那叫一个甜蜜!嘿嘿嘿……蓉姐,你能不能说说,当时你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少儿不--宜的事情?”
“哪有什么少儿不--宜?你以为姐姐像你这么腐啊!”蓉姐说着手就往小梅伸去,两人离开闹起来。蓉姐以此成功避开了话题。
……
这些年镇里经济发展得不错,一般的汉服镇上年轻人还是消费得起,尤其是追求美的女孩,看到这么漂亮的衣服,想都不想就买了一套穿上。汉服,就这么一下子在镇里流行起来。穿上漂亮的汉服,拍照拍视频这是必须的,拍了之后当然要与朋友分享。然后,照片、视频被传到网上,小火了一把。
汉服流行起来,两姑娘的店生意就好。虽然现在网购非常方便,各大平台汉服店并不少,但是,年轻人们还是愿意在店里买。网上毕竟只有照片没有实物,担心买到假货,虽然他们不心疼那点钱,但太影响心情了。
店里前期卖的衣服几乎都是从外面进的,利润比起自己做差得很远,但客流量大,赚钱并不少。这样一来,店铺算是支撑下来了。接下来就需要时间,一步一步用自制汉服替换进货。
汉服在镇里流行起来的时候,长安和周明真从早到晚不是修炼就是学习,忙得好像又回到高中时候一样。
当然,忙的不只是长安他们两个,这段时间江明月也比较忙,因为,寨子里好几家在准备喜服。
这些年来,衣服、结婚的礼服都是直接去买,女人们做针线活,也就绣绣鞋垫荷包之类的小件,多少年没做过衣服了。
这回做衣服,还是从来没做过的汉服,自然需要江明月指导。
虽然只是几家做喜服,但是参与的人一点不少。她们也是有想法的,一是帮忙,虽然一套喜服就那么几件,但是一两个人做,花的时间会很多。二是趁这个机会学了,就可以先准备着,说不定不用别人帮忙,就能在孩子结婚前把喜服准备好。自己一针一线做的,可比叫人帮忙完成的更难体现当妈的一颗心。
她们的想法很好,但是,这衣服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做得出来的。尤其想要做得漂亮精致,那更是一丁点可能性都没有。
江明月带着她们先练了一段时间,然后才开始做。裁剪、缝合、镶边、刺绣等等,每一个步骤江明月都严格控制,前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做成了一套。这套衣服虽然差周明真那套差得很远,但还算漂亮精致。
“漂亮!真漂亮!”杨明东媳妇说道,“当年我们结婚的时候要是有这么一套衣服,那还不高兴得分不清东西南北!”
“那时候没这么漂亮的衣服,我记得你也高兴得很啊。”杨明英笑道,“脸上欢喜得像艳山红似的!(艳山红:即是映山红)”
“她结婚穿的那套衣服,是从深圳带回来的,在当时也是非常漂亮的了。”杨明才媳妇笑道,“我们那时候,衣服还是在供销社买的。”
黄燕说道:“谁会为一套衣服啊,要是看不上东哥,再多几套衣服也没用。”
她当年就是如此,虽然只是个待业青年,家里更是过得紧巴巴的,不得已跟春天坪合作开饭馆。但是,她好歹是城市户口!城市户口是吃商品粮的,粮油、布票、工业券等等,都是优先供应城里。而且,招工在当时更是只有城市户口才行。要不是看上杨明仁这个人,她怎么可能会嫁到农村来!
“是啊!就他那五大三粗跟黑炭似的,别说几套衣服,一车子衣服也没用!”杨明东媳妇笑道,“当时我一看他觉得这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做农活是一把好手。可做农活是好手有什么用?只会做农活没脑子,什么都不懂,怎么相处得来?”
上一篇:我有十万倍天赋
下一篇: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