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重生天龙,大宋小王爷,天下无敌

重生天龙,大宋小王爷,天下无敌 第15节

  “官家吩咐,奴婢在外候着就行。”

  赵朔也没有勉强王琳,轻轻敲门。

  “进!”

  推门而入,一个身穿绛红色长袍的英俊男子,正端坐在龙椅上,练习着书法。

  “微臣拜见官家,官家万圣金安!”

  “哼!”赵煦故作冷淡道,“你还知道有朕这个哥哥,还知道回来啊?”

  “我还以为我这个弟弟四大皆空,已经剃度出家了呢。”

  听着这满含幽怨的话,赵朔也是知道,自家哥哥是真的生气了。

  “皇弟练功出师,便是马不停蹄的赶回来相见皇兄,想不到竟然招致埋怨,早知如此,还不如慢些回来的好。”

  赵朔好像被抛弃的女子一般,哀怨的说着。

  “你比朕还委屈?给朕收一收!差不多得了!”

  赵煦最终破功,哈哈哈的笑出来,“站起来让我瞧瞧。”

  赵朔站起身来,比当年见赵煦时,又长高了许多。

  “还算你小子心里有朕,若是还不回来,朕就去少室山把你绑回来。”

  赵煦将墙上的地图摘下来,放到桌上,“过来!”

  “哦。”

  赵朔近前去,靠在旁边看着。

  “怎么,不敢坐了?”

  赵煦调侃道。

  “咱们毕竟长大了,若是此事被司马光得知,免不了要一顿嘀咕。”

  赵朔摇头,说明并非如此。

  “哼,司马光这个老东西,仗着有祖母撑腰,整日里嚣张跋扈。”

  提到司马光,赵煦眼神就冒出一阵凶光,“若是有朝一日我能够掌权,先把这个老东西贬了。”

  “不只是他,要说朝中我最捉摸不清的人,还得是苏轼这个人。”

  提到苏轼,赵煦反而更多的是哭笑不得,“当初父皇在位之时,这家伙极力的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我以为他是旧党之人!”

  “可是如今司马光显贵,打压王安石所有的变法政策,却又是这苏轼站出来说话,还真是左右不讨好,何必呢?”

  “依我看呐,这苏轼不是新党,也不是旧党,我看他是自成一党派,瞧把他能的!”

  “这么大年纪了,少说话,在朝中享享清福不好吗?”

  “哥,我倒是觉得,苏轼才是朝中最清醒的一人!”赵朔宽慰道,“王安石变法太过激进,往往政策根本就无法准确的传达到民间,或者是到最后,意思都变了,百姓们有怨恨难免。”

  “变法一事,还需要缓缓图之,不能追求一蹴而就。”

  “苏轼就是因为太了解其中的道理,才会被两派人夹攻!”

  说着,赵朔为赵煦倒上一杯茶,递过去道,“皇兄观察朝政多年,岂能看不出来苏轼、苏辙两兄弟皆是大才?”

  “我只不过是替皇兄说话罢了。”

  “哦?那我该谢谢你了,哈哈哈。”赵煦点了点头,并未否认赵朔的话。

  “苏辙此人适合在朝中做事,但是苏轼此人行事不羁,但却是务实,若是一直将他留在朝中,不仅会受到司马光的针对,更是浪费了他这个人才。”

  “我虽然做不了决定,但是平日里还是看了不少的卷宗。”

  “苏轼此人,熙宁七年,在山东密州担任知州,革新除弊,便利百姓,政绩斐然,熙宁十年至元丰二年,在徐州任职,带领官兵修筑东南长堤抗洪,保住了徐州城百姓,百姓更是大加称赞。”

  指着一旁的折子道,“这不,这家伙前段时日刚从杭州回来述职,又在西湖建了个长堤,疏通了西湖水,算得上是大功一件呐!”

  “皇祖母本打算让这家伙升为宰辅,可这家伙倒好,刚回朝中,又来了一番舌战群儒,和司马光对喷,好好的封赏就被搞砸了。”

  赵煦说着,又气又想笑,真不知道有苏轼这样的臣子,到底是福是祸?

  “皇兄打算如何处置他?”

  赵朔对这位大词人比较关心的,打小就背他的词,能不熟悉嘛。

  “本来我打算把他外调澶州,可是如今你回来了,我却是给他找了个更好的去处。”

  赵煦神秘一笑。

  “我?”

  赵朔反手指着自己,“我能帮你什么忙?”

第14章 赵煦的野望,高太后的担忧

  赵煦掰着手算道,“今年你已经十六岁了,按理说我该给你正式封王,然后让你前往封地去的。”

  “正好让你带着这家伙一起走,你觉得呢?”

  “啊?!”赵朔想到苏轼这家伙,瞬间头皮发麻,“我有说不的权利吗?”

  “没有!”

  赵煦好好的一个皇帝,此时双手一摊,一副地痞无赖的样子,“反正朝堂上是留不下他了,若是连你都不收留他,这么大的年纪,如果再被贬到澶州去,一路奔波劳碌,出了什么事情就不大好了。”

  “你还真是我的好哥哥呐!”赵朔狠狠的咬着牙道。

  “承让承让了。”

  赵煦指着大宋国界道,“说吧,想要那个地方当封地!”

  “这我可要好好选一选了。”

  赵朔趴在桌子上,细细的看着各处州府的情况,刚要说话,忽然想到自家兄长的性子,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唾沫,“你该不会已经给我定好了吧。”

  “不愧是朕的兄弟,就是聪明!”

  赵煦竖起来一根大拇指,“这几年不仅武艺有长进,看来脑子也进步了不少。”

  赵朔瞬间哭丧着个脸,“哥!你是我的亲哥啊!千万要选个好地方给我。”

  “瞧你这话说的,哥哥怎么可能亏待你?”

  赵煦手指一点,点在一处,“成都府作为你的封地如何!?”

  “成都府?”

  赵朔顺着地图看了一番,“哥,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个成都路挺穷的吧~”

  “是啊,不过我给你一个特殊的权力,允许你当地募兵建立军队!”

  赵煦掷地有声的说出这番话来。

  赵朔闻言,心中一惊,“哥,绝不可以,若是这样做,不仅诸王有异议,就连朝臣都会反对。”

  “朕管他们作甚?!”赵煦双手轻轻背在身后,面色变得威严十足,“我是君,他们是臣,我做什么决定,岂能受他们掣肘?”

  说罢,轻叹道,“朔弟,你可知我为何这样做?”

  “成都路靠近吐蕃和大理,哥你是想要让我壮大边军,牵制住大理和吐蕃,他日朝廷出兵和辽国征伐之时,可作为一大助力。”

  “你能明白我就好。”

  赵煦见弟弟理解自己的心思,这才继续说道,“父皇留下的子嗣中,我和你,还有九弟赵佖、十一弟赵佶以及十三弟赵俣、十四弟赵似、十五弟赵偲,拢共七人。”

  “赵佶对于书画一道倒是有些天赋,只是做事太过轻浮,若非皇室子弟,也就是一个纨绔,成不了什么大事的。”

  “赵俣和赵偲都为林氏所出,忠心有余,能力不足,做一个富贵闲王倒也是不错。”

  “赵似和你我是同胞兄弟,只是而今才十二岁,平日里母亲又是对他颇为娇惯,如今还像个孩子似的。”

  说到这,赵煦忍不住叹了口气,兄弟这么多,但大都是摆设的物件儿,没啥大用。

  “也就只有把这些事情交到你手上,我才能够放心。”

  “哥,我...”

  赵朔看着赵煦疲惫样子,想要说些什么,最后还是没有说。

  “你我兄弟一个在朝,一个在野,我将军事交给你,你可要给我好好的发展,别让我失望,知道吗?”

  赵煦嘱咐着。

  “哥,你放心!”

  赵朔正色道,“有我赵朔在一天,就绝不让吐蕃、大理有可趁之机!”

  “有你这番话,我便放心了。”

  赵煦拍了拍赵朔肩膀,“去见见皇祖母吧,她也很想你的!”

  “这两天哪里都不要去,好好在宫里陪陪哥,再过些天我就册封你为襄王,到时候咱们兄弟俩又要许久不见。”

  “听哥的!”

  赵朔说完,转身离开了御书房,去了后宫高太后所居住的地方。

  经过了通传,赵朔才在禁军和太监的带领之下来到了深宫之中,整个后宫中,明显有些阴沉沉的,没有什么生气,赵朔在宫外待了十年之久,再回到这里,感觉浑身都有些不自在。

首节 上一节 15/1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斗罗:魂技太抽象,唐三泪奔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