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第374节

  而就在“国师”和鬼影巨脸撕破脸的时候,张之维也没闲着,电雀跃环绕周身,他并指掐出剑诀,剑指天穹,酝酿片刻。

  “轰咚~!”

  无论是赵汝浍,还是岸上的人,都突然听到了一声极为浩大的轰鸣声,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震颤,仿佛揪着你的心到了嗓子眼的感觉。

  “这是什么招数?我感觉胸上压了块巨石?”

  “这种感觉,就好像雷暴将至的那种极致压抑,雷,是雷法!”

  话音刚落,伴随着一道刺目的白光,臻至化境的阳五雷速出绛宫,直达天穹。

  霎时间,风与火,雷与电,都作炽光与轰鸣,直接把那张无数鬼影聚合起来的巨脸轰散。

  张之维豁然睁开眼,眼睛里的神光像是刀子射将出来,几乎没有任何喘息,他在木筏上腾跃而起,手握两把锋利的闪电,冲入崩散的鬼影群之中,配合“国师”继续冲杀。

  一人一猴和众多鬼影在风暴中当中杀了足足半柱香的时间,直到把最后一个鬼影被轰碎,直到再没有鬼影冲河里冒出,直到惊涛骇浪的忘川河都平静下来,方才停止动作。

  张之维踩在木筏上,国师立在水中,半截身子浮出水面,一人一猴,看向边缘的赵汝浍。

  “武判亲审,你说我的做法错了,来,给某说说,错哪儿?!”张之维咧嘴一笑道。

第364章 论道论不过,斗法斗不过

  面对张之维的质问,赵汝浍没有第一时间给出回答,只是怔怔的看着水面,张之维能过此关,而且是以这种方式过关,这是他没想到的。

  其实,不只是他,岸边的观众也同样吃惊不已。

  “结束了,就这么结束了?那么多鬼影,就这么被他全部消灭干净了?这也太吓人了,无量天尊,张之维只怕是神人降生吧!”

  一个道士一脸目瞪口呆道。

  “确实很不可思议啊,有点强的过分了,特别是他的雷法,一击便把那张由鬼影汇聚而成的巨大脸庞给击溃了,这种威力,只怕比张御山都更强了!”

  “我也有这种感觉,先前张御山和白玉宫大战的时候,他的雷法可没展现过如此强大的威力,还被神霄雷法给压抑了,要是换张之维上,结果会有不同吗?”

  “没打过不好说,不过白玉宫没打算过河,应该和张之维打不起来,现在就看张之维和赵汝浍之间会怎样了!”

  “两人都过了此关,但三品法职只有一个,双方之间必有一场斗法,就是不知道他们会在忘川河上斗,还是到酆都城前斗?”

  “看两人这架势,似乎都没往酆都城划过去的打算,只怕就要在这忘川河上斗一场了!”

  众人紧紧盯着张之维和赵汝浍,这个节骨眼上,无人渡河,要是渡河的时候被两人误伤那就不太好了。

  忘川河上的风浪依旧很大,但张之维和赵汝浍脚下竹筏所立足的水面却是风平浪静。

  赵汝浍思忖了一会儿,说道:

  “我原以为武判设立此关的初衷,是为了让我们如照镜子一般,直面过往杀孽,解开其中心结,更加的完善自身。但或许也有另一条路,那就是以力破局,就好像你现在做的这样!”

  “可我还是有些不解,你杀了这么多人,这么多的杀孽一起找你清算,伱为何能这么从容,甚至再杀一遍!”

  赵汝浍凝视着张之维,质问道:

  “难道这些鬼影里面,就没有一个值得你生出一丝恻隐之心,一丝后悔之意的?”

  “我问心无愧,为何要后悔?”

  张之维淡淡道:“你有你的道,我有我的道,你自己的道,你自己走便是,无需强加于我身,况且,你也加不了!”

  虽然面前的赵汝浍慈眉善目,与白玉宫的生硬截然不同,但张之维却更喜欢和白玉宫这样的人打交道,对赵汝浍很不喜。

  这个不喜,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个“圣母”,更因为他的三言两语,其实暗藏攻击,这可比对他拳脚相向要凶悍得多,这是在质疑他的本心,告诉他以往的修行都是错误的,这是在动摇他的道。

  若是一个杀心重且暴躁的人,即便是杀了赵汝浍,也没什么可说的,不要觉得这很残忍,和尚讲经论道,还有把人说死的呢,这便是各自的道的交锋。

  赵汝浍摇头道:“不,你太偏执,太绝对了,你还年轻,你的人生才刚开始,还没有定数,你以为你现在那逢人就杀的道,是你心中的道,但这不是,那只是妄念。”

  “你要知道,神通不敌业力,术法不敌劫数,神通越强,魔障就越多,你可以杀百人,杀千人,但最后呢?又会拥有什么结局?”

  “杀人者,人恒杀之,就譬如你,修为高深,自然就杀伐果断,一意孤行,到处结下仇怨,如此一来,生生不息,劫数不断,冤冤相报何时了。”

  “你就一定能确定,你以后能天下无敌,这世上无人能杀得了你?”

  “你肯定不敢吧!”

  张之维眼神一动,还没等他开口,赵汝浍继续道:

  “而且,纵然你天下无敌了,可遍地都是仇家,那又有何用?又有什么意义呢?”

  “真正的修行,就应该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须知过刚易折,即便是再锋利的刀,若去砍牛骨头,时间长了也会有缺口,只有用刀刃游走在无间的缝隙中,才可光洁如新。”

  “我虽修行有手段,但却极少人前显圣,因为世俗是世俗,修行是修行,如果不分开,终难成大器。”

  “我曾经在年轻的时候,也和你一样的想法,想凭借一己之力,改天换地,后来才明白了这只是取乱之术罢了。”

  “不仅仅是我,道祖老子也是如此,不争才是道法自然,佛陀也是如此,他晚年时讲大乘佛法在人间,不以神通显示,凡是神通都是外道,神通等于魔障啊。”

  他劝诫道:“我等凡夫俗子,做不到放弃神通,但也应该限制自身手段,避免沉迷于神通带来的虚妄之中,之维小道友,你太看中你的手段,也太依赖你的手段,你这是入魔了,而且入魔很深!”

  神通术法等于魔障,是取乱之术,这话细细想来,却也有几分道理……

  八奇技是取乱之术,很多先天异人的先天异能,乃至古代异人所创的天罡地煞术也是取乱之术,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大事件中,都不乏有它们的身影。

  强大的先天异人重瞳项羽,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推翻了秦朝,让刚刚统一的天下,陷入长久的动乱。

  强大的黄金家族,以先天异能统一草原,而后四处征战,让世界都在他的铁蹄之下颤抖,期间造成超过两亿人的死亡。

  包括几十年前的太平天国,这些等等,都是基于术法神通上的,说是取乱之术,一点也不为过。

  可若是把一切原由都归咎于神通术法,说它是魔障,那又实在太过可笑了,因为前世没有这些取乱之术,这些事不也同样发生了吗?

  “你说我依赖手段,入魔太深?”张之维笑了笑道:“我倒是觉得你入魔太深,不像是道士,更不像正一道士,倒像是一个顽固不化的腐儒!”

  张之维继续道:“你说老子不争,佛陀讲法,都不用神通,所以神通是魔障,三教你例举了两个,那我就说说儒教,儒教轻神通,尊周礼,是否符合你所说的?”

  “数千年前,孔子和老子曾论道过,孔子说,若能人人轻术法,人人尊周礼,方可休止动乱,以使天下重新太平。”

  “老子却说,悟道之前,他也曾非常好周公之礼,但后来,他变了,他认为孔子所言,无异于让大河之水倒流,违背天地造化的流向,这是有违人性的,所以必然会失败。”

  “老子还说,魔障不在于周礼,也不在于神通,它产生于人心,而人心,是变化莫测的,天下动乱之所以此起彼伏屡禁不止,其实是人心作乱。”

  “所以说,老子之所以无为,不是因为神通是魔障,而是因为人心很难被人力所能左右,他又更崇尚于天地自然之道,无意去限制人心,所以无为。”

  “至于佛陀不用神通,推崇佛法,也不是因为神通是魔障,而是因为神通难以干预人心,他是想用佛法去教化人心,让他们尊崇佛道,不惹事端,不生动乱。”

  听了张之维所言,赵汝浍沉默了,作为一个道门高功,他一生励志于做好事,很少使用各种术法神通。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一直觉得,自己的家破人亡,自己的一生悲剧,皆起自于洪杨之乱。

  而洪杨之乱的爆发,就是从一群人掌握了一些取乱之术开始的,所以,他视神通为魔障,但他又不能不学,因为若无神通护身,在这个吃人的时代,他会被吃的一干二净,所以他很矛盾,一面追求神通,一面又很少使用神通。

  而他在见识到张之维的杀生无算之后,他觉得张之维这种人,若是继续变强,说不定会引发类似洪杨之乱这样的动乱,所以,自这一关的考核开始,他便在喋喋不休的劝诫。

  但现在,他却被张之维的一番话怼的哑口无言。

  “世间之事,就如乱麻一般,唯有快刀才可斩断,你现在的所作所为,就如同用手去解乱麻,这如何解得开?”张之维说道。

  “道不同,不相为谋。”

  赵汝浍沉默了片刻说道,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意志如此不可动摇。

  “确实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此时此刻,我们的道在此相交了,出手吧,我让你先!”张之维说道。

  赵汝浍目光直视张之维:“我是长辈,你是晚辈,你先!”

  “那晚辈就不客气了!”

  张之维使了个眼神,“国师”立刻动了起来,探出大手,一把朝赵汝浍抓去,大手裹挟着风雷,所过之处,河水蒸发。

  赵汝浍一直注意着张之维,但却没想到,出手的是张之维身后的巨猿,仓皇之下来不及施展手段,身下的木筏被一把抓破,就连他自己,也是险而又险的从白色巨手的指隙间逃开,但也落入了河中。

  得亏他已经过了此关,忘川河的河水不再汹涌,也不再沾水就沉,所以他能御炁站在水面上,只打湿小腿。

  他脸色难看的抬头看去,只见那巨猿如一堵铁墙般立在身前。

  而张之维,看都没看他一眼,就撑着木筏走远了,所行进的方向,正是酆都城所在的方向。

  “本尊不出手,仅仅凭借着一具分身就想拿下贫道,未免太嚣张了!”

  赵汝浍说道,他也认为“国师”是张之维的分身。

  说话间,他手捏法诀,身上涌出一股火焰直冲天际,形成一只火焰巨手,对着“国师”抓去,他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国师”咧嘴,露出满口的獠牙,森然一笑,恍若飞星般的眼眸中射出两道闪电。

  “轰!”

  火焰巨手上被破开了两个窟窿,“国师”的雷法锐利无比,但火焰本是无形之物,即便被洞穿,被打散,也能重新聚集。

  “南极火铃,金火天丁,各仗火剑,统御火兵。火晶大圣,火铃大神,速烧邪鬼,永不存形。赤络绯谈,赫赫阳光,速降真火摄……”

  赵汝浍口诵真言,只见浓郁的火气上涌,在他的身后形成两个巨大的人影。

  其中一个黑面老颜,苍牙朱发,绯袍金甲朱履,手执戟,足蹑火轮。此乃清徽派玉府法脉中的神将,流金火铃大将刘明,又称玉府主帅九阳上将苍牙铁面刘天君,同时,他也是雷部三十六将之一。

  另一个黑面少颜,一脸怒容,身穿绯袍,金鞭金甲,足蹑水轮,手擎火轮,这是北极驱邪院法脉中的神将,火轮大将宋无忌。

  两个神将现身的一瞬间,赵汝浍就为他们各自安排好了对手。

  火轮大将宋无忌则踩着水轮,朝“国师”冲去。

  火铃大将刘明踩着风火轮,直扑张之维而去。

  他则手起符箓,御使雷法,紧随火铃大将,直朝张之维的后心袭去。

  这一幕,让岸边众人大惊失色。

首节 上一节 374/3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天从无耻之徒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