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公审我?你也配!

公审我?你也配! 第234节

北境骑士集团军群,伏尔加骑士集团军群,以及近卫集团军群,帝国最强大的三支陆上力量,确实无愧于帝国军力的象征,北海舰队方面,以克劳德之前学年历练里共事过的诸君来看,也都是些菁英人士。

可除了这些之外,帝国总是显得和教国比起来棋差一着,甚至有些地方可称之为“差劲”。

大贵族们姑且不提,毕竟是用来养给别人看的肥猪,可光是帝国情报局这里,就不是一句皇帝们疏于管理可以解释的通的——实在是差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原本克劳德在不知道皇帝情况的时候,做出的猜测是,皇帝迫于情报局的价值,又因为完全分不清楚情况,所以只能是暗中做好反制的准备——这也是一处设立与存在的原因。

可是现在一看,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说皇帝们是可以做到完美的“子承父业”,那么一千多年过去了,就算他们彻底的碾碎了帝国情报局再重建一个新的,时间和资源都绝对够了!

“可是为什么对方就是不这么做呢?”

【虽然那样做的话,面对教国这边千年如一日的死乞白赖往里面渗透,依然会有漏洞和叛徒,但是绝对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双方一翻脸就完全变成一个单向透明的筛子,一点点有用的情报都拿不到,还要被反向渗透......】

“正是如此,任何一个皇帝都应该了解这样一个情报组织的危害性,而他们的做法显然表明,他们完全明白什么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克劳德满脸都写着迷惑。

“以一代人的努力完全毁灭帝国情报局,然后几代人从无到有重新建立一个情报机构,绝不会是什么难事——至少绝对比帝国的千年战争计划简单!”

互开帝国情报局,这次刚刚发现的安东舰队问题,也让克劳德心生疑窦。

原本克劳德以为是帝国内部集权不够,大贵族们离心离德,导致了帝国的两洋舰队战略难以为继,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直接沦落到变成两边谁都打不过——北海舰队被压在波罗的海内,安东舰队更是也被教国渗透的够呛。

可是这完全不合理,虽然安东舰队被收买,可以看做是帝国情报局被渗透之后导致的多米诺产物,但是归根结底,帝国就不应该在这里选择建立一支庞大的舰队——尤其是皇帝们已经表现出了对先商盟再教国战略的认可。

原因非常简单,以伊比利亚地区的富庶与人心所向,如果帝国选择在那里建立一支【南海舰队】,那并不会是一件难事,虽然商盟成立的时候带走了这个国家的底蕴与战争潜力,可是拥有【航海传统】的一个地区,重建起港口与舰队依然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如果帝国选择那个时候开始扶持伊比利亚地区的海军建设,就可以完全掐断商盟进入地中海贸易的商路——那么这些投机取巧的前伊比利亚贵族们,早就应该被吊在帝国战舰的桅杆上风干了。

“唯一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帝国对于伊比利亚地区的占领以及战后兼并上,其实是有些力不从心的,所以在商盟选择了这样的行为之后,帝国顺水推舟的剥夺了伊比利亚人下海的权力——他们也在防止这里的造船业复苏。”

克劳德表情凝重的敲了敲系统标注的地图。

“【呼啸兵】的存在,看起来是帝国为了对抗商盟而默许伊比利亚人自行组建的一支军队,但是从一个一统的帝国内部来说,这样的【地区兵军队】除了会纵容地区军阀的诞生,没有任何好处。”

【是的,如果帝国真的想要整合伊比利亚地区,绝不可能允许这么一支部队组织起来,甚至军事指挥权还给予了原本的卡洛斯国王——这支血脉虽然绝嗣了,但是收养的人依然带着卡洛斯的姓氏,继续指挥着“呼啸兵”们。】

一人一系统对于这点都有点困惑。

“唯一合理的解释在于,帝国并不想动用太多的资源和精力同化这里的人民,所以他们选择鼓动当地的民族主义,煽动仇恨情绪——但是这同样意味着民族运动觉醒,伊比利亚地区将不可能真的完全归属帝国。”

克劳德敲了敲西南方向的伊比利亚半岛,然后将视线转回了东南。

“如果考虑到这一点,那么帝国放过了东南地区的几个人类王国,似乎也是一样的理由,我可不相信,仅仅是为了实现一个承诺,帝国愿意让瓦拉几亚公国占据这样一片土地,还存在如此之久——事实上,这和他们在伊比利亚地区的做法一致。”

【鼓动民族独立吗......明明一直以来帝国都在致力于成为人类的唯一,为什么做这么多地方都选择放弃?】

“看看他没有放弃的地方——北方和东方,依然是帝国视为基本盘的地方。枫丹白露领地靠着那些大贵族们胡作非为,算是收拢了人心,毕竟这里也是丰美富饶之地,视为帝国的核心地区再合适不过......”

克劳德的视线依然疑惑重重。

“但是问题也在这里,连这样的一片土地,帝国居然也是接纳了当时投诚的这些王公贵族,然后依靠这帮人无下限榨取平民的行为收拢民心,而不是直接的内部同化......”

“帝国究竟把人力物力消耗在了什么地方?”

【不会是君士坦丁的,那里虽然一片不毛,全靠帝国和教国输血,但是也不会影响到帝国内部政治手段的实施,并且那里不过是四个骑士团,输送的物资并不会真的对帝国的国力造成什么影响。】

系统非常肯定的给出了答案,所有的数据比对之后,君士坦丁这里的损耗真的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其他地方的驻军消耗吗......也不对,事实上帝国军队的后勤自给率高的可怕,无论是北境还是东线,除开都灵要塞这个两边都很尴尬的地区之外,帝国的中央财政收入几乎是不向外输送的。”

因为魔力的存在,普通人逐渐在战场上失去了位置,这使得大量青壮劳动力得到释放,除开少见的重步兵,以及跟随训练的骑兵和龙骑兵,帝国的步兵与辅兵几乎是清一色的屯田兵——因为帝国压根不在乎这些非职业军人的战斗力损失,只要保证骑士团这样的职业杀戮机器即可

克劳德还记得自己在东线和北境的城寨里,看见过大量的平民与屯田兵,类似军垦与军管并行的策略,甚至有初见雏形的联合工房进行对武器修理与农具的生产。

真要说的话......其实北境和东线是能称之为【生产建设兵团】的,这些地方是真正的全民皆兵,男女老幼都能填充进人力槽,直接拉到城寨里就是合格守城部队。

【所以就事实上而言,其实帝国的行政成本根本不像我们之前预测的那么高?】

“没错,民族自治的好处在于,帝国完全可以放手,让那里的人民自给维持对敌人的仇恨,只是能获取的税收和矿产资源减少——但是真要算,这些几乎都可以说是白嫖的,毕竟帝国也没有在那里的统治维持成本。”

克劳德摩挲着下巴。

“商盟之于伊比利亚,精灵之于瓦拉几亚,大贵族之于枫丹白露领地的人民......只要敌人一直存在,那么人民就会继续拥戴帝国,这些地区也将维持这样的局面,而不是跳起来说要反抗帝国暴政。”

“这种这种能自给就自给,能甩锅就甩锅的占领区政策,还有花别人的钱,流别人的血,消灭自己敌人的手段......果然那个前辈是个跟我很像的家伙啊。”

【为什么这么说?】

“就是只拿自己看中的地,或者说只拿富饶的地,想办法将其化作自己的核心地区,至于其他的,直接放傀儡国合作政府,充当我的爪牙和战略缓冲区,御敌于国门之外——这些地方就是战场,打碎了都不心疼。”

骑士饶有兴致的解释道。

“这样既不用花费人力物力在驻军上,又能让这些地区发挥他们的最大潜力。因为这些家伙都站在面对我敌人的第一线上,所以他们的发展与壮大,最终都会成为敌人征服他们的代价——而我只要在他们失败之后,继续充当他们的救世主就可以了。”

“我将其称之为,双赢。”

裙壹榴8二17妻1溜

燃烧的世界 : 第260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学业有成

【这么一说的话......似乎确实如此,这些手段与你利用戈尔曼和瓦拉几亚人如出一辙,都是类似代理人战争,流别人的血,死自己的敌人。】

系统若有所思的说道。

“这么做的坏处是,不利于该地区未来融入帝国。因为民族的觉醒运动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这样的鼓动将会让这里的土地与人民变得很难被任何人征服和兼并——无论是帝国的敌人还是帝国本身。”

“不过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除开用陆军打赢一次地面征服战争之外,后续帝国根本不需要在这些地方再投入大量驻军或者是行政建设,只需要一些小手段和舆论引导,帝国几乎可以做到对这些地区的零成本统治。”

帝国庞大的疆域地图上,已经被克劳德重新填了一遍色,看着重新被确定的帝国核心区,他轻轻点了点头。

“帝国欺骗了所有人,包括所有的敌人,以及自己人。”

纵观整个大陆战争史,除去一开始帝国发迹时,拿下的周边领土,帝国真正下了血本的战争其实只有两场,一场是向北打垮了兽人,占据了维斯瓦河平原以及里加湾;另一场则是向东压制精灵,拿下了第聂伯河与伏尔加河之间肥沃富饶的平原。

这两场战争不仅仅是单纯的进攻与占领,除开动用了大量的军队之外,帝国政府还迁移了大量的原帝国子民填充这些地方,使得当地的土地与矿场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对这些地区原住民的同化。

在那个大陆战乱纷飞的年代,这些居住在异族边境的人类,他们本就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概念比较单薄,但是种族主义气息极其浓厚的一个群体。

他们对于那些统治他们的,隔个几年就要换个姓氏的国王或者大公没什么兴趣,他们唯一在乎的事情,就是从敌人手中保住自己的土地和粮食——所以帝国在表现出极其强硬的对外态度之后,这些人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的就成为了帝国子民,

他们纷纷加入帝国军队上阵杀敌,留下来的人则热情的招待和教导新迁来的人们如何种田建屋,如何掌握当地的气候和水利虫害等等,双方迅速融入进一个集体内。

毫无疑问,这样的政策是极其成功的,它迅速的将大量非帝国子民转化成了从内心到身体都效忠于帝国的帝国人,完美的解决了帝国建国初期过于快速的扩张,所导致的人口占比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占领区问题和人民迁入问题。

于是原帝国子民和士兵们得到了被许诺的土地,新帝国子民和士兵们得到了强而有力的支持,大家都不再对战争有任何疑问,反而愈发狂热的追随着初代教皇与皇帝。

在东方和北方的问题解决之后,帝国立刻一反常态,军队不再是征服的主要力量,反而是阴谋与政治,开始被应用于于仍然诸国林立的西方。

首先是枫丹白露领地内,贪婪的大贵族们在帝国的招揽下纷纷倒戈,原本签署用来对抗帝国的《凡尔登条约》成了一纸空文,联军分崩离析,帝国骑士几乎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这里,将战线推进至伊比利亚半岛一线。

而在之后的伊比利亚战争里,帝国也没打什么大规模的会战,如出一辙的贵族倒戈,仅仅是打了一个前哨战和一个登陆战,卡洛斯国王就丢下了自己的王冠,跪倒在帝国的皇帝的脚下,恳请得到一个向商盟复仇的机会。

“非常好的办法,不是吗?帝国完美的过渡了从全面战争到全面胜利,再到利益果实分配的中间时期——最广大的自耕农从此完全团结在了皇帝的身边,而军队因为没有在后期获得像样的军功,所以也不存在所谓【打下的土地不够分发给军人】的情况。”

克劳德有点感慨,毕竟他所在的世界内,那个第一个完成了大一统的王朝,就是栽倒在了这一点上。

一个王朝因为军队制度的强大走向了辉煌,却又因为这个制度二世而亡,这是多么让人无奈,有多么让人惊心的一段历史。

系统听着他的话语和感慨,再想了想之前克劳德所过的话。

那是一个和他很像的人。

那要是克劳德来做这样的事情......

【如果稍微阴暗一点的想......其实商盟成立的背后,搞不好也有帝国的影子在?从结果上来看的话,伊比利亚王国庞大的内陆地区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战火的纷扰,人民与财富都得到了几乎完美的保存!】

系统的声音不自觉的有些提高。

【而且这也让帝国有机会拔掉伊比利亚的利爪和獠牙——因为当时他们才是海上最强的国度!如果伊比利亚是因为战败而离开了大陆,那么帝国将要面临的会是一个仇恨而团结的“商盟”,加上一块远离帝都政治核心、遍地反叛与狼烟的伊比利亚半岛!】

【如果弥赛亚群岛上现在是流亡的伊比利亚王国......那么他们根本不需要像现在的商盟一样,处处受帝国压制,也不需要多么依赖教国,连一个在大陆上的合法宣称都没有——因为伊比利亚半岛本就是他们的!】

“哈哈哈哈哈哈,说的很好,我亲爱的学生——你真的已经学会我的思考方式了。”

克劳德大笑起来。

“是的,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选择鼓动伊比利亚的这些贵族们,让他们裹挟着海军叛逃!哪怕多出一个海外的敌国也无所谓——因为他们是【孤悬海外】的国家,整个大陆都会对他们充满恶意的!”

克劳德示意系统着重标注出商盟与伊比利亚半岛。

“为什么我能用夏尔拿捏住商盟?为什么作为最贪婪的商人,他们现在没得到任何报酬的情况下,依然选择硬着头皮支持夏尔在布列塔尼半岛和帝国死磕到底——因为他们是自己反叛出去的!他们是大陆的叛徒!”

男人露出了一丝冷笑。

“就像你所说的那样,如果帝国采取常规战法去对付伊比利亚王国,地面战毋庸置疑的会获得胜利,但是海战也必然会落入绝对的下风——而一旦伊比利亚海军发现这个情况,他们一定会同样想到,利用弥赛亚群岛作为他们休养生息的土地。”

“到了那个地步,帝国就将真正陷入战争的泥潭——从罗马到比利牛斯山脉就有2000公里,距离伊比利亚最南端足有3000公里。而帝国即便征服了陆上领地,也要在这里维持一支庞大的驻军,这是最可怕的消耗战。”

克劳德指了指三面环海的半岛。

“伊比利亚舰队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主场作战,除非帝国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片板不许下海,所有沿海居民内迁四十公里,否则只能是被动挨打——甚至可能杀敌速度还没有对方补兵快,打完一仗扬风起航一夜之后就是个新的补兵点。”

【他们还可以靠着海军优势不断接应伊比利亚人前往弥赛亚群岛,继续开拓这个安如泰山的后勤基地。而帝国则要面对漫长的补给线和占领区里的遍地狼烟,几乎靠着这里就能给帝国放血放死——甚至他们还有大陆的宣称权,真正意义上的进可攻退可守。】

系统补充道

“是的,所以伊比利亚战略的最优解就是鼓动贵族与海军叛乱,让他们自绝于国家,自绝于人民,使得伊比利亚从此被彻底的割裂为两个部分——他们变成了真正的岛民,而不是一个团结的国家。”

克劳德的声音里带着赞许和认可。

利用一致的仇恨性,大力提拔支持帝国的当地人,把激进分子送进军队上前线,再打压陆地上的芬裂主义者——帝国成功的把一场征服战争转化为了一个地区的内战。

作为庇护的交换,帝国可以从这里得到税收、粮食以及矿产。所以只要不在这里做出太过分的压榨和迫害,在商盟倒下之前,伊比利亚人民将一直忠诚下去。

“所以这才是商盟能存在这么长时间的原因——并不是帝国的海军一直在拉跨,而是相比于伊比利亚整个半岛的各种资源与财富产出,商盟对帝国所能造成的牵扯和损耗,只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虽然面子上不太好看,但是面子值几个钱?”

首节 上一节 234/2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咒术世界:开局解锁杀手皇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