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小夫郎 第86节
第141章 再摆摊
从二弟家回到黎家,黎老太的心情没有恢复,她一边帮着白秀荷把刷洗干净的桌椅搬到一旁晾晒,一边想着黎二爷家的情况,止不住地想叹气。
黎二爷的院子里,黎二爷等黎老太走了之后,叫上两个儿子进屋,他有话要同他们说说。
“老二、老三,你们老实给我说,你们两是怎么想的?”黎老头想要听两个儿子的真实想法。
黎成地想了想,这样说:“爹,我媳妇现在是怎么想的我之前没有问过她,等会儿我会去同她好好说说的,让她知道大姐不容易。”
“爹,我媳妇她脑子经常转不过弯,今天这事她确实做得有毛病,等会儿我私下骂一骂她,让她知道好歹。”黎成粮不能像他大哥那样说,就说他媳妇错了,以后改。
黎二爷对两个儿子避重就轻的回答有些不满,加重了语气:“我问的是你们的想法,不是你们媳妇的!”
在黎二爷审视的目光下,黎成地和黎成粮两人做出了承诺。
“刚才大伯娘在的时候我已经说了,我以后会好好待大姐和秋哥儿,大姐和离回娘家,我和三弟就是她的依靠,秋哥儿没有了爹,我们两个做舅舅的更应该好好待他。”
“对对对,大姐是我们的亲姐姐,她回来同我们生活在一起就是一家人,不分比起,至于秋哥儿,我们两个舅舅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他的。”
黎二爷看着他们:“今天说的这些话,你们自己记住了。”
“爹,你放心。”兄弟两异口同声地说。
到了晚上,黎二爷和黎二奶两人躺在床上,两人都睡不着。
黎二奶翻来覆去地像烙饼一样,她看着自己男人也没睡,低声问他:“老头子,你说,以后成地和成粮真的会一直对草叶和秋哥儿好吗?”
“不知道。”黎二爷摇头,人心易变,没有人能说准以后会发生什么。
“我给你说,一想到今天的事,我这心里就憋得慌,总担心草叶。”黎二奶坐起来,“现在咱们老两口脑子还清醒,人还在,两个儿媳就有了小心思,以后、以后我们两不在了,到时草叶无依无靠的,她的日子可怎么过……”
说着说着,黎二奶就忍不住捂着脸哭了起来,她今天下午、晚上都在想这件事,她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让草叶少吃苦。
他们家这个情况,不可能像大哥家那样干净利落地分家,分家了虽然要操心的事更少,家里的摩擦也会减少,但是一旦分了家,他们老两口就要跟着成地一家过日子,草叶怎么办?
尽管她可以帮大哥家成志他们卖米线,可卖米线一天就十文钱,仅仅够她和秋哥儿每天的口粮,万一有个别的啥事,她们母子两哪里拿得出来钱,这日子如何能够过下去。
更何况,米线摊位并不是一个很稳定的活,就像今年的旱灾,米线摊位停了好几个月,这几个月草叶就跟着没有收入。
如果说他们老两口想要帮着草叶就跟草叶过日子,那到时村里人会怎么看待成地和成粮,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们再想让女儿过得好,也不可能做到那般偏心。
把担忧都说了出来心情好了些,加上黎二爷在一旁劝着她,黎二奶渐渐止住了哭。
黎草叶同样睡不着,经过了今天这件事,她不知道以后她两个弟妹心里会想怎么对她,还有两个弟弟,他们的想法到底是什么,她的内心充满了不安、怀疑。
这一刻,她无比希望她有一个自己的房子,有两亩地可以种,不需要在娘家待着,看弟弟和弟妹的脸色。
家里发生的一切孩子们全都不知道,黎秋生这几天除了同黎明瑾一起在沙地上练习写字,就是悄悄一个人熘到后山脚下找邢郎中上一次教他认识的草药,找到一株就挖一株起来处理了晒干,等到再冷一些,地上土更难挖的时候,他就不会再跑过来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黎草叶只感觉自己在家待了没两天,十二月就到了。
白秀荷十一月三十那天下午过来找黎草叶,告诉她准备去县城卖米线了,明天记得早起。
黎草叶一直以来差不多是黎二爷家最早起床的,她不担心自己起不来:“秀荷姐放心,我会早点过去的。”
冬天日头短,吃过晚饭后黎草叶早早地就洗漱回屋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窗外黑黢黢的,黎草叶在一片黑暗中摸索着起来了,十二月的天气很冷,从被窝里钻出来的时候她打了个寒战。
黎草叶起床的动静已经很小了,也没有什么声音,只是黎秋生心里想着事睡得比较浅,他伸出手搓了搓眼睛,睡眼朦胧地看着他娘:“娘,要出门了?”
黎草叶对着手哈了两口气,确定手是暖和的才伸手摸了下秋哥儿的额头:“嗯,秋哥儿在家继续睡会儿,娘先走了。”
黎秋生点点头,他在院子外面传来关门声之后才继续闭眼睡觉,一直到天大亮,他再次醒来揉了揉脸蛋,自己起床将衣服一件一件穿好。
现在,黎草叶和黎秋生母子两人的衣服绝大部分都是白秀荷和姜芷芸送过来的,剩下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黎二爷家统一做衣裳的时候新做的,准确来说就是两件里衣和一件春衫。
因为在黎二爷家吃得比梁家好一些,黎秋生的个头渐渐长得比黎明瑾高了一点,去年给他的衣裳已经有一点短了,黎秋生的手腕和脚脖子漏了一小截在外面,他缩了缩身子,出去找热水洗脸。
现在黎秋生早就习惯了自己一个人,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草药也越来越不好挖,他没有再去后山脚下,瑾哥儿不来找他的时候,他就自己在家里找事情做。
比如把他和他娘换下来的衣服洗干净,把穿破了的衣服找出来,去找他外婆要针线缝补一下,或者帮着他外婆做一些事。
一边做着这些事,黎秋生要么默念黎明瑾教给他的三字经,要么回想邢郎中教他的同草药有关的东西。
这时,去到县城卖米线的黎成志三人早就出发,借着微弱的晨光,他们推着装有沙锅、米线、碗筷、桌椅等东西的两个手推车,已经顺利来到县城。
旱灾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摊位都没能把生意做下去关门了,现在陆陆续续恢复了一些,摆摊的地方还是稀稀拉拉的,看到他们之前卖米线的地方还空着,黎成志直接把手推车推过去。
摆好东西,将砂锅底部的炭火点燃,当高汤的香味开始传出来,黎成志高声开喊:“卖米线咯,鲜香味美的黎家高汤米线,还有好吃的新口味米线,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赶紧来尝一尝咯。”
旱灾之前,黎家米线在县城还算出名,他们是县城第一家开始做米线的,且味道做得还不错,这附近住着的人、开铺子的人都知道。
黎成志是个健谈的,刚开始是他和白秀荷一起出来卖米线的时候,他就把附近的人都给认识得差不多了,家里不缺几个钱又喜欢吃米线的就经常跑到他们的铺子上吃一碗。
今天,黎成志他们过来重新开始卖米线,喜欢吃米线的人听到了声音,都忍不住跑过来看看是不是之前的味道。
“黎老板,你们家的高汤米线总算又开始卖了,味道闻着和之前一样诱人,我吃过了早饭过来的,现在闻到了这味道还是想要再吃一碗。”
“黎老板,这个锅里的是高汤,旁边那个锅装的是什么汤,怎么是白色的?”
“现在粮食的价格比前几年高不少,家家的吃食都涨价了,你们家的米线价格变没变?”
“管它价格变没变,先来一碗高汤米线解解馋再说。”
……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黎成志扬起笑容一一解释:“高汤米线的味道和之前一样,新口味的米线是鱼汤米线,它的汤色发白是因为我们把鱼肉全都熬进了汤里,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大家也都知道现在粮食的价格在上涨,府城卖的干米线价格也涨了不少,所以我们暂时把一碗米线的价格提高一文,等以后府城买干米线的价格降下来,我们米线的价格也会跟着降的。”
黎成志在想要重新开始卖米线后就去问了当初帮他们带米线回来的小商队,现在府城的干米线和旱灾刚开始那会儿一样,四十文一斤,还好没有提价太多。
干米线之前是三十文一斤,一斤可以做十碗米线,每碗三文,一斤米线涨了十文后,一碗就要四文干米线。
此外,猪骨头和其他需要购买的配料价钱同样涨了不少,但是黎成志觉得旱灾之后生意可能没有之前那么好做,如果价钱定高了愿意过来吃的人会减少。
所以,黎成志最后决定重新卖米线只涨价一文,少赚一些,尽量多卖米线出去,让更多人知道黎家米线。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
第142章 腊月十五周岁
在县城做生意涨价的不止他们,各家的摊位上卖的吃食不一样,涨的价钱也不同,像做面条、包子、馒头这些吃食要用到白面,由于白面的价格涨得更厉害,做这些吃食买卖的就涨价更多。
过来围观的人一听黎家的高汤米线只涨了一文,刚才就蠢蠢欲动想要吃米线的人不再犹豫,点了一碗又香又热乎的高汤米线,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几个人则点了鱼汤米线试试。
至此,黎家开始卖米线了。
第一天,准备了五十碗高汤米线,二十碗鱼汤米线,都在午时中卖光了。
第二天,还是准备了五十碗高汤米线,鱼汤米线加至四十碗,在午时末卖光。
第三天,多准备了二十碗高汤米线,鱼汤米线保持在四十碗,同昨天差不多的时间卖光。
……
一点点试探现在每天卖多少米线合适,最后稳定在卖一百四十碗高汤米线,六十碗鱼汤米线,一天一共能够卖两百碗。
对比起鱼汤,喜欢高汤的人更多,所以吃高汤米线的人更多。
有些人两种汤底的味道都喜欢,觉得黎家熬制的鱼汤特味道挺好的,不腥还特别鲜。
还有少部分人本就喜欢鱼汤,黎家的鱼汤米线加上辣椒油,那味道,绝了!
同周围其他人比起来,黎家米线算是这一片做吃食的摊位中生意较好的,黎成志对此很满意。
比起只做单一的高汤米线,添加了鱼汤米线之后,确实两个人忙不太多来,黎草叶就一直留在了米线摊位上帮忙。
如果当天有卖剩下的汤,他们就泡上他们带去的米饭、饼子,如果没有就吃些烤红薯或者芋头,这就是他们每天的午饭。
十五天一晃而过,一下就到了腊月十五,是黎成石的休沐,也是黎明康的周岁。
小康儿这一年过得还算顺利,现在他已经开始吃煳煳了,米煳煳、面煳煳、鱼肉煳煳、鸡蛋羹,只要他现阶段能够吃,黎老太都愿意喂给他。
这就能看出来黎明瑾和黎明康他们兄弟两人的不同,黎明瑾的性子要急很多,并且对吃的更有热情,他每次吃煳煳都期待地盯着勺子,姜芷芸稍微喂得慢了些,他就会拉着姜芷芸的手表示他还要。
而黎明康就不会,不管大人是喂得快还是喂得慢,等到勺子伸过来了他再张嘴吃,如果喂饭的人因为什么事情耽搁了煳煳冷了下来,他尝着味道不对,等下一勺再喂过来时,就不会张嘴了。
黎明瑾每次看着他娘给弟弟喂煳煳都在旁边干着急,总觉得娘喂得太慢了。
这天黎成石刚回来,黎明瑾就跑到黎成石跟前说:“爹,娘给弟弟喂煳煳太慢了,同样的时间我都能吃四五勺了,弟弟才吃一勺,一会儿煳煳就要凉了。”
“你弟弟他人小,吃不了那么块,就让他慢慢地吃呗,凉了放进蒸笼里蒸一下就好了,没关系。”黎成石摸了摸黎明瑾的头发,“小时候瑾哥儿也是这样的吧。”
黎明瑾两岁之前的样子黎成石都错过了,他对黎明瑾小时候的了解仅仅来自于听他娘或者芸娘说。
黎明瑾皱了皱鼻子反驳道:“才没有,奶都说了,我小时候吃东西得快快地喂,喂晚了、喂少了我都会催,就是因为我从小都乖乖吃饭,身子骨这般结实。”
“好吧,你弟弟他身子骨也挺好的,放眼望去,比咱们村大多数人家的孩子都要好很多啦。”黎成石不太清楚别人家的孩子是啥样,但他上次回来刚听他娘说过,所以他说的这句话没问题。
除了焦心弟弟吃东西,黎明瑾还在烦恼弟弟说话:“哎,不知道弟弟什么时候才能说话,我听牛伯娘说,小孩子都是一岁左右开始说话的,家里的大人教得越勤,小孩子开口说话就早。”
“爹,我天天都在同弟弟说话,弟弟怎么就是不开口呢?”
黎明瑾经常听他奶说弟弟聪明,可弟弟既然聪明,为什么就不开口说话呢。
黎成石回想了下在县衙大家闲聊时说起各自家里的孩子怎么长大的,对黎明瑾说道:“很快就会说了,你有没有看到过你弟弟自己一个人嘴巴在动?”
黎明瑾皱着眉头想了想,不太确定地说:“好像……好像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