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第92节

  在座的各位一听到三宝还要参加明年的科考,都纷纷的说道,“是是,这科考 重要,不能回来就不回来。”

  “我们都能理解。”

  ”你让三宝好好读书,不必担心族里的这些事,这些事我们做好就成。“

  “既然三宝不能回来,咱们就把该办都办了先。”李氏家族的族长决定道,“ 咱们今日就开祠堂,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咱们李氏的列祖列宗们。等下次三宝回来, 咱们再开一次祠堂,让三宝亲自去告诉祖宗们。”

  “是,是,这也好。”

  “等到我这把老骨头百年之后,下到地下,我也能有面目去见列袓列宗们了啊 。”族里的好几位族老都高兴的抹眼泪了,这么个大好消息,一定要赶紧的告诉列 祖列宗们,让列袓列宗们也跟着高兴高兴。

  “这宗祠要开,喜宴是不是也要摆上啊。”

  “是是,要摆,要摆,咱们还要摆个三日三夜的流水席。”

  ”摆! “李山谷并不反对摆宴席,如今他们家中赚得了几个钱,摆宴席的酒钱 还是能拿的出来的。

  想起儿子在信中提及的一些事,趁着这会儿大家都在,李山谷向村长和族长, 以及族里的族老们提道,“三宝在信里提起,咱们李家村如今不一样了,咱们最好 是能制定出村规和族规,用石板刻在宗祠的门前,用以来约束好村中的人,和族里 的人。咱们李家村如今好不容易日子才好了,不能因为某个人就害的大伙儿都没好 日子过。”

  ”是是,这个事你不说,咱们李氏家族都要立一个族规出来。“族长第一个站 出来说道,”咱们李氏家族好不容易出了一个举人老爷,要谁敢顶着三宝的名去做 一些作奸犯科的事,拖了三宝的后腿,给咱们李氏家族抹黑,别说你们家不饶过那 人,我们李氏家族内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绕过那个顶着三宝的名去干坏事的人。

  “咱们这李家村的村规,也是要定一定。”村长说道,他们李家村和从前不一 样了,但是村中总有一些人是拖他们后腿的,万一要干了什么拖了三宝的后腿、拖 了全村的人的后腿,他这个村长第一个就不饶他。

  “是是是,这个规矩一定要立。”大家都纷纷的应和,都赞同要立个规矩。

  他们如今能过起好日子,还不都是托了三宝的福,要谁敢拖三宝的后腿,他们 全村的人都把那人拖出去打死。

  “咱们李家村的人一定要拧在一条绳上,只要这条绳子不断,咱们李家村就不 散!”他们李家村不是一个人的,是他们整个李家村人的,要谁敢做什么事拖累了 他们村子的人,都一律赶出去!

  大家在屋里商议了好一会儿,制定村规和族规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事情 ,先把这个事情往后放一放,为今最重要的是开宗祠给祖宗们上香,把这个好事告 知祖宗。

  儿子考中了举人,李山谷打手一挥,作坊那里关门三天。

  李家村村中杀猪宰羊,家家户户的汉子和妇人们都过去帮忙,就连三岁小儿都 去凑个热闹,一时间整个李家村欢軎的就跟过年似的。

  “开宗祠 ”

  厚重的门扉打开,发出沉重的咿呀声,宗祠里面摆着的是李氏族人的牌位。

  李氏家族的族长带了族中的众人一起开了宗祠的大门,李山谷站在村长的后边 ,身边是他的亲娘和妻子,还有最小的儿子,李浩鹏跟在阿娘的身边,小脸一脸严 肃。

  后面是李氏家族的众人。

  李老二带着李大花和新进门没多久的娇妻,还有未嫁人的小女儿们一起,跟在 后面。他亲侄子中了举人,李老二为此也是替他大哥家里高兴。

  “列祖列宗们在上……”李氏家族的族长念了一段长长的賦文,告诉祖宗他们

  李家村出了一个举人老爷,让列袓列宗们九泉之下有知,保佑李问下一次能考到进 士老爷,保佑他们李家村代代人才辈出。

  念完了赋文之后,族老带着族里的众人给祖宗们上香。

  对于李氏家族的族老们来说,如今的李问俨然成了他们整个家族的希望。

  后面李家村是摆了三天三夜的流水席,这几日全村的人家中都不开火,全家老 小都去吃宴席。李家村的村长李茂更是请来了附近十里八乡的村长和里正们过来吃 饭,在外村人的面前好好的炫耀了 一番。

  附近的地主豪绅们带着厚礼过来,身为村长的李茂请了人进来吃饭,送的厚礼 却是如数归还给了大家。

  李家村出了一个举人老爷,摆了三天三夜流水席的事,足够李家村和附近村子 的人说上三年了。

  在这之后,原本就三不五时李家村说媒的媒婆们,就往李家村跑的更勤了。

第四十章 李家村的未来

  等到两日之后,李问写给家里写的第二封信也被人送到了。

  正好此时村长和里正、族里的族长以及族老们正在商量定制村规和族规一事, 李问的这一封信送回来的很及时,其中一份就是写回来给村长以及族长他们的。李 山谷把儿子写给村里的信拿来给众人看,提及儿子在信中提到了关于他们李家村的 事。

  “快说说,三宝在信中都说了什么。”

  大家都在等着李山谷说话,想听听说三宝的信中说了什么。

  “三宝在信中提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我们家出钱买一百亩的地,放到他的名 下,不要多,就要一百亩就够了3 ”李山谷提起了儿子在信中所说的第一件事,说 道,“日后这一百亩地的收成我们家也不拿一分,而是归入村中的学堂之中,供村 中所有人家的子弟读书用。”

  儿子如今考上了举人,举人老爷名下的田地是不用交粮税的,这一百亩地的收 成全部都是他们所有。

  他们家如今有点钱,买一百亩的地还是买的起的。

  在知道儿子考了举人之后,知道儿子必然是要上京城去考试,李山谷这个阿爹 又让人给儿子那里送了一千两的银票过去。穷家富路,拿出这些钱给儿子后,他们 家中拮据一点倒无所谓,儿子出门在外,要多备点盘缠,路途中要花的就花,免得 遇到了什么事,手中没个银两在身,也是难办事。

  他们家的饼铺和几个作坊每月都有进账,年底的生意不错,还可以赚几个钱给 家中过年用。

  “不成不成,咱们村的学堂是要办了,可这银两也不能你们家出。”村长第一 个不同意,前面他们已经在商议过建村中学堂的事,他们李家村至今还未有一个学 堂,村中的孩子想读书,要去到镇上不说,花费也要更多,还没真没几家舍得送孩 子去读书。

  若是他们村中有一个学堂,那么应当是会有不少人舍得送孩子去读书了。

  “是啊,咱们村办学,凭啥要你们家出这个钱,不成不成。”

  “如今三宝要读书科考,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我们帮不上什么忙,可也 不能还花你们家的钱啊。”

  大家纷纷的都不同意。

  听到七嘴八舌在说的话,李山谷这个汉子站在那里有点无奈,还要不要继续说 下去了?他这话都还没说完呢,李山谷扬声说道,“大家听我说完,三宝这么说, 是有原因的。”

  族长开声说道,“大家且静静,听听三宝下面怎么说。”

  一个个才停止了讨论,安静了下来。

  李山谷才继续说道,“三宝在信中提议说,以后咱们村里,凡是五岁以上,十 二岁以下的孩童,不管男童女童,都要送到村中的学堂去读书,不需要交任何的束 脩,这个钱都从学堂里出。”所以这一百亩地的收成归于学堂,其实是这么个用处

  一提到女童也去读书,在座的里面自然是有人不同意的,女孩哪能去读书呢? 有人就反对,“不行不行。”

  在信中写到送女童去读书这个事之时,李问就想到了大家肯定会反对,因而他 在信中也为大家解释了女孩读书的诸多好处。李山谷把信中儿子提到的原因一一的 解释给大家听,还说道,“三宝在信中说了,日后若村中有优秀的女子,可以优先 进去作坊里做事。“

  李家村自从建了作坊之后,不仅是村中的汉子能去做工,就连妇人们也有不少 进去里面做事的,有的妇人拿的一个月拿的工钱甚至是比家中的汉子还要多。

  这要放在以前,谁家敢想让女人出去做工赚钱,女人的手巧,可没比男子差到 哪里去。若是夫妻两个能一块进入作坊的,一个月的月钱就能翻倍了,一家人一年 的收入久就是别人家的两倍了。要是再多几个子女一同进去,那不是钱就更多了?

  听完了这一番话之后,开始一些不同意女童去读书的老者,到了最后都沉默不 语,等于是默许了。若是女孩去读了书,可以优先进入作坊做工,这肯定就是好事 啊。

  ”山谷,你继续说下去。“村长和里正还有族长听到这个话,都一脸沉思,村 长问道,”三宝在信中还说了什么?“

  李山谷才是继续说道,“村中的男童凡是从五岁起,就要边读书边学习武艺,

  曰后不管是从文还是从武,只要是个好苗子,咱们村就用心去培养。不过这个培养 也是有条件的,并不是要一直供养下去。

  若是谁家的孩子是个读书好的,家中又是没有银钱供孩子去读书的话,在孩子 到十二岁之后,学堂将会出钱送孩子到镇上的书院去读书,继续培育这个孩子到及 冠之年。若是被供读之人日后有了出息,这笔钱要归还给学堂,继续培育下一代的 人。“

  这个时代十八岁才及冠,和现代的十八岁成年差不多的意思。李问是考虑到十 八岁就是成年人了,你要做什么就去做,但是要自己有那个本事,他们村里也不可 能会继续供着你读下去,万一这要考到六十岁呢,岂不是要村里养你一辈子。

  所以针对这个继续培育的问题,李问在信中做出了详细的要求,只有满足了要 求的村中子弟,才会由村里继续出钱供他读书读到十八岁。当然这个钱也不是无偿 的,相当于现代读书的借贷,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归还的钱还可以用于下一代人 的培养,实则也是一件好事。

  信中还提及在建了学堂之后,学堂的科目开设,并不仅仅只限制于读书识字, 读书识字只是一个基础,还会有另外的算术、木工,女童学习武艺,女童学习针线 刺绣,都不限制。

  建立学堂最简单的一个目的只是为了让村中的孩童读书识得几个字,还有最重 要的是学习一门手艺。

  往更远的利益来看,李问之所以提起建立学堂的事情,就是希望他们村子能重 视教育,只有不断培育出人才,他们李家村才能时代兴盛。若不然很容易到了他这 一代,子孙后被中再无能人可出,李家村只会一代不如一代,很快的就会衰落下去

  这一封寄回家中的事,是李问经过了反复的思考才写下的,就是希望李家村的 村人能重视孩子的读书和教育的问题,若是他们村中的子孙后代一个个都是能文能 武,一个个都是有本事的,他们这个村子将会是另一番面貌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前面的作坊他已经帮着村子建立起来了,如今李家村的村民们日子也是过的好 了起来,只要是勤劳肯干的,一家人都能吃饱肚子。目前把肚子吃饱了,就要考虑 到曰后的村子的一个发展问题。他们村子的几个作坊肯定是有不少的人眼红,怀璧 其罪,只有他们李家村不断的壮大,才不会有人敢把主意打到他们的身上。

  李问把关于李家村的这些问题整理出来,整整写了一份十页,交由好友回去的 时候帮他送回去。里面一些相关的事情他详细的罗列出来,就是希望能帮到李家村

  等到李山谷说完了信中提及的事情后,在座的村长里正和族长以及族老们一个 个都一脸深思,而后大家相互之间交头接耳。

  “村长你们也看看。”李山谷把信给到了村长那里,村长李茂幼时学过几个字 ,他颤抖着两手,接过信,看着上面一个个的字,深吸了一口气,就下定了决心那 般,说道,“咱们李家村的学堂,一定要办!”

  “这学堂,办了!”

  “是是,学堂一定要办。”

  村子里开学堂的事情,大家都是赞同的,这个学堂要办,还一定要赶快的办起 来。

  这一天,众人一直谈论到了天黑,关于李家村的村规,和李氏家族的族规,都 一条一条的制定出来。还有三宝在信中提及的建立学堂的问题,这个学堂一定要办 ,而且是要办好了。

  一直到深夜,几家的儿孙们才到村长家中去接了他们的老父亲们回家。

  “回来了。”

  “嗯,进去吧。”

  李山谷到了很晚才回到家中,家中的妻子还正在等着他回去。

  这个晚上,这些参与了今晚关于李家村的未来讨论的老者们一个个都睡不着觉

  到了第二天一早,李家村就敲响了锣鼓,村长和里正、以及李氏的族长和族老 们都出现在了祠堂的门前,召集了村中的村民们后,村长说起了他们李家村要制定 村规一事,以及族长也站出来说李氏家族要定制族规的事情。

  在经过几天的讨论,他们于昨夜才临时把这些规矩都初步的制定了出来。

  村长开始宣布村规,接着是族长宣布族规。

  “曰后凡是犯了村规和族规的,都一律按照村规和族规处理,重者不再轻饶, 都一律赶出李家村。”凡是触及到全村之人利益,作奸犯科者都一律赶出村子,任 由人在外面自生自灭。

  被赶出村子的人,将不能再回到原本的村子,没有村人的庇护,独自一人在外 是很难生存的,就连死后牌位都不能摆回族中,等于是死后都会成为孤魂野鬼。在 这个世界上,被族人驱赶出去,这是对一个族人最大的惩罚。

  村民们听到这一个个规矩,自然是有人说好的,也有少数的人反对,之所以会 反对的几家人,都是因为他们平常就没做什么好事。

  所以自然这几个反对的声音就被大家所忽略过去了。

  “这些规矩,等到请了工匠后,将会一条条都刻在石板上,立在祠堂门前,用 于警醒我们李家村的村人,若是谁人敢犯,都按照村规和族规处置。”村长的目光 扫了一眼站在边上的几人,那几家人顿时就老实了。

  在宣读完了村规和族规之后,村长则是提到了将会在他们李家村选址建立学堂 ,建立学堂的钱将由他们全村的人筹集,这是他们大家商议后得出的结论。村长接 着说道,“日后,咱们李家村不管是男童女童,凡是五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都要 送到学堂去读书3 ”

首节 上一节 92/3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你不爱他了他最爱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