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第54节
“阿爹,找铺面的事你去找黄老板问问,没准他那里有好的介绍。”李问让他 阿爹去找黄万里,黄万里在镇上开了十几年的铺子,哪里的铺面比较好他都是了解
的。
“行行,这个事阿爹来办就成了,你安心读你的书就好。”李山谷见儿子这么 热衷于这些事,李山谷还真的担心会影响到孩子读书,只让孩子好好读书就行,家 里这些事情让他这个阿爹来办。
“嘿嘿,知道了,阿爹就辛苦你了。”
父子两个这几年的感情是越发的亲密了,李山谷有什么事也会找儿子商量。
知道他阿爹能处理好铺子的事情,李问就不去管这些事情了,每天该读书就读 书,该休息就休息,有时候回来陪陪他阿娘,他阿娘这肚子没几个月就能生了。他 第一次摸到他阿娘肚子里的小弟弟在动的时候,那种惊喜到现在他都还记得,没事 他就跑去摸他阿娘的肚子。
家里买了人回来干活之后,许多事情都有人干了,他阿娘现在只要安心养胎就 行,大概这也是家里买了人回来的好处之一吧。
第七十八章 李家饼铺
七月中旬,地里能收粮了,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的老老小小都会下地 干活。
今年没什么雨水,地里的谷子很多颗粒都是干瘪的,因而这收成没有往年好, 除去了要交给朝廷的賦税之外,一家人只能勉强够个温饱。
好在他们家里现在有了别的进项,不单单是靠着地里的这点粮食过活,所以这 曰子也不会太难过。不过村中大半的人家都是靠着几亩地过活,地里的收成不好, 就意味着一家人在下一年里都吃不饱饭,李问在心里琢磨着这个事情。
他们家和二叔家分家了,地里的粮自然也是各家收各家的。
李王氏年纪大了,腿脚不好,往年都是不下地干活的,只是留在家中给大家做 饭。如今孙怡的肚子怀了孩子,月份也大了,连走路都不方便,李山谷是舍不得让 妻子下地去干活,就让她留在家中帮阿娘做饭。
“阿娘,你们就留在家里,我带着人下地去收粮就行了。”家里买了人回来, 李添夫妇两个都能下地干活,一下子就多了两个劳动力,再加李山谷一个,就三个 大人了。
书院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放几天田假,李问要跟着他阿爹一起下地干活,“阿 爹,我和你们一起去。”
李山谷看着儿子没说话,没点头也没有摇头。
“乖孙你怎的也要下地去啊,你就在中好好读书不就好,地里的活让你阿爹去 干就成。”李王氏一听孙子也要下地去,第一个就不答应。
“阿奶,你就让我去吧,阿爹都能干的事,怎的我去就不成了。以前你说我小 ,你看我现在都这么大了。”李问费了好大的劲儿都没说服他阿奶点头。倒是没想 到他阿爹帮着他说了一句,“阿娘,三宝要去就去吧,他要干累了就让他回来就是 了。”
李王氏还是皱着眉头,到底没有再拦着孙子了。
“嘿嘿,谢谢阿爹。”
“阿奶,阿娘,我跟阿爹去干活了啊。”得了家人的同意之后,李问欢欢喜喜 的跟着他阿爹到地里去干活,后面还带着一个比他还小的李童。
李童现在成了他的小跟班,这孩子性格有点胆小内向,一日下来都没有两句话
不过想来这也是他成长的经历有关,也许再过两年就好了也说不定。
他们家的地不多,几个人干活,两天就收完了。
在收完了自家的粮之后,李山谷就带着人去帮老二家里收粮,只不过这一次他 就没舍得让儿子一起过去帮忙。李大花看到大伯他们来帮忙,讪笑道,“大伯家里 买了人干活就是不一样,多了人手做事,收粮都比我们家里快了啊
李大花是个惯会偷懒的,往年一家人干活她还可以偷偷懒,现在分了家后什么 活都要她去干,干多了她就懈怠不愿意去干,后面是越干越慢,越干越拖。
好在家里几个大丫头都能帮忙做事了,李大花自己在一旁偷慊,看到丫头们干 的慢了就是打骂。
听到这话,李老二扫了自家婆娘一眼。
李大花脸上讪讪的,也不敢说话了。
又是过了两日,两家人地里的粮食都收起来了。趁着这个天好,大家都赶紧晒 了谷子收回去粮缸里放着,这可是一家人一年要吃的粮食。
粮食一收起来,一场急雨噼里啪啦的就下了起来,后面收粮收的晚的人家都还 在晒谷子,被雨这么一淋,想哭都没地儿找去。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到地里的粮食熟了,家家户户都赶着收粮的原因,最怕的 就是这个时候会下雨,一场雨下下来,淋湿了谷子,辛辛苦苦干了一年都白干了。
在收了粮之后,他们在镇上的铺子也准备开张了。
到了这会儿,李家村的人才知道李山谷家在镇上租了铺子准备开张了,眼见着 他们家的日子是一天一天的红火起来,先是盖房子,接着又是开铺子。
到这一日,李山谷是用驴车接了家中的老母和妻子都一并接到镇上去。跟着一 起去的还有李老二和李大花,带着几个小丫头一起去,几个丫头长这么大,连镇上 都没去过一回。
“噼里啪啦一”
门口点燃一丈炮竹,李山谷拉下了挂在招牌上的红布,上面写着“李家饼铺”
四个大字。
这一天,李家饼铺开张了。
“老弟,恭喜啊。”黄老板知道李山谷家饼铺今日开张,提着礼物过来祝贺。
“黄老板里面有请。”李山谷请了人往里面进去做。
铺面并不是太大,铺子的两侧搭着架子,上面摆着各式各样的月饼,这也是李 问出的主意,他阿爹请木匠来做的,铺子里的陈设简单,一目了然。
月饼是从家里做好了送过来的,除了原先的豆沙月饼,还有就是莲蓉月饼和五 仁月饼,五仁是他们这里常见的几种果仁做的。
现在增加了几种新的月饼,除了原有的月饼之外,増加了一个莲蓉蛋黄月饼, 还有一个新的果蔬系列月饼,一个是用果子做的月饼,还有一个就是用蔬菜做的月 饼,蔬菜拧出的汁,用蔬菜汁去染了色,做成了六种不同颜色的月饼。
今年李问打算主打果蔬月饼,主要是这两种月饼的味道清甜、模样也好看,印 月饼的模子是十二种花,每一种月饼对应的花样是不一样的,看起来就漂亮的让人 舍不得吃。
然后再换一个高档的包装,价格上涨几涨,主要推给不差钱的富贵人家。
李问的算盘是打的噼里啪啦作响。
往年家里做月饼主要都是他阿娘来带头做,今年他阿娘的肚子都这么大了,干 起活来很不方便。倒是没想到杜秋兰是个手巧的,原来她原先在大户人家那里做事 的时候,在厨房里干过活,所以他这边一说,还有他阿娘在一旁指导,用了没几天 的时间杜秋兰就把这些月饼琢磨出来了。
他们家这几年在中秋之前都有做月饼出来卖,外面也有各种高仿低仿的出来, 不过不少老顾客们还是喜欢他们家的月饼。前面出的几种月饼价格都是比较便宜, 走平价路线的,今年出的几款新月饼都是走高档路线。
铺子里面摆了一个台子,铺了几张椅子,李山谷请了黄老板进去里面坐,上了 几种新出的月饼让人尝尝。黄万里一尝到新出的月饼,眼睛就亮了,“唔,好,好 吃。,’
“不知这是什么饼子?”黄万里问道。
李山谷坐下来,给人黄老板讲了一遍各种口味的月饼,他让人去装了两盒过来 ,说道,“一会黄老板回去,也带两盒回去给家中夫人和孩子也尝尝。”
黄万里客气的推了推,最后还是笑着拿下了。
儿子是说了,他们首先要想办法让更多的人尝过他们的月饼,让大家知道他们 李家饼铺,就有更多的人来跟他们买月饼了。
李山谷这个汉子不大懂得做生意,但是他有一个什么都懂的好儿子,早已经把 这里面的套路都跟他说过了。这几年下来的经验告诉李山谷,只要按照儿子的话去 做准是没错的。
今天店里新开张,李问挪用了现代搞促销的那一套。
店里雇了一个机灵的伙计在外头喊,“小店新开张,走过路过的都来看看瞧瞧 ,今天买五个月饼可以送一个月饼,买十个月饼送两个月饼,多买多送,送完即止
还有一个就是免费试吃,一个月饼切成很多小块,可以让外面的路人试吃。
“吃了好吃的才买,不好吃的话绝对不要钱。”
“真的吃不用钱? ”有人问道。
“这位大娘,你可以尝尝小店的月饼,不好吃绝对不要钱的。”李三宝带着四 丫和李童在外面帮忙招揽客人。
大丫和二丫的年纪稍大了一点,等再过两年大丫就要说人家了,因而不好让她 们抛头露面。
这个世界的女子十五六岁就要说人家,结婚生孩子,要放在现代都还是在上初 中高中的年纪,在这里就开始要结婚嫁人了,真是可怕!李问再一次庆幸他是个儿 子,结婚什么的再说吧!
他现在赶着帮家里赚钱,只有安排好了家里这边,等到明年他才能放心到傅院 长那里去读书。
“我要五个……”
“老板,给我来几个……”
在尝过了月饼的味道之后,还是不少的人舍得掏钱出来买几个回去尝尝。
他们铺子开张的第一天,就让镇上不少人知道他们李家饼铺了。
他头上还顶着一个安麓书院的学生、一个读书人的身份,所以不沾染上这些“
世俗之物”“商贾之人的铜臭之味”,怕是会被先生找去喝茶的,所以等到铺子开 张了之后,李问只是适当的给他阿爹出出主意,至于要谈生意的事情让他阿爹去办 ,他就很少去铺子那边。
李问是给书院的先生们都送去了他家铺子今年新出的月饼,让先生们尝尝。 李问也没有忘记远在南阳的傅院长大人,他托人给院长送了月饼还有新酿的酒 过去。所以没过多久,傅院长那里就收到了学生托人给他送过去的月饼还有酒,还 有寄过来的一封信。
这是李问一次给傅院长寄信和东西过去。
信上,李问表达对先生的问候,还有写了他现在的学习,最后是祝愿先生身体 健康之类的。
傅易寒扫了一眼学生的来信,嗯了两声。
一掀开酒坛子,傅易寒就知道这个味道对了,“这小子,算他有心了。” 从喝了李问送的高粱酒之后,傅院长再喝别的酒就觉得味道淡了,喝不进口。 他的心里就惦记上了学生那里的好酒,但是偏偏他一个院长又不好开口问学生要吧 ,还算这个小子会做人,不等他开口就把酒送过来了。
不过这个饼子是什么东西做的?怪好吃的。
傅易寒吃了一个水果月饼之后,又忍不住的吃了又一个……
第七十九章 八月仲秋
李家饼铺开张了之后,后面铺子的生意是越做越好。
李问知道镇上最大的酒楼,如意酒楼是陆家的产业,但是他并没有通过陆知书 的同学那层身份去和陆家搭上关系,他只是在后面帮他阿爹出谋划策,让他阿爹去 找如意酒楼的掌柜谈买卖。
只要如意酒楼的掌柜不傻,都知道从他们这里进月饼去卖,是一件稳赚不赔的 生意。
还有码头那里来往的商人不断,若是和这些商人们搭上线,能出几个大单子, 他们都不用愁下一年的吃饭了。
“三宝提醒了阿爹,这个事让阿爹去办就好。”李山谷之前就在码头那边做买 卖,对那边的人和事都比较熟悉,他儿子一提醒,他就懂得怎么做了。
一时间李家饼铺的月饼供不应求,需要做工的人就多了。
李山谷提了礼物上了村长家的门,跟村长说起了在村子里招人做工的事情,“ 村子里的人家村长肯定比我了解,这个事就麻烦村长帮忙去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