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大抽奖 第1203节
按照左小右的计策,未来几个月,完颜洪烈一直在联系朝臣,游说当朝的金国皇帝。
“只需十万骑兵,就能让蒙古衰落下去。若不能做到,臣愿请辞。”经过数月游说,当完颜洪烈信誓旦旦的下了军令状之后,金国皇帝终于答应下来,只待今年秋收之后,就要以大军压境之势,征讨蒙古。
蒙古当然也有自己的探子,观察到金国的军粮调动后,就开始整军备战。
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所以他们打仗凭借的就是一个快字,来去如风,集结时间也非常短。而且根本用不着粮草,每人都会带够几天的口粮,然后直接南下抢掠,就地补给。而且蒙古就是依靠这种战术打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广袤疆域。
不过蒙古人以战养战的战术只适合陆战,如果遇到海战,那就是死路一条。历史上就是,蒙古曾经两次东征日本,但结局都非常凄惨。
1274年,忽必烈发兵三万,战舰900艘,大兴问罪之师,曾一度在博德登陆。为防倭人夜袭,元军晚上都退回船上宿营。不料,一夜台风骤起,数百艘战船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万三千余人葬身鱼腹。经此一役,蒙古人战无不胜的神话宣告破灭。
忽必烈气急败坏,接连五次遣使迫胁日本臣服。此时的倭人,正被这阵从天而降的狂飙吹得五迷三道,晕晕乎乎,自然不肯就范,索性连使者也给杀了。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当年中亚的花剌子模就是因为斩了成吉思汗的特使,才惹得“上帝之鞭”冲天一怒,掀起了蒙古人西征的万里狂飙。忽必烈听到日本人居然杀了他的使臣,当即暴跳如雷,于1281年发兵14万再讨东瀛。但倭人凭险据守,元军屡攻不下。而就在双方僵持的时候,台风又一次袭来,顷刻间4000艘战舰翻沉海底,十几万大军灰飞烟灭。
元朝两次跨海东征,均出师不利,铩羽而归。倭人背水一战,绝地反击,蒙古骑兵不习海战,人地两生等,无疑都是重要因素,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突如其来的台风。日本人虔诚地奉之为“神风”,认为“好风凭借力,苍天佑大和”。
就因为这股‘神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小鬼子为了挽救灭亡的命运,曾组织自杀性质的“神风特攻队”,偷袭珍珠港,幻想奇迹再度出现。但这回神风没有盼到,却飘过来两朵蘑菇云,把大和民族炸了个三荤四素,却也不枉在历史舞台上“风云”了一把。
但眼下金国和蒙古的战争却是纯粹的陆地战,而且是最适宜骑兵对决的草原战争。因为蒙古的提前集结,导致金国也不得不加快了整军备战的速度,终于在秋收之前完成了最后的备战。但这个时候蒙古已经主动发动了进攻,在金国边境和金国部队展开了一场惨烈的遭遇战。
十年后的金国军队虽然差了点,但现在还是有一批精锐的,蒙古人虽然主动扣关,也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却在金国骑兵的抵挡之下,并没有太大的战果出现。
而就在此时,完颜洪烈亲帅八万大军,汇合边境的两万骑兵部队,共计十万骑兵,在草原之上与蒙古骑兵展开了一场事关国运的大战。
蒙古骑兵虽说来去如风,但如果是十万人的大部队战争,机动性就变得不再重要,在十万部队的对撞过程中,更看重的反而是谁的军人更强?谁的战马更好?以及谁的装备更精良?
在军人方面,养尊处优的金国部队要差了一些;战马方面,双方则差不多;但在装备方面,还是更有钱的金国更占上风。所以双方的十万部队对撞在一起之后,一时之间竟是形成了均势,双方也都死伤惨重。
但就在这个过程中,赵王府的江湖高手们已经靠近了铁木真,其中就包括左小右。
第十二章 回到全真
“捷报!捷报!”金国,中都,信使骑在战马之上,高声呼喝,引来了四方目光:“我国大军与蒙古大军决战草原,大获全胜!蒙古可汗铁木真授首!”
“捷报!捷报!……”
中都哗然,今儿一派喜气洋洋。
金国皇帝和文武百官接到捷报,狂喜万分。在详细的捷报当中,完颜洪烈讲述了那场相当惨烈的国运之战。
在金国和蒙古最初的对冲部分,双方的损失都很惨重,这个过程,金国损失了至少五千兵力。但之后金国这边的猛将带头冲阵,渐渐占据优势,蒙古那边自然不会坐视不理,铁木真作为蒙古领袖,自是首当其冲,带头和金国对冲。
就在这个过程中,隐藏在金国先头部队的赵王府高手出手了。不过沙通天之流的武功还是有点差,铁木真这边也有些猛士护卫,所以斩首计划的第一步并没有完成,被铁木真惊险躲过。就在铁木真身边护卫越聚越多的时候,左小右终于出手了。
弹指神通建功,一块小石子破空而至,正中铁木真的天灵盖。那小石子附着左小右的罡气,破坏力堪比子弹,铁木真额头中了一枪,哪有幸理。就这样,铁木真倒下了,随着左小右一剑斩下铁木真的首级,蒙古的士气也倒下了。
兵败如山倒,蒙古十万大军死伤三万多,投降五万多,逃跑的不足两万。
当然对金国来说,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不止于此,随着铁木真的死亡,刚刚统一没多久的蒙古必然会重新陷入分裂状态。到那时,按照左小右的计策,只要金国花点小钱扶持一个部族在蒙古捣乱,让蒙古无法重新统合起来,那金国就可以在未来多年内坐享和平。
事情也正是这样发展的,一年之后,金国扶植起来的一个草原部落使得蒙古彻底陷入分裂状态,十几个部落相互之间打来打去,短短一年时间就损耗了蒙古大量元气,短时间内根本就没有统一的可能性。
而这一年,左小右十九岁,向完颜洪烈请辞。
“左先生为何要走?”完颜洪烈大惊失色:“可是本王有怠慢之处?”
“非也。”左小右摇摇头:“只是蒙古对金国威胁已经解除,王爷身边又有诸多高手护卫,有没有左咛都对王爷没有影响,左咛也该告辞了。”
“左先生万万不可如此作想。”完颜洪烈连忙抓着左小右的手,说道:“左先生请坐,来人,上茶!”
“是!”
待两人落座,茶水送上,完颜洪烈亲自为左小右斟了一杯茶,道:“左先生请。”
“王爷,你……”左小右有些受宠若惊,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左先生不必如此,洪烈甘愿如此。”完颜洪烈微微一笑,又给自己斟了一杯,端起茶杯:“左先生,请。”
“……王爷请。”
抿一口茶,左小右放下茶杯,道:“王爷对左咛有知遇之恩,左咛万分感激,但左咛年龄尚浅,这两年愈发觉得还有太多需要学习之处,所以左咛才会前来请辞,并非另投他处,而是想游走天下,磨砺自身,还望王爷准许。”
“原来如此。”完颜洪烈恍然,也松了口气,哈哈笑道:“左先生不必如此,洪烈也知年轻之时要多多学习、多多磨砺的道理。既然左先生有心,洪烈又怎会阻拦。”
“多谢王爷。”左小右起身行礼。
“左先生不必多礼。”完颜洪烈呵呵一笑,道:“不知左先生要磨砺多久?几时回来?”
“……不知。”左小右摇头。
“十年如何?”完颜洪烈问道。十年之后,左小右也不过29岁,依旧很年轻。
左小右略作思索,摇摇头:“左咛真的无法对王爷承诺什么,但只要王爷需要左咛,又不违背道义,左咛必会第一时间赶回来。”
这个回答已经让完颜洪烈很满意了。点点头,长叹一声:“此去经年,不知何日才能重逢。左先生,一定要保重自己,洪烈尚需先生指明前路。”
左小右站起身,躬身行礼:“王爷厚爱,左咛在此起誓,除非家国大义,左咛此生只为王爷一人效力,绝不另投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