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重生科技狂人

重生科技狂人 第1409节

首先,《黑客帝国》的背景设定就非常引人关注,它是基于美国哲学家、数学家与计算机科学家希拉里·普特南,在《Reason,Truth,andHistory》——《理性、真理和历史》一书中提出的“Brain_in_a_vat”——“缸中之脑”的思想实验。

相对于“颅中之脑”这个常识概念,“缸中之脑”的基础是——人所体验到的一切,最终都要在大脑中,转化为神经信号。

假设一个疯子科学家、机器或者其它任何意识,将一个大脑从人体中取出,放入一个装有营养液的缸里,以维持它的生理活性。

接下来,超级计算机通过神经末梢,向这个“缸中之脑”传递和原来“颅中之脑”一模一样的各种神经电信号,并对于“缸中之脑”发出的信号,给予和“颅中之脑”平时一模一样的信号反馈。

如此一来,“缸中之脑”所体验到的世界,则是计算机制造的一种虚拟现实。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缸中之脑”能否意识到,自己其实生活在虚拟现实之中?

不妨从“什么才是真实”的角度,简单论证一下——因为“缸中之脑”和“颅中之脑”接收一模一样的信号,而且这是它唯一和环境交流的方式,所以从大脑中的角度来说,它完全无法确定自己是“颅中之脑”还是“缸中之脑”。

如果是前者,那它的想法是正确的,自己确实走在大街上或者在划船;如果是后者,那它的想法就是错误的,自己并没有在走路或者划船,只是接收到了相同的电信号而已。

因此,一个大脑无法知道自己是“缸中之脑”和“颅中之脑”。

那么,悖论就随之来了——这世间的一切,可能都是虚假的、虚妄的;可什么才是真实的呢?什么才是自我呢?

要是只把思维局限在大脑中的范围,估计这个问题,永远都是一个死循环。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个体对于客观存在的认知或者判别,取决于它所接收到的外界刺激。

当“缸中之脑”生成了一系列的“测试用”反应,以检测对自身的认知,同时“实验系统”也能及时给予相应的刺激作为回应,“什么才是真实”的问题的纠结所在,就不取决于“缸中之脑”对于“世界”的认知,而在于“实验观察者”自身对于“世界”的认知。

《黑客帝国》就是在互联网大潮滚滚而来的时代背景下,把“网络空间”当成了“缸中之脑”的“缸”,而一位表面上是个朝九晚五的电脑工程师,私下里却是个高明黑客的主角,通过和一批神秘人物接触,明白了自己所认识的世界吗,其实是计算机程序所创造的虚拟世界,继而想办法回到真实世界,并设法击败奴役人类意识的幕后真凶。

和被精英群体推崇的《数字神经网络》不同,《黑客帝国》出版后,便势如破竹地一路上升到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的第一名——这已经是唐焕第三本获此销量佳绩的大众读物了。

人们在一边感受着互联网的热度,一边津津乐道其中的脑洞大开之余,也像从《数字神经网络》中解读出政~治抱负那样,分析出首富先生在《黑客帝国》中显示出来的宗~教信仰倾向。

不难想象,大受欢迎的《黑客帝国》,在好莱坞眼里,有着更进一步运作的巨大价值,进而拍摄电影的传言甚嚣尘上。

在出席新书活动的时候,唐焕便被记者追着问,“唐,《黑客帝国》什么时候被拍成电影?你是把它交给自己旗下的电影公司操作,还是会和其它电影公司合作?”

第0973章 克隆羊出世还敢嘴硬么

……

《黑客帝国》当然要拍成电影!要知道,这个科幻故事可是在潜移默化地提醒,互联网一旦失去自~由,那随之而来的后果,会非常可怕。

唐焕给出肯定的答复后,又补充道:“至于什么时候开拍,以什么形式运作,还要由电影领域的专业人士来决定。”

这次记者们显然预备了不少问题,当即顺着话风转而问道:“唐,听说投资规模空前庞大的《泰坦尼克号》,拍摄过程总是麻烦不断——你真的还信任目前的电影专业人士么?”

“当然。”唐焕爽朗地哈哈一笑,“虽然我现在不怎么做具体工作了,但毕竟我是从基层上来的,知道工作出现波折,在所难免。”

就这样,满肚子坏水的记者,试图制造噱头的小把戏,又一次被首富先生轻轻松松地“免疫”了。

……

事实上,COMDEX拉斯维加斯秋季展之后,唐焕在暗中布局制衡互联网的同时,已经注意到了《泰坦尼克号》这个最烧钱的电影项目,有些好事多磨。他这次从旧金山出来,就是打算去实地看看。

《泰坦尼克号》剧组最近很悲催,竟然被人暗中下了“蒙汗药”——集体放倒了。

具体情况是:詹姆斯·卡梅隆的暴脾气,也不知道把谁惹翻了,结果在拍摄现代场景戏份的过程中,被对方暗中在餐汤里混入了一种名为“苯环利定”的中枢神经迷~幻剂,进而包括詹姆斯·卡梅隆在内,超过50名拍摄组成员,被这种二级毒~品折腾得当场滚来滚去,进入了幻觉状态,不得不赶紧送医抢救。

还有更憋屈的地方——那个行凶者,居然没被捉到。

看着詹姆斯·卡梅隆的狼狈样子,首富先生哭笑不得地说道:“我本来不想过问拍摄的具体事情,可你们却稀里糊涂地到了被人下药还茫然无知的地步!要不,我派人调查一下吧,算是给你报仇雪恨。”

“既然已经这样了,还是算了吧——现在拍摄进度保质保量,才是第一要务。”詹姆斯·卡梅隆息事宁人道。

唐焕也只是信口一说,算是表达关切之情,既然对方选择忍气吞声,他也只能作罢。毕竟,节外生枝的后果,谁也无法完全预料到。

其实,詹姆斯·卡梅隆的心理活动,不难理解。

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架子拉得太足了——不说去年12次下潜到大西洋4000米深处,实地拍摄泰坦尼克号残骸,就拿还原80多年前的时代背景来讲,道具上到大船,下到碗碟,细致到了堪称苛刻的地步,甚至还聘请了一名全职的礼仪教练,来教导演员有关1912年上流社会的礼仪。

在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经费支出有多么花钱如流水了。

于是,詹姆斯·卡梅隆在享受倍加重用的荣光、一展所长的酣畅的同时,压力也前所未有地大。

要知道,唐大亨进军好莱坞以来,说是无往不利也不为过;如果詹姆斯·卡梅隆把《泰坦尼克号》搞砸了,变成了空前绝后的“票房炸弹”,那他的职业生涯恐怕要自此断送了。

就在刚刚过去的1995年,人们便见识到了一个活生生的“票房炸弹”——拍摄预算接近1亿美元的《割喉岛》,票房收入未过1000万美元,直接把制作方——独~立电影公司卡洛克影业,推进了万劫不复之地。

詹姆斯·卡梅隆可不想自己也被钉在耻辱柱上,自然不敢让《泰坦尼克号》的拍摄过程,无谓地平添变数。

本质上,《泰坦尼克号》相当于一个成千上万人参与的大型工程,涉及到纷繁复杂的大型运筹及保障,而詹姆斯·卡梅隆就是一位项目经理,要想做到安全有序地施工,就必须在执行上,有一个相当严格的方法,比如已经引来美国演员工会调查的军事化管理——在这一点上,首富先生在心里是赞成詹姆斯·卡梅隆的。

见对方工作状态没有受到影响,唐焕便点头表态道:“行,你的地盘你做主!我只想强调,我是你的可靠后盾,而《泰坦尼克号》不但是你的理想,也是我的理想。”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詹姆斯·卡梅隆被唐首富拉拢得没话可说。

站起身来,唐焕踱着步,沉吟道:“詹姆斯,商业因素无法忽视,我不得不再提醒你一下,《泰坦尼克号》最好能在1997年,也就是明年的暑期档,上映!”

“进度方面我有信心。”詹姆斯·卡梅隆说到这里,面露踌躇之色,“只是经费方面,能否再增加一些?”

首节 上一节 1409/15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二次元大穿梭

下一篇:死神之地狱归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