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穿越之群星帝国 第736节
随后这些新兵会统一进行基因进化,然后按照天赋分流,多出来的会被作为“人口税”交给帝国军方,天赋卓越的专门培养,没有天赋的会被培养成飞行员或者突击兵。
莫看只有12万座恒星系,通过这种方式,每个月军方都能够获得上百亿艘标准舰队,数万亿的NPC人类,尽管这些战舰都是老式卧式战舰,型号老旧,就连NPC人类也大都是毫无天赋的普通人,但在
这个特殊的时期里,就连这些以为看不上的“残次品”,在经过一套流程下来之后,也被派上了用场。
NPC战舰会被廉价出售给民间殖民团队作为开拓舰队使用,而训练过的NPC士兵会被投放到帝国境内,取代以往的全灵能部队作为驻军913,通过这种方式,军方腾出了大批的精英部队作为机动力量
,主力舰队的实力因此增长了几倍。
事实上这样的模式不仅仅是在孤立星域,包括整个帝国都开启这样的模式,当对人口资源的需求无限增加的时候,以往被“浪费”的NPC们都成了军方的人力补充站。
幸好在建设太空长城工程的时候,军情局就已经开始了大渗透,现在只是转变职能,整个过程非常快捷轻松。
于是在每日招募的大量NPC人类之外,帝国军方还能够利用这种方式,获得大量的舰队和人员补充。
这些招募出来的炮灰,会在经过严格地训练之后,被立刻投入对周围星域的扩张之中,滚雪球一般迅速膨胀着。
扫过繁忙的星系,林智宸看向某座星系之中,正在兴建的巨构,灵能环形世界。
这是帝国历史上,第一次建造的符文巨构,用灵能符文技术为太空巨构“附魔”,人造的灵能居住环境。
环形世界的建造周期普遍漫长,哪怕以帝国的技术也要以百年计算,十数年来这座巨构仅仅完成了主题框架和一个环段的建设,距离最终的完工还遥遥无期。
本应被当作居住地的已建环段中,放置着层层叠叠的孵化工厂,一望无际的刚体水晶罐中,侵泡着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儿。
在副本世界中培养出一批批新人类时,在现实宇宙之中帝国同样没有放松对新人类的培养,相反伴随着大量的职业者被培养出来,人口培育的相关产业链还在极速膨胀。
按照之前的新人类计划,帝国要求在今年之内完成月培养千亿新人类,但事实上仅仅过去几个月时间,不算副本世界的产出,月诞生的新生儿数量已经超过了1500亿。
不仅仅是灵能环世界,就连在盖亚大陆、帝国掌握的几十座灵能大陆之中都建设有孵化工厂。
每一个盖亚世界都被利用起来,成为新人类幼儿的培养基地,这些新人类或许在15年之后派不上用场,但文明的发展或衰亡都是以百千年为阶段,现在的付出在未来总会获得收获。
简单地视察之后,林智宸重新回归潘多拉星球,借助星魂的力量对广域星空进行观测。
“陛下,军情局的特别行动队已经就位了。”心灵世界中传来刘靖biab昶的汇报声,他在与李德龙沟通之后,就立刻回归帝国主持大局。
“好。”他说道,视野之中,规模达到上百万的军情局特工组成一个个三人小队,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几艘庞大的行星运输舰中。
一位尤里正委,两位资深特工,看起来很单薄,但如果考虑到他们都已经完成了基因进化,整体战斗力却绝对不弱,尤其是当他们的任务是渗透而非正面战斗的时候。
灵能扭曲时空,一支支间谍小分队迅速消失在太空之中,再出现的时候已经被传送到帝国过境之外,一座座NPC基地之中。
这种直接将己方作战单位精确地传送到一座座NPC基地的能力,整个帝国至今也只有他一人能够做到,这些潜入NPC基地中的特工们,会迅速开始渗透,尤其是心灵控制者尤里,利用心灵洗脑的方式
改变NPC人类的认知,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将基地人员转化为帝国的忠诚士兵。
通过这种方式,只需要一周时间就能够将整座NPC基地渗透转化,而这些混沌嵌入现实宇宙的钉子,就会成为帝国的人才摇篮,源源不断地为帝国提供充足的人力。
这种看似简单地动作,其实牵扯着复杂的时空定位,传送反而很简单,在以往林智宸也不愿意花费大量精力用在这些繁琐的事情上,但这个时间就连他都不得不亲自下场。
时光迅速流逝,银河系的星图上点亮了一座座恒星系,就像是一张稀疏的网,将整片星空笼罩起来。
当花费了大半年时间将第一批移民的十万座恒星系建造完成之后,殖民者们已经开始了对附近星系进行扩张,此时这些殖民星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业生产力,不需要帝国的支持就可以进行对外扩张
,直到这个时候,这些殖民星系才算是真正成熟了。
而这个时候本土的工业产能终于腾了出来,并开始对其它十万座殖民星系进行支持,通过这种方式,一座座原本暗淡的星系被点亮,具备了初步的造血能力。
等到时间过去了3年,整个银河系的银心地带,已经出现一张稀疏的网一一大约每100万座恒星系中,就有一座被人类占据,这片亘古不变的黑暗星域之中第一次出现了文明的曙光。
同时这些殖民星系也是帝国海军都一个个基地和补给点,从这些联系整个银心的基地星系出发,帝国舰队可以任意抵达银心的每一个角落,
第1462章膨胀的帝国
等到两年之后,这个密度提升到50万座恒星系中存在1座殖民星系,又2年之后,提升到25万座恒星系,3年之后,密度就增加到每10万座恒星系中就有1座殖民星系,直到这个时候帝国才停止了单纯
扩张星系节点而非数量的举动。
单独一座星系在星空之中面临的危险很大,哪怕有帝国舰队的支持,在过去这些年间还是时不时发生NPC入侵事件,导致殖民地的发展受到影响,
但随着接下来的几年这些点缀在黑暗星域之中的孤立星系,逐渐向着周围星域扩散,类似的时间影响就越来越小,帝国对银心区域的掌控力度却越来越大。
此时距离帝国获知银河系大危机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13年时间,每年2、3百兆的人口增量,让帝国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星空之中点亮的星系越来越多,文明之火逐渐~驱散了黑暗的梦寐。
林智宸从忙碌之中回过神来,这些年他真正体验了一把“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感觉,将整装齐备的军情局特工小队精准投放到广星空之中,此后每个月里都能够收获一批忠心耿耿的NPC士兵
发展到后期阶段,帝国军方和军情局联手,利用特工和精锐士兵渗透的方式,悄然将帝国殖民星系附近的大片黑暗星系掌控起来,将每月刷新出来的战舰和NPC士兵俘获后,通过隐蔽在星系边缘区域
的移动要塞,将舰队源源不断传送到-帝国的殖民地。
这种方式并不总是能够成果,因为混沌刷新机制有着某些鉴别方式,在那些被深度控制的星系中,甚至会减少或者暂停人员和舰队的刷新。
但哪怕如此,在多次尝试维持着一个临界点后,每个月里帝国军方依旧会获得海量的兵员和舰队。
这些被转化的NPC人类就远不如从帝国的克隆人工厂中招募的人员那么娇贵,他们在经过分流、训练之后,唯一的目的就是成为帝国利刃,为殖民地的扩张和未来的战争做准备。
此时他看着这片星空,以殖民星系为核心,帝国舰队无时不刻在对外扩张着,驾驶着突击艇的星际战士们仔舰队的配合下跳帮作战,或者在间谍的配合下,进行轨道空降、占领NPC基地。
后续的工厂舰队在军舰的保护下,在行星地表建造工厂或基地,于太空之中快速组装着轨道空间站。
巨型运输舰停靠在行星近地轨道,投放一座折叠的机械巨构,变形金刚一样的八爪鱼展开,将整颗行星包裹起来,机械臂下垂,开始对存在于整颗行星上数百上千个矿井同时展开勘探和挖掘。
行星级采矿机械,能够同时采集整颗行星上存在的矿产,这种巨型采矿巨构在经过这些年的增产之后,已经成为矿产星球的必备,极大地加快了矿产采集。
等到这一切完成,距离舰队进攻仅仅过去一周时间,整座星系就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工业体系和居住环境,伴随着星门的开启,殖民者们就会迅速掌握整座星系。
此时这遍布整个银心的节点星域,多则数百少则数十星系,成为点亮星空的火炬。
以圣者的目光观察整片星域,就能过看到依托于星门,洪流一般的殖民舰队源源不断分流向各个帝国殖民地,爆炸的人口数量带来了巨大的消耗和压力,逼迫着政府不断向外输送迅速膨胀的人口。
而各大殖民星系也因为海量移民的到来飞速发展,同时因为后续源源不断的输送人口,或主动或被动地对外扩张,整个龙魂帝国都因为连续十几年的激进人口政策,而化身点燃引擎的战车,全速向着
未知的前方开进,或者在荆棘遍地之中抵达光明的彼岸,或者在坎坷之中粉身碎骨。
“轰”
灵能层面的波澜惊动了林智宸,他微微抬头看向某座恒星系,一道凡人看不见的灵能波迅速扩散,以超光速迅速掠过小半个银心。
“又一位自主飞升的贤者。”心灵世界中传来林克的感叹:“也就十几年时间,我感觉自己都跟不上时代了。”
心灵世界中安静了一瞬,似乎大家对此都心有感触。
十几年前,谁都没想到仅仅是这么短的时间里,帝国就膨胀至此。
“你们或许没有计算过,帝国是银河系中唯一一个殖民星系突破一千万的文明,而且还不是堪堪超过这个门槛,而是2300多万座。”可妮莉娅自豪地说道:
“现在我们的文明在竭尽全力地扩张,所有的生产力都被无穷尽的需求填满,所以看不出与以往的区别,但事实上我们的工业产能比十几年前扩增了千倍不止!”
能够扩增千倍,大部分是伊卡洛斯机甲的功劳,这些超高效率的生产者们在一座座星系之中建立起完善的工业生产体系。
“拿舰艇生产来说,我们现在每天服役的各款工程舰和运输舰,规模超过55亿艘!”
这个数字一出,让几位通过心灵联系的帝国高层心情一阵波动。
能够生产出如此数量的民用舰艇,就以为帝国有着堪称恐怖的工业产能,如果战事转向军备生产,一个造舰周期都能够产出上亿规模的庞大舰队!
而众所周知,造船业涉及的环节之多堪称海量,一座船坞背后设涉及的零部件供应工厂,能够聚集成一个太空工厂集群,因此这繁荣的造船业背后,必然是更加繁荣的工业体系。
“问题是这么庞大的工业体系,却没有多少空余产能去生产军备。”沉默中的诺德侯爵提醒道:“我们看似强大,其实深陷泥沼!”
这也是个大实话,因为帝国激进的人口政策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殖民扩张,因而导致相关的衣食住行相关产业迅速膨胀,社会上的绝大部分生产力都被新生的人口需求填满,以至于军事装备的产能在过
去的十几年没能达到工业产能提升的平均水平一.
第1463章军备
更严重的是,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帝国的工业产能持续扩张,将每年暴增的人口需求填满,才能够腾出来生产力去做其它事情。
根据计算目前帝国各方面的产能只是堪堪维持每年增长的人口数量,各类生产生活物资的供应都非常紧张,帝国还在持续地扩充着产能,培养合格的工程师不需要时间副本世界,但生产相应的设
备、调配生产资源却需要时间。
想要有余力去做些其它的事情,比如大幅地提高军备生产能力,按照行政院与工业部的推算,至少也是30年之后了。
“虽然我没有经历过建国时代,但现在的帝国与新人类计划刚刚施行的时候并没有区别,整个文明大半的“九一七”力量都投入到新的人口增长中,我们押宝的是未来,但危险已经迫在眉睫。”诺德侯爵
提醒道。
心灵世界中沉默下来,这是一个矛盾,如果停止和减少新人类的诞生,当然可以立刻缓解这种矛盾,但失去了这种高速发展的能力,谁也不知道银河系现有的文明规模,是否足以支撑银河意识抗拒星
空之外的黑暗入侵,如果不能那放弃快速爆人口,就是选择了慢性死亡。
“人口的增长不能停,至于军备”林智宸沉默了一下:“以帝国现有的军队规模,应该足够支撑30年吧?”
“帝国现役的舰队规模超过1500亿,还有着数量超过1000艘的行星战舰、包括30艘主战星在内的15万颗战星绝大部分都是直径500公里,在星灵指挥官的领导下,抵抗30年并不难。”柳缦筠回答
道:
“哪怕你带走了上千位贤者,帝国境内还有1300余飞升者,我们在高维层面的战斗力也是一颗重要的砝码。”
“别忘了陆军,这些年陆军的规模可是一直在扩张,当然,我更希望称呼他们为星空突击队,专门用来打战舰”魏鹏插口道:
“3万亿突击队成员,愿意为帝国效劳!”
这个数字让心灵世界的众人感到一阵惊讶。
“怎么会这么多?”武天翼忍不住问道:“你就是从黑暗星系一点点拉回来然后训练出来?”
“是的,而且大部分都被训练成了太空战机飞行员,只剩下一些残羹冷炙丢给了陆军。”魏鹏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笑意:
“我找嫂子要了几座工业星系,专门为陆军提供装备,包括突击艇和暴风单兵机甲,就这么一年年积累下来,就有了现在的规模。
放心吧,这些都不是新兵,事实上这些都是从帝国各地的驻军中集结起来的精锐,那些新兵和不够格的都安置在帝国广的国土上,他们每一天都在与NPC作战,能够百战余生并且表现出某些特质的
才会被陆军部接纳,成为主力军团的辅助。”
众人听得惊讶,对未来也多了一丝信心。
上一篇:原神:二创视频,开局莫娜牛马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