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穿越之群星帝国 第1188节
帝国的疆域拓展到了五百余座大河系,人口以京兆计数,庞大的人口数量加上优秀的教育体系,再加上“天道酬勤”的加成,让帝国的人才层出不穷。
就拿军方来说,英雄阶的指挥官早已经在恒星系内铺开,传奇级的优秀舰队指挥官才有资格指挥正规舰队,甚至就连不太优秀的、作为辅助光环加成的副英雄,也都是传奇阶之上的存在。
这种情况下,低于大贤者层次的指挥官,甚至不会在帝国军方高层心中留下太多的印象,无它,竞争太激烈,人才实在太多了。
铁壁元帅就是从底层晋升上来的指挥官,但他并不是太空舰队指挥官,而是一位要塞指挥官,这种起源于太空长城计划的专属职业,发展前景其实相当有限,因为绝大部分的太空要塞都是常年停泊在一隅,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晋升实在是太难了。
但是同样地,如果能够在这种较为封闭的环境中,觉醒强大的天赋光环,那同样也比竞争激烈的太空舰队指挥官更容易晋升。
唐锡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得晋升,经过他2.7的光环加持,维度要塞的各方面效果获得了数倍加成,发挥出来的战斗力十倍于硬件设计。
此时经过他的布置,能够看出全息投影上出现的维度要塞群竟然分成了大小不同的四组,分布在完全不同的方向,将来袭的腐化舰队包裹起来。
就在黑暗帝国的战争元帅尚不知情的时候,帝国的维度要塞群已经悄然分散开,呈四面体的方向将这支腐化舰队包裹起来。
其中这片被发现的要塞群,就是分离出来的、作为诱饵吸引敌方注意力的弃子。
“战争的本质就是消耗,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后的胜利!”看着越发迫近的腐化舰队,铁壁元帅的双眼闪过一丝寒意:“来吧,最好聚集得多一点。”
第2499章
太空中的战争还在继续,作为深空防御支点的维度要塞群一旦被发现,立刻就引发了黑暗帝国的大规模围,庞大的腐化舰队迅速集结,向着目标发起不死不休的冲锋。
反过来这些不断集结的腐化舰队,也减轻了帝国泰坦舰队猎杀的压力这些找到了目标的腐化舰队毫不在乎友舰队正在遭受着猛烈的攻击,而是遵循着战争元帅的指挥,一股脑向着维度要塞发起反击。
这种情况下,行星泰坦舰队的猎杀效率甚至变得更高,每一次突袭都会造成惨重的伤亡。
腐化者的高层指挥官很快就发现,帝国的舰队从未有过救援维度要塞的想法,他们直接在半途对四面八方不断集结的腐化舰队进行狙击,尽一切可能消减着敌舰队的数量。
“准备用空间换取时间吗?帝国的力量会让伪帝的信徒绝望!”战争元帅自以为洞悉了对方的意图,冷笑着指挥04更多的舰队加入战场。
铁壁元帅唐锡平平静地看着全息投影上,第一支腐化舰队终于跃迁进场,直接威胁到维度要塞。
在要塞群周围,有着一支整编的战星集群守护着维度要塞群的近空,这些较为古老的战争机械在帝国军方的作战序列中并不受青睐,因为在过去帝国总是处于扩张状态,这种更注重防御的巨型战争机械在进攻方面远不如行星泰坦舰好用。
但是在目前的状态下,这种防御反击类武器反而比舰队好用,它们厚重的行星护盾和坚固的外层装甲,能够无视绝大部分的舰炮,反而强大的要塞炮一次齐射,就能够将一片腐化舰队化为残骸。
依靠着85颗战星和上亿艘帝国战舰组成的坚固防线,就像是一道堤坝,将来袭的腐化舰队牢牢拦截在要塞群之外。
深空战场上,越来越的腐化舰队被暴露出来的维度要塞群吸引,铁壁元帅唐锡平看着星图,冷静地指挥着要塞群不断地对重点目标进行集火。
除了关注腐化恒星舰是否展开曲率泡,他就指挥着要塞群专盯着腐化舰队中的行星泰坦打,这些重型战争武器在深空战场上带来的威胁,远比上亿艘腐化战舰更大,因为它能够带领整支腐化舰队通过超空间跃迁的方式,瞬间跨越数千光年的距离。
这些天然的旗舰被摧毁之后,余下的舰队不得不依靠着腐化泰坦舰一次数百上千光年的慢慢跃迁,速度上要比行星泰坦慢得多。
每当腐化舰队在维度要塞区域集结起足够数量的时候,帝国要塞群就会在铁壁元帅的指挥下集火,密集的要塞炮直接将规模庞大的黑暗帝国舰队撕裂。
反复的拉锯战中,成片的腐化舰队被摧毁,而原本看似坚不可摧的战星集群也终于达到了承受极限,一道道行星护盾被摧毁,强烈的能量光束在坚固的战星装甲层上留下一道道清晰的划痕。
“轰~”
一团火焰在太空绽放,看着全息投影上下线的一颗战星,唐锡平皱起了眉头,他知道要塞防御群几乎达到了极限。
事实上此时还拦截在维度要塞群前方的帝国舰队,规模仅余下的3000余万艘,大半舰队在之前的激烈战斗中,短时间内被摧毁了两次,因而彻底退出了这场战斗。
防御一方都打到了山穷水尽,作为进攻方且处于不利地位的腐化舰队更是受到了重创,上千亿规模的庞大舰队舰队中,仅仅是行星泰坦舰就损失了超过30余艘大部分是陨石级泰坦舰,泰坦超旗舰等大型战争兵器,损失数百万艘不止,而作为炮灰的朱雀型主力舰队,更是损失了数以百亿计。
事实证明一支战星集群在有着完备的远程火力支援和舰队防御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对敌舰队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至少,在对黑暗帝国的战争中,很长一段时间里帝国都会处于守势,这些有着强大防御力的战星还是相当有价值的。”林克判断道:“唯一的问题是这些战星的技术水平太低了。”
此后,这类重型战争兵器就被封存。
“现在是时候重启新一代的战星设计和建造计划了,我们需要足够廉价、但是生产速度又要快的重型防御武器。”他提议道。
“事实上新式战星的设计工作,军方一直都有进行,但在过去这更多只是一种技术储备~”魏鹏一边说着,一边将历年的报告调取出来,这些都是关于战星的设计方面的。
众神看着神力投影显453示的画面,那是一种非常熟悉的设计,就像是一座座横桓在太空中的巨型钢铁堡垒。
“类似于安科伦级泰坦舰的设计,全新的战星依旧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承载人员和能源、引擎等主要装备的战星主体,以及作为主体延伸的转轮式环形炮台。”他介绍道:
“新款战星根据以往的实战经验,进一步优化了新款战星的设计环形炮台内部不再放置座位,而是通过思感同步仪由身处战星主体的要塞炮手们主导,全自动充能、装填,然后由炮手们进一步校准、发射。
这种设计最大的好处就是为炮手们带来了更加完美的体验,不需要炮手们依靠着强大的身体素质来承载环形炮台急速旋转带来的惯性,只需要坐在主控室内在环形炮台快速旋转之后、迅速链接一门门巨炮、指挥开火就可以。”
他向着众神展示着全新的数据模型,一边说道:“为了尽最大可能减少要塞内的人员数量、提升作战效率,设计师们甚至将炮手们的主控室设计为环形移动方式,能够随时根据作战需要将炮手们转动到任何一个作战象限。”
第2500章
一颗战星类似于足球、一共有32个作战象限,在过去为了战争需要,这32个象限都有着满额的炮手待命,随时可以操控要塞炮向着任何一面发动攻击。
但是现在,经过无数次的实战确定只需要同时保证三个象限具备战斗力,就能够保证整颗战星的作战能力,大幅消减了炮手的数量。
这个巨大的变化,仅仅是把以往固定的炮座设计成可移动的模块,战星指挥官完全可以根据战争需要随时将这些炮手们拆开、组建全新的攻击组从某个象限向目标发动攻击。
从来这一项革新之外,因为灵能者的普及,炮手们是思维操控能力大幅强化,军方设计师根据灵能炮手们的平均水平,制定了全新的思感操炮技术,能够让一位炮手同时操控10~30门要塞炮进行精准炮击,进一步减少了需要的炮手数量。
一再消减之下,全新设计的战星所需的炮手数量,只有过去同规格战星的百分之一左右。
“全新规格的战星同步缩编了包括要塞内陆军、工程师等各方面人员,大幅降低了总人数、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微型星门系统保证内部交通的畅通,要塞内人员数量仅有过去五十分之一左右,但战斗力却不降反升。”
魏鹏继续介绍道:“全新的玄武型战星同样是伪灵能战星,它利用灵能符文阵列进一步增幅进攻与防御能力,战斗力远超第一代。”
众神看着全新一代战星的数据模型,采用小型元能中子密核作为能量源,为整座庞大的战争机械供能。
与战舰用的微型元能中子密核相似,小型密核同样是用统一场力压缩物质形成,只是体积上更大一些,耗费资源更多。
“这种规模的符文铭刻,必须由贤者级灵能符文师带队,恐怕需要花费不短的时间吧”可妮莉娅看着投影中复杂的灵能符文阵列,担忧地问道。
“事实上,在这方面我们的工程师有着天才般的设计思路。”他笑着向众神展示,数据模型中属于灵能符文阵列的那部分被专门投射了出来:
“你们看,这些灵能符文矩阵是不是与以往都不相同?它们之间是相互断开的,而非相互连接,但它们在更高的维度层面形成了一个整体。”
果不其然,看起来在三维空间并无交互的符文阵列,在高维时空发生交互形成了一个整体。
“这是帝国的工程师们在整理三体宇宙的收获时,研究出来的新技术,在过去因为帝国对高维时空的认识还不够,只是知道这个技术没办法应用,但是这些年帝国科学院在高维时空收集了足够的数据,不久前才刚刚进入实用阶段。”
“这项技术为灵能符文铭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以往需要覆盖整个天体级灵能巨构的符文阵列,现在只需要通过模块化的符文组合就可以了,
只需要事先留下符文组的未知,工程建造与符文铭刻完全可以同步进行,将以往需要以年计算的大型符文阵列铭刻,缩短到以月计数从而大幅提升建造效率。”
他接着介绍道:“但是这项技术也有缺陷,因为灵能界的时空数据与帝国不同,使用了这种技术的灵能装备进入灵能界之后就会失效。
这方面就需要我们在灵能界的时空研究取得新进展,才有可能获得新突破。”
“这是我在开战以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可妮莉娅鼓掌道:“采用最新技术的第二代灵能战星生产周期是多久?”
“以直径3.5万公里的标准战星为例,建造周期大约为6个月。”魏鹏回答道:“但是需要动用巨型锻造熔炉,进行整体打印。”
到了统一场力成熟的年代,战星这种笨重的装备已经不适应帝国的需要,标准规格就没有变过。
但是在军方的技术储备中,标准战星的规格伴随着元能中子密核等关键技术的突破而变化,直径3.5万公里的规格并非最大,只是在综合了技术和成本等各方面因素之后,这已经是目前最为合适的。
“这6个月时间主要耗费在星体打印和后续的元能中子密核安装、灵能符文阵列安装等等。”他接着说道:“新款战星出现之后,军方曾有过列装的念头,但是因为耗费巨大性价比不高被放弃了仰。”
新款战星再怎么强大,也不如维度要塞这种真正普遍采用维度技术的装备,但是在原材料消耗上远超之,在和平年代当然不会受到青睐。
“纳入批量建造计划吧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一边实战一边改进吧。”林智宸直接拍板道。
王座厅的命令下达,立刻就有庞大的工程团队被抽调出来,开始选择恒星系的间隙,建造巨型铸造星环。
这种一种基于统一场力技术设计的巨型铸造世界,其根本原理与现有的铸造世界类似,都是利用重力转化统一场力(吗了的)做功。
不同之处在于,当制造中子核心的技术成熟之后,这类铸造巨构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以往大都是球型,但是当中子核心和引力编辑器技术成熟后,全新的铸造世界就开始向环形转变。
就如这种巨型铸造星环,直径超过了10万公里,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微缩的环世界,通过加装多个小型中子核心并联的方式,以交底的设计建造成本来实现巨型铸造世界才能够实现的产出效率。
当全新的战星建造计划提出来之后,帝国工业总署的徐部长愁白了头,因为帝国庞大的军工建造计划已经吞掉了现有的全部产能,每多出来一项建造计划就意味着整条产业链,于是在建造战星之前,不得不先把建造战星的铸造星环建造出来。
第2501章
全产业链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一个环节的突破会带来连锁反应,可能是一个不起眼的技术突破,就带来整个产业链效率的提升。
在过去建造一个铸造世界,那就相当于建造一座同等规格的战星,但是当中子核心和引力编辑器的出现,让铸造星环成为可能。
综合成本考虑,一个铸造星环只需要6颗小型中子核心及配套的引力编辑器就可以实现,整个建造过程只需要出动6艘铸造世界舰,
动用一周时间就能够将星环主体建造出来,伴随着巨型运输舰将加装了引力编辑器的小型中子密核加装在已经完成的星环上,整个巨型铸造世界就完成了。
无论是耗费的资源还是时间,这种全新的铸造世界对比过去都有着巨大的进步,于是在一艘艘工程舰顺着星门,将压缩的矿球投入星环之后,统一场力就开始重塑物质,建造第二代的战星了。
整个帝国境内,类似的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一个巨型铸造星环仅需要一周时间就能够完成,为了扩充生产力,类似的星环世界被大批量铸造并投入使用,整个帝国就像是上满了发条的战403车,进入了高速运转之中。
物质界战场,维度要塞防区。
黑暗帝国战争元帅看着前线传回的画面,脸色舒缓下来。
仅仅是由百十座维度要塞和数十颗战星构建的防御群,整支腐化舰队远征军数千亿舰队被阻挡了足足三个月,在失去了所有的行星泰坦和绝大部分泰坦超旗舰之后,这支庞大的腐化舰队就像是拔了牙的老虎。
常规舰队聚集规模稍大一点,就会引来要塞炮轰炸,这种情况下进攻的舰队损失惨重,几乎损失了四分之一的舰队,而战斗力方面在失去了绝大部分重型战舰后,余下的不足三成。
堪称惨重的伤亡,让胜利的喜悦也变得寡淡,但幸好阶段性任务结束了。
“只是,为什么区区百余座维度要塞,却能保持着如此凶猛的火力?”
全息投影中,最后一座维度要塞在上千亿规模的舰队前赴后继中,终于达到了承受极限,轰然炸成了一团火焰。(ageg)“胜利了~”战争元帅舒了口气:“命令舰队尽快回返。”
但就在这时,又一波光束划过,在稀疏的战舰群中撕裂开无数道裂缝,数百万艘战舰都在火焰之中化为破碎的残骸。
“果然还没有结束~”它的脸色顿时黑了起来:“继续加派贤者,给我找到这些钻地老鼠!”
黑暗帝国的贤者规模同样是帝国的十倍,单单是这支远征舰队中,贤者的数量就超过了3000位。
数百位贤者出动,继续在时空中穿梭,但是这片战场上却笼罩着一层看不见的力场,让腐化贤者们的动作变得迟缓。
下一瞬,密集的歼星光束袭来,一瞬间将整片区域覆盖。
“嗡~”
上一篇:原神:二创视频,开局莫娜牛马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