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3节
现在正是阿美莉卡和苏俄对抗的高峰期,一旦iPhone XS暴露,这种一眼就能看出与众不同的玩意,无论被怀疑这玩意是外星产物,还是说来自未来的产品,这玩意暴露后,那他在1960年那可就永无宁日了。
别说什么不可能,51区的传说由来已久,当下阿美莉卡和苏俄正值想象力巅峰,各种脑洞层出不穷,为了赢,都整出了超能力研究来,还在这方面大力投入。
iPhone一旦暴露,被怀疑是来自未来的产物,再正常不过了。
他身上穿着的北面羽绒服在1960年的纽约时代广场显得异常突兀,从面料、设计到细节都和这个时代的穿搭显得格格不入。
光是跟在海恩斯后面,林燃都能看出每一个看到他的路人眼神中都透露着好奇和打量。
北面羽绒服采用的防水防风面料表面光滑且有光泽,这是在1960年代是完全不存在的材质。当下路人身穿的外套多采用羊毛、棉布或粗呢,质感厚重且粗糙。他的衣服面料在阳光下可能反射出奇异的光泽,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林燃内心感叹,好在自己不喜欢骚包的亮黄色或者红色,也没选蓝色雪山,选的是深蓝迷彩,这个色在当下冬天普遍的黑灰棕外套颜色中没有那么奇怪。
所以生存危机是其次,找个地方呆三天,不让自己兜里的iPhone暴露才是重中之重。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和海恩斯的适当接触,这个风险是可控的,保持一个原则,未来也有很多找补空间。
可一旦发生iPhone泄露的大事,那再怎么找补都会造成难以逆转的困难局面。
别说加入NASA了,能不被关到天荒地老都算谢天谢地了。
所以一个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大脑价值的去处才是好的落脚点。
和自己大脑表现出来的异常程度比起来,羽绒服显然要不那么扎眼。
和海恩斯的对话也验证了林燃的猜想,对方的注意力全部在牛顿引力摄动修正公式上了,压根没关注他穿搭上的异常。
不就是穿了件有点像宇航服的概念服饰吗?有什么大不了。
而作为前航天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迫于生存压力而转行,又有什么比能够亲手参与到60年代的航天竞赛中更能让自己热血沸腾的事情呢?
正好这也是个不错的切入点,隔日不如撞日。
种种考虑之下,林燃选择了在电话亭的玻璃上补完牛顿引力摄动修正公式,给这个时代一点小小的未来震撼。
在海恩斯精心挑选的餐厅包间里,林燃主动说道:“伦道夫·林。”
林燃没有再说什么,现在情况还不明朗,林燃没有想好到底要给自己编造一个什么样的身份。
坐在对面的海恩斯不关心眼前这位华国人的来历,他只在乎对方到底是怎么算的牛顿引力摄动修正公式。
“伦道夫,你知道我刚才在玻璃上写的是什么吧?”
林燃背靠在棕色的皮质沙发上,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卫星在经过赤道上空的时候,地球的多余质量产生的引力会比极地更大。这点额外的引力会导致卫星的轨道晃动,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卫星的寿命将非常有限。”
果然,对方不但一眼就看出了他写的是牛顿引力摄动修正公式,甚至还知道这公式是干嘛用的。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至于把公式的四、五项如此信手拈来的补充完整,在他的认知里,压根就没人能做到。
所以他在看到公式的时候,细想之后才会一副见鬼的表情。
觉得见鬼倒也没错,某种意义上来说,林燃确实是历史的幽灵。
“当然,现在无论是你们还是苏俄那边,大家追求的都还只是功能的实现,而非精细控制。
所以虽说是会影响寿命,但赤道隆起,也就是第二项导致的轨道近地点每圈偏离预定轨道3度,哪怕寿命有限,也能在天上呆个十来年。这压根不致命。”
海恩斯听到轨道3度的时候,脑海中有闪电击中大脑的错觉,他的颈动脉突突跳动,眼前的华裔精确复现了休斯敦实验室用了237小时才计算出来的角度偏离。
现在麦卡锡的影响已经逐渐消散,确实有极少数华裔工程师重新回到了NASA的工作岗位。
但就他了解,全美没有任何一个天文观测站有华人在里面工作。
其次阿美莉卡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一号,两年前才发射,去年他们才精确计算出地球非球形摄动给它带来的影响。
有数据才计算出影响,然后根据数据倒推的牛顿引力摄动修正公式中的J2项。
也就是第二项。
眼前这家伙,随口就说出了,他们过去两年积累的成果。
“你到底是谁?”海恩斯憋不住了。
em新书求追读,求收藏,求投资,总之啥都要!
第4章 我只是一个航天爱好者而已
“我只是一个航天爱好者而已。”林燃淡淡道。
“航天爱好者吗?”海恩斯内心思忖道。
海恩斯开始怀疑对方是华国派来的,可不应该啊,华国派来,怎么可能能够把J3、J4和J5项全给写出来。
要知道J4和J5,他自己都不知道。
“既然你说现在功能大于精准度,那你觉得我为什么要推导牛顿引力摄动修正公式呢?”海恩斯感觉谈话的主动权正在失去,他想要找回场子。
林燃笑道:“因为你们想要去月球。”
要不是毕业设计选择的是阿波罗登月,要不是在虚空中经过了黑暗的折磨和历练,林燃还真做不到把记忆里的碎片清晰复刻,并且拿到对方面前,成为自己在60年代的阿美莉卡扎根的关键。
“你的公式设计是通过球谐函数来分解地球的畸形,其中从第二项开始。
第二项是赤道鼓起带来的引力扰动。
第三项是地球略微像梨形所导致的南北不对称。
第四项是更高阶的细微凹凸。
第五项才是关键,才是你计算的根本所在。”
林燃话语停顿,海恩斯端着美式咖啡的手在抖,咖啡滴在桌子上他自己完全没发觉,声音颤抖着说:“第五项是什么?”
“第五项是太阳和月亮的牵引力,卫星本身压根不需要考虑这些,但如果你们要登月的话,就必须要估计日月引力带来的影响。
必须要把第五项给计算出来。”
海恩斯起身走到他身边,双手放在林燃的肩膀上,凑近之后直视林燃问道:
“伦道夫,你到底是谁!”
看着眼前这位白人工程师惊骇的表情,林燃有种自己是来自时空的幽灵,正在撕碎既定历史的快感。
要不是知道两个时空不会互相干涉,林燃还真不敢这么干呢。
不过提前算出第五项,对整个登月工程来说倒也不是什么大事,甚至从整体进度的角度出发,也加快不了太多进度。
“我吗?不是告诉你了我只是一个航天爱好者吗,算出这些来不是很正常吗?”
林燃用手把海恩斯放在自己肩膀上的手拨开,感受着面前年轻男子手臂传来的和外表严重不符的强大推力,这让海恩斯对眼前年轻人的不一般再次加深了认识。
“笔和纸。”林燃说道。
海恩斯连忙朝着包间外冲去,生怕自己回来就看不到这位神奇的华裔年轻人了。
气喘吁吁带来了笔和纸,甚至他还多买了一个金属脸盆。
“诺。”海恩斯把笔和纸递到林燃面前,看着林燃还在,内心松了一口气。
“地球非球形引力摄动并不是什么高深理论。
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数学原理中就提到过,地球自转导致的离心力会让赤道隆起,进而形成扁球体,牛顿能够估算出赤道和极地半径的差距在27公里,我估计你们的偏差角度在3度不奇怪吧?
另外前年德斯蒙德·金希尔教授前年在自己的论文《The Effect of the Earth's Oblateness on the Orbit of a Near Satellite》里详细推到了J2项对近地卫星轨道的长期摄动影响,给出了近地点进动和轨道面旋转的定量公式。
我从金希尔教授给出的J2项中,推导出J3、J4和J5也很正常吧。”
林燃嘴上在说,手上控制着金属笔尖在信笺上不断写着,直到整整十来张纸,密密麻麻全部写满推导公式后,整个房间才陷入了安静。
海恩斯接过推导公式,内心则在想:“这到底哪里正常了?”
尽管埃比尼泽·海恩斯在航天史上名不见经传,但他也是不折不扣的顶级大牛,能够手算地球扁率对宇宙飞船轨道倾斜角修正值的狠人。
手算的误差率甚至在5%以内,他的计算步骤甚至成为了NASA内部类似问题手算的标准模版。
“第四项这里考虑的是夏威夷海面和马里亚纳海沟形成的地壳密度差。”
“J5项这里对应的则是科里奥利力-潮汐的耦合效应。”
“忘了和你说,如果要进一步追求精度,J3项其实还能把北极圈地质异常导致的引力畸变给考虑进去。”
海恩斯看的如痴如醉,听到适时的解读后,又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如果这能是其他国家派来的人,那赶紧多派点过来不好吗?海恩斯如是想到。
无论是哪个国家,都不可能派这种顶级天才来给你干活的。
在他看来,对方计算出来的J4项和J5项要比他自己计算的缜密太多,原本登月的精度误差容忍度是100公里,而现在这个轨道和落点误差将缩短到20公里范围内。
不过海恩斯还不满足,他把纸放下后问:
“伦道夫,所以为什么我们理论计算,探险者一号的近地点进动应该是1到1.5度才对,然而实际上却是3度?”
林燃用手指在黑色胡桃木的餐桌上按照斐波那契数列的频次敲击:
“海恩斯,你漏了一个条件,哪怕是纯理论计算,近地点的进动也不会是1到1.5度每圈,会是这个结果,说明你们的计算只考虑了纯J2项。
而如果考虑到第五项,以及大气阻力的耦合效应后,理论推算就和实际情况误差不大了。”
林燃的指尖在桌面上敲击的速度越来越快,话语停下的同时,手指也跟着话语一起停下,最后这一下,他在短短一秒钟之内敲击了13次。
海恩斯感觉到自己现在只能听见对方手指的敲击声和对方的话语,这两者结合在一起钻进他的耳朵里之后就像是烟花一样瞬间炸开。
上一篇: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