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440节
麦克马斯特像是刚刚爬上岸的溺水者,强装镇定的身体微微发抖,显然是情绪压制到了极点。
“试验……拦截……试验……”
……
半个小时前,南海。
导弹还有一会儿才发射,在划定的方形弹头落区周围,两架运9改造的电子情报机正不断徘徊,并不时故意贴近驱赶阿美驱逐舰起飞的反潜直升机,但只是装装样子。
这两架电子战飞机都经过了临时改造,飞行员也知道自己的真正任务是什么,所以故意让阿美的直升机靠的很近没有驱赶,目的就是让他们看到。
而直升机上的同行虽然讶异今天受到的阻力格外小,但也很实在地不断逼近底线。
这次可是对海试射,从内陆飞完1000公里攻击海上目标,这种经历太少,直升机飞行员迫不及待地想要收集信息,当然如果能抢先一步打捞到实验弹头就更好了。
华国上次对海试射还是80年代,之所以次数这么少是因为对海发射需要组织船队打捞弹头收集数据,但如果落点在目标区域外、或者没有强大的舰队保护,就可能被其他人抢先捞走功亏一篑。
为了80年代那次试射,军方硬是准备了10年,建造了能起飞直升机的新锐战舰、第一型测量船、训练打捞技术、建造远洋航行所需的补给船等等。
只是反潜直升机上的飞行员不知道,这次的弹头是配重不是浮标,试验的目的也不是旁边的落区。
(本章完)
第697章 审判
“真的要进行末端拦截?其实我更建议是上升段和飞行中段打,末段拦截弹头太难烧毁了,成功率不好说。”
钟成还是有些不放心,希望说服林炬更改计划。
拦截导弹一共有三个阶段的窗口期,分别是从地面上升到大气层的上升期、从大气层飞到弹道最高点的飞行中段,以及再入大气层的飞行末段。
三个阶段中导弹的飞行速度依次增加,机动能力也逐渐逐渐增强,拦截难度也就越来越大。
传统的反导手段中,大部分注重于中段反导,这个时候弹头变轨机动能力较弱、速度低、也有充足的时间作为攻击窗口期。
末段反导可就难得多,这个时候只剩下涂满厚厚隔热材料的弹头不断加速,从地面反导的相对速度高到可怕,想要拦截十分困难,稍微偏一点可能就是几公里的误差。
之所以不在最容易拦截的起飞阶段攻击,主要是需要等待被拦截的目标进入拦截系统的攻击范围,一般而言反导导弹本身也是一种精度极高的中程以上弹道导弹。
然而对于激光卫星来说,情况则截然不同。
对它来说地球上几千公里的辽阔距离,也只不过是几分钟的路程或者增大一点偏转角而已。
经过不断的算法升级,千钧棒一号实际上已经能够实现在三万多公里高的同步轨道锁定目标,只是它的激光系统不够好,实际最大拦截高度还是只有400公里,需要再降轨到近地轨道。
从天基的角度来看,弹道导弹的三個阶段都完全暴露在它的视野中,自然可以从容不迫地挑选最薄弱的环节,这样才能发挥最大拦截效能。
况且起飞阶段还有个好处,那就是不需要照射有着重重保护的弹头,只要破坏仍然提供推力的火箭箭体就行,可以做到极高容错率、以及近乎百分百的拦截成功率。
这次拿来做实验的DF15B虽然是老型号,却是中程导弹中末端速度较快、多用钻地弹的种类,军方认为做上升段或者飞行中段拦截就够了。
然而林炬却否定了这个看法,表示千钧棒一号有能力摧毁弹头,要秀肌肉自然是让自己看起来更强壮些。
好歹千钧棒一号的最大输出功率超过1兆瓦,到弹头上面的怎么也有700千瓦以上,破坏其气动外形基本没有问题。
“放心吧钟局,相信我们的技术,没人比我们更懂激光卫星。”
“可末端飞行时间就那么点,照射时间就要持续30秒,这……算了,你们才是专业人士。”
钟成拿起通话器,直接连接上了南海的电子战/反潜侦察机:
“高新2004,高新2004,请再次检查红外系统是否工作正常。”
“高新2004明白,红外监测系统正常。”
如何知道激光卫星有没有击中目标,或者偏了多少没有击中?
新远的办法是地面监测网,当时的靶机试验就在基地附近,有充足的各种可见光/非可见光监测手段,自然可以知道激光有没有准确命中。
而在茫茫大海上肯定没有复杂的地面监测网,解决办法是红外监测。
假如激光束没有击中目标,落到大海上就会造成海水的局部升温,通过监测目标海域是否有温度异常变化点,就能知道激光偏没偏,进而算出偏了多少以进行修正。
做这件事的飞机甚至不需要额外改装,专用反潜巡逻机就能干这活。
它们之所以被称为潜艇克星,靠的就是潜艇在航行时因为废热和推进,会导致周围的海水温度稍稍上升,产生不同的红外特征。
那可还是几十上百米的深度,现在监测海面温度变化只会更简单。
当然钟成一点也不希望飞千钧棒一号开始工作时发生这种事,只是默默期待着激光卫星的表现。
这是一次只针对一名观众的行动,在不了解千钧棒一号存在的情况下,其他人只会知道这是次失败的试验,但阿美的技术专家只要分析轨迹,自然能读懂其中的含义。
……
“还有一分钟。”
赵晓文对着手表上的时间,抬头仰望着千钧棒一号在屏幕上的位置。
过去的几天里它不断降轨,又重新回到了300公里高度的近地轨道,也幸亏它搭载的是离子推进器,常规燃料早就被消耗光了。
一年的时间并没有让这颗激光卫星出现什么故障,各部分依然运转良好,早早就给电容蓄满电,随时准备全力激发。
这次除了新远的几颗低轨卫星,还有军方和航天局的数颗侦察卫星提供导引,所以赵晓文并不担心失败的问题。
18点29分,雷达屏幕率先开始告警,然后是红外告警,从南方内陆起飞的DF15B尾焰极其亮眼,刚起飞就被敏锐的卫星抓住了。
千钧棒一号将这些配套卫星传输过来的信息与自己的观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出大致航线后立即调整激光器反射镜,提前瞄准可能的拦截区间。
DF15B顺利地完成了起飞阶段,离开大气层后就甩开了耗光燃料的二级,开始进入上升弹道。
它将一直飞行到近1000公里高度再落下俯冲,在这之前速度会越来越慢也难以机动,是一个极其良好的攻击窗口。
但千钧棒一号不为所动,依然只是默默地监视着弹头的轨迹。
越过最高点,开始俯冲。
千钧棒一号迟迟没有动作,一直到弹头开始接触大气层开始与浓密大气摩擦时,7台140千瓦二氧化碳激光器被激发,汇聚成一道笔直的光线的同时在电子陀螺仪和电磁调节系统的作用下微微偏移。
而在下方的海面上DDG-107“格雷夫利”号驱逐舰的雷达也看到了这颗处于下降阶段的弹头,基本都已经能计算出落点区域。
按照他们预想的那样,弹头被厚重的大气层不断摩擦减速,天上的小亮点已经持续了十几秒,接下来就是迅猛无比地一头扎入……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雷达十分灵敏,立即发现弹头的轨迹不正常地快速向一侧倾斜,完全超出了正常机动的范围。
原本将落入目标区域的弹头在穿越完大气层后发生了离谱的位移,硬是朝着另一个方向开始坠落,并从雷达轨迹上看,其姿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翻滚,已经完全失控。
专心看着雷达屏幕的操作官先是有些愕然,然后忍不住发出一声欢呼。
从情况看落点至少偏了300公里,这种重大失误可是很难在那个国家上看到。
舰长开心地确认着消息,迅速整理发给太平洋司令部,后者立即转发给六角大楼,迫不及待地分享喜悦。
然而等电文发给六角大楼的空军情报分析室后,这里的专家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
依然是年轻的安东尼上校最先发现不对,他在第十三办公室顺利揭开NX17的秘密后,就被调回情报室担任原职,却依旧听从第十三办公室调遣。
对NX17的后续追踪工作重要度下降了一个数量级,他本人只需要再熬一年半载,凭借这份资历先升到准将,只要老老实实不犯错30岁后一个少将是跑不了的。
空军很关注前几天公布的DF15B即将海上试射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就获取了试验结果。
安东尼刚看试射失败的报告,立即就发现了不对劲,要求技术专家判定原因。
根据轨迹判断,拥有厚厚隔热涂料的弹头竟然发生了严重的气动外形破坏,造成直接失去控制翻滚坠毁。
这个结论实在是难以置信,安东尼从不小看对手,敏锐地意识到了什么。
技术专家暂时倒是没看出什么,但第十三办公室却突然来了人,告诉他一个消息:
NX17的信号刚刚在近地轨道出现了,而且十分密集频繁,几乎没有任何伪装。
它不仅主动与地面以及周围多颗卫星通信,而且在DF15B试射时正好经过其上空。
明确了,这一次真实的弹道导弹拦截试验,而且是天基激光卫星拦截。
明白过来后安东尼跟随震撼一起生出的情绪还有愤怒,因为这是一次末段拦截试验!
不是在最脆弱的上升段,也不是最长的中段,而是时间最短、速度最快、机动性最好的末段!
再加上NX17丝毫不加掩饰、甚至可以说迫不及待被发现的大量信号,无一不说明这场试验是一场示威,一场赤裸裸的、只有一群人能够看懂的示威!
那可是末段速度已经超过10马赫、体积约一个人大小、光滑的锥形弹头,竟然在突入大气层后的那一刻被击毁!
跨越数百公里距离,精准地击中这么一颗弹头需要什么技术?至少雷神公司在开发相同产品时一直在摇头。
而更让他恐惧的是这场肌肉展示背后的意义,再想到传言中的谈判不顺利,难道华国人已经做好准备要用武力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
等安东尼的思绪回到身体,他才发现自己的四肢都已经有些麻木,顾不得自己身体的异样直接就冲向了上司的办公室。
……
总统办公室内,约翰已经不复刚刚的笑容,凝重地再次询问麦克马斯特。
“你是说华国人进行了一次末段导弹拦截试验,并且成功了,是吗?有什么证据。”
“就是这样,证据已经很明显了,他们完全没有掩饰,我们的两艘驱逐舰、吕宋雷达观测站都看到了全过程,这就是事实!”
约翰沉默不语,除了这个消息本身的震撼力以外,还有他对于华国人隐忍程度的惊讶。
明明一年多以前就已经发射升空,硬是拖到现在才做完全拟真试验,很容易让他想到这是对阿美上个月动作的回应。
其实约翰并没有感到太害怕,毕竟他早就知道了NX17的存在,只是开始担心被其他国家发现。
这么一个超级大杀器现世,会让国际关系的天平发生明显的倾斜,给整个阿美都带来麻烦。
他宁愿多付出一点代价,也不愿意见到这样不可控的局面。
上一篇:哥布林领主:开局准备拿下圣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