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42节
不过航天局也不嫌少,因为过去十年他们自己也就买了三件……
说起来航天科技还应该挺感谢林炬的,因为载人航天在中央那里一直都处于:“是件好事,挺不错的,但是不急慢慢来”的状态,虽然稳妥是稳妥,但是支持少走得慢。
现在新远宇航跳出来搅局,上级总算感觉到了一点点航天事业的紧迫性,决定倾斜更多的资源进入航天。
3月14日,一台YF100K,125吨级液氧煤油全流量、大范围推力调节、泵后摆角30度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在长安装上一架运9运输机,飞抵八院的火箭制造厂。
六院从K120的技术中以最快的速度逆向仿制出了K120V复用版,而不是在自己的YF100上改进。
自11月受到高压不得不启动可重复使用发动机项目,六院就尽全力啃下了K120的技术资料,然后一番对比后发现YF100无论哪方面都落后。
拿K120的技术改进YF100毫无必要,K120本身的设计就已经没有了任何缺点,小巧、大推力、可靠、简单,任何修改都是多余的。
所以六院决定直接大拐弯,走新远走过的路,研究研究怎么把K120改成复用,而不是傻乎乎的硬抱着YF100琢磨。
结果令人惊喜,K120非常适合复用,几乎不需要怎么改动,感觉就是为了可重复使用而设计。
它的干质比很高,比冲也足够优秀,设计也足够耐久,本身的摆角也不小。
在K120的基础上进行可重复版本改进犹如水到渠成,2月底连续进行了3次长试车,改进后的版本依然稳如老狗,挑不出任何毛病。
唐伟天对八院的落进下石还历历在目,不是要催我吗?我现在就把发动机运过来!
于是YF100K的编号就用上了,但它和YF100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两种技术路线。
六院自己都想通了,YF100完全没有任何改进的必要,相反K120是个宝藏。
尤其是同为全流量液氧煤油发动机的K380被安德罗夫爆料,六院现在也在想:K380技术参数和K120这么像想必是同源,那我们也在K120基础上改进,是不是也能改出这样级别的发动机?
于是内部代号暂时未YF380的项目在六院获得通过,火速研究38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
至于被报道新远已经试车的22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
六院忽略了,因为甲烷机和煤油机的性能上差别不大,便宜也便宜不到哪去。
感谢书友云覆雨翻、彬常001、daidai1981aa、dihaotian、玄天子、国防军事系数、书友20220317001215542、popyehyw、麻包子、kgbcccp、户籍卡、24小时听书、书友20190813012700362、潴潴猪潴猪的月票支持!
感谢书友爱子曰、小辉不淘气的打赏支持!
家人们,写这类书很多地方需要和谐,所以有的地方感觉不太协调或者不太对其实是为了躲开河蟹神兽~
(本章完)
第59章 人才梯队
“什么!他大爷的,这么快!”
知道六院已经不声不响地把发动机都运到了并州,八院抓狂了。
我箭体都还在完善设计呢,改进的发动机就搞定啦?
何倘打电话确认的时候还被六院嘲讽:新远一号两个月就搞出了复用版,你们这都四个月了,怎么这么慢啊?
看来八院是不是在魔都被花花世界迷了眼,失去了艰苦奋斗的信念?
何倘咬牙切齿却无可奈何,他也没想到六院的YF100K那么快,该不会又是去新远买的吧?
当然,这也就是说说而已,要是真的话六院的领导层那得从上到下都撸一遍。
接着他就去了火箭车间,看到了一截白色的圆柱体躺在那里。
这是长征六号的一级火箭,整枚火箭的一级其实去年就完成了样箭合练,欠缺的只剩上面级的发动机和箭体设计。
即使按照原来的历史,今年7月第一枚长征六号也要出厂了,进度实际已经非常高,只是突然要求进行复用改进,拖延了一点时间。
但其实火箭的复用技术难点主要都在控制部分,箭体和发动机绝大部分火箭只要不出现故障,都能重复用好几次。
通过向车间的负责人确认,何倘知道现在长征六号的箭体加班加点的话一个月可以制造2枚,现在库存的配件也能在10天内再制造出一枚。
于是他的心里也有了决定,回头就宣布:
“立即将火箭回收支撑腿、可控格栅舵与芯一级配合安装,4月中旬运抵并州发射场,二、三级由模拟配重代替,5月之前长征六号R要进行一次回收实验!
我们魔都团队,难道要输给六院和私人航天吗?”
当天晚上,SpecaX的3月猎鹰9号,因降落速度过高坠毁。
马一龙发送推文:“我们已经很接近成功,本次发射任务是一个传感器工作不正常导致火箭出现了错误判断,4月份的猎鹰9号将增加一次检测程序。”
新远的系统工程师们也看了这次发射的简报,认可了老马的说法。
同时郭申对林炬提出了新远建立自己的零件供应体系规范的问题。
新远已发射的火箭都是小火箭,用到的传感器和电气部件不多,其中大部分外购就可以满足要求。
航天是尖端事业,但火箭的技术却不见得样样都是最好,许多民营产品的标准同样很高,而且多样化定制化。
对于新远宇航来说,之前火箭小、发射任务少可以轻松外购零件,但现在不同了。
新远二号、三号,H1、H2都是大家伙,结构复杂零部件多,而且很多需要定制化。
B级基地都做不到大包干,大部分次要零件还是外包出去,又快又减轻自己的工作量。
但郭申不打算和普通厂家那样需要什么零件,标准发出来你去做就行,我验收合格交易就完成。
新远的很多技术并不来自这个世界,有自己的一套技术规范,要想降低成本、保持质量稳定,就必须和各个供应商签订协议,以新远的规范进行生产、验收,打造自己的供应链体系。
林炬对此表示赞同,不过他想到的却是另一件事:扩大航天供应链,是不是也意味着使更多人靠近航天,加强与太空的联系,能完成系统任务呢?
对系统提问,得到的回应是可行,而且系统给出了判断航天器是否由新远生产的标准,从数量和关键程度占比多个方面综合评定的细节,使得林炬可以清晰地划分哪些关键部件要自产、哪些可以外包。
趁着交流会结束的余温,新远召集了与他们有合作的机电产品和燃料供应商,要求推广自己的标准。
结果令林炬意外的是这些企业几乎没有拒绝都很顺畅的接受了,甚至愿意接受新远派出的工程师进行指导升级。
几乎没有任何阻力的原因是:大部分国内企业自己的标准都很混乱,如果能把自己融入到航天产业体系,那当然是求之不得。
甚至这些供应商邀请林炬入股,半推半就下后者也没有拒绝。
最后新远排除工程师对各个供应商进行设备升级和改造,钱也是新远出,但以股份回报。
这些供应商也不拒绝,纷纷在第一时间对外宣布:我也是航天企业,我们的标准和产品比同行好,还有新远参股,有资格为国家航天工程供货哦。
供应商望风而降,供应商股价涨了,供应商名气+1,林炬还因为参股把推广标准的钱赚了回来……
这就是所谓的越有钱越能赚钱?
无意中当了一回资本大佬的林炬转移注意力,集中到系统任务上来。
他要尽自己的能力,扩大人们对航空航天的认识和兴趣。
3月,南方机械学院的开学季,学校里开始出现流言:
新远宇航动力将联合几个学校,开设航空航天相关专业,培养相关人才。
随后校方出来澄清:这不是流言,学校已经在组织师资力量组建航空航天学院,机械系、物理系和电子工程等系的大一学生可以在下学期申请转专业,进入航空航天学院学习;
现在已经确认包括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器设计、宇航动力学、空间高能物理、航天员专业等专业,实习将在新远宇航动力公司进行,可提前签订就业合同。
林炬前天才找到了蜀川的几所高校,表示希望与他们合作,增加航空航天相关专业,扩大航天领域招生,引导更多人走向航天产业。
别人都还没答应下来在考虑呢,南机院第一时间表示:别说了,不用商量,也别组建一个专业,我直接抽调几个院系的精华师资,组建航空航天学院,以后就是我们的王牌学院啦!
原本南机院接着接连的太空项目大大提升了升重点的速度,将在2016年正式更名为南方工业大学,现在连申报的名字都改了,就叫南方航空航天大学吧!
如此舔狗做派让其他学校鄙视不已,然后也赶紧对林炬表示:虽然我们没法组建一个学院,但我们的技术力量更强,增设一两个专业完全没问题啊!
手握巨资和技术的林炬无往不利,真正体会到了呼风唤雨的感觉。
关于更新……不是萌新不想努力码字,而是更得太多上架前的推荐不太好上,而且本扑街签约的时间很晚,所以每天只能两更~
(本章完)
第60章 IL76MD
第60章 IL-76MD
最终新远和几所高校都达成了合作,其中两所还是重点985。
不过要说最舒服的,还是一心傍上大腿的的南机院。
他们虽然综合力量不是最强,但给的最多,几乎是完全要靠上新远的架势。
没办法,又是卫星火箭,还派出人上天,林炬也感受到了诚意啊,况且之前的合作也很深入,绝大部分有科研能力的人员都在新远挂了名。
要不是还挂着公办的牌子,外人都要怀疑这是不是新远的下属学校了。
林炬也不含糊,一应航空航天学院的教授全部扔一张升级卡,从此都是铁杆系统人,挂名系统研究院,开始为新远服务。
学院要在9月的下学期才正式行课,但这些老师教授也不能闲着,有空的都去新远工厂搞研发任务领双份津贴,没空的授课之余也有活干。
要给有能力的学者加加担子~
4月的清明节,林炬站在父亲的墓前,将一摞摞印着86版西游记玉皇大帝头像的冥币扔到火堆里。
考虑到近年来冥币厂家越来越不讲武德面额越来越大,生怕父亲钱不够花的林炬拉了整整一车的纸币,路上还因为客货混装警告一次。
“老板,老板?”
正在因重生也失去父亲而陷入忧伤的林炬被随行助理喊醒,这才发现由于扔的钞票太多,坟头石上镶着的相框玻璃被熏黑了。
“爸!”
助理将打开的灭火器塞进他手中。
上一篇:哥布林领主:开局准备拿下圣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