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379节

  嘀嗒。

  明明已经进入冬季,办公室里的空调温度也很舒适,但还是有一滴汗水顺着袖子落在了地板上。

  约翰对此仿若未觉,精神有些恍惚。

  骤然间被拉上太阳系的广阔舞台,他没有做好任何准备,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

  哪怕只是一段依然存在不确定的信号,隔着上亿公里都能传来巨大的压力。

  夏延山有应对各种险情的预案,甚至小行星撞地球都被考虑到,但的确没有人想过怎么应对外星人。

  因为任何真的投入精力去思考这些的人都会发现:妄图以人类的角度去揣测外星文明,本身就是一种虚无的荒诞。

  人类可以没有任何缘由地碾死一只蚂蚁,显然这两者的差距没有和外星人的大。

  蚂蚁朴素的价值观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生物去做与生存不相干的事,人类的价值观念在宇宙中更是毫无意义。

  对外星人的思考是无意义的,但约翰不能停止思考。

  “我授权你们,我给你们所有权限。”

  约翰靠着椅背闭上眼睛,说完最后一句话:

  “通知沙利文,他知道该叫哪些人过来。”

  ……

  B级基地。

  “这是一块平整的土地。”

  “没了?”

  “没了。”

  林炬和肖冈田两双眼睛对视,目光中充满迷茫。

  “离火”已经抵达火星进行了持续两个月的密集监测,动用全部手段对零号平原收集了近乎所有数据,基地的地质专家和天体物理学家也认认真真地分析了两个月。

  现在所有有价值内容已经被汇总完毕,他们得出了的结论就是肖冈田转述的那句。

  真的没什么特别的,以人类目前掌握的所有资料来看,零号平原最大的特点就是那一小片平原虽然小,但真的很平。

  这个平不是说单纯的地表很平,而是“离火”探测到的表层松散土壤下的走势很平坦,表面反而因为风吹来吹去会形成各种小土丘。

  平整的背后有两种可能:存在地下建筑,天然形成。

  两者概率相同无法进一步判断,全都是没有可靠支撑的猜测,卫星监测的极限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对于零号平原来说“离火”的勘测价值已经榨干了,接下来它就是一颗功能很强大的综合勘察卫星,对零号平原保持监视就够了。

  “那按计划静默离火吧,除了必要时刻唤醒,明年10月之前都不要再使用它了。”

  肖冈田点头,这是早就计划好的策略。

  离火发射之前基地就认真考虑过通讯保密问题,除了伪装成天然信号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进行转发中继。

  最开始他们是用月球的“月桂”系列卫星进行转发,后来借助天幕一号任务让航天飞机往黄道面扔了好几颗微型卫星,至于现在就更复杂了。

  前几个月发射的“后裔”“金乌”“长思”三颗分别目标是太阳、水星和灵神星的探测器按照一定规律轮流承接转发任务,经过数次中继和重新调制发回地球,人类现有手段就不可能发现离火的信号到底去了哪里。

  编码和加密更是花了大力气,一大帮工程师汇总了从系统中获知的异时间线差异信息,各种牛马不相及的内容和有差异的物理参数作为加密方式,编码直接用的SC09飞船控制系统的通讯格式,是真正意义上的外星文明编码格式,地球上毫无基础。

  但即便如此林炬也很谨慎,离火每次发送信息也是通过伪随机数不定时传输,并限制通讯次数。

  现在既然已经没多少价值,那么离火就会进入静默状态,非必要不再发送任何信息。

  不过这并不代表“离火”是一笔亏本买卖,在它能公开露面之前会一直对火星各处进行信息搜集,得益于重量和技术上的极大优势,一颗卫星的勘察能力就几乎相当于其他所有火星轨道器的总和。

  后续的火星任务制定时就能有它提供的资料参考,无形中就节约了很多时间和成本。

  林炬的脑海中闪过一個个发射计划,告诉自己快了,快了。

  最快6个月,零号平原就会迎来机器人的步伐,到时候一定会有所发现。

  “对了老板,有人想要资助我们,开展太阳系巨行星系探测计划。”

  “谁?”

  林炬有些意外,巨行星探测也就是深空探测,包括了火星轨道以外的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及它们周边的众多卫星。

  传统宇航探测技术光旅行就要花去十几年乃至二十年,基地的核推进技术倒是能够将时间压缩到数年甚至一年内,但花费太高,所以已经明确暂时不进行深空任务。

  等到未来基地生产能力再度大提升,或者资金充裕的时候才会考虑重启,不过等几年也比慢悠悠飞个几十年强得多。

  NACA开展探测是赶上了176年难得一遇的窗口期,除此以外还有谁心甘情愿地去开展这种费力不讨好的计划?

  “IAU,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肖冈田说出的名字很陌生,但又有种说不出的熟悉感。

  “联合会第三学部第15、16委员会主席从去年开始就全世界游走,他们已经争取到了很多个大学和科学组织的资助意向。

  前几天他们通过京城分会负责人转达了他们的希望,如果新远能够在一年内完成委托,有把握说动整个联合会筹集资金。”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历史很悠久,1919年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成立,以组织学术交流、保护天文观测环境为主要目的,是一个影响力很强大的非政府性学术组织。

  他们还划分了11个学部和51个委员会,分别负责不同领域的教育科普、学术推进研究。

  虽然只是一个组织性不严密的学术组织,但正是这样的特点让它在全世界范围存在感都很强烈,还真有募集资金开展探测计划的潜力。

  他们看上新远的原因当然也是因为核推进技术,它让快速了解太阳系偏远地带的几颗气态行星乃至柯伊柏带的情况有了实现的可能。

  (本章完)

第605章 对接

  到现在为止,所有针对四大巨行星的探测器都是在上世纪发射。

  没有后续的原因基本还是因为时效性,随着局势变化,人们越来越不愿意投资这些长达几十年的探测计划。

  而且经历了信息爆炸的人们对于技术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与其花费30年送一颗在未来极其落后的探测器过去,不如等待25年然后用5年送过去一颗功能强大100倍的。

  尤其是在错过了近两百年才有一次的四星连珠窗口期后,等待新的宇航技术就成了必然选择。

  A100的出现,对于IAU来说就是他们所需要那种革命性的宇航技术。

  只要很少的燃料就能核推进器持续工作好几天,反应堆的寿命更是长达数十年,对于深空探测器来说就意味着充裕的动力冗余以及不敢想象的充沛电力,这在小行星带以外非常重要。

  旅行者一号传输1MB的数据就需要好几个小时,还有不小的几率丢失数据,但有核反应堆完全就能大力出奇迹,发射功率提升100倍都是轻而易举。

  它还能支持探测器质量急剧增加,原来几百吨的火箭才能送一颗不到1吨的探测器,现在可以把几十吨重的探测器送到地球轨道,然后自己飞过去。

  再加上现在技术的巨大进步,代表的就是指数级提升的探测能力。

  这样的探测器还有一个巨大优势是寿命长,不会因为机动性有限不得不坠毁在目标星球,可以借助源源不断的动力到处飞。

  这对于天文学界的诱惑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第15、16委员会奔走后学术界的支持很顺利,主要面临的还是国界的困难。

  直到现在他们可能才说服了那些存在其他异议的人,才有信心找到新远寻求合作。

  林炬倒是不太怀疑他们能拿出多少钱,只要能破开某些阻力,世界范围内筹集几十亿美元应当不成问题。

  上一个17国联合的深空探测项目是“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作为有史以来最大最重,质量5.7吨且携带子探测器的深空项目,其计划历程11年,累计耗资超过34亿美元。

  那可是1998年以前的34亿美元!

  就算现在的世界普遍堕落了些,再凑出34亿美元肯定还是可以做到的。

  假设在科学仪器上花去20亿美元,剩下的14亿美元交给基地也就是94亿人民币,都足够在A100基础上发展出几个子型号,顺便承接三四個平台制造任务了。

  林炬没打算在这上面赚钱,也就不吝啬于做件好事,IAU要是真把项目推动起来肯定要成果共享,这已经足够了。

  而且要是IAU发起筹资国内肯定也会出一些,说不定还能赚不少。

  想明白这些他就已经做好了决定,对肖冈田吩咐道:

  “让青山基地算算在A100基础上发展几个小推力型号要花多少,然后单位换美元给他们报价。

  告诉他们我们只要这样的成本价就行,要不是项目太多实在没有余力还会资助他们,立项了后我会以个人名义捐赠2000万美元,算是对天文学的支持。

  这件事很有搞头,想想办法操作一下,有麻烦随时上报。”

  “没有问题,按我们的古话叫做西……借鸡生蛋!”

  “咦,老肖你又有不小进步啊!”

  “都是老祖宗的智慧,过奖,过奖。”

  ……

  “我又来了,小垃圾站!”

  维克多·格洛弗推开对接口的舱门,张开双臂对着空无一人的“门户”空间站大声呼喊。

  显然,这就是他口中的“小垃圾站”。

  事实也差不多,阿尔忒弥斯二号任务时撤离的很匆忙,本就狭小的空间站里各种包裹设备都没有收拾和整理,加上无重力环境四处飘荡,垃圾站的称号还真的恰如其分。

  现在是京城时间23日晚23点14分,阿尔忒弥斯三号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就成功对接在了“门户”上面。

  根据NACA的消息黎明一号提前了约六个小时抵达,应该也还在整理“乌兔”空间站。

  与那个大家伙相比“门户”小得可怜,不管是“起源”登陆器还是OSS燃料加注舱都比它更重,已经被维克多开出了空间站籍。

  “让一让维克多,我和杰里米去先去检查登陆器,这里等会也交给他收拾,你把飞船里的登陆物资搬出来。”

首节 上一节 379/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哥布林领主:开局准备拿下圣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