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359节

  “我宣布,长征十八号遥一火箭发射暨回收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2月10日清晨的6点27分,在发射指令下达半个小时以后,远在京城的大佬在记者会上正式宣布任务成功。

  不过他并没有理会群情踊跃的记者就径自离开,把现场丢给沈祚舟处理。

  一个多小时以后,他看到了在联合矿业总部门口等了一会的吴懿和叶长思。

  “我没来迟吧?”

  “当然没有,大家都在等着您呢。”

  今天的叶长思和吴懿脸上表情都比较严肃,眼睛里都微微充血。

  在长征十八号首飞成功之后,联合矿业就要进行天幕系列后续任务的动员大会。

  这次大会主要是针对大量从航天局转过来的工程师,人数不多,只有54人。

  根据航发委的安排和协调,广寒宫一号基地和玉树一号两个建设任务是高度重叠的,不管是人员还是设备都需要尽可能全部利用起来。

  而两个建设计划的人员分成常驻、非常驻两种,对待方式也不同。

  常驻人员包括所有的专业宇航员,以及部分工程师(载荷专家);非常驻人员就比如接下来需要前往月球考察的各种专家,他们的任务时间比较短暂。

  经过航发委的商议,他们决定将常驻人员中年富力强的载荷专家都进行宇航员职业化,但区别于职业宇航员,在出任务时基本只负责专业相关任务。

  而在航发委的计划中,华阴组织联合建设的广寒宫一号基地优先级并不如玉树一号基地高,后者可是计划发展成自给自足的工业基地,不管是人员还是规模都要大得多。

  这個时候航天局就发现了问题,新远光是取得预备宇航员资格的工程师就有数千人,派遣一部分到月球上毫无压力,航天局这边就很麻烦了。

  虽然职业宇航员很多也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但显然不如真正的工程师,而要想把后者长期驻扎在月球上必须进行相当的宇航知识教育。

  于是三个月前航天局开始筛选年龄小于45岁、身体健康且专业知识过关的青年工程师,然后送到507所进行突击培训,终于获得了第一批54名半职业的宇航员兼工程师。

  虽然和新远有望超过5000的惊人数字相比不值一提,但前期这么多人也完全足够,后面按计划培养就能跟上。

  这个计划是大佬一手促成的,他当然有理由对这些即将参与真正太空开发的国家队选手说些什么。

  不过叶长思和吴懿知道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大佬即将调任,航天局即将大换血。

  大佬将被调去科工委,还有消息说佘院士职务不变,但也将退出一线工作。

  佘院士退出一线工作很正常,他已经近80岁已经很难再承担科研任务,而大佬调任的原因吴懿大概知道一些,可能跟上面准备调整航天发展方向有关,新局长极有可能是干核技术出身。

  上面一直知道新远接下来的发展重心在核动力,长征十八号也意味着新远把化学火箭这条路走到了头,接下来再想有所突破付出的代价就不成正比,那么航天局也没有理由不转换赛道。

  大佬的讲话时间并不算长,没一会儿结束后就单独找到了叶长思。

  “长思,你们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

  叶长思微微一愣,然后很自然地说道:

  “当然是开发月球,那么多的矿石资源,新远可是全部投了进去。

  远期就是开发火星,以那里为基地攫取小行星带的资源,不过那应该要等月球基地建设成熟之后才能展开。”

  大佬一直紧盯着叶长思的双眼试图找到些什么,但对方面色如常,甚至恰如其当地表现出了几分疑惑的神情。

  他最终放弃了从交流中寻找破绽的想法,也像平常一样说道:

  “对太空的开发是一个艰巨且复杂的工程,不仅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还必须有强大的控制力和执行力,新远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

  他在心中短暂地挣扎了一下,但还是说出了后半句:

  “好到不像是一家企业,你们的眼界不像是企业应该有的那样,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企业。”

  “因为太空赋予了我们使命,我们所有人都以这个目标团结在一起。”

  叶长思回答的非常认真,直觉让大佬相信这是发自内心的真话,但这并没有解开他心中疑惑。

  如果不是即将调任,他不会贸然来问这些。

  不过现在他已经有些后悔了,他早该知道不可能得到答案的。

  “那……希望你们一切顺利。”

  说完这句话后他就快速地离开了,甚至都没有关上门。

  叶长思站在原地看着空荡荡的走廊,精神也稍稍放松了些。

  这次私下里的试探也让他紧张不已,脑海中又想起了“离火”拍摄到的零号平原照片。

  探测器在过去的近两个月里对那里进行了全方位的探测,但还是一无所获,这种未知的恐惧一直萦绕着基地的上空,就如同大佬看到他们身上的迷雾一样。

  ……

  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

  LC39A发射台已经处于被打开的状态,一大群航天中心的员工正在对其进行维护检修,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发射任务。

  才看完长征十八号直播的维克多·格罗佛叉腰站在发射台外的草坪上,他的旁边是里德·怀斯曼。

  五个月前他们才执行了阿尔忒弥斯二号任务,但现在他们又将出发进入太空。

  “科赫不再太可惜了,她是个优秀的宇航员。”

  维克多想起了被安排到宇航员训练中心的科赫,如果不是他们这些同行宇航员的坚持甚至都可能被强制退役。

  怀斯曼:“我也不相信她精神有问题,不过……不管怎么说,我们这次上去会查明一切,对吗指令长?”

  他最后的称呼让维克多“嘎嘎”笑了起来,由于阿尔忒弥斯二号任务的出色表现以及暂时找不出更优秀的宇航员,NACA决定让阿尔忒弥斯二号乘组继续执行阿尔忒弥斯三号登陆任务,而维克多还成为了首个黑人指令长。

  “是的,还有……十天的时间,噢,希望不要错过我去江户的船票,我可不能错过核爆炸。”

  (本章完)

新年快乐!

  今天太忙,休息一下~

  (本章完)

第573章 半人马座

  “立刻安排我见总统,立刻!”

  沙利文见到克莱尔时对方刚下飞机,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洲际飞行后甚至来不及倒时差就匆忙赶到了总统府,显然是有要事。

  克莱尔原本的出行计划还包括去印度商谈载人航天合作,现在肯定也只能延迟或者另派他人。

  不过沙利文知道他临时更改行程的原因,也非常理解。

  “请跟我来。”

  两人悄声快步走进了约翰的办公室,里面还坐着四五个人,都是约翰平时联络较多且信任的官员。

  克莱尔坐下来的第一句话是:

  “我们落后了五年。”

  “单纯的从技术角度看,要想达到长征十八号以及‘九章’飞船的技术水平,NACA需要在联邦全方位的支持下努力至少5年才能勉强做到,甚至更久也有可能。

  这不仅仅是他们造出了更大火箭的问题,这意味着他们的总体宇航技术层次和思路对我们领先了近一代,也许就如我们在1969年对联盟一样,只不过角色相反而已。”

  这是克莱尔第一次具体且真诚地承认宇航技术被超越的事实,虽然在座的其他人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感觉到呼吸一窒。

  没有必要怀疑,在持续近两年愈加增长的压力下所有人都不自觉地开始更加务实,更何况克莱尔本身就是一名极其专业的宇航专家。

  他的开场也让办公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每个人都沉默着不知道想些什么。

  前天长征十八号首飞告捷,事后统计全球约有27亿人通过不同渠道观看了这次发射直播,这几乎占到主要经济文化地区的全部人口。

  最近推特上最流行的一张相关图片是远望七号测量船近距离观察溅海回收的芯一级,后者的尺寸几乎是这艘27000吨大船的一半,林炬站在桅杆上与之相比就是一个小黑点。

  其他的还有诸如无人船靠近发射区海域拍摄到的海面近景,火箭发射时周围几公里的海域都翻起了密集且极具规律的波纹,给人一种夸张的力量感。

  长征十八号之前“沧龙”的外网绰号也迅速被“太阳神”取代,原因是其在将要日出之时发射,尾焰亮度堪比一颗升起的小太阳。

  不过这更多要归功于那四枚提供了11000多吨推力的固体助推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动静和声光效果确实很有震撼力。

  但长征十八号最大的意义不在于这些,而是象征着最尖端航天技术的一個新里程碑。

  与互联网上开始乐观认为太空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不同,真正的航天从业者更多的是一种迷茫的情绪。

  虽然除了御三家——准确的说御二家以外其他所有航天机构的发展上限也就那样,但看到同僚先一步把化学火箭技术做到极致,也就意味着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在一条死路上继续前进,这对于很看重理想信念的太空事业来说是很危险的。

  当然一起产生的还有一种无力感,正如1969年阿波罗11号升空一样,九章号的发射也彰显出了一种不可逾越的技术差距,全世界都没法再复刻类似的成就。

  而且和之前航天飞机、可回收火箭那些都不同,九章号与长征十八号是一个完全新的领域,在人类有限的航天史上找不到类似的东西,要不是在深空探测上受限于底蕴几乎没有什么建树,甚至都可以把文明之光的称号先挪给CADC了。

  “太快了,而我们毫无准备。”

  沙利文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其他人用眼神表示了自己的赞同。

  真的太快了,就好像1966到1967年一样,这一年是冷战太空竞赛的一个分水岭。

  在这之前,联盟取得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名宇航员、第一次太空行走等诸多荣誉,NACA完全是在灰头土脸地硬追。

  但在1967年,当第一枚土星五号火箭出现在电视上后,联盟的宇航优势就被NACA迅速拉近最后超越,一直到冷战结束都处于整体领先状态。

  对于联盟来说他们感知到的时间也差不多是两年,当第四枚N1火箭爆炸以后他们就几乎放弃了与NACA展开全面竞争的想法。

  约翰点头的最厉害,他到现在才上任十个多月,竞选前明明还是整体领先,到现在完全就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些时候他甚至会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这和想好的不一样!

首节 上一节 359/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哥布林领主:开局准备拿下圣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