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337节
“半潜船和重型起吊机都到浮动码头了,芯级启运要不了多久,但是航道堵住了,我正在找空军看能不能炸开,不过时间也完全来得及。”
新远四号今天肯定运不出去,临时设置的浮动码头距离基地约有3公里,这3公里的公路运输就得用去半天,四台起吊机的吊装作业和检查也需要一到两天,启运应该是29日的事了。
然后它要用7天左右时间抵达魔都,在那里与从葫芦岛运出的总装箱汇合,把整枚火箭在总装箱内用7至10天装配起来,再用12天抵达琼州,那个时候大致已经是11月30日了。
12月发射,刚刚好。
三周前基地还运出去了5个11米直径、54米长度的圆柱形零蒸发液氢贮罐,每一个可以存储7356立方米、约521吨液氢燃料。
这些零蒸发贮罐用去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制造,已经交付给江南造船厂对一艘10万吨级散货轮船进行安装,然后加注价值近3亿元的液氢后前往琼州。
原来的球形贮罐方案生产效率太低,基地还是依靠OGAS2.0实施后疯狂爆产能日夜不息也完成了这么多贮罐的加工,两架安1250也是不停地来来回回进行飞行任务。
其实这5个贮罐的成本都赶得上小半枚新远四号的造价,谢廖夫一度有过直接在码头往火箭内加注燃料后再发射的想法——反正新远四号火箭是零蒸发贮罐,不怕罐体内局部压力过大爆炸,但这个疯狂的想法被航发委一票否决。
(本章完)
第536章 我加入你们
下午两点十分,拖延了几个小时的两个火箭分段才缓缓被拖车从拆开一大段围墙和门禁的基地门口运出。
而它所经过的路段也特意砍了两边的树木,随处可见光秃秃的树桩。
佘院士和林炬一行跟着车队走走停停两个多小时才抵达浮动码头,这里虽是临时建设,却也规模不小,两台1500吨履带式起重机已经在这里等待了几天。
看着忙碌的工人在监督下开始往两段箭体上捆绑吊带,佘院士都还是有些难以相信这么巨大的玩意竟然是一枚火箭。
林炬:“再过十几天,‘九章’号飞船也要下线了,也得从这里运出去,习惯了空运过后水路的时效性太差了,一个月的时间,甚至足够我们造一枚三号火箭了。”
佘院士:“如果你们选择就在魔都的出海口发射肯定会快很多。”
林炬:“对于四号火箭来说纬度对运力的影响可不能忽视,就算只有千分之二,那也是30吨的运力了,能够多送10吨载荷去月球,比一枚长征七号送过去的都还多。”
“……”
对于航天局现役最强火箭沦为计量单位佘院士有些无语,但很快调整过来问道:
“听说你们生产了100台H280?一枚四号火箭也不过用39枚呢,你们好像没有生产第二枚火箭的打算吧?”
林炬摇摇头,一枚新远四号就够用了,它的应用范围还是很有限。
“确实没有,主要是我们核算成本,摊上研发和调整生产线费用后生产39台的总花费和100台几乎没有区别,干脆就生产一批多的囤着。”
“那这个是不是属于库存的尾货?卖的话是不是能打折?”
“……”
……
京城,大会堂,10月27日。
吴云峰站在最前方,对着满满当当的观众席致辞。
“第一届世界前沿物理促进交流会议圆满结束,感谢来自26个国家的所有科学工作者们,感谢伱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感谢你们为人类科学事业进步所做出的努力!”
会场内立刻响起了掌声,然后都更加期待地看着微笑着走上台的院长。
虽然从会议进程的中后期就不断有传言TEPA已经通过立项,但到底没有具体信息,而现在院长的出现肯定就是带着这个答案。
头发花白的院长环视了一圈下方阵容豪华的观众席,迎着上万双期待的眼睛说道:
“基于当前高能物理学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基础科学早期不足的客观事实,经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意见,我们认为我国有进一步建设大型基础科学研究设施的必要性。
综合多方面因素,我们决定启动新一代300万亿电子伏特能级超大回旋质子加速器建设计划,预计2018年内开工,2030年前建成,最迟不超过2035年投入使用。
总计划耗资约157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质子加速器,为人类基础科学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现在,我们诚挚邀请全世界的科学人士、组织、机构加入到加速器建设计划中,一同为了文明的进步努力!”
讲话出乎意料地简短,院长讲完后就放下了稿子平静地看着前方,然后就听到了上万人雷鸣般的掌声。
特别是站在前一排的众多诺奖得主以及著名物理学家,更是直接站了起来喝彩。
史蒂芬·霍金虽然没能站起来,但还是在电脑屏幕上打出了一连串的“Great”。
过了好几分钟,现场的掌声才慢慢消减,但气氛反而空前的热烈。
罗尔夫·赫尔激动地看着彭罗斯,不住感叹道:
“1570亿人民币!刚刚好200亿欧元,比起LHC还要少10亿欧元,也许我们早就应该在华国修建加速器,这里的费用低上太多了。
比LHC更少的钱,能级却至少提升了20倍!”
彭罗斯:“基建是他们的强项,他们一年修的地下铁路比起整个欧洲的新增铁路可能都要多。
不过这也是很多钱了,我看过他们去年的科研经费投资,航天约占了3.4%,而以10年计算TEPA每年都需要1%左右的占用,这是个很夸张的数字。”
赫尔:“我们必须加入进来,LHC最多还能支撑3年就会抵达极限,真是可惜,希望我在那个时候脑子还是清醒的!”
但他刚说完这句话就意识到有些不妥,因为旁边的霍金经过诊断已经时日无多,十年对他来说太困来了。
不过霍金本人显然不怎么在乎,甚至挤出了一个笑容:
“罗杰,你说过生命永不终结,宇宙一直处于循环之中,那么我依然能够看到宇宙的真相,死亡只是短暂的分离。”
三人没聊几句,因为会场已经恢复了秩序,现在轮到了多名被选中的参会学者上台致辞,还是要表示尊重。
因为TEPA的官宣,世物会的最后两个小时气氛相当活跃,一致通过了科学院希望每年举办一次的提议。
到了最后的时候前三排参会人员要集中到台上拍集体照,赫尔和彭罗斯也推着霍金走了上去。
拍完21世纪科学含量爆棚的一张大合照以后,场下的人们都开始逐渐散去,但台上的一百多人却都应主办方的要求留了下来。
直到下面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吴云峰才和叶长思一起走到了众人前面。
“各位,这是叶长思,在作为一名应用物理学家的同时还是航天领域从业者,空天飞机得研制他也有参与其中。”
叶长思和参杂着一大半老外的人群打了个招呼,一点儿也不废话直奔主题:
“各位,航空航天发展委员会希望建立一个常驻的科学机构,用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进行学术交流以及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除了常规的津贴以外,我们还承诺为每一名参与的会员每年提供一次进入太空进行科学试验的机会。”
国内的科学家最先反应过来睁大了眼睛,其余来自多个国家的人们则需要翻译的帮助,很快用各种语言表达了自己的震惊,不敢相信地和同伴交流着。
最前方C位的霍金操控轮椅往前移动了半米,在电脑上打出了一行字符:
“I join you.”
(本章完)
第537章 拉羊
霍金的表态让所有人都有些始料未及,毕竟以他的身体状态怎么看都不太像是能坐火箭的样子。
离他最近的彭罗斯下意识就想出声,却被叶长思抢先一步。
后者并未透露出任何嘲笑和遗憾的神色,而是认真看着轮椅上的霍金问道:
“史蒂芬先生,你在乘坐飞机起飞时感觉如何?”
“非常好,即使是普通座椅也完全没有问题,我看过腾云的第三次飞行任务,你们把一名从未经过任何训练的哲学家送上了太空。”
叶长思:“是的,准确的说我们已经把两名完全没有任何训练的普通人用空天飞机送了上去,我想您的身体条件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如果您愿意加入,我们可以在本月末或者下个月内就安排飞行任务,这非常方便。”
叶长思认真的态度让周围的其他科学家都有些动容,对于他们来说太空的诱惑力比起普通人更强,这个提议真的很有诱惑力。
而且他们也很容易去理解空天飞机,相信其过载比起客机高不到哪里去,也明白华国航天真的拥有廉价大规模把他们送上去的能力。
罗杰·彭罗斯也前进一步,谨慎地问道:
“叶,那我们的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
叶长思:“非常轻松,不需要你们搬到华国工作……当然能定期过来一次更好。
太空开发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这与整个社会都息息相关,我们需要能够说服民众的影响力,您明白这个意思吗?”
“嗯……我差不多懂了。”
在彭罗斯看来他们这些人能提供的技术帮助确实非常有限,极有可能就是像世物会一样寻求他们的背书,这个条件并不苛刻。
“叶,伱的提议真的很诱人,但是你知道的,我们的身份进行这种官方合作,尤其是大规模的……”
叶长思:“那就不在官方层面,你们与联合矿业,或者是新远公司建立合作,这都是商业服务不是吗?
我们此前吸纳了不少顾问,我马上就可以给你看合同范本。”
彭罗斯看着叶长思掏出平板,然后开始阅读被翻译后的外聘条款,非常简洁,权利和义务都相当轻松,比起那些国内大学外聘名誉教授的合同还要宽松许多。
两人聊的时候已经被其他一大群科学家围住了,吴云峰默默站在外面目睹着叶长思胆大包天的操作。
一百多个国内外顶尖理论、实验物理学家,至少也是A级打底,平均在A+以上,甚至不排除有S、S+的存在,要是全收入囊中不敢想象基地的研究能力会迎来多么猛烈的增长。
其实早在世物会开始的时候基地就看着这数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科学家流口水,但一次性签几千位影响太大不可能,一百多名还有些许操纵空间。
虽然很多都不是实用科学方面的学者,但也算得上人类世界最顶端的那些聪明脑袋,至少绝对不亏。
基地关于零号平原的观测已经持续了几天,有这么多的人类精英在,应该是能够应付得稳妥些吧?
“吴所长,你说这航天口的人办事越来越不讲武德了啊。”
突然出声的院长把吴云峰吓了一跳,然后就听前者继续说道:
上一篇:哥布林领主:开局准备拿下圣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