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25节

  “好了,”老马打断了他,闭上眼几秒后重新睁开,眼神中重新充满坚定。

  “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华国私人小航天企业完成我十年没有完成的事确实很令人……或许就是沮丧,我承认这一点,尤其是还是该死的第一次就成功。

  但是这也正好告诉我我们是对的,而且specaX差的不远只有一点点,只要我们再加把劲就一定能成功。科学研究最大的恐惧是不知道是否会成功,现在我们已经从开创者变成了跟随者,应该发挥后发优势迅速追上来才对。

  现在起,我们要一个月生产一枚猎鹰9号火箭,每个月都发射一枚直到成功为止。我们有几千名员工,有最强大的生产能力,还有航天局的支持,斯科特,我们会成功的,一定会的!”

  (本章完)

第34章 影响

  “RX01数据总线能同时感知火箭全身的传感器,并行处理所有的外部因素,这才是我们成功的关键,单单只有C级火箭回收技术是做不到这样效果的。”

  短暂的庆祝过后,专门的团队已经去着陆场回收新远一号乙了,他们将把火箭拖回厂房仔细检验,判断其状态如何。

  回收的目的是为了再次装填打出去,单单弄个回来个空壳子可没有用。

  与此同时林炬于主要参与回收的工程师们一起开总结会议,不仅有系统工程师还有很多挖来的高级研究员。

  郭申是牵头搞定控制系统的小组组长,所以他首先就说出了火箭回收的重要因素。

  其他人也都很认同这一点,纷纷鼓起掌来。

  “郭总,RX01规范真的是我们新远创造的吗?”

  一个后来的软件方面的高工忍不住询问,因为RX01的数据指标太惊人,而且在此次回收中十分耀眼,根本不像是一个小公司能开发出来的。

  目前世界上最广泛应用的1553B数据总线规范,由阿美上世纪60年代创造,至今依然是先进的代表,华国都学习并用在自己的航空航天领域。

  郭申:“当然是我们自主创造的,不过究其渊源可以追溯到90年代阿美航天局的一个废案,当时他们希望创造一种新的规范用于登陆火星的飞船,提出了设想。

  安德罗夫提供了联盟上个世纪非常多的发射数据,以及欧空局的部分经验,最后我们共同完成了RX01的设计,现在我可以说这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总线协议。”

  技术的来源总要有个出处,正好系统工程师来自露西亚、阿美、欧洲三个地方,甩锅也是轻轻松松。

  从控制系统到发动机再到回收流程,众人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做了简单总结,确认虽然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改进,但主要流程正确,没有出现重大失误。

  至于落地时突然的横风,解决的办法简单粗暴,尽量多设观察站,尽量让着陆场空旷且没有地形起伏。

  最理想的位置是近海,既能避免失败导致火箭爆炸影响周围,也可以利用水汽传递热量,不过海上回收难度又会增加一个等级。

  到会议结束的时候,检验团队初步的评估报告也送了过来。

  通过对发动机和箭体等部分的探伤,检验团队基本确定没有出现缺陷和破损,只需要重新刷上涂料和加注燃料,一周以内就能恢复到发射状态。

  林炬没有看详细内容,直接翻到最后,上面用红色的章盖着“合格”。

  这意味着只要再将这枚火箭发射出去,两次发射的平均成本就将降低30%,如果重复使用5次,平均成本就将降低45%,如果是10次,平均成本就只有50%了。

  也就是说,新远一号家族在实现一级回收后,只要保证能成功回收4次,每枚火箭的成本都能压在1000万,可回收版本火箭近地轨道运力是1.3吨左右,平均LEO发射成本约7700元每公斤,按这时候的美元汇率,刚刚好1000美元。

  主打的SSO轨道运力缩水到680公斤,一公斤成本也仅有1.4万元,折合2000美元。

  这还是新远一号火箭小,一级成本占比只有60%,火箭越大,一级越重成本占比越高,回收的效益越高,如果设计中的新远三号也回收,5次平均发射成本将降低70%。

  在纸上粗浅算了算账,林炬狠狠咽了下口水。

  如果接下来所有发射的火箭都能回收,那成本不得再大砍一刀?

  当然,同样有人跟自家老板想到一块去了。

  走出会议室后,跟在林炬旁边的副总胡柏兼临时助理看似无意地说道:

  “下个月的新一丙一级好像也是3.5米直径,要是我们用这个回收的一级装上去,能省下至少900万啊,这一单的利润都才不到800万呢。”

  林炬一颤,随即严肃地批评了他的不健康想法。

  “跟客户说好了是新火箭怎么能改,况且这也才回收一次,万一下次就出问题了怎么办?”

  虽然他确实很心动,但这种事不道德,首次商业订单给人用二手火箭说出去也不好。

  “那,我问问安德罗夫总师能不能把新远一号丙的一级也改成可回收的?这样也不亏。”

  “这……你去问问安德罗夫?”

  “是!”

  ……

  新远一号乙火箭回收创造了历史,但这个影响有多大?大到私人航天界马上就翻天了!

  有更多的风投来找林炬了,而且这次态度极其坚定,比上次还要火爆。

  因为可重复使用火箭代表着一件事:私人航天,真的能赚到钱!

  天可怜见,航天虽然是高科技,但一向都不存在完全能盈利的说法,都是靠衍生技术间接创造利润,无法直接就获得高回报。

  但如果可重复使用火箭成功,随着发射单价的腰斩会挖掘出一大批客户,大大拓宽航天市场,而且真的能实现持续盈利。

  林炬如何应对投资人暂且不论,影响反正已经扩散到阿美了。

  老马的空叉在股市持续被人看好,股价已经有了高涨的趋势,毕竟猎鹰9和新远一号乙路线相同,说不得过不了多久就会成功呢?

  其余阿美的几个私人航天连夜赶PPT,表示自己也有火箭回收开发计划,虽然看起来各不相同,但本源路线依然是垂直回收那一套。

  投资人还就吃这一套,以前你说要搞火箭回收,他们会痛骂一顿并认为你是要放烟花。

  现在只要拿着PPT去给投资人看一眼,随便就给几百万美元进来试试水,就跟当年互联网时代兴起一样,只要有创意,就有大笔投资甩过来。

  林炬的一次回收,直接让尚处于萌芽时期的私人航天市场开始逐渐热闹起来。

  国内原本还要几年才会陆续成立的私人航天公司,现在已经在准备材料注册商标,也准备改PPT去找投资人了。

  而在本国的航天局,原本平静而连续的环境也如被扔了快烧红的铁块一样翻滚起来。

  因为此时的航天局也处于关键时期:

  以长征五号为代表的大火箭研制即将进入尾声,YF100为基础的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三兄弟也在临盆边缘,接下来的几年将极大扩充航天家族谱系。

  因为这些新型火箭,月面探测和火星探测工程启动,新一代载人航天飞船进入测试,新一代大型空间站也在规划中。

  再往后一些,就是超重型火箭长征九号与目前还只有代号921的新一代载人火箭,以两者为基础载人探索月球和火星。

  在廉价和可重复进入太空领域,重任则寄托在尚未完全立项、但已基本确定的“腾云”工程上。

  感谢书友20230724161745599、书海学友的月票!

  求推荐票~

  (本章完)

第35章 采访

  腾云工程,航天局规划的远期空天飞机项目。

  具体由两级组成,下面是能从地面起飞,依靠涡轮-冲压组合式发动机可以飞到三万米以上临近空间的大型飞机。

  而在它的机背上,则是与H1类似的小型航天飞机,不过起飞重量大一些在30吨左右。

  当组合体飞到大气层边缘,小型航天飞机脱离并点火,利用自身动力飞抵近地轨道,执行太空任务。

  大、小两个飞行器最终都能完整返回机场,只需要维护保养后加注燃料,就能不断重复执行任务。

  航天局把这套系统合称为空天飞机倒也不错,反正确实结果差不多。

  科幻电影里那种从地面起飞一路飞上太空的空天飞机难度还是太高,而且对于航天局来说投入与成果不成正比,PASS。

  到此为止,航天局的廉价航天思路就这个,预计2025到2030年之间搞定腾云系统就谢天谢地了。

  火箭回收思路也想过讨论过,方案和创意还很多,但最后还是评定没有必要,难度太大无法实现,反正以华国的物价发射一次性火箭的成本其实也不高大家都能接受,不像阿美和欧空局那样一次动辄十几亿美元。

  现在新远一号乙的成功回收就相当于打了航天局的脸,至少从他们的角度看来就是:

  一个私人航天企业简简单单的就完成了火箭回收,根本没有我们认为的那样复杂嘛!

  这是在否定之前的路线和决策,但航天局肯定不会硬着头皮就不搞火箭回收,但肯定要马上搞自己的回收技术。

  几个下属研究院的头头同时被叫道京城开会,航天局将重新审视新远宇航动力以及自己未来的路线。

  在网络上,新远宇航的名气也终于直线拔高。

  新远一号乙火箭回收的全过程视频被到处剪辑转发,热度连续几天冲上第一。

  大多数人不懂技术,但一看有人能把从天上掉下来的火箭稳稳接住落在地上,也能清晰感知其中巨大的难度和极致的技术力。

  2014年末的尾声,4G网络还没有完全铺开,但此时的互联网已经较为成熟,许多高质量的论坛还健在,网民中高知识人群占比更高。

  在这个公知盛行,依然自卑不承认自己努力的年代,新远宇航硬生生逆流而上,收获了一大批的称赞。

  甚至林炬看到了“人类之光”的字样,那可是原本用来称呼阿美航天局,后来交给空叉的词语,现在居然有人开始用此来夸赞新远了。

  就连平时百忙之中不忘嘲讽的那些人也都偃旗息鼓,不是干巴巴地表示庆祝就是装死。

  人类第一次运载火箭垂直回收,创造历史,已经无可争议地落在了新远宇航的头上。

  当然,更大的肯定来自官方。

  回收成功当天晚上,CCAV中央新闻中途插播了新远一号乙的成功回收讯息,简单配了几张图。

  到了第二天晚上,央视记者亲自跑到新远工厂,拍摄了一大片素材,还要来采访郭申和林炬。

  现在林炬一下成传奇人物了,年纪轻轻接连创造奇迹,将一个拖拉机厂变成航天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背靠着隔绝走廊和车间的玻璃,林炬在这里接受记者的采访。

首节 上一节 25/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哥布林领主:开局准备拿下圣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