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187节
第293章 零号平原
“东经73度,南纬69度,半径40公里。”
谢廖夫调出NACA公开的火星高清彩色图片很快找到了那个位置,放到最大观察着。
那里已经接近火星的南极冰盖,不过还有点距离,从地图上什么也看不出来。
当然这也是意料之中,如果卫星随意一过就能发现异常,那这里早就被发现了,根本轮不到系统提醒。
半径40公里,也就是差不多5000平方公里大的地域,差不多是一个中型城市的面积,这可不是个小地方。
谢廖夫盯了一会儿,自顾自说道:
“非自然现象,非自然现象,这个词可有说法的。”
“什么说法?非自然不应该就是人为因素造成……或者说智慧体造成的吗?”
林炬有些不解,非自然,应该只有用来形容智慧体才对。
谢廖夫摇摇头:“非自然,在现代物理学中也能描述量子化过程中转变为量子凝聚态的过程。
这其中也包含了智慧体的干扰,但并不是说只有这一种可能性。”
林炬:“……”
一扯到量子,林炬的表情就开始迷茫,虽然每个字都听的懂,也没有什么语病,但就是不能理解到任何有效信息。
谢廖夫从斜撑的姿态站起,背着手在办公桌前转来转去,紧皱着眉头思考,过了好一会才停下,重新聚焦到屏幕上的标记点。
“这里我们肯定要去,而且必须带人过去,机器不可靠,必须让宇航员去一探究竟。
不过什么是非自然现象,又怎么研究需要一个专业小组,不是还有一位传奇A+科学家吗,让他尽快过来吧,多个人手好办事,也许他的专业更对口。”
林炬点点头,A+级人物卡他已经使用了,估计正在赶来的路上,这一次倒没有了15天的时间提醒,也许会快一些?
谢廖夫:“系统给我们提供的坐标附近都没有已命名地点,倒有一小片平原,就叫它……零号平原吧,之前也从未发生过特殊现象,那么应该不会马上有什么变故,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索,不必现在就不顾一切地去登陆。
这个月我们将发射离火探测器,可以让它多留意一下,不过应该没什么收获。”
林炬:“我现在突然有一种背负人类使命的感觉了。”
虽然这话略带中二,但是在火星明确告知你有个什么玩意在那,很难让人不忍住去探查,即使这种做法可能带来无法预知的后果。
零号平原的存在还不能说出去,得尽量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去一探究竟,怎么总有种科幻电影里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味道?
可林炬宁愿不去当救世主,要是真的搞出什么外星人入侵那可就玩大发了。
比起造连概念都没有的太空战舰去和外星人决一死战,他更愿意从火星南极上带块冰回来泡茶喝。
但谢廖夫显然想法有所出入,在他的时代,寻找外星人可是个热门话题,以他的级别知道很多内幕。
“从最开始,我们就已经肩负起了人类的使命,宇航学就是这样,不过居然最先是火星,我还以为会是金星呢,我去催一催肖冈田,离火的推进器应该已经完成了地面测试才对。”
嗯,离火探测器不在2018年的窗口期发射,而是在2017年的1月,这个时候地球-太阳-火星三点一线的状态刚刚过去,正是距离最远的时候,传统宇航技术飞过去得二十个月,接近两年。
但为离火准备的推进器搭载了核反应堆与一台50N超大推力霍尔推进器,可以在离火前往火星的全过程中启动,只有加速和减速过程没有滑行过程,需要292天就能到达,约10个月左右。
也就是说1月中旬发射,2017年11月份就能抵达。
相反如果是2018年5月窗口期用常规动力,不用裂变-霍尔推进部分,最快也得在2018年11到12月抵达。
当然离火这么快也是有代价的,离火探测器自身质量10吨,所搭载的核反应堆功率40KW,而推进部分也是10吨,反应堆功率90KW。
那台50N霍尔推进器的功率达到了127KW,也就是说要组合体两个反应堆一起才能供能,20吨的组合体,反应堆以及散热部分就占去近一半的质量。
不过从50N霍尔推进器已经足够节能了,作为系统商城出品,它比现在世界上的霍尔推进器每1N节省80%的功率,原理设计上就有巨大区别,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10吨重的推进器,霍尔推进器部分没有研发费用比较便宜,发电堆也还有技术储备但需要计入研发费用,整体费用就是10亿元,这可用不起。
计划中推进部分把离火送到火星后还得再自己飞回来,虽然功率下降到90KW,但因为自重降低一半反而更快,加上碰到地火窗口期差不多能在3个月左右时间里返回地球,这个速度相当快。
那个时候差不多是2018年的2月,又可以装上其他的探测器飞往其他地方,速度很快。
不过离火的具体飞行时间是保密的,航发委可不知道新远有推力达到50N的离谱霍尔推进器,对外公开的说法是离火得飞行20个月,预计在2018年10月抵达。
这比实际到达时间晚了11个月,离火可以在不为人知的状况下仔细研究火星,利用自身携带的多种探测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探查。
这个计划原本为的是尽早开展行星探测规划,特意把核动力推进器部分单独划分预算,反而歪打正着了。
现在离火探测器已经制造完毕,三个月的制造周期一半时间在催国内的光学仪器厂家,它们生产合格的超规大型超洁净镜片的速度太慢了,要不是新远的“国际技术支援”指导了一下还得再拖一个月。
离火探测器发射在即让林炬心安了些,况且谢廖夫说的也有道理,零号平原不太可能马上就出问题。
而就在两人接着召集基地内高级工程师开始组建“零号平原应对小组”时,蓉城一间重症病房内,头部缠满绷带的叶长思悠悠醒了过来。
仪器监测到他身体的变化发出警告,医生和护士急忙跑过来,检查他的身体状况。
(本章完)
298.第294章 提名
第294章 提名
给叶长思检查身体的是主治医师,在他看来这个病人能在脑部遭受重创后还能在7天内清醒简直是个奇迹。
不过也好,听说还是个在90年代就出去留过学的教授,也是个很厉害的人物,损失了很可惜。
叶长思配合医生完成检查,此时他的伤口已经基本愈合,最担忧的大脑似乎也没有出问题,医生让他好好休息就离开了。
叶长思,42岁,90年代出国留学,在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从事航天器设计相关工作,两周前被新远秘密招募以给父母扫墓为理由回国,结果下楼梯不慎摔伤后脑,有高位截瘫和中风风险。
好在抢救过后居然奇迹般地恢复了意识,在外人看来当然是件好事。
但实际上叶长思知道,真正的叶长思已经死去,不过很凑巧的是虽然姓氏不一样,长思的名字倒是和上辈子一样。
他还记得飞机坠毁前警卫员尝试抱住他作为缓冲,而他则是死死抱着公文包,希望资料不要损失掉。
好在他已经知道那次坠机没有灾难性的影响,不禁暗自庆幸,就是可惜同机的人们,不知道他们是否也和自己一样碰见了了不起的东西。
叶长思稍微动了动头,还是能感觉到疼痛,于是小心地躺好,开始休息以及消化一下那些奇特的经历。
至于去基地报到就等伤好了再说吧,都太平盛世了,该享受享受生活。
……
“9名来自多个国家的宇航员将在1月21日一同前往国际空间站。”
1月3日,在追梦者完成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并安全返回后一周,ISS正式宣布将在1月21日使用追梦者将9名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并带回同等数量的人员,完成国际空间站变动人数最多的一次交接。
至于委托发射费用嘛……未公布。
尤里·鲍里索夫看到这个消息,感觉要糟糕透顶。
虽然从小道消息得知欧空局多个国家对追梦者的发射费用非常不满意,但他们还是捏着鼻子认了。
因为使用联盟号飞船发射这9名宇航员的价格是5.22亿美元,哪怕追梦者的单次发射成本是宣称的6900万美元7倍,也才不到5亿美元,怎么都比联盟飞船便宜得多。
虽然露西亚作为ISS的重要成员国在其他方面也得到了补偿,比如规划中的补给任务多给露西亚几次以及将减免下一年度露西亚的ISS维护费用支出,但那才多少钱!
只要ISS没有自己的高安全性载人飞船,就得一直用联盟号,就可以多收好多好多钱的!
不过即使没有追梦者露西亚的好日子也没几个月了,SpecaX的载人龙飞船又进行了一次试射,计划要在5月份进行首次载人飞行,8月的时候NACA的阿尔忒弥斯二号任务中猎户座飞船还会搭载宇航员去环绕月球,阿美即将有两种可复用的载人飞船,都比联盟飞船更大更先进。
尤里局长感觉不妙的原因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能源2号的重启进度。
助推器还好,能源2号的滑翔回收式助推器早就造出过样品,基本是可以拿来就用,这个非常好。
不妙的部分是能源2号的芯级8米直径可回收箭体,要求像航天飞机那样在周身铺设隔热瓦,发射到轨道后还得自己进入大气层滑翔着陆。
虽然因为不载人可以放款技术要求,但成本控制还是个麻烦事,而且芯级的上端可以打开,接缝处要求也非常高。
米克林作为能源2号的总师已经汇集了联盟时期所有的研究资料,技术上没有障碍,问题还是在于钱,前期就得先有150亿卢布以上投入,首飞时机不敢保证。
即使能从岛国和印度两个卧龙凤雏那里薅到大把羊毛,但对于已经开展多个项目的露西亚来说还是比较吃力,资金显然是紧张的。
只能希望在其他方面坑点钱,支持RKA的宇航事业吧。
……
“天哪,我浪费了多少时间,苏卡!布列特!”
莫斯科国立大学,瓦列里翻阅着华国已经公开的三进制基础电路与程序设计教材,惊喜的同时也在懊恼。
他一直不问世事,错过了宝贵的时间,竟然没有第一时间阅读到这些。
还有新远和黄河半导体不断刊发的各种期刊和学术论文,虽然都是基础部分但已经能让人欣喜若狂,让人知道三进制的未来一样广阔!
和他差不多反应的还有几个年龄相似的老头,他们都是当年参与了联盟三进制计算机技术研究的研究员,尚存于世被集中到这里。
在场的还有欧洲和阿美的集成电路与软件专家,他们也是想要从露西亚这里寻找突破点。
瓦列里用了两天多时间粗浅的过了一遍对外公开的三进制芯片成果,这可比他闭门造车强的太多了。
他感慨道:“要不是更进一步的内容都在华国的航空航天发展学报上,我还想一直看下去,放弃三进制研究是露西亚最错误的决定,我们应该继续下去的。”
一名来自德国的半导体专家点点头,他私下里也喜欢折腾一些其他进制的电路,对三进制芯片的出现很惊喜。
“即使是已经公开的内容,三进制芯片也足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了,它的意义不亚于集成电路的发明,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突破。”
“可是据我所知,诺贝尔奖评定小组还在纠结谁才是发明者。”
“……”
瓦列里发现这些期刊里很难找到具体的主导人,大多都是实验室团队,可如果是这样那每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只能发给3个人,得发好几年,估计他们也在忧愁呢。
这时,来自阿美的官员发问了。
上一篇:哥布林领主:开局准备拿下圣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