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132节
郭申知道老板对发展学报的看重,连忙说道:
“关于三进制计算机技术的基础论文我在JAD和世界经典的期刊上都投了,不过后续内容就只在JAD刊登,半开放模式。”
发展学报不是公共期刊,它只能在获得航发委设立的期刊管理委员会给予的资格后才能订阅,这个资格只有相关从业者、公司、拥有学术成果的个人满足条件后获取。
其他方面自然有人去管理,并没有做到面面俱到。
JAD只能算比较重要,最重要的还是新远内部论坛的交流,动不动就是什么核反应堆、星际航行,还不是瞎说,泄露出去吓死人。
林炬:“还有个事,现在就可以把微电子部门拆出来了。”
郭申:“让他们自己单干?”
林炬:“那倒不是,微电子部门拆出来是便于管理,新远宇航动力这也管那么管太麻烦了,把他们拆成两部分,一部分还是搞专业的航天芯片,另一部分注重民用,前者就还是留在基地吧。
不过专利不转移,依然留在宇航公司,所以拆出来的这部分可以接受融资,最好把国内的半导体产业链都拉进来。”
郭申:“也就是说……我们不干涉新半导体公司的运营?”
林炬:“吃得太多,会撑破肚子的。”
……
“组建新半导体公司?你们准备拉上哪些人?”
京城,上级会见了新远宇航动力微电子部门部长王民江,也是即将被“赶出”新远的未来CEO。
把微电子部门拆了独立出去这件事内部其实很多人不太愿意,因为母公司条件多好啊,分出去不就成后娘养的了?
最后还是林炬做主,分出去的工程师可以选择保留新远宇航动力研究院的研究员身份,有必要时参与项目,大体保留作为母公司员工的福利。
王民江是去年加入新远的,之前在德国公司英飞凌半导体担任总经理兼IC工程师,被高薪诱惑到基地,并从C级升到了B级,完全可以独当一面。
现在林炬和上级通气,表明自己愿意推进三进制技术商业化,然后就把王民江赶到了京城,准备在科工委的帮助下一次性干把大的。
王民江:“新半导体公司可以获得新远15年以上的长期专利授权,并且收费并不高,后续只要发展良好,这些专利肯定会继续授予,所以这方面无需担心。
至于组成,另建体系是个非常庞大的过程,我建议要把能控制的上下游产业链都拉进来。”
上级:“我不太明白专业技术,我问一个问题,假如我需要三进制的芯片、软件能至少替代国内30%的需求,伱们要多久?在获得无限支持的情况下。”
王民江:“其实半导体的前进速度主要是取决于市场,如果能同时推进芯片产业和生态系统开发的话……一年,一年时间,搭载三进制芯片的电脑和手机一定可以完成文字处理等基础工作,再有一年,专业设计也能满足,再过一年,娱乐产业也能培养起来了。
五年,全力支持下五年时间,我们应该就能做到国内的三进制体系与现在的传统体系分庭抗礼,再之后努努力也许就超过去了。”
三年,如果只是文字处理,那么一年就够了,也就是能更替政府使用的电脑手机了。
上级对这个数字很满意,五年补完落下30年的课,这个速度已经非常好了,又问道:
“我的专家说三进制计算机很安全,是这样吗?”
王民江:“嗯……差不多是这样,只要入侵是来自二进制网络,进入三进制计算机窃取信息的成功可能性就无限趋近于0,就好像一个满脸胡子的男人进女澡堂,马上就能被认出来。
而且整个三进制体系,从最底层的芯片到系统到软件,只要想做,就能完全把握在手中,从根源杜绝后门。”
像国外这些芯片厂商,谁敢肯定他们没有留硬件后门?数百亿个晶体管,查进去一个小小的漏洞很难吗?
这些漏洞对普通人来说无所谓,但是在某些时候却极其致命。
海湾战争时期阿美是怎么瘫痪伊拉科国防体系的?直接通过国防部使用的传真机后门,将对方的调动掌握的一清二楚,让他们从内部就陷入了混乱。
现在使用的AMD推土机、酷睿,他们100%确定一定有类似的后门。
(本章完)
第204章 黄河!
“央视记者报道,国事院暨科工委将在7月22日在京组织召开2016年华国半导体行业峰会,邀请多家国产半导体行业企业及相关人士参加。
据悉,本次峰会目的旨在建设新技术引领的新体系,打造全国产芯片软件生态闭环链,提升国内芯片设计及制造能力,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意识……”
7月13日,官方宣布将在的7月22日召开今年的半导体峰会。
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峰会,但又透露着不寻常。
首先组织方是国事院和科工委,这就明显提升了峰会的含金量,第二就是邀请的企业。
基本都是国资控股的半导体企业,还有寥寥几家全私人且较有实力的私人公司,外资或者合资半导体企业一个没请。
这就很出乎意料了,仅仅是正常的行业交流峰会应该是尽可能多请,而不是刻意限制名单,除非要出台某项偏向性很强的政策。
英特尔、高通、超威、英伟达都对这次峰会表示了关注,因为他们四家一家都没被请,往常一般也会被邀请的台积电和三星也没收到。
后两者在大陆的代工业务可也不少呢!
不过峰会也就还有八九天,大家也不着急,只是在当天,一家公司在工商局进行了注册。
“黄河半导体科技公司,法人:王民江,注册资本:50亿元。”
……
7月13日早上7点,希拉空间站第一批6名乘员在空间站生活15天后,搭乘自麦加号航天飞机脱离空间站,返回大气层。
当雷亚纳·阿尔卡里驾驶自麦加号绕着轨道不断减速的时候,通过卫星测控引导,林炬在天宫空间站短暂地用光学望远镜捕捉到了飞速掠过的自麦加号。
准确的说是他飞掠过自麦加,现在自麦加号是在减速,天宫才是快的那一个。
之所以15天就结束了太空之旅一是阿伯急切地想要迎接航天员,二是希拉空间站大是挺大的,但是补给不太多,大部分还是自麦加号带上去的。
为了防止重心出现问题,发射上去的五个舱段都没有放置太多补给,毕竟不是专门的货运飞船。
后续补给斯威坦亲王和航发委谈过,决定用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和新远五号甲火箭,一次就能送十几吨补给,足够航天员们生活很久。
上午9.40分的时候,自麦加号以每小时370公里的速度降落在了木卡拉机场,途径中亚的时候人们只要抬头,就能看见头顶一颗以25马赫速度飞过的火流星。
6名来自四个国家的航天员受到了极高的礼遇,每一个人都被授予了“阿伯英雄”的称号,并获得了大笔奖励。
最后更是6人被送往圣城麦加,作为“侍奉过真主”的仆人,向依然在这里的信徒播撒福音。
麦加的数万信徒为了能和真主的仆人握手,一天内发生的踩踏事故就有六百多起,但是丝毫没有打击狂热的信徒们。
随后哈曼德在晚上与其他三国元首一起接见了6名航天员,前者的声望也水涨船高,经过阿伯航天局的商议,决定为哈曼德与斯威坦所作出的贡献给他们一人颁发一枚纪念勋章……
自此,阿伯当初与新远签订的80亿美元一揽子合作计划基本全部完成。
自麦加号航天飞机将在阿伯停留展览10天,期间由新远工程师看管,除了部分高层外不许进入,只能在外参观。
然后自麦加号就要被运回新远进行整备维修,新远二号火箭也同样如此。
这个过程差不多在一个月左右,阿伯已经规划了8月底的第二次自麦加号任务,6名乘员已经做好了准备。
哈曼德已然是俗事缠身,实在是去不了,只能等不知道多久以后了。
……
7月16日,B级基地的航天器车间总装机库,安1250被拖车倒进了半个身子,进行吊装运输作业。
在旁边装上吊机,准备放在安1250身上的东西很令人熟悉:航天飞机。
不是H1、追梦者之类的小航天飞机,而是哥伦比亚号、暴风雪号那样最大起飞重量在百吨以上的大型航天飞机。
如果哈曼德在一定记得,这就是两年前让他下定决心投资的H2航天飞机。
当然,两架H2常规动力版6月1号才开工,再怎么也不可能一个多月就造好,这只是一架全尺寸气动测试样机而已。
它的内部材料都是简化过的铝管和铁皮,甚至还用了不少木头,虽然体积差不多与正式版相同,但重量很轻,为了真实模拟塞了不少配重。
这架样机将用来测试H2的气动布局和结构薄弱点,虽然没有动力,却也有可收放的起落架和能活动的襟翼,能在地面遥控下滑翔飞行。
测试的地点还是老地方,乌兰哈山机场。
后者从新远开始借用,已经渐渐褪去了军用属性,成为了航天员训练和各种非敏感飞行器测试的地盘,机场的基础条件也大大改善。
下午,正是太阳最强烈的时候,搭载了H2全尺寸样机的安1250在跑道上滑行起飞。
H2的尺寸很惊人,长度74米,最大宽度34米,垂尾高度12米,即使是安1250背着它也并不显小,反而更能凸显出尺寸的夸张。
B级基地周围从前几天安1250飞过来时就每天聚集了不少人,他们都是来拍摄安1250起飞场面的爱好者,也会大致估算最好的起飞时机。
今天下午的天气就非常好,所以来蹲守的人也非常多,然后大家就看到了经典的场面:
安1250驮着H2航天飞机升空!
这一幕让人似曾相识,因为安1250的气动借鉴对象,安225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搭载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转场。
而安1250是放大版的安225,H2航天飞机又是放大版的暴风雪号,那么……联盟再起?!
来拍摄的飞机爱好者直呼赚到了,时隔二十多年再次看到这样的名场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梦回联盟,精苏落泪!
而H2航天飞机也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因为它太大了,比阿美和联盟造过的都要大!
别管什么落不落后,你就说大不大吧!
(本章完)
第205章 我们需要它
“世界最大航天飞机现身新远市”
“回到老路?航天飞机再起”
“核动力航天飞机或成为现实?”
“林厂长不开玩笑,或许真使用航天飞机登月!”
上一篇:哥布林领主:开局准备拿下圣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