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黑科技:从万倍神速开始

黑科技:从万倍神速开始 第86节

“某种程度上来说,近视已经成为了龙国的国病,不仅关乎大量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国家未来的优质兵源或许也将成为大问题,从而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若是能从生物医药方面研究出无损近视矫正技术,不仅能造福国民,也能赢得极为可观的利润。”

“并且,这种技术相对容易验证实际效果和有无后遗症,所以很适合作为医药领域的敲门砖。”

苏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确实,近视问题在龙国越来越严重了,对于个人来说或许只是不方便,可放眼全国,这么多的近视人数,再加上越来越明显的低龄化趋势,确实相当严重了。”

柳国松肃然道:

“根据去年的世界视力报告,全球近视总人数约有25亿,据预测,等到2050年的时候,全球近视人数将达到49亿左右!”

“这是极其可怕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意味着无损近视矫正技术有着极为庞大的市场前景。”

“别的不说,由于现在近视技术普遍存在明显后遗症,大多数近视患者都选择佩戴眼镜。”

“而全球眼镜市场总规模,截止2022年已经达到一万亿龙币!”

“若是能够掌握无损近视矫正技术,哪怕只是抢过一半的市场,也能带来极其夸张的利润。”

“若是这项技术的成本能够拉低到绝大多数人能承受,更是能将全球近视眼镜市场完全抢过来。”

苏信开始认真思索这个方向。

之前他虽然没有关注过近视问题,但看生物学书籍的过程中,也学过不少关于眼睛的生物学知识。

如今一说起近视矫正技术,他脑海中立刻就浮现出了好几种可行性比较大的解决方案。

片刻后,他又问道:

“伯父,那目前主流的近视矫正技术都有什么哪些?”

柳国松仔细解释道:“按照技术原理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角膜屈光手术,还有眼内屈光手术。”

“前者是用准分子激光或飞秒激光等手段,切削角膜基质层,改变角膜的曲率半径,从而达到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提高矫正视力。”

“后者是通过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来治疗近视。”

“根据这两种技术原理,又衍生出多种不同的近视矫正技术,别说是普通人研究不清楚,就连我这半个业内人士,也不懂具体区别。”

“但有一点大家都知道,这些近视手术,或多或少都有安全隐患,且手术复杂,费用昂贵。”

“最重要的是有后遗症。”

“这是所有近视矫正手术都无法避免的缺点。”

“所以,绝大多数近视者的选择都是戴眼镜,越是那些有钱人,越是抗拒这些手术。”

“有很多人说,近视是不可逆的,无论什么技术,都不可能无损修复近视眼。”

“但也有很多业内人士展望未来,认为有一种方法可以无损矫正视力,那就是从生物学的角度让眼球主动调整,自我修复。”

115.第115章 无损近视矫正技术的畅想

苏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附和着柳国松的话。

这项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也易于验证,便于推广,市场前景无比巨大,更能为全社会带来极大的正面价值。

作为进入生物医药领域的敲门砖,确实最适合不过了。

最让他意动的是,在开发无损近视矫正技术的时候,他或许能顺便研发增强视力的技术。

毕竟,矫正近视眼的技术,某种程度上也算得上是增加可视距离,那么,既然能从近视状态增加到正常状态,能不能在恢复正常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

比如达到堪比老鹰的视距?

甚至进一步提升视觉精度,让人不仅看得远,还得足够精细,一眼看到百米外的一只蚂蚁?

当然,太过精细的视觉系统,会给大脑带来沉重的负担,就像老旧的电脑播放4K高清视频一样,时不时卡顿,发热,甚至宕机。

苏信觉得,他起码可以在人体可承受的程度内将视力强化不少,开启人体强化的第一篇章。

不对,这种程度的强化,应该只能算是扉页。

人体强化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区区一双眼睛的强化,而且只是视距和精度的强化,在整个人体强化工程中只能算是极其微小的一颗螺丝钉。

但至少,这也算得上是开启了人体进化的篇章。

苏信眼神闪烁。

种种灵感疯狂迸发。

根据视网膜成像的原理,和近视产生的原理,他开始思考各种的修正路线,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

人之所以能看清楚东西,是外界的光线进入眼睛,通过眼睛的屈光系统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像。

而眼睛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以及玻璃体。

可以简单地将屈光系统比做凸透镜,或者常用的放大镜。

人之所以会近视,就是眼轴过长,相当于正常的放大镜被压扁,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减弱了,所以远处的光线无法正常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所以看东西才会模糊。

传统的激光矫正手术,是通过激光打磨,重新将放大镜打磨成原本的正常弧度。

但这种打磨是不可逆的,所以才说这种近视矫正技术有后遗症。

而通过生物技术。

则相当于让放大镜从压扁状态,以自我生长的方式重新变得饱满起来,这样不仅没有丝毫后遗症,还没有任何风险。

这种矫正原理其实很简单,稍有了解的人都能想到。

但怎么实现才是最大的问题。

思索了一会后,苏信恍然反应过来,自己还在柳国松的书房里。

他连忙歉意地笑了笑:“抱歉,伯父,我刚刚想问题去了,一时有些走神,失礼了!”

“没关系。”

柳国松笑了笑。

……

在柳家待了三天后。

苏信告别热情的柳家几人,回到了老家宝河市。

2024年的这个新年春节,苏信的整个家族都过得无比开心。

去年创造了一番辉煌事业的苏信,成为了所有人的焦点,他也借父母之手大方地给各个亲戚的家里都封了几个鼓囊囊的大红包。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苏信虽然没法带人升天,但是改善大家的生活还是轻而易举的。

新年初三。

苏信接到了柳雪薇的视频电话,她的舅舅于东东得知苏信想要交流商场创业经验后,欣然应允,并约定了见面的日子。

快乐的日子总是很短暂。

很快,时间来到初九。

苏信一家三口,加上新招聘的商场高管费家杰,四人一起来到南江省,提着些高档礼品来到位于一片幽静小区内的于东东家里。

于东东一脸热情地邀请四人进屋坐下,寒暄了一会后,便直接进入了正题,毕竟双方也不熟,其实也没多少好闲聊的。

双方互相交流着商场运营过程中的经验心得,主要是于东东和费家杰两人在说,苏正明和张春花认真聆听,不时提出疑惑。

……

第二天。

苏正明三人回宝河市,摩拳擦掌地准备筹备商场的建设。

苏信则来到天京准备上班。

过年的这半个多月里,他除了和亲人朋友们偶尔聚一聚之外,大多数空闲时间都在编写另外三个语种版本的天天助手。

如今,这三个语种版本都已经开发完成,只等着公司开工就可以正式对外发布了。

……

2月20日。

永辉大厦26楼,天启控股公司某间会议室内。

苏信和几位高管汇聚一堂。

几人分别汇报着过年期间各公司的经营数据状况。

“天启能源第二期扩张计划的分厂早已选址完毕,有的在收购流程中,有的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

“经营状况方面,第一期的25家电池厂过年期间也保持着满负荷生产,每月60GWh的产量,让公司营收保持稳步上涨,再加上后续订单的预付款项,截至昨天公司已累计达到983亿的总营收。”

“其中473亿用于支付供应商货款和员工工资,工厂水电等支出,还有20亿还了第一期银行贷款。”

“第一期扩张的收购款项还没有到时间,所以暂时没有支付。”

“最后,公司账户留下了300亿用于第二期扩张计划的初期费用以及公司运营维持费用,其余190亿作为纯利润归入了总公司账户。”

刚刚起飞的天启能源,已经为他贡献了190亿的纯利润,这个数额,已经超过了天启软件公司这几个月的总利润。

首节 上一节 86/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来自蓝星的乐子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