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从万倍神速开始 第176节
平板电脑的画面上,正显示着一些关于通讯卫星项目的文件。
苏信随意地瞥了一眼,又看向会议室里的众人,微笑道:
“这段日子,通讯项目的各位兄弟们都辛苦了,是我拖延了项目整体进度,让大家被一些人质疑了,我在这里跟大家说一声抱歉。”
天启通讯公司总裁楚明松连忙开口道:
“老板言重了,区区一点质疑不算什么,老板这段时间忙着研发天命药剂,那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个个都为老板自豪呢!”
苏信笑着摆了摆手:
“这段时间我被奉承得太多了,你们就不用说类似的话了。”
“其实在我看来,通讯项目和天命药剂项目同等重要,最初我立下这个项目的时候,就是因为那一次锦华市7.2级的大地震。”
“经过了解我才知道,救援过程中,通讯问题是最大的技术难题。”
“所以,我立下通讯项目,就是为了研发出不受地面灾难影响的通讯系统,让救援效率更高,间接提升灾民的存活率。”
“若要论利国利民,我觉得通讯项目完全不比天命药剂差。”
“你们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听到这里,众人不由动容。
他们本来只是将手头上的项目当作普通的商业项目,根本没有想到灾难救援那么大的事情上。
而现在,经过苏信这么一说,大家对自己这份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同感——
我们的项目,不仅能为公司赚钱,还能和天命药剂一样间接拯救无数陷入绝望中的灾民。
将来,在各种各样的灾难中,那些被快速救援出来的幸存者,可能不会想到,那样高效救援的背后,有着他们间接做出的贡献。
但他们自己知道,这个项目有如此重大的意义,那就足够了!
人群一角,一位留着半长头发的青年忍不住热泪盈眶。
他是亲身经历过地震灾难的。
二十年前,他的家乡发生了一场轰动全国的大地震,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父母二人将他安置在一张小桌子下,然后合力抱着他,尽量为他提供支撑,挡住了刚好砸落在头顶的巨石。
父母二人全部当场去世。
而他,在废墟中靠着身边仅存的一点食物,存活了整整四天。
期间,他嗓子哭哑了,眼泪哭干了,双眼都哭肿了,整个人处于脱水状态,陷入弥留之际。
而他的父母身形僵硬,保持着合抱他的姿势,双目早已无神。
最终,在他意识朦胧之际,被人从废墟中抱了出去,看到刺眼阳光的那一刻,他才完全失去意识。
直到后来在医院中醒来。
之后在国家的抚养下长大,读书,成长,一直走到现在。
那是他噩梦般的一段经历。
也让他对地震等自然灾难畏之如虎,也恨之入骨。
作为一个灾难中幸存下来的孩子,青年对所有的灾难幸存者都有着本能的强烈共情感。
如果,自己手中研发的通讯卫星项目,真的能对灾难救援起到重要作用,那他会感到无比荣幸!
“或许,这就是因果吧!”
“从灾难中幸存下来的我,终于也能用自己的知识,为灾难救援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间接帮助。”
青年揉了揉眼角,悄悄拭去即将流淌下来的温热泪花。
主位上,苏信看了他一眼,但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继续说着通讯项目的一些技术问题。
“如今,我们的通讯项目已经顺利攻克所有技术难关,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生产我们的卫星,将他们全部送上天。”
“我们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要在一年内,生产一千颗近地轨道通讯卫星,并将他们全部送上天。”
“我们的通讯卫星采用的是Ka频段,虽然波长比较短,衍射能力比较差,但有这么多的卫星数量,足以将信号笼罩全国了。”
“再配上我们遍布全国的海量微基站,完全可以如我们项目的名称一样,形成笼罩全国的一张天网,实现全国信号无死角。”
天网,便是通讯项目的名称。
说着,他看向左手边的楚明松,叮嘱道:“接下来,你的任务很繁重,要去和跑一些审批手续类的工作,还有和各方协调,保障卫星的量产和发射等一系列问题。”
“不过伱放心,我早就跟他们达成了合作,待会我将联络专员的电话给你,这些事情他会辅助你的。”
卫星属于高精尖科技产品,内部主要由控制系统,通信系统,遥测指令系统,电源系统和温控系统等多个核心部件组成,每一个部件技术含量都极高,也极为复杂。
想要在一年之内生产一千颗,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更何况还要将其发射上天,需要协调各个部门,各个环节。
哪怕有天启集团的种种资源,这也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
楚明松认真地点头:“好的!”
会议很快就结束了。
苏信雷厉风行地离开。
楚明松则立刻开始行动起来,按照苏信给的号码,跟郝祖德联络,商量各种手续的审批问题,协调火箭发射的资源分配问题。
而另一边的苏信,离开主办公楼后,来到了不远处的研发大楼。
天科院在研发大楼中占据了整整一个楼层,如今天科院已经有五百名天学士,平时各位天学士工作不忙的话,都会来到天科院楼层学习,或者互相探讨技术经验,寻求自我提升。
当苏信来到天科院所在的楼层时,正有数十人分散在各个小型会议室,或激烈,或低调地讨论着什么,不过在特制钢化玻璃良好的隔音效果下,外面倒是显得很安静。
天科院的前台职员看到苏信后,连忙站起身来,一脸惊喜与崇拜地喊了一声:
“老板!”
苏信微笑着点头示意,随后径直往里面走去。
项连云静静跟在身后。
很快,一道身影迈着急促的步伐迎面走来。
“老板,你来了。”
“嗯。”
苏信点点头,边走边说道:
“刘主管,我抽空过来上一堂课,你看看现在都有哪些人。”
被称作刘主管的中年男子跟随在苏信身侧,一边走,一边拿出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看了看天科院的签到人数,汇报道:
“目前总共有九十二人签到,其中最多的标签是材料学,其次是人工智能程序。”
苏信随口吩咐道:
“那我就上一堂材料学课程。”
“你安排他们过来学习吧。”
天科院中的每一名天学士,都有各自擅长的技术领域标签,而且每个人都能有好几个标签,只要本身的技术水平达标即可。
每天当他们来到天科院或者离开时,都需要签到和签退,这些行为都会记录在系统中,让相应的标签增加或者减少。
这样,通过标签数量就能一目了然,知道当时天科院里有哪些方面的技术人员。
苏信偶尔抽空来到天科院时,大多时候都会安排相应标签人数最多的技术领域讲授课程。
这也是天学士们热衷于来到这里探讨技术的动力之一。
很快,随着刘主管下达通知,天科院中的数十人瞬间就轰动了。
“苏总又来了,快过去吧!”
“还有五分钟就开课了。”
“材料学的真幸福,这是苏总这个月给他们上的第二堂课了。”
“什么时候轮到我们啊,我的几个标签都不算热门,这么久只上过一次苏总亲自传授的课程。”
一些人看着一道道人影从旁边快步走过,陆续进入一间课堂教室里,不由满脸羡慕之色。
很快,二三十位有着深厚材料学知识的天学士来到了教室里。
苏信看了看手表,见已经到了预定的时间,便开始讲解一些材料学方面的高深知识。
摄像头则将他的讲课过程录制下来,事后会被天科院的辅导员制作出专门的课程视频,供各位天学士们观看。
材料学是一个很大的类别。
其中大体分为高分子材料,金属,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四个大类,每一类又能细分为很多小类。
每一个小类又能根据不同用途,分为更多的小种类。
总之,材料学知识浩如烟海,无比深厚,也无比复杂。
同时也无比重要。
材料学,可以说是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基石,每一次材料学的重大突破,都有可能带来整个科学系统的变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所以。
苏信对材料学也无比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