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黑科技:从万倍神速开始

黑科技:从万倍神速开始 第111节

“以天天助手的知名度和强大智能作为核心卖点,以在线时长返现的形式作为激励,推动智能管家,也就是小基站全面普及。”

“当然,这件事光靠我们肯定是无法推动的,还得各位一起,才能完成这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听着符本敬的话,四大运营商的高层不时低声交流几句。

5G基站普及,正是四大运营商当前最大的苦恼。

按照内部评估,5G网络想要铺满全国,至少得建立500万个宏基站,四大运营商需要为此投资至少一万亿龙币。

即便以四大运营商的财大气粗,这也是极大的压力。

最关键的是,这么大的投资也不知能不能收得回来。

一方面,5G上网套餐若是资费太贵,大多数人都不会去使用,那他们也就只能亏本运营,更别提收回前期的那么多投资了。

二来,现在各国都已经开始研发更先进的6G网络了。

万一他们花费极大代价普及了5G网络基站,可还没等开始盈利,6G网络又面世了,那四大运营商又得继续投资6G基站,根本没有收回5G基站前期投资的机会。

所以,5G基站的投资,不仅资金需求大,风险也很大。

苏信愿意主动来承担末端基站的投资,同时承担这个风险,四大运营商自然十分乐意。

其中一人笑道:“苏总愿意投入5G网络的建设,我们当然欢迎。”

“我可以承诺,若是你们投资生产智能管家,我们连通公司可以入股其中,共同担负成本和风险。”

符本敬摇了摇头:“苏总一向不喜欢和其他人合资,所以,智能管家的生产,苏总打算一人持股。”

“苏总的意思是,希望得到后续5G网络流量的收入分成,用于弥补大量5G基站的投入和运营成本。”

“想必各位也清楚,要达到5G基站普及的程度,即便小基站只是宏基站的补充,起码也得铺设一亿台,按照我们对智能管家的成本估算,起码要投入两千亿左右。”

“我们的要求也不高,只希望能通过流量分成,在未来五年内收回一半的成本。”

“各位,按照这种方案,你们原本预计一万亿左右才能普及的5G基站,现在最多只需要三千亿来铺设宏基站,剩下的只需要花费一千亿让我们来补充就行。”

“相当于总成本由一万亿直接压缩到了四千亿。”

“并且,基站少了,你们后期维护和运营的成本也大大减少。”

闻言,另外一人摇了摇头:

“符总,咱们账可不能这么算,5G基站的一万亿投资,包括了基站设备,土地租用,电力供应,人工维护等等,单单专用于5G基站的设备可能也就两三千亿的样子。”

“等到将来6G网络研发成功,我们可以直接将其中的5G基站设备更换成6G设备。”

“所以,我们累计投资的这一万亿,其中大概只有这两三千亿是为5G基站而花费的,其他的配套投资都是能在将来继续使用的。”

其实,这人说的倒不是假话,5G基站建设成功后,将来若是需要建设6G基站,可以与5G共用,只需要增加6G相关设备即可。

但成本也不是他说的那么低。

对此,符本敬自然知晓。

在谈判之前,他就调查过四大运营商的不少经营和成本数据,心中早已有了价格预算和底线。

商业合作,尤其是高达千亿级别的战略合作,双方自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坦然说出自己的真正条件,而是要经过一系列的谈判拉扯,互相试探,互相摸底。

但幸好,双方都有强烈的合作意向,供需关系也不存在谁高谁低,再加上有高层在后面推动,所以谈判过程倒是不难。

一周后。

天启设备公司与龙国四大运营商就初步达成了协议——

天启设备公司承诺,在未来一年内,让四大运营商的小基站在线数量起码达到三千万台。

未来两年内,小基站在线数量起码要超过一亿。

若是没有按时按量达到合同约定的条件,天启设备公司需要赔偿四大运营商各15亿违约金。

天启设备公司所能享受到的条件则有——

第一,天启设备公司得到了四大运营商5G基站的正式授权。

第二,未来五年内,天启设备公司能得到四大运营商流量收益的分成,具体分成比例,则是根据小基站的普及情况,以及不同的业务类型分别详细规定。

总之,根据双方大致的推算,只要小基站普及进度达标,五年内能保证天启设备公司收回四成左右的投资,也就是八百亿左右。

除此之外。

合同还约定了双方许多的义务与责任,经过专业律师评审后,符本敬和四大运营商签署了合约。

之后。

在十几家媒体的见证下,五家公司一起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推动5G网络基站的全国普及。

一时间,全网轰动。

要知道,龙国四家通信运营商向来各自运营,即便偶尔与其他某家运营商合作,也只是小打小闹的业务,毕竟互相都有竞争关系,通常不会涉及大的战略合作。

如今,不仅四家运营商的高层一起出席新闻发布会,而且是四家同时与一家民营企业如此郑重地宣布战略合作。

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最关键的是,与他们合作的民营企业,还是热度一直非常爆炸的天启设备公司。

这下可谓是强强联手了。

苏信出品,必属精品。

这句话已经成为了不少网友的口头禅。

有着苏信的名头作为背书,不少人对他们的合作充满了期待。

146.第146章 光电实验室

天启设备与四大运营商的战略合作,在全网引起轰动的同时,天启医药公司的热度同样极为夸张。

因为,天目一号第三期的临床试验已经于昨天正式宣告结束。

三期临床试验志愿者的状况,一直在众多网友的焦点之下。

其中一男一女两位志愿者非常善于把握机会,趁着志愿者身份的热度爆炸的机会,连续多日在逗音上发布视频,一举成为了网红,坐拥上百万粉丝。

同时,他们的诸多视频展示,也让诸多网友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天目一号的神奇药效。

两三百米之外,一眼辨认出熟人,四五百米开外,一眼认出店铺的LED招牌上的文字,八百米左右的距离,还能辨认出马路上正在行驶的汽车车型和颜色。

这种种表现,虽然远远称不上超凡,但确实超出了常人。

一时间,无数人为之狂热。

三期临床试验结束后,聂宏武与四家药企一起商量生产事宜,筹备天目一号的上市销售工作。

仅仅一个月后,天目一号正式上市,掀起一波人体强化狂潮。

虽然仍有人对这种人体强化药剂心有顾忌,但更多人心中只有向往,毫不犹豫地花钱购买。

价格为两万龙币一支的天目一号,一经上市,各大渠道基本都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售罄。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天目一号强化视力,人体强化类的生物学研究在全球开始火热起来。

不少顶级实验室和生物医药公司都投入大量资金加入这场狂欢。

在这样的狂热氛围中,时间悄然流逝。

八月十二日,盛夏。

灼人的高温扭曲空气,让路上的行人都比平时少了许多。

天启医药公司名下的生物实验室内,苏信观测着营养液中的一颗眼球,脸上露出一抹喜悦的笑容。

“终于成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潜心研究,效果更强,拥有更多功能的天目二号终于被他研发成功了。

如他所设想的那样,天目二号药剂进一步强化了人眼的屈光力。

此外,瞳孔括约肌和开大肌也都得到了加强,让瞳孔拥有更大的开合幅度和速度,视网膜内的感光细胞也有所增多与加强。

这些强化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天目一号药剂让人眼的有效视距再次提升,达到了一千米,黑暗环境下的视物能力提升了一倍,适应黑暗的速度也提升了一倍。

简单来说。

当两个人同时从光明进入黑暗状态,天目二号药剂强化者能够以更快的速度适应黑暗,并且,即便等两人同样适应了周围的环境,他的视力表现也会比对方好得多。

“好好观测三号实验体,详细记录所有的数据变化。”

苏信对一旁负责打下手的研究员吩咐一声,便转身离开实验室。

这些研究员,都是天启医药公司高薪聘请的生物医药方面的顶级人才,且经过了军方调查,无论是背景,还是能力,都值得信赖。

当然,毕竟他们只是负责给苏信打杂,接触不到核心的研究和实验过程,倒也不担心泄露机密。

反而苏信偶尔随口指点对方,让诸多研究员的能力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提升。

来到休息室后。

苏信随手拨通郝祖德的电话。

“郝主任,天目二号完成了。”

电话那头,郝祖德顿时神色一肃,沉声道:“好,我尽快安排人过去接受临床试验。”

首节 上一节 111/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来自蓝星的乐子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