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三国领主:开局拥有神特性

三国领主:开局拥有神特性 第388节

王猛率领大军成功进入吴县,以城门为核心点开始指挥兵马,不断将吴县的街道接管到自己的控制范围。

处于防守的吴县守军根本敌不过王猛的手段,付出不少性命的代价之后,各个校尉军司马便一哄而散,带领麾下的兵马四处乱窜,浑水摸鱼。

城中充斥着厮杀的血腥,储存粮食的粮仓、存放器械的宝库一直是王猛着重的打击方向,这些吴郡的武官眼见挡不住龙雀军的攻势,只好趁乱打劫,捞取足够的好处后便告老回乡。

许贡不在吴县,吴县的世家豪强要么投靠王猛这边,要么躲在家中明哲保身,失去指挥的军队简直就不能以混乱来形容。

就好比被砍掉头颅的蛇,虽然短时间内还能动弹,但时间一过便死得不能再死。

以张世杰和朱桓作为开路先锋,率领兵马在前方扫荡,如同就秋风扫落叶那般轻松,没人指挥的吴县兵马根本没有任何抵抗的能量,瞬间就被逐一击破。

而王猛留守兵马控制城门之后,便跟在先锋部队的后面,不断接受被刷下来的俘虏。

就像是滚雪球一样,随着王猛不断朝着城中推进深入,吸纳的俘虏数量也越来越多。

时间不断超前推进,扫荡吴县的任务越来越顺利,此时城中的喊杀声比一开始的时候,不知道收敛了多少。

城中的腹部以及另外一段,不消王猛的大军到来,似乎就被人迅速地平定下来。

王猛骑着高头大马,神色轻松,身边已然出现好几个年过半百的文人,他们身上的昂贵服饰,象征着他们的身份颇为不凡。

“王太守倒是艺高人胆大,身边居然没有多少亲兵守护,真不怕那些俘虏突然暴起作乱。”

顾家的前任家主顾奉突然笑道。

“如果连此事都不放心交给麾下将士们处理,那我王猛有愧于当任这主将了。”

王猛笑了笑说道,随后又看向身边另外一人,问道:“顾老先生,听闻你的儿子现在在九江郡担任都尉,可有此事?”

“禀告太守,却有此事,我儿陆骏担任九江都尉一职,不知太守可有什么指示?”

年纪足以六十有几的陆纡骑着战马行走,简直就是在折磨,如果不是想要迎合王猛以及对方身后主子的意思,他早就闭门不出了。

“我主听闻你的儿子为人淳懿信厚,十分欣赏他的才能,不如将他调回来任职可好?”

第421章 吴郡的年轻一辈

听到王猛的话后,陆纡的脸庞顿时僵住了,在官场沉浮多年的他哪里还听不出王猛话中的意思。

欣赏陆骏的才能是假的,想要裹挟世家子弟做人质是真的才对。

历代王朝以及各朝各代的大小诸侯势力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观点,那就是越受重用的将领,他们的子嗣越受到统治者的监察。

这就是一种御人的手段,如果将领要想反叛势力的话,那么他就得好好考虑考虑一下留守被监管的家眷子嗣。

陆骏作为吴郡陆氏的子弟,是陆氏这代最优秀的子弟之一,虽然陆纡还生了几个儿子,但他们要么早夭,要么难堪大用,只要陆骏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将来这吴郡陆氏的家主非此人不可。

但是王猛如今却要将家族最优秀的子弟裹挟到李济的监控范围,陆纡说什么也不会答应的。

想到这里,陆纡拱了拱手黑着脸回答道:“我儿才能比寻常人等可要差劲不少,这九江都尉之职全靠家族在背后推动,恐怕难以满足太守的要求。”

“哦,听你这么一说,那你这吴郡陆氏能力挺大的,居然能将一个平庸之辈推到都尉一职,真是匪夷所思。”

王猛眉头一挑,从陆纡的只言片语中便知晓对方的小心思,不过也无所谓,他总有手段治一治这老家伙。

随后声音顿了顿,紧接着脸色一变,大喝道:“如此平庸之辈却能够担任郡都尉,你吴郡陆氏这是在打压有志之辈,陷害良臣,以为陛下远居洛阳难以观望扬州情况,想来一个欺上瞒下不成?”

说到此出,王猛怒指陆纡,声音陡然升大几个声调,就连周边的士卒都听得一清二楚,顿时引起一阵窃窃私语。

而陆纡听后,突然有些懵逼,双肩上的脑袋就像充满被搅和的浆糊一样,根本理不清思绪。

朝中要职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向来都是他们这些世家子弟先坐上这个位置,空出来的才让没有什么背景的寒门子弟再来担任。

怎么到你王猛嘴里,却成为了陷害忠良,欺上瞒下的情况了。

但陆纡找不到什么理由去反驳王猛的话,总不能把这潜规则给放在明面上来讨论吧。

这要是传出去的话,不知在底层中引起多大的动荡。

然而还没有完,就在陆纡思考对策的时候,王猛继续呵斥道:“我王猛最讨厌这种情况了,既然陆骏德不配位,明日我将上奏朝廷,降那陆骏的官职,好让其他有能力的人来担任!”

降职?!

他陆氏好不容易将陆骏推到了都尉一职,目的是配合担任庐江太守陆康,在扬州这个地段上扩大发展自己的家族。

结果突然来了这么一个降职,这不就是直接给他陆氏重重地一拳吗?

王猛是吴郡太守,外加上李济是会稽太守以及讨逆校尉,论影响力还真比他陆氏强上不少,上奏朝廷撤下陆骏的职位不是没有可能。

现在可不是那小皇帝刘协在做主,也不是那帮朝廷大臣在做主,而是那担任相国的董卓在做主,陆纡在朝堂上的关系,根本动用不了多少。

陆纡脸色大变,连忙说道:“王太守还请三思,虽然这背后却是有我陆氏的努力,但更多是季才他靠着自己的才华而得来。”

“是啊王太守,还请你高抬贵手,在上奏朝廷之前,先将此事查清楚事。”

一旁的顾奉也好言相劝起来。

毕竟他跟陆纡一样,代表着吴郡世家的利益,既然今日王猛能够整弄你陆氏,那么来天王猛也能整弄他顾氏。

一旦触及到世家的基本利益的话,他们吴郡世家必须要站在一起,给对方施压。

“真的?那我得要好好地查清楚了,不如等我主回来,亲自邀请他来龙雀城,让我主好好地考校考校他一番。”

“如果能力尚可的话,以我主的脾气,势必会将那陆骏纳入帐下任职。如果能力不行的话,那我就如实上奏朝廷,让其他能够有能力的人来做他的位置,毕竟德才必须配位才对。”

既然都开了这个头了,王猛哪里会轻易放过对方。

你吴郡陆氏都明确投靠了我们,哪里还会眼睁睁地看着你陆氏的子弟跑到其他势力去担任位置。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话说得没错,但你得掂量掂量你这鸡蛋够不够份量啊,这万一就那两三颗鸡蛋,分开放装给谁看呢。

吴郡陆氏都有陆康担任太守,留有一脉旁支在外作为底牌,你主支总得一心一意跟着我们吧,不然咱们也没必要重用你。

王猛的意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要么召集家中所有子弟投靠李济帐下,要么老子就整死你,让别的势力不敢重用你家族的子弟。

再说了,陆骏所在的九江郡是刘繇的管控范围,而刘繇跟下面的太守向来都不太对付,以现在这个形势上看,刘繇与六郡太守总有一战的时候。

到那时,投靠刘繇的陆骏,对于李济这边来说,就像那投靠了许贡的张氏,基本被当做敌人对待。

而现在,吴郡张氏是生是死都还不知道,难不成陆氏未来也想步入张氏的后尘。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随后王猛等人的军阵分出一道通道,一支骑兵奔腾而来。

吴县中的部队并没有骑兵,这支骑兵的身份可想而知,阎行纵马飞来,手中还给王猛带来了礼物。

“末将不辱使命,将吴郡张氏一众眷属尽数抄斩,以及还将许贡留在城中的家眷俘获。”

阎行斩杀完张允父子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冲入吴郡张氏的府邸,家中无论大小皆被击杀在当场。

随后他又抽空去了一趟许贡的府邸,将许贡的一家大小都抓了过来。

只不过许贡已经战死,而吴县也被他们拿下,对方的家眷基本上没有多少作用。

“张允父子身为乱党,驳逆朝廷,他们死有余辜,陆老先生,你说的对吧。”

王猛从阎行手中接过那两父子血淋淋的头颅,随后又将他们突然抛给陆纡。

得亏陆纡担任过城门校尉,学习了一些武艺,不然的话接不下这两颗头颅脸可就丢大发了。

望着张允父子死不瞑目的脸庞,陆纡神情复杂。

许久,陆纡呼出一口气,郑重地说道:“等到李太守返回会稽的时候,我定召回陆骏让李太守亲自考校一番。”

“这才对嘛……”

王猛咧嘴笑道,但这个笑容被陆纡、顾奉看在眼中,心头不由得浮现一丝寒意。

“听闻李太守在会稽设下国子监,有蔡邕和卢植两位大儒在此教导学生。老夫希望从王先生手中讨要一个名额,送我家徽儿入内学习一番。”

顾奉人老成精,见到陆纡服软之后,立刻跟上表达忠心,讨好地笑着说道。

虽然这有点送人质的味道,但那国子监可不是谁人都能进入,尤其还是蔡邕跟卢植两位大师作为老师,不知多少人想要挤破脑袋进去。

能够跟这两位大儒搭上关系,变成他们的弟子,说出去也倍有面子。

“我常从元叹口中知道他弟弟的事情,大致清楚顾徽的品性。既然顾老先生都这么说了,那我请示主公一番,想来主公也不会拒绝。”

这老家伙这么上道,不需要王猛敲打一番就自动自觉地送上门了,王猛自然也不好动手。

国子监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收的,但只要被李济看中的话,无论什么地位背景,都被李济收入其中学习,受到两位名师教导。

王猛记得,李济曾经将一个城中的小孩送到国子监中学习,年纪五六岁,好像叫什么留赞来着,他的父母只是城中的一对裁缝夫妇。

不过他又将注意放在了陆纡身上。

“陆老先生,不知陆氏子弟中可有愿意入国子监学习的,我可以代为引荐一番。”

听到这话时,陆纡的脸色黑得跟煤炭似的,他见过得寸进尺的人,但没见过向王猛这样得寸进尺的人。

自己都服软了,怎么王猛还继续贴脸靠过来,真当他陆纡是软柿子一样好捏不成。

他陆纡,他吴郡陆氏,也是有脾气的。

然而下一秒,顾奉打来一个眼色,瞬间熄灭的他的怒火。

从对方的眼神中,他读出了对方让他继续示弱,不可与王猛硬碰硬。

强忍着怒火,陆纡咬牙切齿地说道:“我弟陆康生有一子,名陆儁,正在随着他父亲身边学习政务。我儿陆骏于几年前得来一子,名陆议,不知这两人可能入那国子监。”

“哈哈,陆议就可入那国子监。虽然年幼,但有蔡卢两位老先生教导,定能长大成才,成为我军的栋梁。”

王猛可不理会对方孙子到底有多大,只要能够拐会会稽当人质就行,有把柄在手上,他们这些世家再怎么嚣张,也不敢做出过火的事情。

陆顾两家都已经做出表态,而在此之前朱氏曾经联系过他王猛,希望让朱桓在军中担任职位,率领兵马为李济冲锋陷阵。

朱氏跟其他三姓并不一样,培养子弟大多数是往武官的方向,在乱世中这样的选择自然是最优的选择,但在太平盛世下,武官却没有文吏那样吃香。

首节 上一节 388/4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舰长!起床干饭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