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科技巨头 第602节
“带了。”
宋十方立马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块U盘递了过去。
“里面都是所有教职人员的资料。”
叶华旋即接入端口,打开全息屏调阅出来一览。
卡伦·艾森伯格: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终身教授,物理学家,在理论物理、应用物理、实验物理、粒子物理均有重大学术成果的当代世界著名物理学家……
叶华看到第一个名额的资料时就愣了一会儿,笑道:“十方老哥,这样的全能物理大神你都能挖得动,有你的啊,霍普金斯大学估计要气死的节奏,美国人居然还把人放了?”
一听这话宋十方不由得笑了,道:“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们当时也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就成了你说惊喜不惊喜。后来我们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卡伦教授因为你的那篇论文的缘故,实际上这24个名单里面有10个是因为该论文而吸引过来的。”
“呃……”
叶华一听眨了几眼,还是忍不住笑了,其实吧,他发表这片论文的目的一是为将来的事业打基础,二来也是想要提升自己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成果。
毕竟,作为海岸线大学的校长,又这么年轻,想让一群大牛们服气,除了“钞能力”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学术成果。
这一点比“钞能力”更加重要。
“艾森伯格,这位物理学家,一级教授职称都委屈了,既然他辞去了霍普金斯大学终身教授,那我就给他在海岸线大学复原了。”叶华笑了笑,海岸线大学第一位终身教授便被定下来了。
海岸线大学对于教授职称的评判标准是以学术成果为准,能力优先于资历、水平优先于文凭的原则,卡伦·艾森伯格的学术成果和在当代物理学界的大神级人物了。
能够请到这样的知名学者叶华也很意外,美国人肯定是不愿意放他来华夏的,不过留不住一个去意已决的人的心,何况老美一向对人才全球流动秉持这自由的原则,这事情美国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耍流氓,那会得罪整个学术界,因为海岸线大学挖的不是一个两个。
难不成都把他们都给人间蒸发了?
美帝虽然这种事情也干过,但是现在麻烦缠身的情况下,没有这个精力,更是不敢在这种时刻在闹出新的风波。
所以叶华才说现在是延揽人才的绝佳机会。
继续看下面的名额信息。
奥伦·德雷克:曾任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后辞职为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工作,成为首席技术专家,生物学家、低温医学家、人体冷冻术的权威之一、结构生物学的权威之一。
看了他的学术成果之后,叶华毫不犹豫的把奥伦·德雷克也划入终身教授一栏。
后来才知道奥伦·德雷克教授能够来海岸线大学,是在老朋友卡伦的“怂恿”之下,真是买一送一的节奏。
看完了24位教授的资料和学术成果,加上有小音的辅助,做数据分析没有比小音更搞高效精准的了,学术成果都是实打实的数据,小音还能整理出来罗列一些分支和综合指数作为参考,有没有学术造假小音也能在这方面利用她的优势做出贡献。
学术造假倒是没有,这些外聘教授取得的都是实打实的学术成果,坦率讲,相对来说外国在这方面确实做得更好一些,国内的教授学者也确确实实有点参差不齐。
最终,叶华在这24位教授当中,确立了三位终身教授,分别是物理学家卡伦·艾森伯格、生物学家奥伦·德雷克,以及一位来自德国哥廷根大学任教跳槽过来的法国当代的大数学家多米尼克。
不得不说法国确实诞生了很多著名的数学家,数学家的摇篮无愧其名。笛卡尔、伟达、帕斯卡、费马、拉格朗日、拉普拉斯、达朗贝尔、勒让德、彭赛列、柯西、傅里叶、庞加莱、伽罗瓦……等等这些令无数大学生“闻风丧胆”的数学家基本上都是诞生于十七至二十世纪的法国。
纯粹的数学家……基本都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闲得无聊不知道干啥但是想点什么于是就去研究数学的大神们。
但是数学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比较恐怖故事的是,数学天才大多都是短命,至少历史上的那些神级数学天才都是死英年早逝,是一群智力点满而幸运值为0的大神。
比如伽罗瓦,二十来岁就死于决斗,这位大神的群论思想,连当时的“数学小王子”高斯这样的大神都看不懂。据说是伽罗瓦在决斗前夕匆匆写下了,甚至有传言他已经解决了黎曼猜想,只是没时间了,要去为爱决斗。
又比如另一位数学天才阿贝尔,也是群论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二十多岁便英年早逝。
在这24位教授当中,确认了3位终身教授、5位一级教授,16位二级教授。
就海岸线大学目前已经招纳的师资团队,顶尖的教授几乎都是外聘的,倒不是说国内没有大拿,而是大拿们不容易请到,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因素。
叶华办的海岸线大学又那么特立独行,算是异类。
请不到院士叶华倒也没有在这件事情上纠结,换个角度想,上升到国家层面这是在壮大国家整体的科教力量和科学水平,尤其是学术界顶端的那些大神们,都是稀缺的宝贝儿,请一个回国等于欧美那边就少一尊大神。
这么去想也未尝不是好事,况且海岸线大学,坦率讲叶华本身就是诺奖级的学术界大佬了,而且还是挂逼,光是这一点什么大神都没法比。
……
(Ps:求票鸭,各种求,嘤嘤嘤嘤嘤y晕晕晕……)
第546章:冠华班的天才们
“一期招生方面呢?”
叶华再次一问,宋十方旋即回道:
“目前已经确认的生源数大约在893名,其中115位来自海外各国,而13~17岁的特招生有8位,一位是来自德国,一位是来自乌克兰,其余六位则是国内寻找到的,这近九百名生源基本上都是优秀的尖子生了。”
“近九百名么……还不错。”
对此叶华是颇为满意的,海岸线大学的规模,走上正轨之后,在校生应该在24500多人上下浮动,平均每6名学生能“分到”1位正副教授,这个比例已经差不多是目前比例最高的京都大学的两倍了,京都大学是平均10名学生可以“分到”1位正副教授。
海岸线大学第一届还没有开学,但叶华的这所大学在多项核心硬指标数据已经全面领跑全国,位居第一了,像师生配比、硬件基础设施等等数据都是能不能把大学办好、办出色的核心指标。
不过领跑全国的高校几项数据,叶华是毫无波澜的,在他的眼里这些都是起码的标准,如果仅仅是这样就满足了,他绝不会亲自主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