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旗

血战旗 第947节


李林放火也没放错。鬼一头冲进芦苇之后,5纵再想消灭23师团的残余兵力的困难就增加了许多。要是让部队冲进芦苇中,四周茫茫一片,如何消灭鬼。

打过游击的战士都知道,进了芦苇,青纱帐等于就是安全了。

外面围多少兵都白搭,重机枪泼水一般的弹撒出去,都不见得能打中一个人?李林在芦苇边为难了一阵,派部队进入?损失大了自己这一关就交代不过去。还有可能是在芦苇中,被鬼打几次小伏击,最后不仅撞出个头破血流,还拿小鬼没办法。

终年打雁,今儿被大雁给啄了眼睛。

这口气在胸口憋着,让李林非常难受,运动战,电台架在哪儿,部队的指挥部就算到了哪儿。不一会儿的功夫,出去寻找当地向导的战士带着两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汉走了过来。

“这两位都是当地的老百姓,以前是在嫩江上打渔为生,后来鬼收缴了渔船,就靠着在河滩上种些庄稼过日。对江边的情况非常熟悉。”

警卫连长很谨慎的没有暴李林和其指挥部,不过对老百姓来说,腰间别着手枪的都是老总,了不得的大人物。如果不是军队中的,那就是土匪山大王之流的,总是老实巴交的平头老百姓都是吃罪不起的。

“老总啊!我们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没给小鬼当汉哪!”

……

李林一看,人都给他跪下了,回头没好气的看了一眼警卫连长,这小跟了自己都好几年了,怎么连这点眼力见都没有,介绍身份的时候,要介绍自己是抗日的部队,是穷人的部队,别整天咋呼的打打杀杀。

不过,也有让李林诧异的地方。

两个老百姓,一个是跪在地上,哭哭啼啼的,一半真、一半假的,有着农民的小聪明。李林也没在意,反而站着的这个人,引起了李林的注意,眉宇中显出一种刚毅的神来,不会是当过兵吧?

看到这一幕,李林准备伸出去搀扶的手也收了回来。

23师团在此地驻扎了足足有一个月,西路兵团在抵达甘南之后,两军一直交战不断。

作为一支关东军野战师团,23师团在满洲境内作战,配备一些熟悉当地情况的侦缉队的特务,或者干脆将当地驻扎的伪军集中起来,充当向导。会不会是伪军脱下了军装,冒充老百姓?

还是侦缉队的特务,留下来的探?

见李林的颜不对,站着的汉却开口说话了:“这位长官,我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打鬼没出上力气,是有些亏欠的地方。但我绝对不给鬼卖命,也没有做过对不起乡里乡亲的事情来。”

壮汉站的笔直,落在李林的眼中,隐约能看到一些军队的影。

“东北军出生?”李林像是不在意的随口一说,却让地上的那人差点吓的趴下。浑身如同筛糠一般发抖,咬着牙关连嘴唇都白的吓人。

“不是!我是警察出生……”

“老二啊!你可千万别犯浑……”

“大哥,你都看见了,这小鬼都脓包成什么样了?要是还在家缩着,还是个爷们吗?抗联的时候,我没有走成,已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这次要是,我还在家里躲着,什么时候能赶走小鬼?什么时候是个头?”

听到这些,李林也不管是否是两个人唱戏一般的双簧,还是另有别情,他不需要知道原因,原因不重要,过去也不重要。重要是现在,如何对付眼前这逃入芦苇的两千多鬼,是最要紧的事情。

“警察?”李林的语气多少有点看不起的意思,至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警察怎么了?当年我们齐齐哈尔警察局所属各个分所,打响了抗战的第一枪,给中国人长脸不?”虽然年纪不小了,可两兄弟中的弟弟,却是个火爆脾气,一点就着的格。个也大,说话的声音嗡嗡的,站在李林面前,一点都不输于李林的气势:“你不错,是个爷们。我请你们来的意思我想你也知道,我想知道,有什么办法将在在芦苇中的鬼出来?”

“这个?还真不好办。不过放火的话……”

“不行,这么大一片塘,都烧起来,想要扑灭就不容易了。”吴开山立刻阻止道,周围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居民,再说了,要是放火,鬼也不见得就一定会被烧个半死。主要是周围靠近水源,芦苇中也有不少凹地,凹地中有水。

“长官,如果我的主意管用的话,能不能给我们几杆枪。就是万一鬼来了,也有一个抵挡的能力。我也知道,你们打仗都是来去如%绿%不定那天小鬼还会打回来……”

李林脸上越来越黑,但他也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小鬼一时之间死不了:“不是上山当土匪?”

“土匪?绝对不会,方圆十几里的老百姓都被小鬼集中到了这里,房小的跟狗窝似的,有点好东西也怕招来鬼,整天过的提醒吊胆,要是手中有武器,乡亲们就不用担惊受怕了。”

“对了,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柳奎勇,这是我大哥,柳奎智。”

“哦,你们兄弟两个可是智勇双全啊!”李林满意的看着柳奎勇黝黑的脸膛上微微泛出一点红意,黑塔一般的家伙也有不好意思的时候,李林得意的想着,他也从柳奎勇话中听出了一些味道,面对鬼钻进芦苇中,李林毫无办法,但眼前这个大汉应该有办法,不就是几杆枪吗?

给他就是,几杆破枪也成了不了什么大事。

再说,李林带兵这么多年,认人的本事还是有些的,他也看出来了,刘奎勇虽然长相粗了一点,可心里挺有主意的一人。一般这种人认死理,不是说投靠日本人,就投靠的。

李林不紧不慢的掏出香烟,让了让,对方没要,自顾自的点上一颗:“这么说你们有办法?”

“不不不……”柳奎智连忙摆手道。

“我有办法。”柳奎勇上前了一步,也没打算瞒着,干脆把心里面知道的都说了出来:“当初江桥战役的时候,部队人少武器也不太好,还不如张海鹏的伪军,仗打了整整七天,没有援军只能撤退,一部分沿着中东路铁路,往哈尔滨撤离。而部分警察部队,往北撤离,就是纳河。当时我们准备在嫩江边上将鬼引入,然后放火,把小鬼烧死后,抢夺他们的武器弹。可惜,时不我待,战前的一晚下了一场大雪,功亏于溃。之后,有些老兄弟跟了王德林将军的救,参加了抗联。还有些人留了下来。”

“我们那时候,天气已经是初冬了,天很冷。不像现在,芦苇刚刚开始枯萎,只要点起来浓烟就能把鬼给呛死。”

柳奎勇没有藏着掖着,就这一点给李林很好的印象。

历史李林不答应柳奎勇的要求,对方也不准备藏着掖着,心中抗日的心迹已经表明了。李林也不打算多试探,他可不是来建设根据地的,而是追着消灭鬼残兵,打完了还是要走的。

“芦苇要是全部烧起来,一眼望不到头……”

李林说着他的担忧,这很正常,部队总不能图一时的痛快,就把整个嫩江都点着了。当初,日军围山的时候,也很少放火烧山。这是因为放火容易,救火难,万一这一把烧上个十天半个月,怎么办?

所以,鬼能明着把眼看要熟透了的玉米地点了,也不能将成片的山林给点了。

“长官,这里的芦苇有些特殊,中间都是隔开的,有一些暗河。有的还挺宽的,只要守住几个出口,不但小鬼逃不了,而且也不会造成火势蔓延。”
首节 上一节 947/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渔色大宋

下一篇:帝国吃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