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旗

血战旗 第92节


直到陈光头皮麻,郁闷的说:“都说知识分子肠子都是带钩的,这话不假。我就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我说,我的大军长,你就别害我了。我都现,我知道的秘密越多,小命就越不保。再说,你说的为国人我一个都不认识,就知道一个马克思,还要光荣之后,才能见到他老人家。”

陈光装出来愁苦的样子,曾一阳看在眼里,心里不住感慨,多好的一个人啊!读了几天三国,人变猴了,猴精猴精的。

一抬头,却现苏长青几个,都乐呵呵的站在门口。

苏长青也不客气,反而大大咧咧的笑着坐到陈光边上,拿过他的茶杯,就喝了起来。一边大口喝着茶,一边打量着茶杯里翠绿的嫩芽,不满的嘀咕道:“这茶水没味,喝着不得劲?”

曾一阳闻言笑道:“上等的君山银针,还是打抚州的时候,缴获的这么一小包。以后你要是想喝,都没机会了。”

刘先河一听说是名茶,顿时来了兴趣,忙叫自己的警卫员将曾一阳的存货都翻了出来,给大家都泡上。

回过头,笑着说:“我们几个,就你最富,好东西存了不少,还有啥宝贝,都一起拿出来吧!”

“没有了。”看对方不相信的样子,又添了一句,真没有了!才作罢。接着就说:“你们几个,来了也不招呼一声,就这么站在门口,不是让我显得官僚吗?”

“我们是怕打搅您和副军长的谈话,才不做声的。”吴高群解释着,不过被陈光瞪了一下,就不做声了。

曾一阳想着,既然他们都听到了自己和陈光的谈话,不妨将话全部说开了。

“既然,都听了一半了,那么我就把后面我想说的都说了吧!到时候,也别怨我厚此薄彼。刚才说到,沙皇俄国在亚洲,6续占领了我们国家的一百五十万的国土,但你们别指望苏联回将这些占领土地还给我们。”

见陈光几个有回到思索的样子,曾一阳接着说:“苏联在东方的边界过一万公里,都是地广人稀的区域,这让他们的国土防御很难布防,除非派出大量的军队守护边疆。但这样又不是一个新兴工业国家能够承受得起来的,巨大的兵力缺口填不上。所以,蒙古、外兴安岭、亚细亚这些地方,都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拿回来。除非有其他的变故,让他们不得不放弃这些利益,被迫接受......”

刘先河无疑是这些人中,除了曾一阳之外,对国际关系最了解的,不禁认同的点头。但有一个疑问,曾一阳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呢?要知道,这个年代,这些言论也是大逆不道的,一个不好,要出大乱子的。

“军长,你说的我能体会到,不过您这么说的意思是?”

曾一阳难得露出了他奸诈的一面,让其他几位军党委都大惊失色,咋这么像狐狸呢?

“所以,只要我们有一支大军,运动到北方,靠近蒙古,就可以通过苏联的远东铁路的分支,从绥远获得苏联的国际援助。而且,就我们来说,拿他们再多的援助也是应该的,毕竟他们占我们的便宜大了去了,稍微拿出来一点给我们,这是利息。”

曾一阳说到兴头上,将桌子上的地图挂了起来,拿着一根筷子,指着地图上北方,靠近山西的地方,虚空画着圈圈。解释着:“这里,是我国的北方,陕西、绥远、和宁夏,除了陕西大部分被中央军占领之外,其他的有晋绥军、西北马家的骑兵部队。只要我们占领,银川平原,也就是黄河上游的西河套地区,和绥远靠近大青山的东河套地区,展农业不用担心。我估计,全面展几年后,就这两块区域的土地,就可以让百万大军的粮食无忧。加上北方大量的煤炭资源,铁矿资源,早期我们的工业也能起来。形成一个拥有自主军工的稳固后方。更重要的是,寓居在天津的吉鸿昌将军,通过冯玉祥将军,有意召集旧部,在察哈尔建立抗日救**,抗击日本侵略者。而吉鸿昌将军就是我们的党员,他们的部队中,党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两支部队只要遥相呼应着,在北方站稳脚跟不成问题。”

苏长青,听到这里,插话道:“军长,您私下里一口一个小日本,小鬼子,突然一说日本侵略者,我还琢磨了一会儿,才弄明白您说的是一个东西。文绉绉的,实在让人不习惯。”

曾一阳不好意思的笑笑,说:“这不是在军党委会上嘛!好吧,我以后不这么说了,就说这小日本,野心不小,占领东三省后,一直窥视着我华夏大地。不久年前的上海之战,就是列子。所以,在北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保家卫国,抵御外辱,打小日本,我们**人绝不能落后。”

“好,打鬼子我赞成。我也听明白了,您是想要说的,不就是我们军走这么一朝吗?别人我不敢保证,但是我苏长青算是认准了,这事我举双手赞成。”苏长青大声的嚷嚷着,就他脸红鼻子粗的样子,这已经不是在开会了,而是在参加红四十军的誓师大会,他苏长青拍着胸膛给大伙鼓气一样。

说到这一步,几个常委也没有反驳的意思。

“我同意。”陈光也不落后的说。

“我同意。”

“我也同意。”

北进的计划虽然在他们军部通过了,但他们不过是一个军的军部,还要让中央同意这样的要求。当然,几个党委很一致的看向了曾一阳,军长能力大,重要的任务当然是先交给他。

很快,他们几个就形成了分工,苏长青久在底层部队,对于训练精兵有一套,练兵的重任就由他肩负。

刘先河主动要求筹备粮草,和准备物资的工作,相对军事工作来说,他在军部还是个门外汉,不如选个能做好的。

行军路线,就放到了曾一阳、陈光和1o1师师长吴高群身上,几乎是横穿中国腹地的大转移,其中的路线可不是这么好选的。

制定了先走出江西,的计划后,他们几个草草的结束了这次党委会。

毕竟,太阳高高挂起,门外红四十军的营团级军官们,都到齐了。先给他们制定一个近期的任务才是最紧要的工作。

曾一阳一行,走进临时的会场,看着里面挤满了笑容满面的部下,红四十军兵强马壮,连人都显得精神,底气十足。

曾一阳几个,都在前面一张长桌前坐了下来,对着部下们殷切的目光,曾一阳心中有种隐痛,这些部下还能有多少活着走完这段征程。

曾一阳克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开口说道:“自从我们军到达苏区后,一直的任务都是进行基础训练,包括设计、刺刀、阵型等。通过军党委的一致建议,我们的训练强度远远不够,现在,如果我们长途行军,部队的体力是否能跟的上,非战斗减员的损失会不会很大。一直不能快运动的部队,是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的,毕竟我们需要靠两只脚不断的跑,才能给部队寻找有利的战机。”

顿了顿,他接着说:“基于先阶段我军的任务,四十军在原有训练科目不变的情况下,加上行军训练,具体的命令晚些时候由参谋长下达。”

不少干部,一听说不是打仗,而是枯燥的训练,一下子情绪就冷了下去了一半。不过出于他们对军长的信任,所有人都会不折不扣的将命令执行下去的。

不久之后,宁都又多了一道风景,红四十军扩编后,上万人的部队,会围着宁都县境行军,一走就是两三天,或者更久,虽然这样的行军是最幸苦的,但战士们还是唱着歌,度却一点都没满。

这些都是后话,曾一阳看了看左右,询问着是不是陈光他们也说几句。

重压之下,几位军领导都没有接话,反而会议的议程就在短短几句话中,就要结束。

王立侥幸的以为,他的事情过去了。

没想到曾一阳刚说完会议结束,他在补充几句:“对于独立团团长王立,在训练中不爱惜战士,做出违反训练大纲的错误行为,就做通报批评,会后交一份检讨,要严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深刻反思。”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王立像吃了蜂蜜似的,笑呵呵的站了起来,挺胸收腹,直挺挺的站在了会场中间,本以为降职、禁闭,总之是什么不好就想什么,没想到处罚这么轻,顿时得意忘形起来。

“我在训练中,犯了严重的错误,差点铸成大错。就此我向各位领导保证,今后一定不会再犯,事后我会向战士们道歉。”

说的是不错,但王立脸上的喜悦的表情,落在了每个与会的人眼中,不禁会疑问,这家伙犯了什么病,批评还这么高兴。

刘先河虽然不是政委,但他的工作重点还是有点政委的影子,顿时不悦的看了看王立,皱着眉头说:“你高兴个什么劲,严肃点......”

还没等刘先河说完,曾一阳就添了一句,“认错态度草率,错误认识不深。我看给他加三天禁闭,以儆效尤!”
首节 上一节 92/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渔色大宋

下一篇:帝国吃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