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旗

血战旗 第765节


一个营,或者一个团的中国部队过河。

就能够对法拉镇形成前后夹击,让本来兵力就不多的山崎大队,不得不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但是,最大问题还不是这些,因为一旦截断河流的堤坝被加固之后,那么对手的大量兵力,就可以从容的从河流上通过,其结局就非常有可能放弃对法拉镇的围攻,转而另辟蹊径,从战场上迂回过去,抵达师团防御的侧翼,发动攻击。

“师团命令。”

正在山崎少佐犹豫是否分兵去夺回河滩的控制权,并设立一个稳固的机枪阵地的时候。从11师团的指挥部传来的命令,让他欣喜不已。

师团决定派出一个大队的援兵,帮助他来完成法拉镇和法拉河一线的防御。

这让兵力空虚的山崎大队,顿时有了喘息的时间。山崎立刻就用电台,向师团部要求,将增援的一个大队,立刻部署到河流的几处需要设立防御的阵地上,而公路沿线,就由他驻守。

而与此同时,1旅指挥部内,一道纵队司令部下达命令,让邢国栋陷入了两难。

纵队司令部下达了下午3点之前,必须打通法拉镇至新站的日军公路沿线防御阵地。沿着公路前进,切断11试探的东西进攻集群之间的联系。

并准备明天上午7点发起的总攻。

但时机已经成熟,不需要再做准备。在围困关东军11师团的情况下,曾一阳是冒着很大的风险。

一方面,由于欧洲局势的颓靡,尤其是在法国快速投降德国之后。国内的抗战形势非常让人担忧,这种担忧最显而易见的表现就是,南京的汪伪政府收编的伪军越来越多。

成为短期崛起的第4股势力。

按照,曾一阳的估计,日本方面,很快就和苏联在外交上有所突破。进攻西伯利亚,对日本来说得不偿失。反而南亚的诱惑越来越大,欧洲一个个国家,在德国的进攻下,纷纷沦陷,被灭国。

而在南亚,荷兰的婆罗洲、法国的印度支那、英国的印度缅甸等地,都是日本非常垂涎的地方。这就使得,在日本除非接触了后顾之忧,不然他们是不敢对南亚下手的。

和日本争夺该区域的是另外一个大国——美国。

美西战争之后,美国将菲律宾占领,成为其殖民地,但是在开发上,还比不上英国的殖民地。法国已经投降,从另外一面来说,已经推出了对南亚的势力争夺。德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英国,那么英国在南亚的势力将受到很到的影响。

美国的机会来了,而日本的机会呢?

需要和苏联提前签订条约,从一定程度上结成同盟的可能是不存在的,但是解除敌对的状态还是可能的。

曾一阳就是介于这方面的担心,这才命令部队加快进攻步伐。他已经看出,日本很可能会提前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性质的密约。而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将对此一无所知。

但是什么时候呢?

曾一阳坐在一条小河边,眼神盯着河里的小鱼,其实心里什么都没看见,不过是在发愣。一旦日本和苏联签订了合约,那么从苏联获得物资的可能性将大大的降低。

而解放区的建设,还没有稳固到,可以抵挡没有后顾之忧的关东军的全力攻击。这就像是一场赛跑,必须在这个夏天解决。

曾一阳不知道的是,日本已经派出来陆相,东条英机远赴欧洲,开始商讨和德国、意大利两国的结盟。一旦结盟之后,日军南下的进程已经是在倒计时了。

第二四八章给大炮上刺刀

蛟河城外,1纵指挥部周围。纵队警卫团,一个连的战士,正忙着将刚刚砍下来的树枝,从林子里搬出来,装点在指挥部周围。这样,就能让日军的飞机,以为这是一片树林,也能够隐蔽人的出入。

郑兴国和章武强在指挥部外,互相看了一眼。

从接受10纵指挥开始,一路上的和11师团斗智斗勇,整整一个多月,这其中经历的惊险,哪里是其他人能够感觉到的。

“司令员,政委。”

“老郑……”马文军很热情的将帮着两个部下倒上了凉茶。而王利发在司令部根本呆不住,反而去了前线查看地形。

1纵指挥部刚刚抵达蛟河,前几天,他还在为如何防御日军飞机的事情而担心。不过郑兴国的办法,让他看到了一点希望。

日军的飞机也不是什么铁疙瘩,子弹打上去照样是一个窟窿。有了防御日军飞机的经验,关键是防空营布防到位之后,王利发终于算是能够放下些心来,专心对付,关东军11师团的南部防线。

蛟河的地形非常复杂,林地,山地,河谷,丘陵遍布整个地区。

日军11师团想要围剿3旅,没找到好办法,但是10纵和1纵兵力会合后,想要一举歼灭日军11师团也不是简单的事情。还要防止鬼子无计可施之下,逃入山林。

马文军对3旅将扩编成独立师,确实有些不舍。但有什么办法呢?谁让是曾一阳指明点的将,就要郑兴国的3旅了呢?

总不能说1纵没有了3旅,连打仗都不会打了吧?

胡修荃走了过来在,这地方是3旅选的,很多东西都是直接从11师团在蛟河的指挥部搬来的,东西倒是样样不缺,但问题也很多。1纵刚刚抵达战场,对情况还在摸索当中,尤其是能够抄后路的地方实在太少。

以至于,对于野司命令中,明天打响总攻的战斗,困难重重。

“本来想把你们旅顶到前面去的,不过司令员发话了,让你们旅稍微休整一下。可是,你们也看到了1旅的进攻很不顺利,想要在下午,攻克法拉镇,必须另辟蹊径。”胡修荃的指着地图上,公路铁路的结合点。这个日军重兵把手的小地方一下子成了战役的焦点。

郑兴国看了一眼章武强,两人搭档多年,也是心领神会。郑兴国咳嗽了一声,站起来,走到地图边上,对着沿线十几公里的河岸说:“法拉河和蛟河的水文非常复杂,作为松花江的支流,这两条河的水量是非常充沛的,尤其是蛟河,更是无常。”

“哦,这话怎么说?”马文军忙着问道。

“按照当地老百姓的介绍,这两条河的上游都是森林,水量平时也能够保证。但是只要一场山雨,那么河水在两个小时之后,就会暴涨,而我们旅在这里一个多月的时间,也摸不准这两条河流的情况。有时候,山林之中说起雾就起雾,雨水就哗哗的往下流淌,毫无征兆可言。”郑兴国的话,完全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这两条河是整个蛟河的泄洪河,该地区的大部分雨水,都会顺着河流,往松花江里流。

这就预示着,拿不下公路,一旦下雨,拦河坝一定会被冲毁。前线作战的补给,就有大问题。

章武强符合道:“确实如此,所以,我们主张绕过法拉镇,直接向11师团的伏击攻击。不然,河水一旦暴涨,会容易形成孤军。成为我中有敌,敌中有我的局面,对我们非常不利。”

“但日军的补给,已经只能靠空投,是否下雨对日军的影响会比我们更大呢?”

胡修荃看准了日军在补给上的缺陷,在他看来,只要将这个缺陷紧紧的抓在手中,日军11师团就跑不了。
首节 上一节 765/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渔色大宋

下一篇:帝国吃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