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旗

血战旗 第720节


“……天皇陛下万岁——”

……

在电台关闭的那一刻,山崎的刀刺入了野原的心脏。抱着野原抽搐的身体,山崎的泪水从消瘦的脸颊上流淌了下来,疯狂的喊到:“我不能……我不能让我的士兵成为俘虏,向支那人投降……”

在山崎中佐呼叫的另一头,后宫淳在牡丹江城;梅津美治郎和关东军一众高官,在长春;默默的倾听着一个中级指挥官,从前线发来的决死电报。

仅仅在轰炸才过去两个多小时,山崎中佐指挥的部队就遭到了毁灭性的进攻。

这场战斗结束后,预示着关东军在牡丹江城以南的区域,彻底失去控制。至少在牡丹江大桥修理好之前,关东军将失去经该地区的战略优势。

这种结果,让梅津美治郎有种无力感,一再的失利,很多都不是他的原因造成的。牛岛满发动蛟河进攻,他也默认的,但这没有错。关东军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找到曾一阳主力,决战不仅仅是关东军司令部所希望的,也是底下的将士所期待的。

“命令敦化守军,全城警戒。”

“命令牛岛满中将,11师团44联队退守敦化,依托现有防御,准备阻击来犯之敌。”

“督促吉本贞一中将,特遣支队,在明天天亮之前,一定要和11师团会和,前后夹击周保中部,击溃其部。并驻守该地。”

……

梅津美治郎在战役指挥中很少插手,这是因为他站在战略的高度,眼中看到的是整个远东局势,而不是满洲的一省一城。但这次,他却不能再等参谋部指定作战方案了,直接插手作战指挥。

留下了一群忙碌的部下,梅津美治郎拖着疲惫的身体,他身体上的伤痛袭扰着他的行动。不过,他还是咬着牙,坚持的走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刚刚关上门的一刹那,就坐倒在了门背后。

就听得,门内咣当一声,卫兵轻声的在门口呼唤:“将军阁下。”

“我没事。”梅津美治郎挥了挥手,即便没有人看到,他也毫不在意。似乎,不动用手,他就没有力气说出话来似的。

曾一阳的目标太明确了,对于梅津美治郎来说,仗打到这里,他要是再猜不到,曾一阳的想法,他就太失败了。

11师团不过是一个诱因,是一个导致关东军可能发生溃坝的关键性因素。曾一阳的胃口,绝对不是11师团能够满足的,真正的后手,是在11师团被歼灭之后。

“曾一阳,我不会让你得逞的”梅津美治郎低声的怒吼着。。.。

第二二五章抢占敦化(上)

“司令员,想不到小鬼子也是强弩之末,就歇口气的功夫,一次总攻,就把小鬼子冲的七零八落的,不到两个小时,就解决了战斗。”邱远征乐呵呵的跟在王利发身后,巡视着战场。

零星的枪声从远处传来,从各地赶来的老百姓,都帮着在挖坑。

几个大坑都是给鬼子用的,毕竟天气热了,尸体暴露在野外,不用两天就发臭了,容易引起瘟疫。

王利发蹲下身子,搀扶着一个看似受伤了的战士站了起来,没想到伤病竟然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1纵做战前动员大会的时候,战士们远远的看到了站在台上的司令员和政委。这个战士坐的近,所以才能就着火光,看清楚王利发的样子。王利发没有发现战士异样的神情,反而关心的看了一下战士身体周边,没有血迹,询问道:“小同志,伤哪里了?”

“报告司令员。”战士想要敬礼,又想起战场纪律,为难的看了一眼邱远征这个旅长。

“让你说就说。”邱远征说。

“我是跟小鬼子刺杀的时候,被小鬼子的枪托扫到了小腿,歇一会儿就会好。”小战士有些脸红道,毕竟战场上没见血而受伤,很多都是扭伤,和硬伤,歇一会儿就好。

“军医。”王利发喊道。

“帮这个战士看看会不会骨折,一定要耐心治疗,伤没有好之前,就先在后勤医院呆着,放心纵队有很多老百姓帮着赶来支前,一定会让你跟着部队走的。”王利发耐心道。

“我还能上战场,压根就没受伤。”说着,小战士,咬着牙,想要走两步,没想到,才走一步,就跌倒在地。军医很快就找到了病因,扭头对王利发报告道:“骨折,不过问题不太严重,三个月就能活蹦乱跳。”

“啥?三个月?”小战士急了,挣扎着要站起来,不过军医可不会让他如意,招呼来了担架队,就将战士捆上了担架。

送了小战士,王利发才回头对参谋长胡修荃说道:“我们的战士都是好样的,是战无不胜的钢铁猛士。告诉后勤,就是困难再大,也要让受伤的战士们获得妥善的治疗。”

“不过后勤的压力很大,带着伤兵,会影响行军速度。是否考虑就地安置一部分?”胡修荃皱着眉头,计算着1纵主力连夜赶路,应该能够走出50华里,在天明的时候,就可以休息一个白天。等到夜晚,再一次行军,次日抵达敦化。

如果顺利的话,只要三天,就能将11师团合围。这才是正事,带上伤病,会让部队的速度慢上很多。

“不行。政委早在战斗之前,都动员了一部分老百姓。而且还有更多的老百姓很愿意帮助我们运送物资和伤员,只要派出少量部队,就能保证这些伤病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很多老百姓都是居家搬迁,希望能跟我们一起回解放区。这下子,人手就更充足了。”胡天衡笑着说,增加解放区的人口,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既能帮着部队,又能去解放区,这些老百姓在没有进解放区,就已经有了军民合作的基础,将来的情况会越来越好的。

胡修荃还是有些担心,不过后勤的压力能够缓解,让他也无话可说。部队已经在开始分发干粮和水,探路部队已经开拔。纵队司令部也要转移,不过在转移之前,还需要将一些情况通过电台,传递出去。

一是命令郑兴国的3旅,拖住日军11师团撤退的步伐。

还有,就是给曾一阳报捷。可以说,现在还呆在解放区内的日伪军,已经是度日如年,一些精锐的联队,已经开始在集结,留下的部队,将面临更加强大袭扰。

杨靖宇的游击纵队,在休整一段时间后,分成五个大队。分别进入三江,北满和哈东地区,进行敌后袭扰。增援在这里打游击足足有一个月的牡丹江警备旅等地方部队。

这样,日军在这些地方的日子将越来越难过。

关东军的夏季围剿计划,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渐渐的瓦解。这对于曾一阳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先期被鬼子占领的三江地区,除了鹤立和佳木斯几个城镇之外,大都被收复。

老百姓也在离家一个月之后,再一次返回,开始在田地劳作,期待今年可以是一个丰收的好年。

“曾总,同江、萝北的小鬼子撤退了。”谢维俊这几天可谓是*光满面,一连几份捷报,都让他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有些都是根据地中粮食主产区,只要能够在秋收之前,将这些地方都夺回。这个冬天就不会过的那么艰难,至少不会出现,像去年那样的情况,部队一边要开荒,一边还要打猎,来猎取食物。
首节 上一节 720/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渔色大宋

下一篇:帝国吃相

推荐阅读